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逃生知识的调查.doc_第1页
关于地震逃生知识的调查.doc_第2页
关于地震逃生知识的调查.doc_第3页
关于地震逃生知识的调查.doc_第4页
关于地震逃生知识的调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地震逃生知识的调查(图为四川省会成都西北部彭州市的小鱼洞大桥,“5.12”汶川大地震导致其桥体完全垮塌)调查小组所在单位:皖西学院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0802班小组成员:胡鑫(2008012719)、黄山山(2008012722)、李良昱(2008012724)、王乐(2008012734)、李祥(2008012726)、高大露(2008012718)、黄培(2008012743)、桑希(2008012733)、朱锦霞(2008012742);小组分工:(1)问卷调查表电子版制作:胡鑫;地震逃生知识传单电子版制作:黄山山;(2)问卷调查以及地震逃生知识传单打印:胡鑫、黄山山;(3)“大学组”问卷调查负责人:黄培、桑希、朱锦霞、李祥、王乐、高大露;(4)“小学组”问卷调查负责人:胡鑫、黄山山、李良昱、王乐;(5)“老年组”问卷调查负责人:胡鑫、黄山山、李良昱;(6)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负责人:黄培、桑希、朱锦霞;(7)论文撰写:胡鑫;(8)调查报告终稿审议工作:全组成员。关于地震逃生知识的调查胡鑫皖西学院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0802班(学号:2008012719)摘要:(1)前言:调查起因、调查时间与地点、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组成以及调查的主要目的;(2)主体: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所得的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3)结尾:深化主题、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以及鼓舞号召。关键词:地震、灾害、逃生知识、逃生知识了解情况等;“地震”这个古老而又可怕的自然灾害,前些年离我们似乎很远,但随着汶川里氏8.0级大震、海地7.0级地震和玉树7.1级地震的相继发生,这些一连串的地震是否意味着地球已经调为震动状态?地震仿佛一下子成为人类正常生活的常客,使人类的生活生产遭受了无法衡量的损失。频繁的地震灾害,让人类意识到了学习地震逃生知识的重要性。我们调查小组本着学习和普及地震逃生知识的动机,开展了这次社会调查,取得了不小的收获。基本情况如下: (1)调查起因:今年来全球地震灾害频发,给人类的生活生产造成了无法衡量的损失;(2)调查时间:2010年5月中旬;(3)调查对象与地点:经过我们的研究,在地震灾害来临时,学生和老人这两个群体的自我保护能力最弱,所以我们决定把调查方向分为三组:小学生组(六安市交通小学)、大学生组(皖西学院)以及老年人组(烈士陵园);(4)调查方法: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逃生知识传单的散发以及对逃生知识的讲解;(5)调查人员:胡鑫、黄山山、李良昱、王乐、李祥、高大露、黄培、桑希、朱锦霞;(6)调查主要目的:宣传普及地震逃生知识,呼吁社会重视地震知识的学习。关于地震逃生知识调查的详细介绍:一. 社会问卷调查阶段经小组成员共同确定了研究调查课题,大家分工明确,行动积极,开始各自子小组的额定任务。首先,小组成员缴纳了调查所需要的经费(5元/人),制作出了调查问卷(100份,13道测试题/张,选项明确)和地震逃生知识传单(100份)。然后根据我们事先计划好的数量进行分发调查(小学组40份,大学组40份和老年组20份)。最先进行的是在皖西学院对大学生地震逃生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主要分两个方向:男生20人(主要由李祥、王乐和高大露负责,在C楼自习教室),女生20人(主要由黄培、桑希和朱锦霞负责,在本部女生寝室),过程进展顺利,取得了理想的预期效果。然后进行的是老年组的问卷调查,是由我、黄山山和李良昱共同负责的。我们选择了一个周三的下午前往烈士陵园,寻找在那里群聚聊天的老年人们,试图通过对他们的走访调查,来了解老年人对地震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事情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我们在公园找到了一处大约有十五位老年人的地方,首先是进行自我介绍,说明我们的来意和开展此项调查的目的,希望他们能够配合我们。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么多位老年人中只有2、3位搭理了我们,其他的都完全无视我们的存在,继续大声聊天。在我们的再三解释和劝说下,他们感到了厌烦,并以各种理由拒绝与我们配合,如:我看不见(我们承诺读给他们听,再让他们做问卷)、我听不见和我不认识字等等。