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L重建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1页
ACL重建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2页
ACL重建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3页
ACL重建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4页
ACL重建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节镜下Intrafix、Rigidfix系统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质料,2006年6月2008年8月,本院收治16例ACL损伤患者,男14例,女4例,年龄1845岁,平均32.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个月2年,平均9个月。其中运动损伤12例,车祸2例,摔伤4例,均为单侧损伤。术前评估:前抽屉试验12例,4例;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轴移9例阴性,7例阳性;14例MRI检查ACL损伤,2例可疑。术前Lysholm评分为3569分,平均51.34.2分。,手术疗效,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时前抽屉试验16例阴性;Lachman试验15例阴性,1例阳性;轴移试验均为阴性。16患者对膝关节稳定性满意,运动能力基本恢复。术前的平均Lysholm评分为(51.34.2)分,术后平均Lysholm评分为(90.04.2)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L重建疗效要点,足够强度的移植物 正确隧道建立 坚强牢固内固定 合适的康复方法,Intrafix系统组件,1.线结张紧器; 2.内六角改锥; 3.鞘试模; 4.鞘插入器; 5.锥度螺钉; 6.螺钉鞘,胫骨隧道应用Intrafix系统特点1,形状:可吸收螺钉呈圆锥形,(头端直径 中间直径尾端直径间隔1mm)。 尺寸:68 mm(头端直径6 ,中间直径7 mm,尾端直径8 mm)、79 mm和810 mm, 长度均为30 mm,可应用于各种直径的肌腱移植物,胫骨隧道应用Intrafix系统特点2,可吸收钉呈圆锥形,产生楔形加压效果,将移植物牢固固定在骨皮质上。,胫骨隧道应用Intrafix系统特点3,鞘外面有横行条纹增加了与肌腱之间的摩擦力,使其固定更加牢固,胫骨隧道应用Intrafix系统特点4,Intrafix系统的从4股肌腱中心进行扩张挤压的隧道内固定方式,与隧道接触范围增加,胫骨隧道应用Intrafix系统特点5,线结张紧器25N持续牵引下拧入挤压钉保证了4股肌腱张力相等,使肌腱强度最大,在胫骨隧道应用Intrafix系统固定腘绳肌肌腱的优点,固定强度大,固定牢固、可靠。 固定点离骨隧道内口近,无“雨刷效应”,不会造成骨隧道扩大 无切割肌腱 接触面积大,肌腱与骨隧道愈合率高 鞘和螺钉与胫骨骨皮质平齐,无内固定物突出现象。,RIGIDfix系统组件,1.引导架; 2.自左到右直径分别为7、8、9、10 mm的股骨杆 3.阶梯状横钉插入杆 4.锤子 5.套管取出钳 6.交锁套管针 7.套管2个 8.可吸收横钉2枚,RIGIDfix系统组件,RIGIDfix系统组件,RIGIDfix系统组件,应用RIGIDfix系统固定股骨隧道的特点,RIGIDfix系统是用2枚横钉固定,肌腱横杆固定使股骨端肌腱固定点接近ACL正常解剖止点理论上解决了悬吊固定所造成的移植肌腱弹性形变及微摆动 移植物与骨隧道为360接触,这保证了移植物表面与骨隧道的接触面积达到100,而使用界面螺钉固定的接触面积只能达到75,应用RIGIDfix系统固定股骨隧道的优点,1固定强度大,固定牢固、可靠, 2固定点离股骨隧道内口近,无“雨刷效应”,不会造成骨隧道扩大 3不会造成股骨隧道后壁的崩裂 4愈合率高 5操作步骤简单,减少学习曲线,应用RIGIDfix系统固定股骨隧道的优点,3不会造成股骨隧道后壁的崩裂,这种并发症在挤压螺钉固定时可以见到 4愈合率高。移植物与骨隧道为360接触,这保证了移植物表面与骨隧道的接触面积达到100,而使用界面螺钉固定的接触面积只能达到75 5操作步骤简单易学,减少了手术时间,手术体会与注意事项-肌腱,使用45股腘绳肌肌腱,移植物直径大于8 mm,保证移植物的初始强度,并行肌腱预张 植物的直径应与骨隧道的直径相一致,甚至可以大0.5mm,手术体会与注意事项-Intrafix系统胫骨隧道建立重点,胫骨隧道的进针点应在胫骨结节内侧13 cm处,与胫骨平台成50-60角 胫骨隧道的出针点在冠状面上与外侧半月板前角后缘平齐,矢状面上紧邻内侧髁间棘,导针出针后位于后交叉韧带前方约7 mm处,,Intrafix系统胫骨隧道关节内出针点,参考残端 无前交叉韧带残端时依靠胫骨髁间棘定位 胫骨隧道与胫骨平台面成角50-60。如何保证?-关节外定位,Intrafix系统胫骨隧道关节内出针点,胫骨隧道与胫骨平台面成角50-60亦即与胫骨纵轴冠状位成角40-50(体内定位向体外定位转换提高准确性和简单化),Intrafix系统胫骨隧道关节外进针点,屈膝90 胫骨隧道与胫骨平台面成角50-60,亦即与胫骨纵轴冠状位成角40-50,平均45 胫骨定位器度数40-50,平均45 胫骨纵轴矢状位向内成角20,Intrafix系统胫骨隧道关节外进针点,手术体会与注意事项-股骨隧道建立,股骨隧道的位置是在前交叉韧带股骨附着区后点,即过顶位(over the top),此点为理想的等距重建点,韧带的应力变化较小在髁间凹外髁10点(右膝)或2点(左膝)处,股骨定位器的舌头和导针相距5 mm,当股骨定位器顶在股骨髁后壁完成定位后,保证了钻孔后保留12 mm股骨髁后壁,即完成了过顶位的准确定位,股骨隧道深度为3 cm;,手术体会与注意事项-如何判断横行固定系统,横行定位杆与股骨平行 交锁套管有水流出 股骨隧道见交锁套管克氏针居中并从10点钟或2点钟出来,手术体会与注意事项-如何保证及判断横行固定系统 正确性?,手术体会与注意事项-如何保证及判断横行固定系统正确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