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儿童的行为失调分析.doc_第1页
单亲家庭儿童的行为失调分析.doc_第2页
单亲家庭儿童的行为失调分析.doc_第3页
单亲家庭儿童的行为失调分析.doc_第4页
单亲家庭儿童的行为失调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要1关键词11 研究背景11.1 前言11.2 定义11.3 研究现状12 研究过程22.1 研究方法22.2 研究对象23结果分析43.1行为散漫,暴躁易怒43.2 人际交往能力差53.3 抑郁,早熟53.4过度依恋,自理能力差53.5厌学,成绩不理想64单亲家庭和融通行为失调的原因64.1 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深入人心64.2监护人教养关系不当74.3孩子本身对家庭情感缺失的难以适应75 单亲家庭儿童健康心理的培育75.1 家庭方面.85.2 学校方面85.3 社会方面86 分析与思考9参考文献9致谢10 单亲家庭儿童的行为失调分析08级应用心理学1班 刘单 指导老师 陈欢摘要:随着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子女数目日益庞大,随之所带来的是日益增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如何对待这一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的新课题。本文是以笔者工作的长沙市高新区麓谷小学附近托管所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偏差行为进行研究,总结单亲家庭子女易产生的失调行为,分析产生行为失调的各种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加强单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以期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关键词:单亲家庭 行为失调 家长 儿童1、研究背景1.1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交流的日益频繁,国与国文化的相互碰撞,人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传统的婚姻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离婚、婚外恋、婚前性行为等反传统婚姻家庭观念已经逐渐被社会容忍,导致单亲家庭数量与日俱增。进入80年代以来,离婚这一现象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生活事实。据调查,1我国有1/10的夫妻以离婚告终,上海的离婚率在1995年就已经达到了28%。 22003年当年的离婚绝对数字就达到自1949年建国以来的顶点133.1万对,其绝对值比2002年上升了15.4万对,1年间离婚增长率高达13.1%。最近,有关部门对647名614岁小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行为调查,其中,有69人有不同程度的行为偏差(男55人,女14人),发生率为1067。调查显示,儿童行为偏差发生率最高的是父母离异的家庭。这是因为失去最亲的人,家庭结构遭到破坏,失去了往日的温暖和爱护,没有了安全和睦的气氛,从而导致儿童心理失落和行为上的放任自流。因此,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也成为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1.2定义单亲家庭是与双亲家庭相对的一种特殊家庭结构类型。由于家庭中夫妻之间离婚、一方死亡、遗弃、分居或其它原因等形成了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家庭的孩子的早教学校,对于个体的社会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离婚家庭的数量的急剧攀升,其离异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状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1.3研究现状(一)学校现状分析长沙市麓谷中心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小学,自2008年起招收麓谷高新区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学生家长多是忙碌的上班一族或是附近工业区员工的子女,因父母时间上的冲突,以至大部分父母选择将自己的子放进附近的托管所,据统计托管所的学生人数已占学校总人数的37%。由于文化素养、生活环境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差异。而托管所中属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有23人,占所有托管总学生人数的5.7%。(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表明:家庭的缺损对子女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据美国一份对15个州中的2.4万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学校里,单亲家庭的孩子比那些有双亲家庭的孩子麻烦更多。他们进步太慢,缺点多,违反纪律的行为也多。进入中学后,这些身心不良的状况较之那些家庭完整的孩子更为明显。2、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是我国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一个颇有影响和权威性的机构。他们就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离婚率大幅度上升,“单亲子女”的犯罪率比一般家庭子女大很多。2、研究过程2.1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以下几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1)行为研究法:观察学生在托管的行为表现,及时记录其异常心理行为,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2)个案研究法:搜集和整理问题学生的综合信息 ,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结合当阶段的观察了解,研究寻找心理成因。