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终稿).doc_第1页
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终稿).doc_第2页
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终稿).doc_第3页
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终稿).doc_第4页
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终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贵州州 大大西西南南矿矿业业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G Gu ui iz zh ho ou u S So ou ut th hw we es st t M Mi in ni in ng g C Co o. ., , L Lt td d. . 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 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 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法 定 代 表 人:李时冠 技 术 负 责 人:郑西林 二一八年七月二十五 前前 言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根据国家 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 行动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1816 号)、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 和重点 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 专项行动的通知(黔安办201825 号)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根据国家对煤矿重大风险危险源辨 识分析、监控管理的重要指示和贵州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煤 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煤矿重大风险危险源的监控管理,以防范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为 目标,深化专项行动,坚持查大系统、控大风险、治大灾害、除大隐患、防大事故, 聚焦重特大事故风险和重大隐患,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我矿经深入 井上、下现场勘查,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现场勘查情况对我矿存在的危险、有 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其存在的重大风险危险源进行了分析研判及等级划分;最后得 出分析研判的结论与对策建议。这项工作对防范减少煤矿事故损失和职业伤害,为实 现煤矿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有效遏制和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提供了帮助。 本研判报告是我矿依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 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1816 号)、 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 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 专项行 动的通知(黔安办201825 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以及煤矿系统性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行动重点检查表的 13 项内容的有关企 业技术资料,通过现场实地勘查,形成的本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 2018 年 7 月 25 日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目录 前 言 .1 目录 2 第一章 概 述 .4 第一节 分析研判目的、原则、对象和范围.4 第二节 重大风险分析研判依据.5 第三节 重大风险源分析研判的基本程序.8 第二章 煤矿基本情况 .10 第一节 自然地理及隶属关系.10 第二节 井田范围相邻矿井边界关系12 第三节 矿井地质条件 .15 第四节 开采技术条件25 第五节 煤矿生产现状26 第六节 安全生产管理30 第三章 重大风险辨识与危害程度 .33 第一节 重大风险辨识方法.33 第二节 重大风险辨识与分析过程.34 第三节 生产过程中重大风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5 第四节 重大风险辨识.53 第四章 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56 第一节 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56 第二节 可能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56 第五章 重大风险等级 .83 第一节 煤矿重大风险源分级标准83 第二节 矿井风险性预测分析84 第三节 安益煤矿事故统计分析90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第四节 重大风险检查表90 第五节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结果98 第六章 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99 第一节 针对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99 第二节 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99 第三节 安全技术措施及建议101 第七章 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评价 