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相平衡 Phases Equilibrium 1 研究对象: 单组分多相系统 多组分多相系统 研究内容: 研究一个多相系统达到相平衡时,温度、压力和各 相组成间的关系 研究意义: 化工生产中原料和产品分离提纯的理论基础。 常见的分离提纯方法是结晶、蒸馏、萃取、吸收等 2 一个单组分系统的相态与其所处的温度、 压力有关。而一个多组分系统的相态,则不仅 取决于温度、压力,还与系统的组成有关。 101.325kPa下8095100 1mol苯+1mol甲苯 液液+气气 1mol苯+2mol甲苯气+液 1mol苯+3mol甲苯液 在101.325kPa、95 下: x总=0.5 xl=0.40 xg=0.62 将处于相平衡系统的相态及相组成与系统的温度、 压力、总组成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 这种图称为相图。 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一是用图形来表示相平衡系统的组成与温度、压力之间 的关系 相图(phase diagram); 二是理论计算。数学表达式包括 克克方程式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分配定律 理想稀溶液的依数性 4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1、理解相律的推导和意义,会用相律分析系 统的自由度; 2、掌握单组分系统、二组分 (理想和实际)系统 各种类型相图(T-x-y、p-x-y)的特点和应用 ; 3、能用相律分析相图,并用杠杆规则进行计 算。(指出各区、线、点的稳定相态、存 在的平衡及自由度数) 5 相 律 The Phase Rule 6 相律是吉布斯根据热力学原理得出的相平衡基本定 律,是物理化学中最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之一。 相律用来确定在已知一个多相系统的物种数和相数 之后,还需要几个独立变量才能确定该系统的状态。 7 一、基本概念 1、相,相数 相: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一 个相。如果是多相系统,相与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越过 界面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发生突变。 相数:系统中所包含的所有相的总数。用“P”表示。 说明: 1同一系统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相,相数。如:液态水 与水蒸汽共存时系统为两相。 2、 相与态不同,同相必然同态,同态不一定同相。 如:气态为一相,而液态可以是一相,也可以是两相。 固态系统:除生成固熔体为一相,有几种固体就有几相,一 种固体是一相。 8 2、自由度 Degrees of freedom 对于由H2O(l)组成的单相系统: 当p=101.325kPa时,t可以从595任意改变; 当t=25 时,p可从100kPa 10MPa任意改变 上述情况下系统均可保持单相(液相)不变,系统有两个 独立可变的强度性质:t和p 对于处于气液平衡的纯水系统: 由于纯水的蒸气压在气液两相平衡时与温度具有一定 的函数关系,因此要保持气液两相平衡共存,t与p只能有 一个独立可变,系统只有一个强度性质: t 或p 自由度数(F):确定系统平衡状态或能够维持系 统原有相数所需要的独立的变量(强度性质)的数目 9 讨论:讨论: 确定一个系统的状态所必须确定的独立强度 性质的数目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独立变动而不致引起旧相 消失或新相产生的强度性质的数目 10 3、组分数 Number of components 式中: S 为系统物种数 R 为系统内各物种之间实际存在的独立的化学平衡数目; R 为其它浓度限制条件数。 在确定组分数C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系统中的物种数S与考虑问题的方法有关, 但系统的独立组分数C则与考虑问题的方法无关。 