《案例刑法学》结业试题.docx_第1页
《案例刑法学》结业试题.docx_第2页
《案例刑法学》结业试题.docx_第3页
《案例刑法学》结业试题.docx_第4页
《案例刑法学》结业试题.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刑法学结业试题学院:化学与生物学院 专业: 应用化学 12级 1 班 学号:07 姓名:冯立辉 一、李某,男,26岁,司机。某日上午,张某驾驶小轿车开往江边码头,车内乘坐同事及亲属共5人。小车行至离江边29米的斜坡上时,总泵皮碗突然破裂,刹车失灵。张某踩了三下脚刹车。并立即拉了手闸刹车,均不能把车刹住,汽车遂俯冲落入长江,4人淹死,经技术鉴定,总泵皮碗破裂致使刹车失灵,系机械故障。问题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过失犯罪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10分)答:李某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对于刹车失灵导致汽车坠入长江致人死亡,张某事先主观上没有预见。主观上没有预见危害结果的情形,在刑法理论上有两种情况:一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二是意外事件。构成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之所以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原因是他有认识的能力,即应当预见但因其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构成意外事件,即行为人之所以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原因是根据他的认识能力和当时的具体条件,他不可能预见到,即没有认识能力。本案中,张某驾车失灵,是因为汽车发生机械故障所引起的,张某对该故障的发生没有预见能力,因而属于意外事件二、李阳,1998年10月15日出生,王刚,1998年6月14日出生。2012年10月15日,李阳过生日当天,二人喝酒祝贺后出去玩耍,二人潜入银行盗窃人民币50万元,后遇见一女青年手持三星手机,价值人民币5000元,二人将其打倒,将手机抢走,后被公安人员抓获。 问题李阳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说明理由(10分)王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说明理由?(10分)答:(1)李阳不构成犯罪。首先未满16周岁,不对盗窃行为负刑事责任。其次,也不对抢劫行为负刑事责任。虽然14-16周岁,犯八类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是满14周岁是必须是从生日的次日起算。生日当天仍未满14周岁。(2)王刚未满16已满14,对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对抢劫行为负刑事责任,构成抢劫罪。三、猪大角,男,21岁,汉族,猪肉摊贩。菜心绿,男,23岁,汉族,蔬菜摊贩。2002年某日下午5时许,猪大角在自由市场卖猪肉,见邻摊有一卖菜的妇女与两名顾客争吵,便右手拿着剔骨刀走过去看热闹。往回走时,菜心绿与猪大角闹着玩、将猪大角抱住。猪大角对菜心绿说:“别闹,我手里有刀,别扎着你。” 猪大角边说边把右手的剔骨刀尖由原来的向下转为向后,以防刺伤菜心绿。但菜仍用双手搂住猪的双肩向后推;猪站立不稳向后倒去,恰好被害人晦气包站在猪某某身旁,猪手中的剔骨刀刺入晦汽包的腹部,造成晦汽包腰部开放性外伤,脾刺伤。问题分析猪某和菜某的行为,说明理由?(20分)答: 猪大角的行为属于不可抗力事件,菜心绿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1)猪大角在菜心绿和他开玩笑时,已预见到了自己手中拿的刀子可能会伤及他人,便多次警告菜心绿不要如此开玩笑,客观上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防止刀将人刺伤。但是由于菜心绿的推动,猪大角因站立不稳向后倒去时将身后的晦汽包刺伤,对猪大角来讲属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致,是刑法上的不可抗力事件,不应负刑事责任。(2) 菜心绿明知猪大角手拿剔骨刀可能会伤及他人,且在猪大角一再提醒下,仍然搂住猪大角向后推,在主观上符合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轻信能够避免而实际却发生了危害社会结果的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特征。应当以过失致人重伤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四、李某意图抢劫,尾随一妇女身后。当该妇女回家打开房门后准备关门时,李某以为其家中无人,强行挤进房内,并随手锁上门,该妇女被吓得惊叫一声。她的丈夫闻声起床,拉开电灯,见李某站在门口,便问:“你是干什么的?”李某答不上来,该妇女的丈夫上前打了李几个耳光。在邻居的帮助下,李某被担送到公安机关。在公安机关,李某供认他到该妇女家的目的是为了抢钱。问题请分析李某的抢劫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说明理由?(10分)答: 李某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预备犯。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都是行为人因为自己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两种犯罪未完成形态区别的根本标志,是看行为人的行为处于何种犯罪阶段:若处于着手实行具体犯罪行为之前的,一律构成犯罪预备;若处于已经着手实施具体犯罪行为之后的、一律构成犯罪未遂。本案中,李某尾随被害人并趁被害人不注意强行挤进房内,尚未开始实施具体的抢劫行为,仍属于为抢劫犯罪制造方便条件的阶段,因此,应以抢劫罪的预备犯判处,不构成犯罪未遂五、2008年5月13日下午,李某因曾举报他人贪污行为,被人持刀追杀,李某逃跑过程中,多次摆脱,但两加害人仍不罢休,追赶李。途中,李某多次拦车呼救,均遭出租车司机拒载。当两加害人即将追上时,适逢一女子丁某骑摩托车(价值5000元)缓速行驶,陈某当即哀求丁某将自己带走,但也遭拒绝。眼见两加害人已经逼近,情急之下,李某一手抓住摩托车,一手将丁某推下摩托车(丁某倒地,但未受伤害),骑车逃走。李某骑车至安全地方(离原地约2公里)停歇一会后,才想到摩托车怎么处理。李某将摩托车尾部工具箱的锁撬开,发现内有现金3000元和一张未到期的定期存单(面额2万元)。李某顿生贪欲,将2000元现金和存单据为已有,并将摩托车推至山下摔坏。几日后,李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在到期之前将存单中的2万元取出。此后逃往外地。问题试分析李某上述各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20分)答:李某的行为,开始是构成紧急避险的。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这里,李某为了逃生,在得不到救助的情况下,被逼无奈将女子推落车下,没有主观上占有摩托车的恶意,跟抢劫罪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以侵犯女子的较小利益保护了自己的较大利益,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应当予以认定。但是之后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属于另起犯意,主观上有占有他人财产的恶意,且为了这一行为。但是结合前面的行为不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也不属于他人交付保管的财物,所以不是侵占罪。六、李某在经济困难时曾经向王某借款10万元,并许诺赚钱后迅速归还,后李某发达,一直不归还王某10万,王某多次索要,李某多次借口就是不归还,王某记恨在心,认为自己在困难时帮助李某,李某欺负他,2008年3月15日,王某将李某绑架并预杀之,李很害怕,于是对王说,自己错了,希望王看在多年情分上放过自己,自己马上还钱20万,王不同意。李又说,如果杀了他,王也会犯杀人罪,人财两空。于是,王将李释放,李报案,公安人员将王抓获。 问题分析王行为是犯罪预备,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说明理由(20分)答:属于犯罪中止。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