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美术课现状的思考.doc_第1页
关于高中美术课现状的思考.doc_第2页
关于高中美术课现状的思考.doc_第3页
关于高中美术课现状的思考.doc_第4页
关于高中美术课现状的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高中美术课现状的思考 摘要:本论文浅谈高一美术课的现状,然后分别从学生方面、教师方面、教学方面分析高一美术课现状的原因,着重说美术课分数要与考试排名挂钩,与高考联系在一起,并从这三个方面提出高一美术课现状的几点思考。关键词:高一美术 现状 思考 前 言高一是高级中学阶段第一学年,是处于青春活跃的时代。作为高一也是课程量多、作业量大的阶段。但是,我们高一学生的美术课现状存在着很大问题。借这次教育实习的机会,我收集了一些高一美术现状的资料。一、 高一美术课现状 在实习期间,在我所上课教学的省级重点高中一中,在上课前,我要求大家把书拿出来时,有的同学(小部分)把书迅速拿出来,有的同学翻了几分钟课桌,才拿出书本,甚至有的同学说书已经丢了,有的同学说改学其它课程吧!从中,我看出高一新生已经有一段时间 没有上课了。在课上,我边讲边板书时,不一会儿已经有一半学生睡觉了,另外一部分学生正在作别的科目的作业,只有极少部分同学在听课。其实,老师已经付出了自己的大多数时间备课、讲课,而下面的学生不仅懒得记,更懒得听,在课下,你找不到一个学生温习教材,评论画,在学生心目中,美术欣赏课就是睡觉课、自习课。二、 学生方面、老师方面、教学方面来分析高一美术课现状的原因。1 、从学生方面看,中国学生近来功利性愈来愈强,大部分学生追求急功近利。我所实习这所中学是省级重点中学,他们可以代表大部分高中学生美术学习的情况。这代人出生于90年代,90年代的学生比80年代的学生更加功利化,喜欢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代人没有体会我们的父辈50年代60年代的苦生活,大部分表现出意志力薄弱,缺少做事的恒心,缺少责任心,喜欢赶潮流,追求“个性”的生活方式。我作为80年代出生的学生,在高中对待美术课时,发现班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挺高,大部分学生都在认真地听课。而到了90年代出生的人,高中上课时大部分学生把艺术课当作睡觉课、自习课。他们认为这些审美欣赏课没有用处,根本不能帮助他们考大学,认为开设这些课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让数、理、化课代替,可以帮助他们圆大学梦。现在的学生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当然与整个社会注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的现实大环境潮流有关、现代人的思想观念有关,如家长往往问学生的成绩只求考试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在这种大功利的社会环境下,必然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行为,比较喜欢追求实在的东西而忽视心理的陶冶,这是造成学生比较功利化,不爱听陶冶情操的美术课的原因。2、从老师方面看,美术老师的素质相对比较低下。从美术教师的来源看,许多美术教师都是以前的艺考生经过大学的培养而成的。在这批艺考生中,他们大部分都与大学本科无缘,不能考上大学文科、理科的本科然后转而学习艺术,从而考上艺术类本科。这部分考生为什么选择美术作为考大学本科的捷径呢?如果这些考生选择学音乐,他们缺乏上台的勇气、宏亮的声音;如果选择学体育,他们缺乏强健的体魄。在音乐、体育考试升学捷径与他们无缘后,只得选择美术作为他们的高考捷径。所以,从人才的来源看,他们是本科生中能力最差的群体。在整个大学阶段,他们的专业学习是被动的、懒散的,作为学习艺术,这种状态是肯定学习不好艺术专业的。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就是通过四年的学习,混个毕业证,以后到底干什么,他们也不知道,只是跟着这种畸形的学习潮流走。在艺术考生中,这批专业基础较差、文化成绩一般的艺术考生,他们无论在文学的学习天赋、英语语言学习的天赋以及综合能力的天赋都比正规高考文理科本科生差,虽然经过四年的大学培养,但是他们没有发挥自己的微薄潜力,即使能够找到工作,进入中小学教学,也表现课程教学能力差、专业的基本功不扎实,当然这样培育出来的教师来担当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任,是值得怀疑的。山西省高等美术院校的一份课程设置统计对照表,从中可以窥视出它们在学生培养目标上的实施情况:(如表) 学校类别 总课时数 专业实践课(比率) 技法理论课(比率) 普高本科 4787 3040(约63.5%) 120(约2.5%) 师范本科 4038 2560(约63.4%) 72(约1.8%) 师范专科 2243 1459(约65) 68(约3%) 学校类别 艺术史论课(比率) 公共课(比率) 普高本科 560(约11.7%) 1067(约22.1%) 师范本科 216(约5.3%) 990(约24.8%) 师范专科 104(约4.6%) 612(约27.3) 看那些专为培养中学教员的高等美术师范院校,虽然他们在公共课中有教育理论及心理学课程的安排, 但美术史论课不仅没有普通高校多,反而连他们的一半时间都不到!据了解,该校的师资大多毕业于美术院校 。