3)访谈法:通过与学生本人面对面的接触交谈,收集学生的资料,同时通过与学生的老师、家长、同学交谈收集学生的综合信息。4)文献法: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文献,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开阔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2.2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是长沙市高新区麓谷小学附近托管所的全体小学生,这些小学生当中有23人是属于单亲家庭,占托管所学生总数的5.7%。本研究首先通过教师访谈,结合学生在校行为和心理表现,从全部托管400名学生确定23名单亲家庭子女。在性别构成上男生13人,女生10人。而后,对这23名学生的学习、 行为、心理和家庭教育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同时在以同年级相同人数的情况下,对完整家庭的学生进行对比得出如下数据:表1:单亲家庭学生所在年级分布由上表可知:在所有的单亲家庭学生中,一年级共有6人 ,二年级3人,三年级2人, 四年级1人,五年级7人,六年级4人。表2:单亲家庭儿童抚养类型分布由表2可知,在单亲家庭儿童的抚养类型中,单亲抚养15人,隔輩抚养(父母双亡)2人,隔輩抚养(父母漠视)4人,亲朋抚养1人,托管全托(放任自流)1人。 表3:离异单亲家庭与正常家庭儿童行为对照分析家庭类型离异家庭 正常家庭数据男生13人女生10人合计23人男生13人女生10人合计23人行为类型人数%一%二人数%一%二人数%人数%一%二人数%一%二人数%行为散漫,脾气暴躁861534722000081043510080040001004人际交往能力差3231130770030410435100800411000042009生活自理能力差32311302200008521700011000041004抑郁,早熟21540086600261834800011000041004学习出现较多问题7538304440017411478323113011000044174学生有较多违纪行为969239122000081147843011740004174学生有撒谎、自卑等较多心理问题v53852173300130834810080040001004注:%一:占性别学生数的百分比;%二:占学生总数百分比3、研究结果父母离异或缺失,导致家庭不完整,孩子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里面得不到完整健全的爱,再加上父母双方由于某些心理偏差,或来自外部世界的某些无意或有意的伤害,使孩子的心理遭受创伤,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会自然而然在他们的行为当中显示出来。根据对学生及其家庭的实地调查,经过分析单亲家庭学生普遍存在如下失调行为失调:(一)行为散漫,暴躁易怒有些单亲家庭孩子,由于父母的离异,充满了对父母的憎恨,憎恨父母不顾他的成长和感情,这种憎恨久而久之对心理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由于自己郁闷的心情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攻击性比较强,这时候就会出现打架、骂人等行为。彭某,男,十三岁,现就读于麓谷小学五年级七班,父母于其七岁离异,十一岁以前和爷爷奶奶生活在老家,因老人的过分溺爱以及应缺乏父母的关心,使其产生放任散漫的生活态度,在家里,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行为散漫放任。在学校,经常迟到旷课,对老师教育不理不睬。而且,遇事易冲动,喜欢拿拳头说话。由于彭某成绩很不理想加之其在校表现不佳,在十一岁是已经留了两级。父亲觉察不能再放任其发展,于两年前接彭某来长沙与其一起居住,就读于麓谷中心小学,由于父亲的工作时间限制,将彭某放入了小学附近的一家托管所,晚上下班再接其回家。彭某在父亲面前行为有所收敛,但是,在校依旧是小霸王一个,其父亲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二)人际交往能力差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胡某某,女,12岁,现读麓谷中心小学五年级七班。父母离异两年,现与父亲和奶奶住在一起。父亲忙于工作,奶奶也无暇照顾她。她曾经留过一级,虽然现在是在上五年级,但是却连一般的二三年级的题目都做不出来,学习基础很差。再者,该女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差,在学校经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该女生总是喜欢和被人对着干,得理不饶人。每次受到欺负也不能够吸取教训。(三)抑郁,早熟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缺乏安全感。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生怕同伴知道自己父母的情况,对别人的关心表现出极为的冷淡。江某某,女,六岁,现读麓谷中心小学一年级33班。父母离异一年,和母亲居住,母亲为典型的事业女性,工作非常忙,江某某在托管待的时间非常长,一般都是最后一个被接走。母亲现与一伯父同居,伯父希望她能在托管所全托(晚上住在托管所)但遭到其母亲的拒绝。在与其接触的一年中,该女生不止一次的和我讲过述:在父母没离婚之前,父亲曾经将其母亲关在房间殴打,而该女生和爷爷在门外听见其母亲的呼救却无能为力,她直说好恐怖,妈妈好可怜。该女生年纪虽小,但是说话的方式和行为却是一副大人模样,生活方面几乎不让母亲操心,因母亲无时间管理其学习,学习一般在托管完成,她非常的听话,喜欢一人独处,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俨然的一个小大人,早熟现象在他面前表现得十分明显。(四)过度依恋,自理能力差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是每个孩子所渴望的。而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乃至多倍的回报。贺某,男,10岁,现读麓谷中心小学三年级十四班。父母于四年前协议离婚,由于母亲无暇照顾他,便将其放在托管全托(星期一到星期五在托管,周末母亲将其接回家)。