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使用说明】 1、借助导学案充分阅读文本,理解文章大意,将重点字词音义在书上标注。 2、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实虚词及句式;牢记文学常识;梳理文章结构。 2、(能力目标)把握人物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学法引导】 1、认真诵读课文,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文句式是重点。 2、文章较长,应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层次,进而把握人物性格,探究艺术特色。(文言文学法: 读动口以培养语感; 译 动手以掌握知识点;思动脑以积累写作素材。)【课前预习案】 第一步:通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正音,将课下注释整理到课文中,疏通文意。 第二步:结合【自主学习】自学,完成【预习案】。【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 、 和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家学渊源。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学问广博。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广泛游览,实地考察;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艰难发愤。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触怒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关于司马迁的名联:(1)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2)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2、史记史记是我国 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世家30,列传70,年表10,书8,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记述人物事迹,书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史书体例。史记的文学成就也主要体现在“世家”和“列传”中,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篇。它原是廉颇、蔺相如、赵奢、赵括、李牧等人的合传,选作课文时,只节录了廉、蔺两人的主要事迹。课文以歌颂蔺相如的顾全大局、足智多谋、不畏强暴等优良品质为主,以表彰廉颇勇于改过、英勇善战为辅。蔺相如的胸怀广阔、才干卓绝,廉颇的心地正直坦荡、勇于改过,千百年来传为美谈。在艺术上,主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等几个著名的故事将两人的事迹串联起来,从而揭示人物性格。这篇课文也是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一直入选的传统经典篇目,有助于学生了解史记的史学成就和文学成就,同时也有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 , ”。 3、简介时代背景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秦国多次击赵,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赵国重用廉颇、蔺相如,将相团结合作,外交上、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本文就是记叙廉颇、蔺相如团结合作,抗击强秦的历史事实。【自主学习梳理基础】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1.臣等不肖( )2.刎颈之交( )3.广成传舍( )4.缪贤舍人( )5.见臣列观( )6.相如虽驽( )7.臣语曰( )8.使人遗赵王书( )9.睨柱( )10.秦王不怿( )二、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3、左右欲刃相如 4、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5、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6、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8、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9、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10、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1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2、以勇气闻于诸侯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14、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相如引车避匿 3、 特殊句式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 求人可使报秦者 3、 君幸于赵王 4、 君何以知燕王 5、 故燕王欲结于君 6、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7、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4、 成语积累 价值连城 完璧归赵 怒发冲冠 负荆请罪 刎颈之交 【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研读剖析】一、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二、“渑池之会”在记载秦赵君王会见,以乐助兴的内容上各用了什么字?有怎样的不同?三、蔺相如的“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含义?四、“负荆请罪”这则故事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绘人物形象? 【当堂检测】1、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君幸于赵王 幸:宠幸 B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白白地C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而:如果 D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示:给看 2、“负”字在本文中多次出现,下面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秦贪,负其强负:凭借,倚仗 B决负约不偿城 负:违背C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负:背着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负:担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大王亦幸赦臣十恶不赦 B.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前倨后恭C.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口诛笔伐 D. 且相如素贱人 素不相识 4、下面的句子为定语后置句的一句是 () A.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 求人可使报秦者C.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 大王见臣列观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B. 乃使其从者衣褐左右欲刃相如 C.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舍相如广成传舍阅读1416段,完成下列问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攻克 B. 明年,复攻赵 明年:今年的下一年C. 请奉盆缶秦王奉:献 D.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怿:高兴 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蔺相如大智大勇的一组是 ()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部分的写作做到了详略分明,具体地说就是渑池会的背景、结果写得简略,能够表现廉、蔺二人特别是蔺相如的思想性格的部分详写。 B. 赵王深知前往与秦王会面,凶多吉少,所以有畏惧思想,不想前往,但廉、蔺二人都从维护国家尊严的角度力劝他前往,赵王怕在群臣中丢面子,也就答应了。 C. 本部分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层次极为清楚,第一自然段为会前计议,第二自然段为会上斗争,第三自然段为斗争结果。D. 本部分虽然重点写蔺相如,但廉颇一心为国的形象也十分鲜明。他与赵王分别时的建议,让我们在感受到悲壮的同时,看到了廉颇的一片忠心。 9、翻译下列句子(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 (2)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译文: (3)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译文: (4)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译文: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节选自宋史何灌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 【 】 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或著崖石皆没镞 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 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 ;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 往事 契丹丈量 都 惊恐起拜。B、何灌泞谙西北 边事,受到微宗赞许。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 运粮任务 ,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 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 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 应募。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拓展提升】用对联分别概括廉颇、蔺相如的特点。举例1章台会,无足智神勇何求保玉璧;将相和,非大度广怀怎言安邦国。2宰相深谋远虑留名青史,将军坦荡如砥威震古今。参考对联完赵璧,会渑池,千古辞令,谁可纵横捭阖,有他相如丞相;破齐兵,取阳晋,古今战场,何人横刀立马,是我廉大将军。负荆请罪,能伸能屈方显英雄本色;完璧归赵,有智有勇大展谋士风流。将军背上可负荆,宰相肚里能撑船。有智有谋,完璧归赵显神勇;知耻知羞,负荆请罪见高风。完璧归赵,以神勇胜秦;将相和欢,凭德厚传世。完璧归赵观相如之智勇;负荆请罪察廉颇之谦虚。会渑池,少足智怎得秦王击口入赵史;避廉颇,乏旷怀何留将相和欢传后人。完璧归赵相如显神威,负荆请罪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件 第八章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 应急和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黑龙江省安达市中考物理通关考试题库【黄金题型】附答案详解
- 蒙脱石散治疗秋季腹泻作用机制与使用规范
- 数字系统设计与VHDL(第3版)教案全套 1-12 -第1章 EDA技术概述 - 第12章 VHDL设计实例
- 2024自考专业(电子商务)常考点试卷含答案详解(巩固)
- 机构入学合同(标准版)
- 做微商如何与客户有效沟通(35篇)
- 信息系统的应急预案
- 2025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管理中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 架空架空绝缘电线长度换算重量表
- GB/T 14662-2006冲模技术条件
- GB 31644-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调味料
- 第三章-经济性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课件
- Unit 1 Reading B A letter to my daughte课件-高中英语上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 电力建设工程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办法
- 节能减排课件
- 掌骨骨折查房课件
- 航运管理实务整套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
- 国际商法完整ppt课件全套教学ppt教程
- 小箱梁运输及架设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