在教学上,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师范类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误认作也是专业技能的提高。其主要误区是, 他们教学的目的,没有立足在培养具备全面文化素养基础上的具有美术实践能力的师资目标上,而是步高等美 术院校的路子,将培养具有高技能水准的美术专业人材放在了首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缺憾甚多就不足为 怪了。当然,美术史论课教师的奇缺,也是造成他们开课不足的原因之一。 那么,美术师范专科院校(三年大专)的课程设置,弊病和疏漏就更多了。这些院校的师资,也基本是本 省普通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他们的艺术史论课更是少得可怜,竟然不及总课时数的5。 有人对其毕业生做过 调查,该校毕业了10年的学生,拿不下初中全部课程的人不在少数。那么,高中的课程就可想而知了。3、从教学方面看,很多老师为了满足同学们的积极性,经常上半节课的美术内容,讲半节课的故事,当然书本内容草草带过,而对故事大肆渲染,那么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学到了什么?是每一位老师应该铭心自问的问题:美术课是一门故事课还是一门美术欣赏课。当然,这样的教学逻辑清晰、教学生动有趣,能够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是通过这节课下来学生学会了什么?是否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这些都对我们教学提出了质疑,当然这种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当然,这种教学是由于老师过度地满足学生而造成的。老师为了调动大家的听课积极性,想尽办法,可见老师的教态非常端正,紧紧地围绕同学们的兴趣展开,不惜牺牲教学目标的要求,导致整个课堂本末倒置,没有实现教学目标,当然这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为了调动大家的课堂积极性而实施的方案。 还有在教学时,极少老师就是书本里面夹着一张纸,里面写得乱七八糟,这就是他们上课的“教案”。当然这张纸里面写着所谓提高兴趣的故事,而以书本内容为主的正式教案,当然就是在书上,勾几下重点。这就是他们准备的教案。 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教态不端正,而且作为美术老师缺乏上级领导部门的督促。极少数老师就表现出上课就是为下课作准备,上课纯粹就是混日子,他们很少关心学生的收获,写出来的教案条理不清晰、内容不完整,这些都说明老师的懒散教学方式。三、 学生方面、教师方面、教学方面提出高一美术课现状的几点思考。 1、从学生方面看,中国的优秀学生大都呈现功利化,征对学生状态,在相当一段时间是无法改善的。那么怎样调动这些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呢?那么同样用功利法制功利思想。处于高一阶段的学生,他们都关注考试的分数,都比较关心期末考试的排名,都希望自己排名靠前或评为“三好学生”等。如果我们把美术课分数与考试的总分数、排名挂钩,影响学生们的排名,进而影响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那么同学们由于功利思想,希望拿个好名次,评为“三好学生”等,就会关注美术教学课堂。那么同学们美术课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当然美术课命题考试的办法,由于高一都是美术欣赏课,那么命题考试主要以笔试成绩作为考试办法,出题主要以欣赏课重点、难点内容作为出题的方向,考试无疑是要掌握这些重点内容。美术课程这样的改革方法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美术欣赏课的改革方法既提高美术欣赏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同学们的审美修养,同时让学生牢记一些重要的知识,这种改革方法是行得通的。我希望有关领导部门能够重视起来,把美术课与高一排名挂钩、与评优评奖挂钩,那么课堂上会少许多睡觉、自习的同学,美术欣赏地位也得到提高。 虽然,美术欣赏课仅与期中期末考试挂钩在中国应试化环境下实施的可能性极少,即使实施恐怕极少数学校只有上级来检查时,才会作出假资料向领导们汇报,一旦领导放松调查,每个学校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早已拼命实施应试化那一套教学方法,当然,美术课作为“无用课”早已踢到一边,美术课早已被其它科目代替。但是如果把美术课与高考联系在一起,他们为了追求高考升学率,提高学校的声誉,还会让其它的科目代替吗?所以美术欣赏课与高考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美术欣赏的积极性,可能是大势的潮流。那么美术怎么与高考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难点,至今没有找到良好的契合点。但是2007年山东省高考改革试点就把艺术纳入高考,例如,山东省试行高考: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任选一门或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任选一门、这种考试方法有它的可行之处。