109 第一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依据、方法.109 第二节 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评价.109 第三节 分析研判结论.115 第八章 分析研判结论与建议 116 第一节 重大风险分析研判结果.116 第二节 分析研判结论.116 第三节 分析研判意见和建议.116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分析研判目的、原则、对象和范围 一、一、 评估目的评估目的 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有效遏制和防范煤矿重特大事 故的发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加强安全 生产工作的控制力和事故的防范能力,落实安全措施自主保安,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 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本次对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进 行的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估,确定危险源等级,为煤矿重大危险源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 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最大限度降低了该煤矿的安全风险,使因事故和危害造成的损失 降到最低程度,提高煤矿的整体安全监控、管理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二、分析研判原则二、分析研判原则 以煤矿的基本条件及其他相关资料为基础,以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方 针、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方法和程序,采用可靠、先进、适用 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从实际的经济、技术条件出发,对系统进行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分 析、评估,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评估结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对策措施的合理性、可行 性和可靠性。 三、三、 分析研判分析研判对象对象 本次重大风险分析研判的对象为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 四、四、 分析研判分析研判范围范围 安益煤矿井田范围内煤矿固有的以及自然因素影响下可能引发事故、造成人员生 命或财产损失的重大危险源,包括重大风险自身危险性和对危险源控制措施效果的评 估及矿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第二节 重大风险分析研判依据 一、法律法规一、法律法规 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编 制。主要依据有: 1、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年 6 月 29 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2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 年 7 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 议通过,199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 2007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 年 12 月 31 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11 年 12 月 31 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 年 10 月 28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2009 年 8 月 27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十次会议,2009 年 8 月 27 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2013 年 6 月 29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三次会议通过,2013 年 6 月 29 日起施行)。 2、法规、规程 (1)煤矿安全评价导则(煤安监技装字2003第 114 号); (2)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 号); (3)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煤安监办字200324 号);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4)煤矿安全规程 (5)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 安全监察局2003第 5 号令); (6)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总局安监总煤矿2006第 116 号文); (7)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煤矿字2006第 216 号); (8)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劳动定员核定工作的通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 局煤安监监察2006第 14 号); (9)国有煤矿瓦斯治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 监察局第 21 号令); (10)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 446 