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doc_第1页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doc_第2页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doc_第3页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doc_第4页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单元概要教材简析:本组围绕“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体裁多样,既有小说,也有书信、诗歌,它们体现了儿童在战争中的机智勇敢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并特别突出了儿童在打击敌人的同时,又能保护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这是编者价值观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还体现在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我们专门安排了“热爱生命”的专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要热爱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本组课文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教学中,要把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领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此外,本组课文篇幅比较长,因此也可以结合默读的读书要求,来训练学生默读的速度。夜莺的歌声一课,对话较多,教学中要重点引导学生找出孩子说的话哪些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反复阅读,体会这些句子表达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文后泡泡中的思考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间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有的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安排学生演课本剧,由于费时较多,且效果不很明显,对课文的理解帮助有限,我们认为意义不是很大。小英雄雨来,课文较长,教学时可以用来训练学生读书的速度和复述课文。教师要注意阅读时间的要求,上课前自己可以先默读一遍,看看需要多长时间。参照这个时间,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通读课文,然后说说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学生是否体会到了小英雄的机智、勇敢),在大体掌握课文内容的情况下,练习复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后“思考练习题”提示了文中的重点句子,教学时可结合伊拉克战争等具体事例来理解。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一下自己了解的有关“联合国”“联合国维和部队”“蓝盔”等知识,扫清与课文理解有关的知识障碍。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时可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读出几处“这究竟是为什么”的语气,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阅读链接儿童和平条约是本组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内容,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有余力的还可以背诵下来。“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口语交流中召开新闻发布会,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国类和国外的新闻。“习作”安排的是看照片,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本单元语文活动,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新词。2、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子。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过程与方法:抓重点句子理解思想感情,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真切了解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激发他们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精读课文4-6课时,略读课文2-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13、夜莺的歌声 2课时14*、小英雄雨来 1课时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课时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1课时语文园地四 4课时项目 课题:13 夜莺的歌声 主备人:杜春华调整与反思教 学目 标1、 掌握生字。(知识与技能)2、 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过程与方法)4、 从小夜莺的言行中体会其机智勇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从小夜莺的言行中体会其机智勇敢。教学难点从小夜莺的言行中体会其机智勇敢。教学准备阅读故事小英雄王二小板 书设 计13 夜莺的歌声孩子 诱 德寇 游击队员 歼 夜莺叫(鬼子个数) 情报 杜鹃叫(机关枪数)教 学步 骤第一课时 一、 介绍背景,导入新课。(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战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文。1、学生自学2、检查自学情况。正音:削xio 空kng 塞si解词:轻蔑:轻视,看不起人。沉寂:静得连一点声音也没有。宛转:形容声音优美、动听。搭拉:向下垂。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个段落概括大意。按照“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的顺序分段或以歌声为线索也可。第一段(从开头到“听懂了吗?”)小孩学夜莺叫,用歌声引诱德国兵。第二段(从“队伍出发了”到“就不再问了”)写小孩给敌人带路。第三段(从“树林深处”到“新鲜的意思了”)写小孩发出情报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第四段(从“德国兵”全文结束)写小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机智摆脱了敌人。四、学习课文第一段。要求:1、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2、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话:(1)“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让敌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3、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4、小结。(试把本节课学习内容小结一下。)五、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课后生词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学课文,思考:(1)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了麻痹德国兵,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是不引起敌人的怀疑。)(2)为什么夜莺“有时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为了麻痹德国兵,让他们觉得夜莺还是个孩子,顽皮又贪玩)(3)夜莺回答德国军官的突然问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机智,灵活)2、交流,朗读。3、小结。二、学习第三段。1、学习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从中能了解到夜莺的什么?(主要讲了游击队是怎样从夜莺那里了解到德国军情况的。从中了解到夜莺与游击队配合的默契,游击队与夜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2、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加深理解。3、小结。三、学习第四段1、“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游击队发给夜莺的暗号,让他迅速隐蔽)2、游击队是怎样消灭德国兵的?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游击队为什么会全歼敌人。3、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夜莺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河岸边?他在望什么?4、课文为什么写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树叶差不多的绿颜色呢?(当孩子把敌人带进伏击圈,接到游击队发出的暗号时便于迅速隐蔽。)5、小结。四、总结全文。1、课文紧扣题目,请把出现“夜莺”的地方划出来。