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第三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指导意见学习要求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了解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2.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然性。知识点一新法的命运1.斗争(1)守旧派的反对:他们采用各种办法阻止改革。(2)王安石的坚持: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3)宋神宗的动摇:随着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宋神宗动摇。2.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最终废除新法。知识点二积贫局面的改变1.原因:各项改革措施取得较大成效。(1)农田水利法:保证了农业灌溉;有利于防洪抗灾;耕地面积增加。(2)方田均税法: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政府收入;以山林荒地为生的民户免除了赋税负担,得到了实惠。(3)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4)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5)免役法:使得那些缴纳一定费用的人从劳役中解放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国库充裕。3.局限性:有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1)青苗法局限:存在强制农民借贷现象;利息偏高,成为借贷者沉重的负担。(2)免役法局限:免役钱对穷人来说是沉重负担,有些人因此家破人亡。知识点三积弱局面的改善1.原因:强兵之法成效显著。(1)保甲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既实现了兵农合一,又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2)军器监: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大大提高。(3)保马法:使马匹的质量和数量都得以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4)将兵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2.表现:北宋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概念阐释】 均输法是调节物资供需关系、平抑物价以打击大商人的政策。“均”是根据年景收成的变化,折钱与购买相结合,依靠市场,通过购买获得上供物资;“输”是输纳、供应。【易错提醒】1.王安石变法取得了较大成效,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增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王安石变法的实质是对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再分配的调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3.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为解除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结构图示】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主题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评价史料研读史料一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以下是节选的郑侠流民图。史料二对于王安石的变法,元丰年间的枢密院检详官梁焘曾指责说:青苗之钱未及偿,而责以免役;免役之钱未暇入,而重于淤田;淤田方下,而复有方田;方田未息,而迫于保甲。是徒扰百姓,使不得少休于圣泽。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新探史料三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司马光司马温公集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赵翼廿二史札记1.史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京城安上门的监门小吏郑侠上疏所绘流民图呈给神宗皇帝,并说大旱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导致的。2.史料二体现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观原因。这是白白地骚扰百姓,使他们不得在皇帝的恩泽下稍加休息。3.史料三是司马光和赵翼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使忠诚正直的人远离,谗邪奸佞之人像车辐集中于毂一样聚集在周围。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提示原因: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极力阻挠和反对。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个人原因有哪些?提示急功近利,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3.司马光和赵翼是从什么角度评价王安石的?提示主要从王安石的性情以及用人失误等角度进行评价。史论归纳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及评价1.失败原因(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2)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3)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4)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5)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6)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地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2.评价(1)进步性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2)局限性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新法在实际推行中存在一些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人民的反对。(3)启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是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必然损害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尖锐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1.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是他决心变法的写照。对此理解全面的是()A.认为天象与变法毫无关系,不必害怕B.认为人们有各种议论是正常的,不能听信流言蜚语C.传统的习惯和法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需进行改革D.体现出王安石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锐意改革,坚持变法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勇气解析本题考查对“三不足”精神的全面理解。A、B、C都只是一个侧面的认识,D最全面。答案D2.保守派、大商人曾诬蔑王安石变法导致了物价暴涨,他们说在开封出现了“买梳朴即梳朴贵,买脂麻即脂麻贵”的局面。他们攻击的是()A.青苗法 B.均输法 C.市易法 D.免税法解析在王安石变法中,属于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措施只有C项。答案C3.刘安世元城语录载:“得君(王安石)之初,与人主若朋友,一言不合己志,必面折之,反覆诘难,使人主伏弱乃已。”这表明王安石()A.对上级趋炎附势 B.意志坚强、性情执拗C.对下级刚愎自用 D.能够容忍下级的诘难解析“人主”是指宋神宗,“反覆诘难”是指王安石意志坚强、性情执拗。答案B4.1072年8月,秦凤路沿边安抚使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这说明()A.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B.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C.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D.