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人性假设认知视角下的管理模式探讨.docx_第1页
基于不同人性假设认知视角下的管理模式探讨.docx_第2页
基于不同人性假设认知视角下的管理模式探讨.docx_第3页
基于不同人性假设认知视角下的管理模式探讨.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不同人性假设认知视角下的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基础之上,不同的人性假设衍生出不同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模式。文章就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性的认知,提出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进行人性化管理的思考。 【关键词】人性假设;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对人性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开始,中国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基督教的原罪说,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等,各种人性理论层出不穷,直至今日,人性问题仍促使人们不断去探索、解析。休谟认为,“人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一切科学都离不开以“人性”作为对象。人们希望通过对“人是什么”人性、人的本质的解剖,通过对人的理解,来寻求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念,并通过这种核心价值观念的确立,从而为实践活动确定合理的方式,再通过这种合理的方式来实现管理的最佳效果。 对人性的理解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基础,管理理论的构建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的看法为基础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人、财、物的协调活动,任何领导者,在实施管理措施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人的本性、本质有所看法。并根据这些对人的看法、假设,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在实践中,不同的人性观念衍生出不同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在管理研究中曾相继出现了“理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的理论,每一种理论都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与方法。在现代社会,对人的认知和人力资源的认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管理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就应当成为企业管理的根本。 一、人性假设理论 (一)国外对人性认知下的假设理论 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Economic man)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18世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描述经济人的含义以后,约翰穆勒依据亚当斯密对“经济人”的描述和西尼尔提出的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提炼出经济人假设。麦格雷戈(D.McGergor)在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将这种人性假设概括为X理论。泰勒就是“经济人”假设的典型代表,它建议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 “经济人”又称“实利人”或“唯利人”。这一假设的核心内容是:(1)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只要有可能,人就会逃避工作。(2)由于人天性不喜欢工作,对于绝大多数人必须加以强迫、控制、指挥,才能迫使他为组织目标去工作。(3)一般人宁愿受人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野心,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4)人是非理性的,本质上不能自律,易受他人影响。(5)一般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参加工作的,只有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去工作。 2“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又称“社交人”。社会人(Social man)假设理论是管理学家埃尔顿梅奥1933年在其发表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中提出的,后不断完善,梅奥于1927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进行了著名“霍桑试验”,主要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谈话实验”得出:(1)人是社会人;(2)影响人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因素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3)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员工的士气受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及员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影响;(4)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员工有更大的影响力;(5)员工最强烈期望是领导者能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6)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须使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3“自我实现的人”假设。“自我实现人”也称“自动人”(Self-actualising man)假设,提出于1950年代末,麦格雷戈总结了马斯洛(A.B.Maslow)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一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和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中的所谓成熟个性,也就是“自我实现人”,将之概括为“Y”理论。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的才能,唯此人才会感到满足。“自我实现的人”假设认为:(1)人一般是勤奋的;(2)人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3)在适当条件下人能将自己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统一起来;(4)人是有责任感的;(5)人具备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现代企业条件下人的能力只是部分得到发挥。“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管理者应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使得员工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4“复杂人”假设。“复杂人”假设是薛恩等人在20世纪末70年代初提出的。他们认为,长期的研究证明,无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都不适用于一切人。一方面人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事件、地点和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地位的改变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因此“复杂人”并不是单纯的某一种人。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是:(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工作组织的,而且人的需要是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个人的需要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也因人而异。(2)人在同一时期内会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相互作用并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3)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4)个体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中,会产生不同的需要。(5)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普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5其他人性研究。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后人将之总结为“政治人”及相应的政治管理(黎红雷,2001)。西方管理学家们对人性的研究观点还有很多种如“文化人”、“生态人”、“效用人”等,对人的需要研究也存在不少有益的观点,如奥尔德弗(Alderfer)提出人的需要可分为:存在、关系、成长的需要,麦克莱兰(D.Meclelland)认为人的需要分为权力、归属和成就需要。 (二) 中国人对人性的研究 1中国古代对人性的研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人性”问题,他在论语阳货提到“性相近,习相远也”。最早提出人性恶是中国法家早期思想家荀子,他认为:“今之人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惰性也。”(荀子性恶) 后其弟子韩非及李斯等将其思想推向“人性恶”观点(见韩非子等)。道家老子也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狩猎令人心狂。”(老子十二章)。法家人性论与经济人假设类似。儒家亚圣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见孟子公孙丑上),与社会人假设类似。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提出“性无善恶论”,类似复杂人假设。 2中国近代对人性的研究。近代中国不少思想家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向西方学习科学,将中国的传统人性思想与西方的人性理论相结合,严复提出基于进化论的“性无善恶论”,梁启超的“人性中心论”,章太炎的“善恶同时进化论”,李宗吾基于中西科学的“性恶论”,但都没有形成系统中国现代人性理论。 3这几年对企业人性的研究。近些年来,我国国内的学者在积极介绍西方企业管理的“人性假设”思想,也提出了不少新的关于人性的假设,如“创新人”假设(王德宾,2002)突出了人在新经济时期创新性,“虚拟人”假设及其管理哲学(胡蓉,王凤海,2003)突出人类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智慧人假设(张华强,2002)突出了人的能动性,智能人假设(郭士伊,2003)等等。 人性假设理论反映了管理学家对人的不同认识,与所处环境及时代有关,这些人性假设都有自己的道理,强调人性的某些方面特征,基于这几种“人性假设”,管理学家提出的管理措施偏重于从管理者出发,致使人性假设理论即使是“现实人假设”(Real Man)几乎将所有人的可能特征全部描述出来,提出的对策仍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管理,况且管理上不可能研究人性的全部特征,现实管理只能注重人性中影响管理最重要的某些方面,使得管理能在最少的投入中获取最大的效益。 二、基于不同人性认知下的管理模式 (一)对应于“经济人”假设下的管理模式 以“经济人”假设为指导思想,必然导致严密控制和监督式的管理方式,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