2、“夜莺的歌声”的含义:一是小孩叫夜莺,他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让游击队消灭敌人,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二是小孩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敌人的情况,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的声音;三是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3、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过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侵略者经过的记叙,反映了苏联少年的机智勇敢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4、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互相呼应)作业设计与布置学习写人物动态的句子,画在书上。项目课题 :14* 小英雄雨来 主备人:杜春华调整与反思教、学 目标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知识与技能)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过程与方法)3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 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教学 难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 准备收集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板书 设 计14* 小英雄雨来望着妈妈笑 【游泳】爱自己的祖国 【读书】掩护李大叔 【掩护】与鬼子斗争 【斗争】有志不在年高 【枪声】雨来没有死 【脱险】机智勇敢 热爱祖国教 学 步 骤一、谈话导入1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板书:小英雄雨来)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出问题)二、初读解疑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四、研讨品读1激趣:同学们读得十分认真,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明白了。只是,老师还有些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出示问题: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为什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快速默读课文,把这个问题想全面了再回答好吗?如果有必要,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全班讨论,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老师着重点拨:巧妙地帮助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自身特点,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2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已经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感动,你们喜欢读它吗?那就再快速地读一次,边读边想边想,圈圈画画,看看文章还有那些地方吸引了你。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品质。3指导朗读,体会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4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好吗?五、拓展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了没有?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扮演角色对话)作业 设计 与布 置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被他的爱国精神和坚强意志所感动,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位小英雄。课后请大家要以下的作业中任选两项完成。1点击“资料袋”,了解战争给人民、特别是儿童带来的伤害。2仔细阅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3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其他小朋友听。项目课题: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主备人:杜春华调整与反思教 学 目 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知识与技能)2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过程与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4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 重点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教学 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 准备收集有关战争资料板书 设计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和平”教 学 步 骤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还有许多孩子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有的被战争夺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今天我们学习22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感受一下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1)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读。(2)请读一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学生互相纠正错音。三、自读感悟,小组交流讨论1自学生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逐段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画出来,留待小组讨论。3组内质疑,讨论与交流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或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记录下来并上交给老师,在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四、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读出真情实感2把你印象深刻的词句摘抄下来 第二课时一、提出共同的疑问,明确探究的主要任务。1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2当今的和平环境怎样?3作者在为谁呼吁?二、感悟与交流,解决疑难1默读与感悟。2小组交流。3班上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谈理解,讲体会,同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汇报交流对爸爸的认识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2)过渡: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我们怎样把作者的真实感受读出来?(3)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师范读,体会情绪。个人练习朗读3、4、5自然段。组内交流,互读互评。班上展示读,师生共评。(4)汇报交流对当今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和平的环境没有持久地保持下去。教师点拨:“51年前”,指的是1945年(小作者写这封信是在1996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从那场战争结束后,人们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神永远留在人间。但是现实并不随人愿,近几十年来,局部动荡,战事不断,人民饱受苦难。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a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b教师播放一段美国轰炸阿富汗的电视报道录像,学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及人民的苦难。c谈对“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句的理解。教师点拨: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之花”,但和平的环境还不稳固,还不持久,所以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5)感情朗读6、7自然段,把作者的心情把握准确。(6)汇报交流作者在为谁呼吁。在为“我”的家人及深受战争苦难的各国孩子呼吁。在为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父母、妻子、孩子呼吁。点拨:这是小作者发自肺腑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怎样把小作者的真情实感读出来呢?(7)训练感情朗读,产生情感共鸣。三、总结全文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四、拓展延伸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还处于战争之中,许多孩子正饱尝战争的苦难,请你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表达你对他们的同情与关心。