号); (11)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第 56 号文); (12)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安监总煤矿字2006第 133 号); (13)煤矿矿山救护工作暂行规定、煤矿救护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安安监字2000第 17 号文); (14)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装备联网和维护使用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安委办2006第 21 号); (15)关于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调 200870 号); (16)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 375 号); 3、技术标准 (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007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2)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4)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GB50416-2007); (5)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GB50384-2007); (6)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 (7)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 (8)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AQ1023-2006); (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 (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12)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 (13)矿井安全装备通风标准(MT/T5016-96); (14)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 (15)矿井防灭火规范(1988 煤安字第 237 号); (16)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28 号,2009-12.1 日实施); (17)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2006); (18)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 (1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 (20)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 (2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2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23)矿山救护规程(AQ1008-2007)。 (24)煤尘爆炸性鉴定规范(AQ1045-2007)。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4、上级文件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 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1816 号)。 (2)省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 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 为 专项行动的通知(黔安办201825 号)。 (3)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4)煤矿系统性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行动重点检查表的 13 项内容。 二、煤矿评估基础资料二、煤矿评估基础资料 (1)安益煤矿矿井基本情况说明; (2)安益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报告; (3)安益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批复; (4)安益煤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 (5)安益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6)安益煤矿水文地质有关资料; (7)安益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8)安益煤矿掘进作业规程; (9)安益煤矿采煤作业规程; (10)安益煤矿安全技术措施; (11)安益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安益煤矿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第三节 重大风险源分析研判的基本程序 本次重大风险研判的程序包括:前期准备;现场勘查;重大风险危险源分析、危 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分析;煤矿重大风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险危险源等级划分;提出防范事故对策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的效果评价;分析研判的 结论与对策建议;编制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程序见图 1-3-1。