举例如下 11 例 FeCl3水溶液的S 和C 已知FeCl3和 H2O可以形成下列四种水合物: FeCl32 H2O(S) ,FeCl36 H2O(s) ,2FeCl35 H2O(S) ,2FeCl37 H2O(S) 第一,若溶液中只有FeCl3和 H2O两种物质,则 S=2, R=0, R=0, C =200=2 第二,若考虑有一种水合物生成,如 则溶液中有FeCl3 ,H2O和FeCl32 H2O(S)三种物质存在, S=3 溶液中存在水合反应式, R=1 溶液中无浓度限制条件, R=0 所以 C =310=2 12 第三,若考虑有两种水合物生成,则 溶液中物质将为四种, S=4 溶液中存在两个水合方程式, R=2 溶液中无浓度限制条件, R=0 所以 C =420=2 由此可见,无论是否考虑有水合物生成,该系统的独立 组分数均为2,C不随人们研究问题方法、角度不同而同 2) R 为在给定条件下实际能够发生的“独立”的化学反应数 确定R时,首先要考虑系统在给定条件下实际可能发生 的反应数,再考虑这些实际发生反应中有几个是“独立” 的。所谓“独立”是指反应方程式不能由其它反应方程式 加减得到。13 在低温下,将C(S), O2(g), CO(g),CO2(g)放入一密闭 容器,它们之间不发生反应,所以R=0,C=4; 在高温下,上述四种物质则会发生下列反应 但在上述反应中只有反应1)和2)是独立的,所以R=2 例 3) R 为其它浓度限制条件数. R是除了在相律推导过程中已经考虑过的浓度限制 外的其它浓度限制条件数,与反应平衡或相平衡系统 中各组分的浓度(或组成)有关。 举例如下 14 例 将一定量的固态NH4HS放入一个抽空的容器中, NH4HS(S)将按下式分解 试确定R以及组分数C。 解: 无论在何种T, p条件下达到平衡,气相中NH3(g) 和H2S(g)的摩尔分数必然相等,这个浓度限制条件并 不是由化学平衡条件所决定的,而是由反应的起始条件 决定的,因此该系统R=1 , C =311=1。 如果在反应开始时,容器中不仅放入NH4HS ,而且 还充入任意数量的NH3(g) ,则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上述 NH3(g)和H2S(g)之间的特殊浓度限制关系就不存在了。所 以此时系统R=0 , C =310=2 注意:浓度限制条件必须是对同一相而言 15 二、相律公式 The equation of the phase rule 自由度数F = 总变量数限制方程个数 设系统有S个组分,分布于P个相的每一相中 强度性质总数 限制方程个数 P个 SP+2S(P1)个 P+S(P -1 )+R+R R个 R个 F= SP+2 P+S(P -1 )+R+R =SPRR+2 1、推导 16 F=SF=S P P R R R+2R+2 令令 : : S- S- R R - - R R = C = C 独立组分数 F F = = C CP P + 2+ 2 讨论:讨论: 相律中的“2”是指温度t与压力p 当考虑外场(如电、磁、重力场)存在时 F=C-P+n 当温度或压力中有一个已经固定,则 F=C-P+1 17 例 一密闭抽空容器中有CaCO3(s)分解反应: CaCO3(s)=CaO(s)+CO2(g) 求此系统S、R、R、C、F? 解: S=3,R=1,R=0 (浓度限制条件要同一相) C =S-R-R=3-1=2,P=3, F=C-P+2=2-3+2=1 18 三、相律应用举例 1)确定系统自由度数 例:试确定下述平衡系统中的C及F (1)NaCl固体及其饱和水溶液 (2)在高温下,NH3(g)、N2(g)、H2(g)达成平衡的系统. (3)在700时,将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的H2O(g)及 CO(g)充入一抽空的密闭容器,使之发生下述反应并达 平衡 H2O(g) CO(g) CO2(g) H2 (g) 解: (1)C=S-R-R=2-0-0=2 F=C-P+2=2-2+2=2 (2)C=3-1-0=2 F=2-1+2=3 (3)C=4-1-2=1 F=1-1+1=1 19 例 在一个密闭抽空的容器中有过量的固体 NH4Cl,同时存在下列平衡: NH4Cl(s)=NH3(g)+HCl(g) 2HCl(g)=H2(g)+Cl2(g), 求此系统的S、R、R、C、P、F? 解: S=5,R=2 p(NH3)=p(HCl)+2p(H2);p(H2)=p(Cl2) R=2 C=S-R-R=5-2-2=1, P=2, F=C-P+2=1-2+2=1 20 2)确定系统的最大自由度数和最多相数 例: 已知Na2CO3(s)和H2O(l)可以组成的水合物有 Na2CO3 H2O (s)、 Na2CO3 7H2O (s)、Na2CO3 10H2O (s) 在100kPa下与水溶液及冰平衡 共存的固相含水盐最多可有几种 解:若有K 种含水盐,就有K个化学反应 C(2K)K2 FCP12P13P 当F0时,P3,相数最多 因系统中已有水溶液及冰两相,所以含水盐最多 只能有一种。 21 讨论: 1)系统中最大自由度数fmax必相应于最少相数Pmin=1, 而最多相数Pmax必相应于最小自由度数fmin=0。因而可 由相律求出给定系统的fmax和Pmax 。 2)相律是一个定性规律,它可以确定平衡系统中独立 变量的数目,但不能具体地指出独立变量是什么,它可 以指出相平衡系统中有几个相,但不能指出是哪些相。 