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安德森认为“很吊诡的是,前现代的帝国与王国竟能够轻易地维系他们对极度多样而异质并且经常是居住在不相连的领土上的臣民的长期统治”。在中国古代史上,能回答安德森这一疑问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指(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3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D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4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他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则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 ) A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 B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 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5商朝武丁时期出土的牛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内容是涉及北方部族入侵和王命诸侯出征、田猎以及天象等。该牛骨反映出( )A商朝神权与王权结合 B天人感应的神权色彩C商王严密控制诸侯国 D迷信活动,史料价值低 6左传桓公二年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材料中政治制度相关的人生理念是( ) A“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7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B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此“原理”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8“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9秦汉时期建立和健全了一套上下有序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奏事制度、廷议制度和监察制度。其中廷议制度规定:“国家大事皆由廷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夺或由廷议作出决定”。此规定表明秦汉时期( ) A中央集权制完善 B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C绝对皇权已经形成 D议会制初步确立10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1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12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13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 ) A相权进一步削弱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众相制初步确立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14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烦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15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枢密院 16福建在秦朝和元朝分别由闽中郡和江浙行省管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两者的设置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两者的最高行政长官都不能世袭两者的设置都受到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影响福建行政区划的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A B C D17“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可见,明朝内阁(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D.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18史载: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B明朝政治初露民主迹象 C明朝君主专制较前代有所弱化 D明朝内阁大臣掌握了决策权19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雍正帝有以民为本的思想 B体现了雍正帝对君主专制的反思C说明了雍正帝是一个勤于政务的皇帝 D说明了雍正帝具有天下为公的思想20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色的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建立以来,不断发展演变,至明清达到顶峰,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结构图展示的是不同朝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形式,其中属于元朝的是( )21刘文瑞教授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纵论一书中写道:“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依据材料的观点,隋唐三省六部制的鲜明特点应该是( )A建立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B削除了皇帝“家仆”对皇权的威胁C皇权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D中央集权的统治进一步巩固22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加财产分配;到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的趋势是( ) A嫡长子权力日益衰落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封建家长制下家长的权力日益巩固 D传统家庭观念解体23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唐朝社会开放程度较高,主要得益于实行(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均田制24“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25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 (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科举与宋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八股取士,以宋儒注解的四书五经命题,作文要仿古人语气替圣贤立言,采用特定的格式,八股取士并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既要考知识又要考智力和悟性。考试有严密的程序,考官入院,提调官和监事官立即封锁内外门户,不得擅自出入。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矩,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厚等等,以防夹带。开考后有巡倬官负责巡逻监督。考生交卷时由受卷所登记收缴,转送弥封所编号密封,再送誊录所朱笔誊抄,对读所对读朱墨二卷核对无误,将朱卷交同考官分房阅卷。同考再向主考荐卷,均要写出评语。名次确定后在公堂上调入考生原作墨卷对照字号,确定名单发榜。殿试则较为简单,只有一场,收卷后同样弥封编号,交读卷官评定高下,报皇帝钦定名次,送内阁填写皇榜公布。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清人赵翼写廿二史札记,讨论到元朝末年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标题叫“元末殉难者多进士”。元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少数民族统治了汉族。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进士居多。有一个元代的汉族人在著作中说,他发现:金代登科记里的这些进士,在金朝很快被蒙古灭掉的时候,很多都成为死难烈士,为金效劳都是汉族的。同样南宋也是这样,文天祥是状元;还有真德秀、陆秀夫这些人,都是进士,是同榜进士。包括明朝末年,也是这样。 光明日报(2011年11月24日)(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宋以后朝代末年“殉难者多进士”?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材料二: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闻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材料三: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 顾敏:中国封建帝王是如何削弱相权的(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代“三省体制”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明朝中央官制发生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ABCAA 610:CBBCA 1115:DBABB 1620:ACABD 2125:CCBDB二、非选择题26(1)采用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达到公平公正的原则;严密性、规范性堪称完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阿勒泰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一模拟考试(一模)化学题目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上海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沪教版)
- 以专病护士为主导的帕金森病全周期照护模式案例分享课件
- 甘肃省高台县2025年春学期期中九年级化学试卷(无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九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地理试题
- 社区档案管理课件
- 供销合同范本茶叶
- 收购成品金属合同范本
- 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输电运维班)
-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诊断与措施
- Unit 14 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大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课件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英语全册
- 肺炎护理试题填空及答案
- 社用手机管理办法
- 食材配送 售后服务方案
- 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安全操作规程修订要求
- 2025年四川绵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盾构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公开课】物质的转化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