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图 1-3-1 评估程序 前期准备 现场勘查 重大风险分析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重大风险危险源等级划分 分 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编制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分析 应急救援预案的效果评价 做出研判的结论与对策建 议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第二章 煤矿基本情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及隶属关系 一、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 安益煤矿位于贵州省大方县中部偏北,距离大方县城北东约 20km 处,属大方县 安乐乡管辖。2014 年 5 月 16 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地理坐标: 东经 10540551054315,北纬 271651271735。采矿证 号:C5200002012071120126681;采矿权人: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地址:毕节 市七星关区环东路水电技校侧 A 栋 5 层;矿山名称: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大方县 安乐乡安益煤矿;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井田直距大方县城(行政中心)20km,直距安乐乡 8km。井田内交通干线为大方 至纳雍的大纳公路,煤矿工业广场至东关收费站约 17km,距县城运程约 26km,距大 方电厂运程(大方镇新铺村)约 30km。西部有 321 国道通过,区内各乡镇均有乡道 连通,交通比较方便(见图 2-1-1)。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图图 2-1-12-1-1 交通位置图交通位置图 二、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二、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 矿井名称: 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 核定生产能力:45Mt/a 经济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 隶属关系: 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 矿 长: 张秋现 总工程师: 郑西林 煤矿证照情况见表 2-1-1 表 2-1-1 煤矿证照情况表 证照名称证照编号发证机关有效期 采矿许可证 C520000201207112 0126681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2014 年 5 月至 2019 年 2 月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三、地形地貌三、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贵州高原西部,属低中山地貌,地形切割剧烈,起伏较大,井田内多 处为悬崖峭壁。地表为裸露及半裸露地区,以生长各种灌木为主,少部分有树成林, 部分荒坡秃岭。山体总体呈东西向展布,局部形成溶蚀洼地溶漏斗,井田内 /北东部、 西部及中部地势较高,南部地势较低,从中部起被一条溪沟切割,地势随溪沟流向 递减,溪沟流向从中部向北西部延伸。最高点位于井田中部 203 钻孔附近,标高 +2078.00m,最低点位于北西部新桥水库,标高+1573.0m。相对高差约为 505m。含 煤地层出露标高为 17001920m。地层走向北西-南东,地层倾角 511,一般 8。 四、气象与地震四、气象与地震 该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11.8,年平均地下水温度 15.6,日极端最高气温 34.5(7 月),日极端最低 气温-9.3(1 月),近 10 年年均降水量 1053.4mm,年均蒸发量 1167.8mm。每年 5- 9 月为雨季,年均相对湿度为 84%。无霜期 257 天,年日照时数 1335.5 小时。 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 1992 年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及贵州 省建设厅“黔城设通发1992230 号”文件,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据建 设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 第二节 井田范围相邻矿井边界关系 1 1、原原安安益益煤煤矿矿矿矿界界 安全生产许可证 (黔)MK 安许证 字2027 号 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 2016 年 11 月 21 日至 2019 年 12 月 20 日 营业执照 9152000068397302 XX 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2008 年 06 月 19 日长期 矿长安全资格证 130429197001238 2X 贵州省安全监督管理局 2017 年 10 月 24 日至 2020 年 10 月 24 日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安益煤矿于 2009 年 2 月取得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 5200000930098,有效期限:2009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该矿矿界由 7 个拐点圈定, 井田面积 3.8231km2,开采标高+1880+1750m,设计生产能力为 30 万 t/a。2014 年 5 月 16 日取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 C5200002012071120126681,采矿权人: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名称:贵州 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有效期限: 2014 年 5 月至 2019 年 2 月。 