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挥自媒体的渠道困局.doc_第1页
魏武挥自媒体的渠道困局.doc_第2页
魏武挥自媒体的渠道困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伊甸网,移动互联网科技博客早期自媒体们(这里的自媒体,指的是个人或极少的合作者(比如2人)运维的一个内容,以原创为主,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类似门户的频道或一些公司化运作的账号,实在不能算是自媒体。)主要使用的工具是博客。中国博客全盛之时有1亿之多,带动了所谓“自出版”的概念。博客本身是一个内容集合,它主要和信息消费者发生接触的渠道是:博客网站本身(可能流量很大 一块来自搜索引擎)、门户博客频道的推荐、以及RSS浏览器。但博客后来慢慢衰落了,特别是RSS浏览器,连Google Reader都关闭了,今天已经很少人在使用RSS这个工具。微博出现后,自媒体出现内容碎片化的特征,因为微博只允许承载140个字。不过中国人很快想 出了一个新的形式:长微博。但长微博有很严重的问题:它是一张图片,很难通过搜索来发现,流量来源基本上靠微博场域中的流转。随着用户越来越多,必然的, 微博信息到达率就越来越低。如果不依靠大号的帮助(或者本身就是大号),很多内容将沉于地下。微博的巨量贴效应非常严重,大号把持着极大比例的流量,越来 越多的内容创造者感到沮丧。微信公 众账号的出现,让习惯长篇大论写上1-2千字的内容创造者看到了兴奋之点。公号早期的时候,还有人很天真地将公号到达率固化在9成这个数字上。与微博同 样,用户越来越多以及微信新鲜感的过去,到达率开始下降。微信曾鸣在一次会议上称某媒体的到达率有近30%,还是属于很高的到达率。如果一篇文章有3成的到达率,当然相比其它的渠道而言,还是不错的。但问题在于,微信的产品结构在继续将到达率压低。马上出台的5.0版本,将折叠所谓的媒体号(微信称为推送号)。折叠的结果将是:到达率继续下滑。自媒体们再一次感到了沮丧,看上去微信并不待见他们事实上,微信也不太可能在推送号和服务号上再划出一个分类:自媒体号,并不折叠它们。在微信眼里,自媒体和推送号没有什么区别。于是,新闻客户端开始抢夺微信貌似要放弃的市场。几乎所有的巨头都在联系内容创造者,腾讯最 近开了一个媒体见面会,用开放平台来吸引媒体(注意,是媒体,不是自媒体,而且暂时只提供三十个名额),腾讯也在联系自媒体,声称可以同步微信公号后台内 容进入客户端。装机量最大的搜狐新闻客户端到处在和自媒体人签订合作协议,而新浪,则很小心地推出了第一个个人蓝V鬼脚七,享受和媒体后台类似的待遇:私 信推送。百度则在埋头搞一个“微站”的项目,从手机上搜一下36氪就可以看到这个微站的样子。但这里的问题依然存在。其一,数字公司显然更青睐媒体。这里有一些信息安全的考虑,正规媒体 不太会发出有信息隐患的内容,但自媒体们有可能突破红线,这会让监管成本加大。新浪微博数千人的人力监管,显然是很多其它公司不愿意去承担的。其二,即便 和自媒体合作,后者的信息传播渠道问题,其实很难得以解决。微信公众账号并不是以帮助信息制造见长(事实上,它的后台非常烂,用过的人都知道),而是以 帮助信息传播见长:它有着一个极强的社交配备。微信有群的功能,还有朋友圈的功能,能够帮助到信息再次传播(虽然内容制造者不能像微博上那样知道被怎么传 播了)。由于有了极强的社交配备,大部分人的微信一直在手机后台运行着,每一次拿起微信和他人做点对点沟通,都有着接触公号信息的可能。而这些特征,是今 天的新闻客户端们,无法做到的。以装机量号称第一的搜狐客户端来说,我个人在它上面的到达率看似不高至少我的感觉是这样的。订户数是一个数字,但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数字可以证明它的到达率(访问量是未知的,评论数几乎就是个0,在我有6万订户的情况下。微信在它的海外平台上提供访问数字)。有媒体人在一个群里透露说,客户端的活跃度非常低。这个信息来自于某运营商的调查(具体数字该媒体人再三在群中说不要透露,就不写了)。这个原因是完全可以想象的:在一台手机上,微信微博的打开率提高,客户端的打开率就会下降。因为客户端基本上没有社交功能,而在今天,无社交,不阅读。有一些服务会帮助自媒体生成一个app,但在我看来,app的到达率可能会更低。正规专业媒体制作的app都已经面临打开率低到不可想象的困境,更何况基本上没有推广能力的自媒体们。这是一种行为艺术,装装腔调是可以的。目前,除微信外,唯一带有社交因子的内容工具其实是微博。但一来微博用户新鲜感已过,本身 timeline的机制又使得信息到达率天然不高;二来横在新浪微博面前最急迫的问题是商业化变现。自媒体连自己怎么赚钱都不知道,期望自己都麻烦不断的 新浪微博来帮助他们,有点缘木求鱼。自媒体们本身就有一个能否持续的信息生产问题,如今,信息传播也成了一个问题。这两者不解 决,就不用谈什么商业化问题了。而所谓一千死忠粉足以养活自己的论断,呵呵,信息接触用户与死忠粉之间1000:1的比例不算离谱吧?这样算,你得有 100万名信息接触者。这个数字可不小。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很快迎来大批死亡的结果,一小部分所谓自媒体,本来就在依靠文字为生(比 如媒体从业人员,或像我这种写专栏的),这些人一向有舆论上的发声之便以及文字直接变现的可能。另外一小部分则需要团队的帮忙:比如罗振宇依靠申音的团 队。会有一批经纪公司的出现去帮助到少量的已经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人在不同的传播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