22 单组分系统相图 The Phase Diagram of One-Component Systems 23 何谓相图 相平衡时,将p、T、x之间 的关系描绘成图,就是相图 对于单组分而言:C=1 FCP21P23P 若P1,F2,双变量系统,即单组分单相系统T、P 可在任意范围内变化,在相图上为一个面; 若P2,F1,单变量系统,即单组分两相系统T、P 中只有一个可独立变化,在相图上为一条线; 若P0,F0,无变量系统,即单组分三相系统T、P 都不能变化;在相图上为一个点(三相点)。 单组分系统最大自由度为2,可用pT图来描述 24 F2 g l s 面 F1 g+l g+s s+l 线 F0 g+l+s 点 双变变量系 统统 单变单变 量系统统无变变量系统统 冰 水 水蒸气 冰 水 水 水蒸气 冰 水蒸气 冰 、 水 和 水蒸气 1、水的相平衡数据 25 温度t/ 系统的饱和蒸气压p/kPa 平衡压力p/kPa 水=水蒸气 冰=水蒸气 冰=水 -20 0.126 0.103 193.5103 -15 0.191 0.165 156.0103 -10 0.289 0.260 110.4103 -5 0.422 0.414 59.8103 0.01 0.610 0.610 0.610 20 2.338 40 7.376 100 101.325 200 1554.4 374 22066 表1 水的相平衡数 26 2、水的相图 oa水的气液平衡线;水的饱 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 水的沸点随压力的变化 如果系统中存在互相平衡 的气液两相,它的温度与压力 必定正好处于曲线上 t / -10 -5 0.01 20 100374 p* / Pa 285.7 421.0 610.5 2337.8 101325 22.04 MPa 27 水的相图 oa水的气液平衡线;水的饱 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 水的沸点随压力的变化 ob水的气固平衡线;冰的饱 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 如果系统中存在互相平衡 的气固两相,它的温度与压力 必定正好处于曲线上 t / -30 -20 -15 -10 -5 0.01 p* / Pa 38.1 103.5 165.5 260.0 401.7 610.5 28 水的相图 oa水的气液平衡线;水的饱 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 水的沸点随压力的变化 ob水的气固平衡线;冰的饱 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 p / Mpa 610.510-6 0.101325 59.8 110.4 156.0 193.5 t / 0.01 0.0025 -5.0 -10.0 -15.0 -20.0 oc水的液固平衡线;水的冰 点随压力的变化 29 水的相图中水的三相点 oa水的气液平衡线;水的饱 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 水的沸点随压力的变化 ob水的气固平衡线;冰的饱 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 oc水的液固平衡线;水的冰 点随压力的变化 o (oa,ob,oc 三线的交点)水的三相点 如果系统中存在互相平衡的气液固三相,它的 温度与压力是唯一的, p=610.5Pa (4.579mmHg), t=0.01 30 水的三相点 水的三相点是很重要的性质,我们常用的水的冰点与 水的三相点相差0.01K,其原因为: 1)水的三相点:气相为纯水蒸气,其压力为水的饱和 蒸气压(p*=0.610KPa);水的冰点:气相为被空气所饱和的 水蒸气(p=101.325kPa) 2)空气的溶入使凝固点下降0.0023K,压力增至 101.325KPa,凝固点下降0.0075K,总结果使水的冰点比三 相点下降0.01K 31 虚线亚稳平衡线;oa线向低温方向的延长线; 过冷水的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32 3、相图的说明 用Clapeyron方程来解释水的相图 (1)oa 线的斜率 (2)oa、ob 线在o 点的斜率 33 (3)oc 线的斜率 34 4 4、相图的应用、相图的应用 a bdc e 1)应用相图可以说明在外 界条件改变时发生相变化的 情况;见右图 2)应用相图可以知道在某 温度压力条件下系统所处状 态。 