表 2-2-1 安益煤矿采矿证范围拐点坐标 西安 80 坐标系北京 54 坐标系点 号X 坐标Y 坐标X 坐标Y 坐标 13018962.09735571291.3673019020.0035571370.00 23018932.10435568171.3493018990.0035568250.00 33019312.10835567431.3453019370.0035567510.00 43019642.10935567431.3463019700.0035567510.00 53020127.11035568521.3543020185.0035568600.00 63020292.10735570011.3633020350.0035570090.00 73019242.09835571291.3673019300.0035571370.00 井田面积:3.8231km2,开采标高:+1880+1750m 2009 年安益煤矿向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上递交了扩大矿区范围可行性论证报告 ,经审查附合扩界条件后,取得黔国土资矿管函201015 号文件批复,圈定了扩 大区范围,矿区东西长 1.554.74km,南北宽 0.281.34km,面积:5.1675 km2, 扩大区范围由 8 个拐点坐标圈定(包括原矿区范围),详见表 2-1-2。 表 2-2-2 扩界后矿区拐点坐标 西安 80 坐标系北京 54 坐标系点 号X 坐标Y 坐标X 坐标Y 坐标 03018962.09735571291.3673019020.0035571370.00 3018932.09735568171.3673018990.0035568250.00 23019312.09735567431.3673019370.0035567510.00 33019642.09735567431.3673019700.0035567510.00 43020835.89735566821.3673020893.8035566900.00 53020281.79735569621.3673020339.7035569700.00 63020292.09735570011.3673020350.0035570090.00 73019242.09735571291.3673019300.0035571370.00 矿区面积:5.1675 km2,建议开采深度:+1880+1600m 扩界后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水源队 2011 年 7 月完成勘探工作,并编制了贵州省 大方县安益煤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勘探报告,于 2011 年 8 月 12 日由贵州省国土资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源勘测规划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并于 2011 年 12 月 21 日获得贵州省国土 资源厅备案文件(黔国土资储备字2011256 号)。 2 2、兼兼并并重重组组拟拟预预留留矿矿区区范范围围 根据 2014 年 6 月 24 日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贵州省 能源局文件 关于对贵州省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批复 (黔煤兼并重组办201442 号),安益煤矿由原“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和 原“大方县星宿乡宏福煤矿” 兼并重组,兼并重组后煤矿名称暂定为:“贵州大西 南矿业有限公司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拟建规模 45 万 t/a。 根据 2014 年 10 月 17 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 关于拟预留贵州大西南矿业 有限公司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兼并重组)矿区范围的函 (黔国土资矿管函 20141207 号)和 2016 年 1 月 21 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关于同意贵州大西 南矿业有限公司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兼并重组)调整矿区范围的通知 (黔国 土资矿管函2016101 号),安益煤矿预留矿区范围和调整后的矿区范围一致, 地理坐标:东经 10540321054316,北纬 27165127 1922。井田东西长 1.554.74km,南北宽 0.284.65km,面积为 11.0429km2,由 11 个拐点圈定。 表 2-2-3 兼并重组(预留)井田范围拐点坐标 西安 80 坐标系北京 54 坐标系 序号 X 坐标Y 坐标X 坐标Y 坐标 13018962.09735571291.3673019020.0035571370.00 23018932.10435568171.3493018990.0035568250.00 33019312.10835567431.3453019370.0035567510.00 43019642.10935567431.3463019700.0035567510.00 53020835.89735566821.3673020894.0035566900.00 63020715.19235567431.3173020773.0035567510.00 73023600.00035568067.0953023658.0035568146.00 83023600.00035569621.3673023658.0035569700.00 93020281.79735569621.3673020340.0035569700.00 103020292.10735570011.3633020350.0035570090.00 113019242.0985571291.3673019300.0035571370.00 井田面积:11.0429km2,开采深度:+1880+1250m 井田内无大、中型煤矿矿井,在井田东有石坪煤矿,西有黑桃煤矿,北有新果 煤矿,规模均为小型矿井。各矿界由省国土资源厅划定,不存在边界重叠,无矿权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争议。 原原原原 原原原原 原原原原 原原原原原原原 原原原原原 原原原原原原 图 2-2-1 井田境界拐点坐标及与周边矿井示意图 第三节 矿井地质条件 一、构造一、构造 井田基本上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基本上为北西-南东(NW-SE),倾向北东 (NE),倾角 511,一般 8。无次一级褶皱。区内断层主要发育在东部,在已 发现的断层中,落差大于 10m 而小于 30m 的断层 1 条。即 F1 正断层,F1 正断层: 位于井田东部,从南至北穿过矿井,对煤层的开采有影响。该断层走向 NNE,倾向 SE,倾角 65左右,井田内走向长约 2000m,断距 1525m。填图有 5 个地面点控 制。根据巷道见煤标高和 501 钻孔见煤标高,断层落差小于 30m 左右。