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学习方法知识系列讲座第三讲 如何做到上课专心上课课堂学习是获得各科知识的主要途径,能上好课,你的学习就成功了一半。反之,就将是一种失败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上好课呢?(会上课)关键是“专心”二字。这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专心”指的是什么?它的内容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意,二是思维。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做好,才可以称为专心。(一)关于注意1 什么是注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选择性特征。人集中注意某一事物时,就会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产生一个兴奋中心,这时注意对象提供的信息进入这个兴奋中心,并进行编码和贮存,产生及时清晰的印象,而对其他事物的反映则模糊不清甚至得不到反映。兴奋中心强度越大,大脑皮层其它部位的抑制也就越深。例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走路看书时,由于精神太集中,撞在电线杆上,还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哲学家黑格尔,在泥泞的路上思考哲学问题,烂泥把鞋粘掉了,他赤脚赶路却毫无知觉。他说明:人的大脑表现的不象是录像机、摄象机,它到象个过滤器,只对那些经过“过滤”进入大脑的事物,才给以最清晰最及时的反映。人的这种心理活动选择性特征,并不是一样的,有着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专著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等方面。这种差别是一种能力的差别,我们把这种能力叫作注意力。我们看到在班里,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是听讲不能集中,听课效果不好。上课他们注意什么?也许窗外的鸟叫、周围球赛的喧闹、小声哼流行歌曲、飞过的一只苍蝇、同学的一件新衣服等,至于老师讲什么,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2 注意的特点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但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伴随着人的某种心理活动而存在。如注意听、注意看、注意记、注意想等,并和人的需要、兴趣紧密相连。特点一:注意的指向性。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指向某种对象,如果没有注意,人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活动。魏书生的注意训练:在黑板中间画上一个点,让学生注意这个点510分钟。特点二:注意的集中性。注意又使人的心理活动集中在指向的对象上。例如: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只要阅读7遍就能背诵的课文,而在注意力涣散时竟需要100遍,才能记住。注意是学习的窗口,是心灵的门户,它与人的学习效率、工作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小要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有的同学学习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去做。而有的同学做什么事都心浮气躁,踏不下心来,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学习上能否取得优异成绩,不单取决于学习时间,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是否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3 课堂学习与注意力。在上课时怎样才能集中注意力呢?(1)做好课前准备。 做好知识准备复习旧知识,预习好新课。 做好生理准备课前喝水,上厕所。 做好物质准备将上课的书本、文具准备好。 做好心理准备上课不说话、嬉戏,不对老师抱成见。(2)保持课堂安静。这是课堂学习,集中注意力的第一要素。安静,就是一种强刺激。安静的课堂上只有老师讲课的声音,大家的注意力自然就集中在老师身上了。(3)坐姿端正。人的姿式同注意力很有关系,当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时,注意力就会自然专注。(4)认清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寄希望于课堂而不是课下,提高课堂利用率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上课前,从心理上要使自己深信,每节课都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上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是有用的,都与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信念就会使上课注意力集中。(5)培养广泛的兴趣。一个饥饿的人对食物容易引起注意,一个喜欢下棋的人容易对棋类活动引起注意。努力培养自己对各门学科的兴趣,兴趣广泛的同学注意的范围就大,遇到与这些知识相关的知识时注意力就强,往往上课时注意力就较集中。相反兴趣狭隘的同学,或上自己不喜欢的课时注意力就可能分散。(6)用坚强的意志与各种干扰作斗争。学习必竟不是看电影、玩游戏,不可能都有兴趣,要时刻想到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目的,培养坚强的意志,排除各种干扰,强化自己的注意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看刺激性强的小说,不做过于激动的事情,善于节制自己的情感。(毛泽东在青年时期,为了锻炼自己的抗干扰能力,故意到闹市街口去读书。)(7)学会听课。会听课的同学总是不断思考老师的讲解,听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他的思路象一个探照灯的光束,紧紧追踪着老师的思维活动。而不会听课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思考问题,只听到老师的声音,大脑处于一种昏昏欲睡状态,一节课上完,不知老师讲了些什么。(8)有时需要同时做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例如听讲、记笔记、看黑板,所以注意的分配能力很重要。上课听讲,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会有良好的听课效果。下面是提高注意力的一些训练方法,供同学们参考:(1)两只手各拿一支笔。第一次左手画,右手同时写1、2、3、4、第二次左手画,右手按顺序写1、2、3、4每次15秒,要同步,不能分先后。(2)倒背数字,从100到1。找一同学听,然后再反过来,看谁的错少。(3)读一篇短文,尽量避免错字、漏字、颠倒顺序。(4)圈字训练。在一页纸上打印不规则的阿拉伯数字,把两个相邻的相加得10的数字圈起来,让家长计时。(5)挑豆训练。在一碗里放入若干黑豆、红豆、黄豆,让自己在规定时间里挑出一种颜色的豆。(6)关注训练。用手持一线,线头系一坠,让坠对准纸上的一点,先目视3分钟,然后可不断延长时间,15分钟、20分钟(二)关于思维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知识是以理论的形式存在于书本之中,(另一种是以实践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学生要想获得知识,必须通过积极的心理活动,即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才能实现。 知识的获得包括:知识的理解,(懂)、知识的巩固,(记)、知识的迁移,(用)三个层次。而课堂学习主要是达到第一层次理解(懂)。那么如何达到知识的理解?主要是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即对所涉及的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是通过反复思维完成的。在课堂学习中,思维尤为重要,是第一位的。