系统点 35 硫的相图 四个单相区 六条两相线 四个三相点 (其中一个 是亚稳态) 36 37 (二)二组分系统的气液相图 The VaporLiquid Phase Diagram of Two-Component Systems 38 二组分系统相律形式:F = C-P+2 = 2-P+2 = 4-P P=4时,F=0,相数最多,无变量,即T、p、x、y都 为某确定值,不能任意变化。 P=1时,Fmax=3,三个变量(T、p、组成),作图 为立体图。 P=2时,F=2 双变量系统,作平面图:若T一定作 压力组成图p-x(y) ,此时F=C-P+1=3-P; 或P一定,作温度组成图T-x(y) 。 39 两组分系统气液相图 理想系统 真实系统 一般正偏差 最大正偏差 一般负偏差 最大负偏差 液态完全互溶系统 p-x、t-x图 液态部分互溶系统 t-x图 气相组成介于两液相之间 气相组成位于两液相同侧 液态完全不互溶系统 t-x图 40 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系统气液相图 1. 理想液态混合物系统 2. 真实液态混合物系统 41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 气液平衡相图 The VaporLiquid Phase Diagram of Two-Component Ideal Liquid Mixtures 42 1. 压力组成图 液相线液相线:p px x, ,恒温 恒温 下蒸气压随液相组成下蒸气压随液相组成 的变化。对理想液态的变化。对理想液态 混合物来说是直线。混合物来说是直线。 (1)液相线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蒸气总压p介于两 纯液态饱和蒸气压之间,即 43 气相线:气相线: p py y, ,恒 恒 温下蒸气压随液相温下蒸气压随液相 组成的变化。组成的变化。 (2)气相线 44 理想液态混合物AB系统的压力组成图 45 液相线 气相线 l g 饱和蒸气压不同的两种液体形成理想混合物系统 气液平衡时,两相的组成并不相同,易挥发组分 (饱和蒸气压大的)在气相中的相对含量大于它 在液相中的相对含量 46 2、相图的应用 1)了解系统在指定条件下的相态 单相区: f=2-1+1=2 两相平衡区: f=2-2+1=1 两条线的交点: f=1-2+1=0 图中各区的稳定相 47 恒温降压从ab x1点以前: 液相 x1: 开始蒸发 o: 气液两相平衡 y2: 剩最后一滴 液相 2)由相图分析外界条件变化时系统相变情况 x、y相点 x1 y1 x2 y2 y2点以后:气相 两相点之间的连线 结线如xoy 整个系统状态的点 系统点如 a、x1、o、y2、b a b x1 y1 x2 y2 48 3、杠杆规则 对组分B做物料恒算 组成以组分B的摩尔分数表示 系统的总组成及气液两相的 组成分别为xB,0、 yB (g)、xB(l) 系统总摩尔数及气液两相的 摩尔数分别为n、 n (g)、n(l) 49 讨论: 1)杠杆规则表示多组分系统两相平衡时,两相的数量 之比与两相组成、系统组成之间的关系。 上述公式可推广到任意两相, 表示为 若已知系统总的摩尔数, 可求出气相和液相的摩尔数 即解方程组 n(l) n n (g) V x 0 y xB(l)yB (g)xB,0 50 2)组成以组分B的质量分数表示时的杠杆规则可表示为 3)杠杆规则根据物质守恒原理得出,所以适用于各种 两组分相图的任意两相平衡共存区。 当组成不同的两种混合物混合形成一个新的混合物 时,此新混合物的组成一定介于原两混合物组成之间, 且原两混合物的数量之比也符合杠杆规则。 51 例 已知100时纯液体A和B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40kPa 和120kPa。在一抽空容器中注入4mol纯液体A和6mol纯 液体B,两者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在100 下,气液 两相达平衡时,测得系统的总压力为80kPa。 试计算平衡时: 1)系统的气液两相组成yB 和xB 2)气液两相的量及气相中A的物质的量 3)粗略绘出该系统的px 图 解:1)理想液态混合物,A和B均适用拉乌尔定律。 52 2)先求系统的总组成xB,0 由杠杆规则可知 解上述方程组可得n (g)=4mol、n(l) =6mol 所以气相中A的物质的量nA (g)为: 53 3)该系统的px 图如下 绘图步骤为: 1)画出 pB* 和pA* , 将两点连成直线为液相 线 2)找出总压为80kPa 时的气液两相组成对应 的C和D点; 3)连结 三 点画一曲线即为气相线 C D 54 4、温度组成图 恒定压力下表示二组分系统气液平衡时的温度与 关系的相图 温度组成图 55 液相线(泡点线) x1点为泡点 气相线(露点线) y2点为露点 b a x1y1 x2 y2 气相线在液相线的右 上方,仍符合yBxB的关系 分析从a升温至b的相变 化过程 x1点以前: 液相 x1: 开始蒸发 o: 气液两相平衡 y2: 剩最后一滴液 相 y2点以后:气相 56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 气液平衡相图 The VaporLiquid Phase Diagram of Two-Component Real Liquid Mixtures 57 理想系统 真实系统 一般正偏差 最大正偏差 一般负偏差 最大负偏差 液态完全互溶系统 p-x、t-x图 58 一、蒸气压液相组成图 一般正偏差: xB p 0 A 1 B t=const. 