区内次级褶 曲不发育,目前从井上、井下及钻孔中都没有发现,地层沿走向有一定起伏。区内 无岩浆岩分布。 区内含煤地层倾角平缓,断层较少,无褶曲和岩浆岩分布,先期开采地段构造 比较简单,东部断层比较发育,总体上看,本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 二、地层二、地层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该区域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寒武系()、奥陶系(O)、石炭系(C)、二 叠系(P)、三叠系(T)、侏罗系(J)及第四系(Q)。其中以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分 布最广。缺失志留系、泥盆系、白垩系、新近系。详见表 2-3-1。 表 2-3-1 区域地层简表 系统组段厚度(m) 第四系 (Q) 020 遂宁组(J2sn)不详 中统(J2) 沙溪庙(J2sx)不详 下禄丰组(J1x)不详 侏罗系 (J) 下统(J1) 自流井组(J1z)不详 第三段(T2g3) 400 第二段(T2g2)230468中统(T2)关岭组(T2g) 第一段(T2g1)120198 第二段 (T1yn2) 43235 茅草铺组(T1m) 第一段 (T1yn1) 363482 三叠系 (T) 下统(T1) 夜郎组(T1y)第一、二、三段483544 长兴大隆组 (P3c+d) 1891 龙潭组(P3l)第一、二段300500上统(P3) 峨眉山玄武岩组 (P3) 缺失 0 二叠系 (P) 中统(P2)茅口组(P2m)224687 摆佐组(C1b)77264石炭系 (C) 下统(C1) 大塘组(C1d) 473 奥陶系 (O) 下统(O1)花园、桐梓组(O1t- h) 不详 上中统 (2-3) 娄山关群(2- 3ls) 0508 高台组(1g)0306 寒武系 ()下统(1) 清虚洞组(1q)0206 各地层岩性特征,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茅口组(P2m) 灰色、浅灰色灰岩,蕴晶粉晶结构,薄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具缝合线构造, 含少量燧石团块,产腕足类、蜓等动物化石。厚度不详。本次勘探在 005、402 钻孔 对该段进行抽水试验。 2、峨嵋山玄武岩组(P3) 井田内缺失。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3、龙潭组(P3 l) 一般厚度 142m。按其沉积环境及煤、岩特征,从下至上分为二段: 下段(P3l1):龙潭组底界9 下煤层底界。主要由浅灰色、灰色及深灰色,薄至 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煤层及铝土 矿岩组成。含植物及少量动物化石。地层厚度 45.24-75.20m,一般 60m。含全区可采 煤层 2 层(14、15 煤层),14、15 煤层位于该段下部。 上段(P3l2):9 下煤底界长兴组底界(B1)。由灰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 粉砂岩、细砂岩夹薄层灰岩及煤层组成,产腕足类、瓣鳃类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地 层厚度 60.60-99.45m,一般 82m。含全区可采煤层 2 层(4、6 下),含零星可采点 不可采煤层 4 层(6 上、9 上、9 下、13)。4 煤层位于该段上部,6 下煤层位于该段 中部。据 2011 年勘探报告在 003 钻孔进行抽水试验。 4、长兴大隆组(P3 c+d) 灰-深灰色、厚层-块状燧石灰岩、灰岩,粉晶结构,燧石多呈团块状,顶部夹 34 层黄绿色蒙脱石泥岩,产 Enteletina sinensis(中华准全形贝)等动物化石, 一般厚度 22m。本次勘探在 005 钻孔对该段进行抽水试验。 5、夜郎组(T1y):区内仅出露沙堡湾段、玉龙山段和九级滩段,分述如下: (1) 沙堡湾段(T1y1) 以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灰色深灰色,薄中厚层状, 具水平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含 Claraia clarai (克氏克氏蛤)等动物化石。分布于 矿井的北部,一般厚度 24m。 (2) 玉龙山段(T1y2) 根据岩性分为上、下两个亚段,下亚段以薄中厚层状泥质灰岩为主,夹泥质粉 砂岩、粉砂质泥岩及钙质泥岩薄层,一般厚 103m;上亚段以中厚层状石灰岩为主, 一般 65m。广泛分布于井田的中部。 (3) 九级滩段(T1y3) 出露于井田北东部,出露不全,厚度不详。岩性主要为灰紫色泥质粉砂岩,产瓣 鳃类动物化石。 6、第四系(Q) 主要分布于井田南部及中部沟谷、低洼地段,多为耕地、稻田及村落,主要为 P3l 的风化残积产物和 P3 c 及 T1y 的坡积、崩塌物,厚度 0-20m、一般小于 7m。 三、井田内含煤地层三、井田内含煤地层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井田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平均厚 142m,含煤 16 至 23 层,一般 18 层左右,煤 层总厚度 9.12-20.13,平均 14.50m,含煤系数平均 10.22%。含全区及大部可采煤 层 4 层(4、6 下、14、15),含有零星可采点的不可采煤层 3 层(6 上、9 上、9 下、13)。可采煤层总厚度平均 5.84m,可采系数平均 4.12%。 井田含煤地层的含煤性变化规律明显,在纵向,龙潭组上段含煤性较好,有主 要可采煤层二层,分别为 4 和 6 下煤层,含有零星可采点的不可采煤层 3 层(编号 6 上、9 上、9 下);下段含煤性属中等,有可采煤层二层,分别为 14 和 15 煤层, 含有零星可采点的不可采煤层 1 层(编号 13)。 2、主要可采煤层 井田可采煤层共 4 层,编号为 4、6 下、14、15 煤层,可采煤层中 6 下、 14、15 煤层属全区可采,4 煤层属大部可采。现将井田内可采煤层分述如下: 4 煤层: 上距长兴组底部平均 15.81m,距 B2 标志层平均 2.47m,下距 6 下煤层平均 32.91m;煤层全层厚度 0.403.31m,平均厚度为 1.64m;采用厚度 0.403.31m, 平均厚度 1.60m 。点可采率 82%,面可采率 90%。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石,仅 5 个孔见夹石 1 层,为泥岩,厚 0.050.32m,属大部可采、较稳定煤层。 6 下煤层: 上距 4 煤层平均 32.91m,下距 9 下煤层平均 29.28m;煤层全层厚度 0.802.54m,平均厚度为 1.42m;采用厚度 0.602.03m,平均厚度 1.28m 。点可 采率 96%,面可采率 99%。