父亲给其的关爱极少,很少听其讲述父亲的情况,经常会和我们将它妈妈的故事,他总是说:“只有妈妈对我最好了。”由于离了婚,并把他放在托管,其母亲觉得对他有愧。所以非常宠对其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即使他做错了事,也舍不得骂他一句。贺某看上去是斯斯文文,但是对于个人卫生却毫不在意,每次洗澡、洗脸都需要别人催促好几遍,生活自理能力很差,遇到一点难题就喜欢找自己的母亲,而其母亲每次也是习惯性有求必应,如在他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就会找自己的母亲撒娇,而其母亲最终也都会同意这种无理的要求。(五)厌学,成绩不理想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还没有成熟,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有的孩子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也就表现得越来越差,甚至于有的孩子会常常萎靡不振,破罐破摔。欧阳某某,女,十一岁,就读于麓谷中心小学四年级8班,父母已离异多年,她学习习惯差,上课思想经常开小差,作业拖拉,特别是拿回去做的作业,往往需要托管老师多次叮嘱才做,有时甚至要用强迫的方式如不做作业不让玩等方式才肯做。不管老师怎样耐心教育或是严肃批评,她都显得很麻木,教育效果低,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暂,自己管不住自己。4、单亲家庭儿童行为失调的原因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人们在接受繁华似锦的生活的时候,也接受了日益开放的思想,夫妻感情在开放的大潮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人在无感情的夫妻生活中苏醒,许多也在有感情的生活中迷失了方向,追求着不为天长地久,只为暂时拥有的浪漫生活。然而孩子就成了爱情的牺牲品,婚姻的殉葬者。因此,很多孩子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丧失了温暖健全的家庭和爱,以至于在他们以后的生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行为失调,究其主要原因,分别如下:(一)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是拥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也是家庭观念极其浓厚的一个国家。在古代,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话,家庭的和睦是国家稳固的前提。所以,在以前,休妻、离婚等破坏家庭的行为都是为世人所不能容忍的。然而到了现在,虽然离婚已经为社会大众所接受,但是在人们的内心还是比较排斥的,或者说对待离婚家庭还是无法和一般家庭同等看待。然而,对于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来说,缺少父爱或者母爱本身就是一种缺失和创伤,在其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幼小的心灵在流言蜚语中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他们再也找不回像完整家庭孩子的那种幸福美满的优越感,他们恐惧、失落、忧郁、痛苦,人为地压抑自己的爱好、兴趣,脱离群体,把自己封闭在“暗无天日”的黑暗的自我世界中,敏感地拒绝外来一切有益和无益的帮助和关心,真可谓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他们虽年小,但少年老成,满腹沧桑。(二)监护人教养关系不当教养方式与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3许多研究都表明: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是造成子女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单亲家庭,由于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以及心理、生理各方面的差异,教育形式也不尽相同,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不尽相同。对于单亲父亲或母亲除了要一人分饰两角以外,还要一人承担家庭的重担,包括家庭经济和家庭任务,这样给父亲或者母亲造成了严重的压力。所以,在时间上,单亲家长没有办法分很多心思在家庭或者孩子身上,这样就会造成教养关系不当。在笔者的调查对象当中,对象的家庭条件都是很好的,这样好的条件意味着家长的时间会被更多的分配在工作上,所以很多家长由于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这样家长心理就会有一定的愧疚,因为他们无法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所以在物质上尽力弥补孩子,对于他们提出的任何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都会尽力满足。这样对于孩子的人格、人生态度都有不良的影响。(三)孩子本身对家庭情感缺失的难以适应随着计划生育的普及,现在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由三人组成,相对于以前众多兄弟姐妹的家庭来说,现在的孩子普遍缺少关爱,然而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的形成,使得原本就伶仃的家庭显得更加孤单。然而有很多的家长忙于工作,只能分给孩子极少的时间,所以孩子在家独处的机会和时间就大大增加,这样孤单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情感上难以适应。孩子在孤单的时候就会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关爱,于是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来吸引别人的注意,有很多时候由于他们的社会意识还没有成型,他们的行为就有很多的不恰当,如打架斗殴、故意顶嘴等等。