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5月)试卷.doc_第1页
六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5月)试卷.doc_第2页
六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5月)试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第三次月考(5月)语文测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 积累运用。(39 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ku w bo yun ch gu do mi jng zhn ( ) ( ) ( ) ( ) ( )qun su lng hn gu f y yn mng wn( ) ( ) ( ) ( ) ( )(二)按要求写成语。(6分)1、 写出三个描写人物神情的成语 、 、 2、 写出三个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 、 、 3、 写出三个有关“鼎”字的成语 、 、 4、 写出三个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 、 、 (三)按要求填空。(13分 ) 1、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锲而不舍,。2、 ,吹尽狂沙始到金。落红不是无情物, 。 、鼎作为一种重要礼器,象征着、和,是代表、 的吉祥物。、鲁滨孙漂流记是国作家写的。奴隶英雄中的“奴隶英雄”指的是,此剧本赞扬了他 精神。卖火柴的小女孩是 作家 的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注释:子:孔子。知:聪明,有智慧。仁:道德。惑:迷惑。忧:忧愁,忧虑。惧:怕)这句话的意思是 。、矛与盾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后来用成语来说明这个道理。(四)、选择题(把各小题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3 分) 1、下列句子语序调整后基本意思不变的一组是 ( )。 A、人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B、我不会不认识李明的。我怎么会不认识李明呢?C、小明可能知道了这件事。小明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D、这位客人,只能住山顶的旅店。山顶的旅店,只能住这位客人。2、“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此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内容的省略 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不连贯。3、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山绿水画。B、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五)、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5 分) 1、穷人和跳水都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 ) 2、“吾盾之坚”和“反归取之”这两句的“之”意思一样。 ( )3、老师宣布李刚获得数学竞赛一等奖,我们情不自尽地鼓掌了。 4、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是因为风浪太大了,太吓人了。( ) 5、清明上河图从左到右,从市井描绘到郊野。 ( ) (六)、请按要求写句子。( 2 分 ) 1、仿写 例:广场上的人非常多。 广场上人山人海。 这株桂花真香。 2、请你写一条标语,提醒大家爱护草坪,但不能直接使用“爱护”“禁止”等类似的词语。 二、阅读理解。(23分)(一)课内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10分)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 d)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 返)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音、字,打“”(1分)2. 解释词意。(2分)置: 无自信: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至之市而忘操之何不试之以足 4.下面句子的停顿用“”表示,重读用“.” 表示,读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5.请你评价“郑人”。(2分)他是一个 的人。(二)课外阅读(5分)一句话的力量我家住在汉水边那天外婆从河对岸来我们家,恰好看见村上有出殡的。外婆和我妈妈坐在家门口看。外婆触景生情,对妈妈说了许多话。许多话妈妈过后都忘记了,妈妈只记住了外婆说的一句话:“你死了谁会哭?”妈妈在村小学当老师。一天,妈妈在课堂上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讲了外婆说的那句话。妈妈说:“人的生和死同样只有一次,但死比生更珍贵,人在活着时做了什么,在死时最能体现出来,一句话,你死了谁会哭?” 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眼圈红红的,因为外婆刚刚离开人世。我们家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有还在学校读书的我和姐姐,妈妈照顾着我们,拉扯着我们,可妈妈不说苦。 妈妈在我生日时穿着旧衣裳和我照相,她不说苦。妈妈为了到镇上听一节好课,骑车走四十里路,她不说苦。妈妈白天上课晚上到鱼塘里守夜,她不说苦。妈妈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捐给缺钱读书的孩子,她不说苦妈妈终因积劳成疾,离开了我们我和姐姐泪流满面地跪在妈妈的面前,妈妈临死时手紧紧地拽着我们,嘴巴微微张开着,似乎还有什么要说妈妈呀,你要说什么,我和姐姐都明白!全村人都哭了,三百余人拉成了一长溜队伍,送妈妈上路、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积劳成疾”的意思。(1分) 、 本文的题目是一句话的力量在文中这一句话具体指的是,由这句话,你不禁想起了中国古代司马迁说过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是 。结合这句话,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第段中妈妈说的话语的理解 。(1分+2分+2分=5分)、 第段通过几件事情,从五个方面表现了妈妈可贵的品格。请你各用二至四个字概括是哪五个方面的品格:、 、 、 、 。(5分)、 第段中写到“妈妈呀,你要说什么,我和姐姐都明白”。“我和姐姐”真正“明白”了什么?。(2分)5、由本文的内容想开去,你想到了一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2分) 三、口语交际(6分) 家里有一台电视机,可是晚上爸爸想看足球比赛,妈妈想看连续剧,女儿小玲想看大风车,请你根据人物的身份和兴趣特点,设想一下他们会怎么说,并写出来,重点把与你年龄相仿的小玲的话写清楚、写具体。 爸爸: 妈妈: 小玲: 四、习作(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