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6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6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6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6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4、C60: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 + O2 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 + O2 2CO 3、还原性:C + 2CuO 2Cu + CO2 (置换反应)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小结:还原剂:夺去氧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提供氧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 4Fe+3CO2 CCO2 2CO课堂训练1、商店出售的黑底橡胶运动鞋,其鞋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这是因为在橡胶中加入了一种耐磨的填料,这种填料是( )。A石墨粉B活性炭C木炭粉D炭黑2、下列物质中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A石墨B金刚石C干冰D大理石3、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空袭南联盟的发电厂,使用了“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撒落大量纤维状的石墨-1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使设备短路而停电石墨纤维能使设备短路的原因是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复习要求: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等考点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下排空气法考点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考点)1、药品:石灰石与稀盐酸不能用H2SO4 与CaCO3反应的原因: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HCl与Na2CO3反应的原因:Na2CO3易溶于水,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不利于收集。2、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投影:气体发生装置:由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决定发生装置 发应物的状态 发应条件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 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3、装置图 装置的注意事项:(1)若用长颈漏斗来注入盐酸,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2)若用试管来装药品,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竖直向上,试管底部与铁架台面接触。4、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5、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6、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3 CaO+CO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巩固训练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不包括该气体B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其含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D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质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2、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种植生产时,向温室内通人适量的二氧化碳,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主要是因为()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B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CCO2能灭火,施有后可防止光合作用D施用CO2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3、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最好的方法是( )A通入石灰水B用火直接点燃C通过炽热的炭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复习要求: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认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和水的反应2、能区分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到常见气体3、了解自然界中碳循环考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要除去这白膜,用稀盐酸。其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考点二: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温室肥料 做碳酸型饮料(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无毒,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注意通风换气二、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因此在冬季用煤炉来取暖时,要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换气。3、化学性质: 1)可燃性:2CO+O2 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发出蓝色火焰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 H2 + CO)2)还原性: CO+CuO Cu+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Fe2O3+3CO 2Fe+3CO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A可燃性 C + O2 CO2 2CO+O2 2CO2 2H2 + O2 2H2O B还原性 :H2 CuO Cu + H2O CO+CuOCu+CO2C + 2CuO 2Cu + CO2C、H2、CO: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 CaO+CO2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4、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几种常见气体的鉴别:考点三1、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复燃,则气体是氧气2、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是二氧化碳3、一氧化碳;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小烧杯,再翻转烧杯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有蓝色火焰,小烧杯上无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是一氧化碳学生活动分组实验:1白醋 水 Na2CO3溶液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2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吹CO2气体;3向石灰水中吹CO2;4、完成下表实验操 作 及 现 象得出结论及有关反应方程式CO2与水反应1向石蕊试液中通入CO2,石蕊试液由_色变成_色;1、 现象说明CO2_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了_2、反应方程式:_CO2与石灰水反应2取上述变色了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并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管口,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给试管加热可看到溶液由_色变成了_色,同时澄清的石灰水_.1、说明_不稳定,易分解;2、澄清石灰水变化说明了分解后又生成有_,分解方程式:_3、澄清石灰水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中生成了碳酸钙,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CO2气体的特征,因此这个反应可用来鉴定CO2气体的存在。课堂练习:1、不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途径是( )A、燃着的香烟 B、煤炉烤火C、紧闭门窗的空调房间 D、浴室中使用着的燃气热水器2、不适合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 )A、氢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3、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A、它具有还原性 B、它具有可燃性C、它能与血液里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D、它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跟氧气结合4、用哪些方法可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5、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体缺氧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燃烧时有蓝色火焰D、一氧化碳可以用排水法收集6、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而且是化合物的是( )A、氢气 B、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7、有A、B、C、D四种气体,A和B、B和D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点燃都会爆炸;A和B化合生成C,C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和D化合生成E;C溶解在E里生成F,F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B ,C ,D ,E ,F 。