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石,仅 5 个孔见夹石 1 层,1 个点 2 层,夹石厚 0.200.52m,属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 14 煤层: 上距 9 下煤层平均 45.69m,下距 15 煤层平均 7.91m。煤层全层厚度 0.611.87m,平均厚度为 1.41m;采用厚度 0.611.87m,平均厚度 1.20m 。点可 采率 94%,面可采率 98%。结构简单,一般含 1 层夹石,仅 3 个点见 3 层夹石;井田 内仅 005(0.61m)孔和 204(0.76m)孔点不可采,属临近可采点,故 14 煤属全区 可采、较稳定煤层。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15 煤层: 上距 14 煤层平均 7.91m,下距 B3(铝土岩)标志层平均 0.12m,铝土岩基本上 为直接底板,厚 1.209.40m,平均 3.73m。煤层全层厚度 0.632.33m,平均厚度 为 1.38m;采用厚度 0.332.33m,平均厚度 1.19m 。点可采率 94%,面可采率 98%。结构简单,一般含 1 层夹石,仅 3 个点见 2 层夹石;井田内仅 501(0.33m) 孔和 302(0.67m)孔点不可采,302 孔属临近可采点,501 孔受 F1 断层影响,故 15 煤属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 表 2-3-2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 层 厚 度 (m)结构稳定程度评价 全层厚度采用厚度夹矸层数 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 煤层 平均(点数) 平均(点数) 煤层间距 m 平均间距(点 数) 一般(点数) 夹矸变化 情况 复杂 程度 对比可 靠程度点可 采率% 面可 采率% 可采 程度 稳定 程度 P3c+d 9.58-22.40 15.81(21) 4 0.40-3.31 1.64(22) 0.40-3.31 1.60(22) 0-1 0 (5) 一般不含 夹石 简单可靠 8290 大部 可采 较 稳定 23.4-40.60 32.91(24) 6下 0.80-2.54 1.42(24) 0.60-2.03 1.28(24) 0-2 0(7) 仅 1 个孔 见夹石 2 层, 简单可靠 9699 全区 可采 较 稳定 59.80-85.20 76.25(29) 14 0.61-1.87 1.41(29) 0.61-1.87 1.20(29) 0-3 1(22) 仅 3 个孔 见夹石 3 层 简 单 可靠 9498 全区 可采 较 稳定 4.20-10.80 7.91(29) 15 0.63-2.33 1.38(29) 0.33-2.33 1.19(29) 0-2 1(19) 仅 3 个孔 见夹石 2 层 简单可靠 9498 全区 可采 较 P2m 1.20-9.40 3.73(29) 四、煤质四、煤质 可采煤层中 4 煤层平均为 82.6%;6 下煤层平均为 88.3%;14 煤层平均为 79.5%;15 煤层平均为 75.2%。根据煤的热稳定性分级(MT/T560-2008)的规 定,4、6 下煤层为高热稳定性煤(HTS),14、15 煤层为中高热稳定性煤(MHTS)。 本矿井原煤具有中灰、低硫高硫、特低挥发分低挥发分、中发热量高发 热量等特征。 五、水文地质五、水文地质 (一)(一)矿井边界及其水力性质矿井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由于安益煤矿 15 煤层距离茅口组较近,平均 3.73m,原煤干燥基全硫含量为 0.39-5.93%,平均为 4.03%,为高硫煤,目前不具备开采条件和市场价值,2015 年 11 月,安益煤矿重新委托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五九队,根据煤矿实际情况重新提交 了贵州大西南矿业有限公司大方县安乐乡安益煤矿(预留)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查 报告,水文地质特征如下: 1、区域水文地质 井田位于扬子板块黔北台隆遵义拱断毕节北东向变形区,属黔中隆起之西端,大 方背斜北东端背斜轴倾没端附近。据 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报告(毕节幅)部分,如 图 1-3-2。区井田区域属低中山地形,地势总体为中部高,东、西部低,山体多与构 造线一致,表现为地貌对构造的适应性。地下水流向以构造线一致,总体由南西向北 东逕流,汇入乌江水系。地表水径流方向从区域水上看分两个方向,东部矿区经地表 剥蚀溪沟 X1 汇入其下游第尔河流入乌江水系,西部矿区南面经地表剥蚀沟谷汇入上 坝河流入乌江水系;西部矿区北面则经地表剥蚀溪沟 X2 等汇入其下游水系流入赤水 河水系。 井田西部陈家寨以西约 1000m 处的“新农”,为井田附近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的最 低侵蚀基准面、标高+1514m。 因此区域水系属长江流域上游的乌江水系和赤水河水系。该区属属暖温带湿润季 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11.8,年平均地下水温 度 15.6,日极端最高气温 34.5(7 月),日极端最低气温-9.3(1 月),近 10 年年均降水量 1053.4mm,年均蒸发量 1167.8mm。每年 5-9 月为雨季,年均相对湿度 为 84%。无霜期 257 天,年日照时数 1335.5 小时。 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暴雨、冰雹、夏旱、凝冻等。 (二)含、隔水层(二)含、隔水层 现将各地层的富水性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1)茅口组(P2m)含水层 岩性为中厚层、厚层状灰岩,出露于井田边界外(井田内仅有 0.1km2),据区 域地质资料:其厚度大于 250m,以往及本次施工的 29 个钻孔均钻进至茅口组,钻探 揭露厚度 6.76-22.69m,岩溶裂隙发育,地下水活动剧烈,具有吸收面积广、循环深、 活动运移距离远、集中排泄等特点,含水性强。 钻孔没有出现涌水现象,揭露最深的 003 钻孔,进入茅口灰岩 28.05m,在孔深 285.47m 处漏水,说明茅口灰岩地下水有灰岩溶蚀管道径流和排泄。井田西部陈家寨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以西约 1000m 处的“新农”,为井田附近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的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 +1514m,井田煤层算量标高为+1880m-+1300m。