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外危机解析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表明北宋经济实力的空前增强;一次胜利,也不能说明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更不能说明解决了内外危机。因此,A、B、D三项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C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答案C5.青苗法实行之后,韩琦从大名府上书宋神宗,指出青苗法的实行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对此,宋神宗说:“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朕始谓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出令不可不审。”宋神宗的态度表明他()A.重视收集地方官员对变法的看法B.对推行青苗法的态度发生了动摇C.已经对王安石的变法失去了信心D.对保守派的反对意见仍置之不理解析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害民如此”“出令不可不审”等,可知宋神宗要对变法措施采取审慎的态度,对推行青苗法的态度发生了动摇。所以选B。答案B6.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解析司马光的评价完全否定新法,是政治攻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法的负面影响:实行过程中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用人不善,导致青苗法变质为官府放高利贷的苛政。答案C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变法前)豪强蓄贾,乘时贱收,而拙业之人,旋致罄竭。水旱则积,伏而不出,须其翔踊,以牟厚利。而农民贵籴,九谷散于穰岁,百姓困于凶年,虽劝课官家至日见,亦奚益于事哉。九朝纪事本末材料二青苗钱委诸路转运、开封府界提点提举司,每年相度留钱谷,以备非时赈济出粜外(熙宁五年二月壬子)赐两浙转运司常平谷十万石,赈济浙西水灾州军,仍募贫民兴修水利。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王介甫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方其未得志也,为兼并之诗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而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苏辙诗病五事(1)据材料一,概述王安石变法前北宋的社会经济状况。(2)据材料二,指出政府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3)据材料三,分析苏辙为何认为王安石是“小丈夫”。(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王安石变法对现实改革的启示。解析第(1)问,结合“豪强蓄贾”得出豪强囤积居奇;结合“而农民贵籴,九谷散于穰岁”得出农民生活贫困;结合“虽劝课官家至日见,亦奚益于事哉”得出农业政策收效甚微。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青苗钱委诸路转运、开封府界提点提举司”得出实施青苗法;结合“赐两浙转运司常平谷十万石,赈济浙西水灾州军”得出赈济百姓;结合“仍募贫民兴修水利”得出招募贫民兴修水利;第二小问,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农业发展的角度回答。第(3)问,据材料三得出:信息一,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信息二,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信息三,而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信息四,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第(4)问,言之有理即可,从关注民生、统筹各方利益角度回答。答案(1)状况:豪强囤积居奇;农民生活贫困;农业政策收效甚微。(2)措施:实施青苗法;赈济百姓;招募贫民兴修水利。影响: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农业发展。(3)原因:嫉富惠贫;打击富民;言行不一;用人不当。(4)启示:关注民生;统筹各方利益。1.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弹奏王安石表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变法()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进行了改革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D.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答案D2.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A.急功近利 B.动摇不定C.反对变法 D.软弱无能解析“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体现的是态度多变,动摇不定,所以本题选B。答案B3.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句话反映了王安石变法()改善了北宋的积弱局面改善了北宋的积贫局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A. B. C. D.解析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题干的现象主要反映了对积贫局面的改善,因而错误,正确,是变法的作用,不符合史实,王安石变法时间短,没有达到这种效果。答案B4.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意义是()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B.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使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解析注意题干中“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最大意义,募役法有利于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B5.1058年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说:当时的社会危机在于“尽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道耳。”以下观点与王安石此论有关的是()A.改革国家经济制度的思想B.主张国家财政同社会生产紧密联系C.否认财政困难的症结是兵多官臃D.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拯救危机的关键解析由材料“患在治财无道耳”可知D项正确。答案D6.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 B.免役法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解析关键信息是“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市易法是在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因而选D较合适。A项是政府组织修建水利工程。B项是民户向官府交钱,官府雇人充役。C项是重新丈量土地,计算税收。答案D7.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这反映出司马光的理财主张是()A.“民富财足” B.“减损浮冗”C.“重敛于民” D.“重农抑商”解析材料表明司马光认为农工商是政府的财源,故主张“农尽力”“工尽巧”“商贾流通”。分析各选项可知,A符合材料主旨。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A8.北宋时期一首诗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主要是称赞王安石变法中的()A.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解析农田水利法促进了荒地开垦,保证了农业灌溉,符合题干中“耕桑富”“河淤开亿顷”的信息。答案A9.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史学界观点众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王安石性格过于偏执,且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导致朝中大臣多与他决裂。特别是司马光,念在与王安石共事数年的交情上,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劝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