图 6.5.1 C6H6 (A)-(CH3)2CO (B)系统 59 一般负偏差: p 0 A 1 B xB t=const. 图6.5.2 CHCl3 (A)- (CH3)2O (B)系统 60 最大正偏差 xB p 0 A 1 B t=const. 图6.5.3 CH3OH(A)-CHCl3 (B)系统 61 最大负偏差 xB p 0 A 1 B t=const. 图6.5.4 CHCl3 (A)- (CH3)2CO (B)系统 62 产生偏差的原因: (1)AB分子间作用力小于AA、BB分子间作用力; 纯分子有缔合作用,形成混合物时发生解离。 (2) AB分子间作用力大于AA、BB分子间作用力; AB分子有缔合作用。 63 二、压力组成图 一般正负偏差: xB p 0 A 1 B l g t=const. 液相线 气相线 p 0 A 1 B xB l g t=const. 液相线 气相线 64 最大正偏差: 图 CH3OH(A)-CHCl3 (B)系统 65 最大负偏差: 图 CHCl3 (A)- (CH3)2CO (B)系统 66 Konovalov-Gibbs定律:1.假如在液态混合物中增加某组 分后,蒸气总压增加(或在一定压力下液体的沸点下降), 则该组分在气相中的含量大于它在平衡液相中的含量。 2、在压力组成图中最高点(或温度组成图中最低点)上, 液相和气相的组成相同。 67 三、温度组成图 一般正负偏差: xB t 0 A 1 B l g p=const. 液相线 气相线 xB t 0 A 1 B l g p=const. 液相线 气相线 68 最大正偏差 最低恒沸点 图 CH3OH(A)-CHCl3 (B)系统 69 最高恒沸点 最大负偏差 图 CHCl3 (A)- (CH3)2CO (B)系统 70 最高恒沸点 最低恒沸点 恒沸混合物的组成取决于压力,压力改变, 恒沸混合物的组成改变,甚至恒沸点可以消失。这 证明恒沸混合物不是一种化合物。 最大正偏差最大负偏差 71 最大正偏差 恒温时总蒸气压随xB变化出现极大,恒压时沸点随xB 变化出现极小。 在极值左面 ,极值右面 。 在极值处,气液相线会合, 恒沸点 压力组成图温度组成图 72 最大负偏差 恒温时总蒸气压随xB变化出现极小,恒压时沸点随xB 变化出现极大。 在极值左面 ,极值右面 。 在极值处,气液相线会合, 恒沸点 压力组成图温度组成图 73 四、二组分完全互溶系统气液平衡相图 小结 1) 将px图与tx图相比 液相线和气相线的位置;相区位置; 饱和蒸气压大的组分沸点低,饱和蒸气压小的沸点高。 2)比较理想液态混合物与一般正负偏差的px与tx图 除理想液态混合物的px图中液相线为直线外,它们 具有以下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管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汽车肇事测试题及答案
- ARDS考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沙市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经验法则面试题及答案
- 好评制度面试题及答案
- 磨工技师试题及答案
- 任现职期间工作总结
- 认知障碍老人护理全解析
- 家电公司客户分类管理规章
- 风电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清单
- 儿童血压测量课件
- 医疗AI算法揭秘如何构建高效的疾病预测模型
- 电商外包客服合同协议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护理查房
-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知识培训
- 企业研究院管理制度
- 工业管道安全评估方法-全面剖析
- 施工现场排水方案
- 居家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计划
- 《国内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现状文献综述》42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