而父母有时候因为家庭不健全而对自己的子女心存愧疚,所以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就强化了他们不恰当的行为,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孩子就会为了得到得到父亲或母亲的关心,以致于在生活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失调,希望能够唤起父亲或母亲对其的关心。5、单亲家庭儿童健康心理的培育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现在,单亲家庭已经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单亲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加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然而,要加强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从他们每天都要接触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环境上下功夫。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共同促进单亲子女身心健康发展。(一)家庭方面单亲家庭孩子的行为失调有很多都是因为家庭的氛围不和谐和其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所以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失调主要就是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主要应采取下列措施:1)家长应重拾生活的信心有很多的家长总是陷入离婚的阴影不能自拔,因此而消极、颓废,这样会给孩子不好的示范。所以,家长应该尽快从失败的婚姻痛苦中解脱出来,尽快调整好自己的清绪,勇敢乐观的面对今后的生活。努力为孩子创造愉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这样就会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扰和不适。2)家长应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单亲家庭当中一般都是家长与子女相依为命,但是由于家庭不完整,父母觉得对孩子有愧,因此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希望能够弥补对孩子的亏欠,因此造成了溺爱。家长应该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以及合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健康的心理习惯。3)注重与孩子间的亲自沟通孩子都是需要关怀和照顾的。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本身就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时候他们就更加希望能够有人在意他。但是很多的家长由于忙于生计,无暇顾及生活琐事和孩子的日常沟通,这样容易使他们形成孤僻的性格。所以家长应该多多与孩子沟通,使他们有被需要、被关爱的感觉。(二)学校方面孩子的活动范围除了家庭就是学校,有时候甚至在学校的时间还多过在家的时间,所以,对于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培育,学校也是责无旁贷的。当孩子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爱时,他们渴望在学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幼小的心灵。这时,老师应该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弥补他们缺失的安全感,形成他们的归属感。多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与他们做知心朋友,使他们有被重视感。同时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教导班上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异样的眼光和行为对待他们,并且要更加关心和爱护他们,使他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师生情、在同窗情的双重呵护下,单亲孩子不再孤独消沉,而是敞开心扉,热心地生活,努力地学习,勇敢坚强地面对社会中的形形色色,增强了接受负面信息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学校应注意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并传授其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全面帮助孩子消除消极的思想观念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三)社会方面几千年来,在人们头脑中一直存有根深蒂固的旧式传统陋习,这些陋习渐渐地演变成为当代的一种社会观念或社会意识,使得人们常常把单亲家庭的孩子看成“问题儿童”。这样的思想使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加难以适应社会生活,所以社会也应该为单亲家庭孩子的甲亢成长献出自己的力量。首先无论是在描述事实或作出评价的时候,报纸、杂志等的宣传工具上采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和词汇;其次是在法律制度和社会机制上,应该对单亲家庭及其孩子给予更多的重视和保障,如:英、美国家对离婚进行严格限制,如果法官对有关孩子的监护、教育、抚养的协定不满意时,有权进行调查;东欧各国为了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不承认协议离婚。这些都是对单亲家庭孩子的保护,但是我们国家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制度保障,应该尽快完善这方面的制度。6、结论与思考在对单亲家庭子女行为失调的研究中,我思考了很多并得到以下结论:1)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心灵过早地体验到不幸的滋味,心灵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