作业设计 计与布置完成拓展延伸中的内容。项目课题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主备人:杜春华调整与反思教学目 标1、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知识与技能)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过程与方法)3、学习这首诗,理解诗歌的含义,懂得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从而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教学难点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收集世界上目前仍处于战火中的儿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板书设 计 16 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带来 呼唤战争灾难人类和平教学步 骤一、激情导入: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都在呼唤和平,可是现实中的世界和平吗?请看相关资料(学生的资料),看看战争中的妇女和儿童遭受的摧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歌就是遣责战争、呼唤和平。二、初学、自学感知1、要求:(1)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讲习几遍。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理解词语:巡弋:(军舰)在海上巡逻。祈盼:盼望。不速之客: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在自学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介绍给大家,有什么问题要同学帮忙解决,等会儿提出来。2、反馈交流。三、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提示:作者先从不同的空间地域描述了战争给自然及人类带来的灾难,然后表达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愿望呼唤和平)四、细读课文,探究解疑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深入探究。1、理解“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1)根据课文内容谈谈对这一句的理解。(2)也可联系课外知识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3)教师点拨:扣住“战舰”和“水雷”这两个词,想想巡弋的目的。(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2、读第2小节,重点理解“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联系实际或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谈理解、说体会。师也可以提供资料: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3)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的炮火让蜥蜴和甲虫尚且不能安生,何况人呢?(4)有感情地朗读第2小节。3、读第3小节,理解“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1)在学生自主理解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作点拨。“星星”和“月亮”在什么时间出现?(夜晚)有星星和月亮的夜晚具有什么特点?用两个词。(宁静、美好)而现在这宁静、美好的夜晚被频频发射的导弹搅乱了、摧毁了,为什么要这样?(2)有感情地朗读这小节。4、读第4小节,理解“可是如今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快乐的绿茵场上,时不时就会飞来一颗炮弹,或踩响一枚地雷,谁还敢踢足球?)5、指名轮读第14节,思考:这4节分别是从哪些空间位置来描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的?(海、陆、空)过渡:战争是如此的残酷,它带给人们的灾难是如此的深重,我想每一个稍有良心的人都会痛恨战争,都希望世界和平,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6、齐读课文最后一节,理解“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鲜花”象征着美丽和平的环境,“享受春天” 享受春天的什么呢?同学们可将省略号后的内容凭自己的理解补上去。如享受春天的气候宜人、繁花似锦,享受在春天里愉快地学习、快乐地玩耍等)五、拓展延伸请你给发动战争的国家政府或个人写一封劝阻信。作业设计与布置背诵诗歌项目课题:语文园地四主备人:杜春华调整与反思教 学目 标1、 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2、 学习比喻句。3、 积累词语。4、 树立学生热爱和平的观念5、 观察图片,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教学重点1、口语交际(收集资料了解战争的残酷,采用“新闻发布会”等形式进行口语活动。)2、通过照片想象故事情节。教学难点1、对比喻句的认识。2、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吁在学生的习作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教学准备1、收集当今国际国内新闻大事。2、回顾所学课文,录像,照片板 书设 计习作要求:1、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2、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如何?3、联系照片的人和景,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教 学步 骤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 激趣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有新闻存在、产生,大到国际、国内,小到自己周围。让我们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把自己知道的新闻表达出来吧!我们还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对大家共注的新闻发表评论,大家说好不好?二、 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1、学生从收集到的新闻里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自己练说几遍,再想想自己对这则新闻有什么看法。2、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收集的新闻,并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3、当同学交流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还可适时说出自己的看法。4、教师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评价的语言要精练,把时间留给学生,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5、选一名同学做发布会的主持人,然后请同学在全班发布自己收集的新闻。6、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评论,教师也参与进去,不做旁观者。三、师生评议1、师生评评谁讲得最清楚、最明白。2、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四、学生谈新闻发布会后的收获五、教师作总结新闻有两个特征:一个是新,一个是真。自己发布的新闻必须是真实的,我们从小应养成讲真话的好品德。六、课堂小结新闻发布会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第二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一、 学习“我的发现”中的两组句子1、自由读。2、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启发学生思考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表现的感情。3、同桌交流,小组交流。4、学生代表汇报,师生评议。(第一组句子中,把雨来比作“小泥鳅”“小鸭子”,表达了对小英雄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二组句子中,把鬼子的双手比作“鹰的爪子”“小鸭子”,把德军的眼睛比作“恶狼般的眼睛”表达了对敌人的厌恶和痛恨之情。)5、教师小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使句子具体生动,还能很好地表达感情。二、教学“日积月累”1.指名读成语。全班齐读。2.四人小组交流词语意思。3.全班指名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说明。4.读读记记成语。5.读一读,注意观察每一横排有什么规律。6.选一个成语说一句话。三、教学“宽带网”1.朗读宽带网中的内容。2.你在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3.学生展开收集资料。4.举办故事交流会,评选故事大王比赛。第三课时(习作)一、观察照片,感知内容1.老师这里有这么一张相片儿,(出示照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看谁最聪明,你看到了什么?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地跟周围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所见所想。)2.现在由我来揭示它的谜底。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