其中一位说他听不见的老人在我们一味的坚持下终于说话了:“不是我看不起你们,国家对地震这东西都无能为力,你们皖西学院的学生又能弄出个什么名堂来?”听完他的话,我们决定放弃调查这组顽固不化的老年人,接着寻找下一组老年人样本。终于在另一处,我们又找到了一群老年人。与上一组老年人相比,这一组对我们到来感到了极大的兴趣,耐心的听完我们的自我介绍和调查意图。其中两位老人与我们进行了深刻的交流,说他们年轻的时候也去过霍山县做过关于地震的社会调查,但是只能调查到一些关于地震的感性认识,所以现在回答我们的问题也是无能为力。但是他们对我们的社会调查精神提出了表扬,并支持我们把调查做好。最终我们的问卷还是没有发下去,所以我们选择了放弃老年组的调查,在这里把老年组的现象作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提出来并给予评价以及提供一些解决办法。最后开展的对小学组的抽样调查(原来计划40份,后来加上老年组的20份共60份;主要由我、黄山山、王乐和李良昱负责)。我们事先联系到了六安市交通小学的校长,向他说明了我们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他欣然应允我们前去调查。调查的当天,交通小学的校长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引领我们去办公室喝茶休息,并与我们做了一些交流,对我们的这个调查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在学生上课的前半个小时,我们选择了六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图为交通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做本次调查的问卷)学生们认真地听我们的讲解,然后一丝不苟的完成了我们的问卷,整个过程生动活泼,气氛热烈。我们要求学生们在问卷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一方面是为了证明我们的社会调查没有弄虚作假,另一方面是为了给他们一些奖励,我们事先买了点奖品,在收上来的问卷中随机抽取10名幸运同学,获取我们的奖品。整个过程中,孩子们既学习了地震逃生知识又得到了喜爱的奖品,同样我们也完成自己的调查任务。至此,社会问卷调查部分全部结束。(图为交通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做本次调查的问卷)二.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阶段在完成社会实践调查后,我们及时把第一手材料进行整理统计(主要由黄培、桑希和朱锦霞负责)。得出了一系列的数据,真实反应了这三类调查群体对地震逃生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经研究决定,问卷中的第1题题意不清,故舍去,只统计213题的正确率,规定27题为室内逃生范畴,813题为室外逃生范畴)1.首先,皖西学院大学生调查数据结果:问卷调查中各题的正确率(如图一所示) 2.大学组、老年组和小学组数据比较结果:(室内逃生题正确率、室外逃生题正确率) 统计结果(如图二所示):3.调查数据分析:(1)图一为大学组在关于地震逃生知识调查的答题正确率,可以看出大家在第813题上的正确率很高,而在第2,6题上才只有45%60%的正确率。(2)在图二分类数据比价结果中表明,无论是大学组还是小学组,在室内逃生知识上了解远不及室外逃生,室内逃生知识学习有待加强。(3)由图三可知,老年因为拒绝配合调查是因为他们对此项调查不重视或者不感兴趣,由这一现象不难想出老年组在地震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非常薄弱的。(4)小学组由于年龄的限制导致了正确率低于大学组,但就其结果来说,已经是很好的了,各项数据与大学组差距不是太大。三. 基本结论通过这次关于地震逃生知识的调查,我们小组得出以下结论(部分或者说是存在的问题):(1)社会上绝大部分成员对地震知识宣传普及都持欢迎态度,极少数老年人群对此持不关心态度(这个只能在六安市范围内,不排除大城市老年人群文化素养高,对地震逃生知识的学习很热情。)相关部门应该加强老年群体的教育工作,提高老年人珍爱生命的意识,度过一个幸福安详的晚年。(2)学校的抗震逃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是比较到位的,广大学生结合自己对地震的了解,再加上社会的宣传教育,基本上能够掌握一些地震逃生小常识,做到有备无患。这方面工作还得继续保持,相互配合,争取全面普及地震逃生知识。(3)从调查数据来看,广大调查客体在对地震逃生知识的了解中,室外逃生方面要明显优于室内逃生,这就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绝大部分时间,尤其是学生群体,都会在室内活动,所以加强地震室内逃生知识充电是当务之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地震一无所知。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些关于地震逃生的小常识,那么,当地震真正来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