虽然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强含水层 当地最低侵蚀标高在井田范围内大部低于井田内最低煤层底板标高,但是从 005 和 402 水文钻孔中静止水位标高在+1787m-+1690m 之间,说明茅口组(P2m)潜水面较高, 与最低煤层标高相差 390-487m,大部分高于煤层底板标高,所以煤矿开采时要注意 探水,防止茅口水突出。本次勘查设计 005 和 402 孔对茅口组(P2m)含水进行抽水试 验。钻孔抽水结果:涌水量在 0.2-0.3l/s,平均 0.25l/s;单位涌水量 0.012- 0.0199 l/s.m,平均 0.0153 l/s.m;影响半径 31.11-68.05m,平均 46.86m;渗透系 数 0.0619-0.08107m/d,平均 0.07466 m/d。 根据 005 和 402 钻孔抽水水质化验,茅口组水质类型:HCO3-2-Ca+2 型水,PH 值 7.20-7.72,固溶物 385.32-484.30mg/l,总硬度 4.05 mg/l。 2)龙潭组(P3l) 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弱含水层 岩性为中厚层、厚层状灰岩,出露于井田边界外(井田内仅有 0.1km2),据区 域地质资料:其厚度大于 250m,以往及本次施工的 29 个钻孔均钻进至茅口组,钻探 揭露厚度 6.76-22.69m,岩溶裂隙发育,地下水活动剧烈,具有吸收面积广、循环深、 活动运移距离远、集中排泄等特点,含水性强。 钻孔没有出现涌水现象,揭露最深的 003 钻孔,进入茅口灰岩 28.05m,在孔深 285.47m 处漏水,说明茅口灰岩地下水有灰岩溶蚀管道径流和排泄。井田西部陈家寨 以西约 1000m 处的“新农”,为井田附近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的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 +1514m,井田煤层算量标高为+1880m-+1300m。虽然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强含水层 当地最低侵蚀标高在井田范围内大部低于井田内最低煤层底板标高,但是从 005 和 402 水文钻孔中静止水位标高在+1787m-+1690m 之间,说明茅口组(P2m)潜水面较高, 与最低煤层标高相差 390-487m,大部分高于煤层底板标高,所以煤矿开采时要注意 探水,防止茅口水突出。本次勘查设计 005 和 402 孔对茅口组(P2m)含水进行抽水试 验。钻孔抽水结果:涌水量在 0.2-0.3l/s,平均 0.25l/s;单位涌水量 0.012- 0.0199 l/s.m,平均 0.0153 l/s.m;影响半径 31.11-68.05m,平均 46.86m;渗透系 数 0.0619-0.08107m/d,平均 0.07466 m/d。 根据 005 和 402 钻孔抽水水质化验,茅口组水质类型:HCO3-2-Ca+2 型水,PH 值 7.20-7.72,固溶物 385.32-484.30mg/l,总硬度 4.05 mg/l。 3)长兴组(P3c)碳酸盐岩中等含水层 该段据钻孔揭露,层厚一般 22m。该组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灰岩、燧石灰岩组成,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岩溶裂隙发育,含岩溶裂隙水。钻孔遇该层段常漏水。据 2011 年勘探报告井田范围 内调查到 2 个泉点(即 Q1、Q7)。分别该次勘探的长观点。其中 Q1 最大流量为 0.214l/s,最小为 0.025 l/s,平均 0.036 l/s,经采样化验显示:水质类型:HCO3- 2-Ca+2 型水,PH 值 7.60,固溶物 368.00mg/l(2010 年 8 月2011 年 6 月实测); Q7 最大流量为 0.610 l/s,最小为 0.120 l/s,平均 0.168 l/s,经采样化验,水质 类型:HCO3-2-Ca+2 型水,PH 值 7.02,固溶物 157.50mg/l(2010 年 8 月2011 年 6 月实测)。为富水性中等的岩溶裂隙含水层。本次勘探在长观采用分析, 水质 类型:HCO3-2-Ca+2 型水,PH 值 8.05,固溶物 53.50mg/l,总硬度 3.28 mg/l。本 次勘探 005 钻孔抽水结果:涌水量在 0.12l/s;单位涌水量 0.0048l/s.m;影响半径 55.15m;渗透系数 0.04865m/d。 4)沙堡湾段(T1y1) 砂泥岩裂隙水含水层富水性弱或隔水层 由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灰岩组成。根据钻孔揭露,层厚 17.6221.74m, 一般 24m,地表风化为碎粒状,含浅层风化裂隙水,据调查没有发现泉眼,富水性弱, 为隔水层。 5)夜郎组玉龙山段 (T1y2)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强弱含水层 据勘探资料,大面积出露于矿区中部及东部,该段根据岩性可分上、下两个亚段。 上段为质纯的石灰岩,厚 65m 左右,本次施工仅 003 钻孔穿过该层段的下部,岩 溶裂隙发育,含岩溶管道及岩溶裂隙水。受地形及构造控制,地下水以沟溪水及泉眼 形式排泄,出露有 Q2、Q3、Q4、Q55 个泉眼和两条溪沟 X2、X3。其中 X2、X3、Q2、Q3、Q4 向北流,Q5 号泉则由西南向北东流。X2 为长观点。其流量:X2 最大流量为 6.520 l/s,最小为 0.360 l/s,平均 0.864 l/s(2010 年 8 月2011 年 6 月实测)。经采样化验显示,水质类型:HCO3-2-Ca+2 型水,PH 值 7.45,固溶 物 113.00mg/l。X3 最大流量为 2.318 l/s,最小为 0.035 l/s,一般 0.044 l/s(2010 年 8 月2011 年 6 月实测)。Q2 流量为 0.03 l/s(2007 年报告资料); Q3 流量为 0.033 l/s(2007 年报告资料);Q4 最大流量为 0.142 l/s,最小为 0.036 l/s,平均 0.042 l/s(2010 年 8 月2011 年 6 月实测)。Q5 最大流量为 0.126 l/s,最小为 0.045 l/s,一般 0.054 l/s(2010 年 8 月2011 年 6 月实测)。为 富水性强的岩溶裂隙含水层。 下段以泥灰岩、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灰岩组成,层厚 66.92m71.06m,一般 69m, 该段岩溶裂隙不甚发育,含水性微弱,该层未见泉眼。为富水性弱的裂隙含水层。 安益煤矿重大风险分析研判报告 本次勘探在常观、采样分析,水质类型:HCO3-2-Ca+2 型水,PH 值 7.76- 7.85,固溶物 84-138.50mg/l,总硬度 4.05-8.63mg/l。 6)滑坡体(H)含水性 据调查井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