如果把任选一门改为随机抽察考试一门,那么美术作为抽察考试一门科目,就完全纳入高考的范围内,那么学生应该重视起来,完全改变以往上课睡一大片的恶习,考试内容紧紧围绕高中艺术欣赏教材展开,以笔试为主,满分100分,我想这样的改革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审美欣赏水平。2、从教师方面看,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美术教育缺乏对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重实践,轻理论,其贻害可谓甚矣。试想文化素养不高,思维水平何以能高?如果我们仅止于或偏重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将来如何去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为了我们国家的未来,这种恶性循环的状况绝不应该让它继续下去了!我们建议:(一)高等美术院校应在招生中,提高文化课分数线的标准;在课程设置方方面面,加大美术理论及文史哲课程的比例;在一定 的时间里,对自己的毕业生做一些社会调查,从中找寻高校教学中存在的弊病,不断加以调整,使我们的教学面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二)各级教育部门要抓好在职教师的培训,使我们的高中美术教育尽快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为祖国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做出贡献。3、从教学方面看,作为教师,只有写好教案,学生才能有所收获。如果老师信口开河,那样无准备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写好教案,必须按照正规格式备课。什么是正规格式?我们以 威严、神秘 、华丽的青铜艺术为例讲解教案的正规写法。这是作者实习期间写的教案,仅供大家借鉴、参考。课题;威严、神秘 、华丽的青铜艺术教学年级:高一年级课时:1课时课型:单一课教学目的;1、提高同学们的审美修养。 2、使同学们了解青铜艺术。教学重点:商周的代表作品司母戊大鼎,四羊尊教学难点:商周代表作品器身的介绍。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粉笔、书本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以问答的形式问四羊尊是由什么制造的?最后总结它是由青铜制造的。那么问青铜与青铜艺术有什么区别?最后总结青铜是一种金属,而青铜艺术我个人认为主要是说它的造型、刻镂等。那么我们今天讲威严、神秘 、华丽的青铜艺术。二、教学步骤: 1、A问答的形式说明青铜的组成部分:青铜是红铜与锡(有时也含少量铅)的合金。B以问答的方式说明它的用途的分类,根据用途的不同;青铜器大体分为烹饪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工具。C以提问的方式问青铜器装饰手法,其实青铜器的装饰手法:圆雕、浮雕、阴刻、阳刻、阴阳互托、塑绘结合。D以提问的形式问“青铜时代”是指夏、商、周时代。E今天重点讲商周的代表作司母戊大鼎,四羊尊。a司母戊大鼎通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商后期的作品,迄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器身里面为素面,四周布满神异的饕餮纹和夔纹,侧身浮雕为一对猛虎,张着大口,衔着一个人头,气度威严,体现了商代奴隶主贵族至高无上的权威。b四羊尊出生于湖南宁乡,商代后期的作品,是极为华丽典雅的代表作品。尊为酒器,全器以细雷纹为底,颈饰焦叶式夔纹和兽面纹,腹及圈足以分铸法铸成四只羊身,全身布满了鳞纹,卷角的羊头以圆雕的形式突出于肩部。前腿为精巧的长冠鸟,圈足为夔纹,整体形象宁静而威严。在装饰手法上集线刻、浮雕、圆雕于一器,为突出主体纹饰,则采用了“三层重叠”(即三层花)的结构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把器皿与动物形象结合起来,造型雄奇、铸造精工、刻镂生动。2、小结:本节课主要讲了青铜的制造、青铜器的分类和装饰手法,重点讲了商周的代表作司母戊大鼎,四羊尊。这就是正规教案的写法,通过正规教案的写法,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收获颇多,总之,认真地写好教案,无疑是为一堂优秀的课作好准备。 作为我的观点,虽然大家不爱听理论,但还得讲并且深入浅出地讲,让学生们浅显易懂。我们应该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而不是抛弃了教学内容,一味地去、没有目标地去满足学生们的兴趣。如果我们以教学内容为主,夹杂简短的故事,这无疑是一堂优秀的课,这既完成教学目标,又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四、 结论 总之,如果我们从学生方面、教师方面、教学方面去认真准备改进美术现状,美术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美术教师的地位随着美术的改革会更高,这是所有关心美术教育事业的人所希望、所期盼的,作为美术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