8、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说明CO具有还原性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说明CO得氧后的产物是CO2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A、B、C、D、达标测试卷一、(每小题3分,共30分)1、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而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原因是(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D二氧化碳密度比氧气小2、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相同点是()A密度都比空气大B都有可以用于灭火C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D都是氧化物2、某气体全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则该气体组成中( )A一定含有碳B一定含有氧C一定含有碳和氧D一定含有碳,可能含有氧4、为除去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可使气体通过( )A石灰水B灼热的炭粉C灼热的氧化铜D点燃5、已基本干燥的抹灰白墙(熟石灰),住人后往往又会变得潮湿,这主要是由于( )A墙壁中有水渗出B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面C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D熟石灰变成了生石灰和水6、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用石灰石和盐酸而不能用硫酸,这是因为( )A硫酸与石灰石反应速度太快B硫酸与石灰石反应不生成二氧化碳C硫酸与石灰石不反应D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阻碍反应顺利进行7、二氧化碳气体是由( )A一个碳原子、两个氧原子构成B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C碳原子和氧分子组成D碳单质和氧单质组成8、在书写档案时,规定必须使用含有单质碳的墨水,其理由( )A单质碳不跟其他任何物质反应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碳易与纸张发生反应生成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合物D这种墨水是经过加工的性质稳定的化合物9、碳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60CaC03COCH4ABCD10、将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A氨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和氮气二、(每空1.5分,共30分)1、将盛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在澄清的石灰水中,能看到的现象是:(1)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一氧化碳还原m克氧化铁得到n铁,氧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1,它们所含碳元素质量比为 ,分子个数比为 。4、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O2。它跟氢生存的化合物中含氢为25,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化合物可燃,写出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X、Y两种物质在加热充分反应时,当有l0gX完全反应生成4gZ和8gW,则X、Y反应时的质量比为 ;当有10gY完全反应时,应生成W g。6、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带刻度的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 。7、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所致,温室效应将引起全球性气候变暖,在生态平衡方面,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为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8、为了验证种子萌芽所需的条件,实验室用三部分种子置于盛水的试管中,并使一部分放置于水面上,一部分放置于水面与空气交界处,一部分置于水面下。并将它置于适宜的温度(25-35)环境中,几天后,发现位于水面上与位于水面以下的种子都没有萌芽,只有位于水面处的种子都萌芽了。由此说明,种子萌芽所需的条件是 。种子萌芽时发生呼吸作用,由此可观察到小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 。9、请关注以下两则新闻:2004年7月底,烟台部分县市区的居民将在日常生活中用上质优价廉的天然气。2004年5月18日,山西省吕梁交口县蔡家沟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1)写出天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请用化学知识分析瓦斯爆炸的原因; (3)上面两个例子说明,化学物质可造福于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种物质说明这个问题; 三、简答题(川、慧3分,2小麓6分,共9分)1、阅读下列短文:温室效应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它们燃烧后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加之人为的乱砍滥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不断消失。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在地球地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像温室的玻璃那样起保温作用,导致大气温度不断升高,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由于温度持续上升,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加速了土地的沙漠化;又由于温度上升,极地冰雪将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因此,“温室效应”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极大的破坏。根据上述短文,回答下列问题: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2、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保持环境,人人有责”。据国家环保局统计,环境污染中家庭已占到一半以上,所以现在应该大力提倡“家庭环保”的概念,环保界呼吁,大家应在现在开始,努力把自己家庭生活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试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掌握的知识,谈谈你在家庭环保中的设想。(1) ;(2) ;(3) 。四、实验探究题(21分)(1)、猜想:小强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小明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3)现象与结论:如果小强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如果小明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如果小梅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4)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 。(5)根据上述实验及学习的木炭与CuO、Fe203,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 。2、某班学生在野炊时用石灰石堆成简易灶台做饭。野炊后有同学从灶台内侧敲下几小块石片,带回实验室研究其在灼烧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请你参与此项研究。(1)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反应中可能有 生成,支持这个假设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步骤和方法现象分析及有关化学方程式(3)如果要研究某块石片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请你再设计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写出简要实验步骤,不要求具体计算);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 ) ;步骤( );五、计算题(共12分)某山区盛产石灰石,其中含有的杂质为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高温下难以分解的酸性氧化物)。S中学初三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的纯度,取2.0g该矿山石灰石样品,将20.0g盐酸平均分成4分,分4次入到样品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数据见右表。试求:次数1234加入盐酸质量g5.O5.05.05.0剩余固体质量g130.60.20.2 1、20e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加入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本章知识间的联系:化学方程式CCO :2CO2 2CO CCO2 2COCCO2 :CO2 CO2 C2CuO 2CuCO2 3CFe2O3 3CO22FeCOCO2 :2COO2 2CO2 COCuO CuCO2 3COFe2O3 2Fe3CO2CO2H2CO3: CO2H2O =H2CO3H2CO3 CO2 :H2CO3 =CO2H2OCO2 CaCO3 :CO2Ca(OH)2 =CaCO3H2O CaCO3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 CO2CaO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一、 碳的单质1、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用途组成元素颜色状态硬度熔点导热性金刚石石墨2、 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颜色状态用途木炭作燃料,制黑火药,做吸附剂活性炭有 性,做防毒面具,做吸附剂焦炭冶炼金属炭黑油墨,墨,油漆,鞋油,橡胶制品填料3、 C60分子是一种:4、 以上物质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它们的 不同,因此它们的 存在着差异。二、 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较稳定高温下可燃性1氧气充足:2氧气不充足:说明了相同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产物可能不同还原性1和CuO反应:现象:2和CO2反应:课题2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1 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2 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采用的实验装置 3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原料: 和 2原理: 3实验装置(请画图) 4收集方法: 5验满方法: 6检验方法:方法: 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 元素和 组成的化合物,但其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 。一、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 是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 , 溶于水。降温条件下,会变为 体,称作“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CO2既 燃烧,也 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CO2与水反应: 若在水中先加入紫色石蕊,观察到的现象是: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3)CO2与澄清的石灰水的反应: 现象: 该反应的用途: 应用:用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变硬的原因是:在刚抹过石灰浆的室内生一盆炭火,墙壁变得更湿的原因:实验室里久置的石灰水上层会有一层白膜的原因:3二氧化碳的用途 用途相关性质灭火剂干冰作致冷剂,保藏食物,人工降雨作温室肥料化工原料3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怎样防止温室效应:二一氧化碳( ) 1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 是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 , 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燃烧现象:(2)还原性: 现象: (3)毒性:三几种无色气体的鉴别方法: CO2的鉴别: 1鉴定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否是CO2的方法:将该气体通入 中,观察现象。 2检验某可燃性气体燃烧产物中是否有CO2生成的方法:可用内壁附有 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检验某些液态或固态物质燃烧是否生成CO2的方法是:可向燃烧后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 观察现象。 CO的鉴别:点燃被检验的气体,若火焰为 色,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没有 出现,再迅速倒转烧杯,加入少量 , 变 ,证明被检气体是CO。也可将其通入灼热的CuO: H2的鉴别:点燃被检验的气体,若火焰为 色,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 出现,再迅速倒转烧杯,加入少量 , 变 ,证明被检气体是H2。 CH4的检验:点燃被检验的气体,若火焰为 色,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 出现,再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