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及材料题总结(纯个人吐血整理).docx_第1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及材料题总结(纯个人吐血整理).docx_第2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及材料题总结(纯个人吐血整理).docx_第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及材料题总结(纯个人吐血整理).docx_第4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及材料题总结(纯个人吐血整理).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答及材料题整理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一)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教育理念(理想和信念)和专业道德(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索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二)专业知识 (1)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2)条件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 (3)实践性知识,指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 (4)文化知识,指教师满足学生基本知识需求应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三)专业能力 (1)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语言能力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5)教育研究能力 (6)创新能力2、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富勒和布朗根据教师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老师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注重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出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2)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3)关注学生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可以说,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综上所述,教师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关注点和需要,这会影响教师教学活动和课堂行为。但不是每个教师都会完全经历这三个阶段。3、 教师专业发展方法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5-20分钟小型课堂教学,把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进行分析)进行专门训练(专业化训练)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 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4、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 职前培训 是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基础阶段,入职前的准备。在职前培训要掌握从事教师所必需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态度,为从事教育事业奠定基础。(2) 入职培训 是指经过教师职前培训的人,在刚刚获得的教职岗位山,进一步了解、学习和掌握岗位知识与能力的培训。(3) 在职培训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专业技能,加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需要老师不断学习。在我国,有大量的教育机构承担着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的任务,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在职学习课程。同时,国家和地方也制定了一系列教师在职学习机修的制度,引导和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比如参加培训;参加学术团体学术活动;教育观察与观摩(4) 自我教育 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教师专业自我的主动构建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学反思,在实践中提升专业发展。比如专业阅读;网络学习;行动研究以上科目一的重点内容5、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的基本理念。【2015下】(选择备考)(1)师德为先(2)学生为本【2016上】(3)能力为重(4)终身学习【2016下】6、 教育机智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对症下药;掌握分寸应对:教师应遵循因势利导,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为达到正确教育效果的指导原则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和长处,蕴藏着等待诱发的积极因素转移话题,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冷处理,让学生的异常言论或动作进行化解,把尴尬事化作善意的笑谈特点;偶发性、针对性、情绪感染性、情境适应性7、 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8、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第四节 教育研究方法9、 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考过】(选择备考)(1)确定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3)提出研究假设;(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6)作出结论;(7)撰写成文。10、 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2014下】(选择备考)(1)全面性(2)准确性(3)勤于积累(4)善于思考11、 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2013上】(选择备考)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报告的题目、引言、正文、结论以及参考资料和附录。第五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12、 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者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015上】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2、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13、 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14、 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考过】(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15、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16、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从个体本能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17、 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2014上】(1) 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8、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改革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纲要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把鱼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事业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即“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9、 现代学制的类型【2016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20、 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1)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第六节 心理学基础21、 简述知觉的一般特性。【2015下】知觉的一般特性包括:(1)选择性(2) 整体性(3) 理解性(4) 恒常性22、 如何提高记忆力?(记忆/遗忘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23、 依据遗忘规律如何合理组织复习?【2015上】(1)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7)掌握复习的量,坚持适度超额。24、 创造性思维与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怎么办:(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改革考试制度和内容(2) 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接触个体对答错问题恐惧心理;重视非逻辑思维;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常用方法: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25、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1) 生物遗传因素(2) 社会文化因素(3) 家庭教育方式 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教养方式(4) 学校教育因素(5) 个人主观因素26、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考过】27、 弗洛伊德人格“三我”结构(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步分化出来,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间的矛盾。(3)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控制,三是追求完美境界。28、 气质类型(材料题)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第七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9、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定义关系基本内容核心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根据课程计划编写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课程目标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根据课程标准编写课文直线式、螺旋式(教材编写方式)关键在重复与否30、 制约课程的因素(1)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3) 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31、 新课改基本理念(1) 三维目标观 即教学过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 课程目标观 课程设置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学科技术及分化有综合(3) 内容联系观 课程教学内容要努力与社会相联系,生活化(4) 学习方式观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5) 发展评价观 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6) 校本发展观 从学校实际和学生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32、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养成33、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新课改下的教师观34、 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2013下】35、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2013上】36、 新课改教师观37、 教学观的转变38、 教学行为的转变39、 简述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理念。【2015上】 以上科目一的重点内容第二章学生指导第一节 身心发展的规律40、 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2013上】(1) 遗传 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 环境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3) 人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4)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考过】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回事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1、 简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启示(1) 顺序性;由浅入深、由繁到简,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2) 阶段性;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