例如“零”这个概念,公元410世纪,美洲马雅人才知道使用“零”。同学通常理解为“没有”,其实“零”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和其它数一样,它可以进行运算,是一个确定的数。同时“零”这个数,还有许多作用:如表示数位(0、14、0.08),表示界限(零点、座标原点),表示精确度(近似值0.463近似到0.001),表示起点(如尺的起点刻度),表示关节点(如O 为冰点)表示编号(如00038表示最大号数为五位数),用于记帐(如5元记为5.00元,防止错位)等。造成思维差的主要原因:一是对所学知识没有深究一步的习惯。只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而不求懂得“为什么”,使大脑处于被动的“接受”。二是造成思维“惰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盲目迷信。多数同学是迷信老师、迷信书本。在知识面前师生是教学相长,你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三是怕出错。不会的问题,不敢提,怕别人说自己笨,影响思维能力的培养。四是分数的束缚。为了得高分,让老师划标准答案,然后死记硬背,对是否有别的答案,不再追究。这样只能培养“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这就使创造性思维能力被压抑窒息了。那么在课堂学习中,怎样才能积极思维呢?1 注意感性材料的储备。新知识的理解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思维又离不开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原有的知识、经验是理解的先决条件。要想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就必须注意感性材料的储备,感性材料是思维的基础。感性材料的储备包括:(1)加强课外学习,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阅读课外书,参观博物馆、展览馆,参观工厂、企业,请专家、学者作报告等)(2)开拓自己的知识面,知识越丰富、越厚实,越能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例如:学习一些天文知识、矿产知识、医药知识、电脑知识、海洋知识等)2 要始终处于“问题”的情境之中。问题是思维的开始。中国的家长常常问孩子考了多少分,在班上排第几名。而美国的家长往往问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提了几个有意思的问题。明代陈献章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上课要做到“专心”,就是使自己的“心”始终处于问题的情境之中。怎样才能做到上课有“疑”?(1)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或是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上课不能只满足于听懂,或是把老师的结论抄在笔记本上去死记硬背。而是应深入到老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追踪老师的思维活动,看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又是怎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2)多问几个“为什么”?自设问题情境。有时听懂,并不等于真懂,往往是一知半解。所以在上课看书、听讲、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时,要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好习惯,力求更深刻地理解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问、学问,边学变问。”没有不希望同学提出问题的老师。同时,要学会自己创设问题情境,只有积极思考,彻底理解,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本领。(3)学会一些思维的方法。今天同学们学习的知识是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总结概况出来的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的结晶。因此具有简化、概况、抽象、合乎逻辑等特点。掌握这些知识必须从具体化入手,通过物化手段,把抽象知识还原具体化,再把具体上升到概况、抽象,再把概况、抽象上升到特殊,再用一般解释特殊,把知识应用于解决日常实际事物。这一切都需要积极的思维,要想积极思维,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主要是掌握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等方法。 分析:指在头脑中将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部分的过程。例如:把一篇文章分解成字、词、句和篇章结构。人类社会按顺序分解成五种社会形态。 综合:指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例如:把文章的各段大意联系起来,形成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比较:指对同类或相似的两个事物对比,区别异同。例如:比较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三条直线首位衔接构成的几何图形,不同点是角的大小不同。 抽象:指在同类事物中,抽出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例如:钢笔、圆珠笔、铅笔、毛笔、粉笔等同类事物中的本质属性是它们都是用来写字的工具,而把它们的大小、颜色、材料等非本质属性舍弃掉。 概括:指把同类事物中抽出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例如:我们在认识一位同学的思想表现时,首先要将与思想表现无关的高矮、胖瘦、身体强弱等非本质属性舍弃,抽出其学习态度、与同学的关系、对集体的态度等本质属性,然后再综合考虑,评价出是“先进同学”,还是“后进同学”。 具体化:指把抽象出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的特殊事物上,是人的思维深化过程。它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例如:用概括出的定理解释某一现象。用概括出的公式验算某些习题。思维的方法还包括:思维的灵活性: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语文知识中的“一字多组”,作文中的“一题多种体裁”。如果总以“标准答案”为准绳,就会束缚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立性:在学习中,能学“活”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思维的评判性:不满足现成的答案,把知识消化,变成自己的营养。“站在巨人的肩上”,善于独立思考,提出独立见解。批判性思维,会产生创造力。思维的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物流居间服务合同概念及实施策略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合同签订与国际贸易数据统计分析
- 二零二五年度快递物流合伙共享平台合同
- 2025保安师考试题及答案
- 毕业论文怎么写啊
- 2025森工集团考试题及答案
- 罗先武主管护师课件
- 思政专业如何写毕业论文
- 台球俱乐部临时工考核规章
- 加强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管理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2025年陕西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
- 中暑临床医学
- 中小学历史学科跨学科教学设计案例
- 软件开发项目进展汇报
- 康复理疗室感染管理要求
- 六安市辅警真题2024
- 心电监护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指挥部安保方案(3篇)
- 2025年《资料员》考试题库附答案【模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