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课堂练习.doc_第1页
看云识天气课堂练习.doc_第2页
看云识天气课堂练习.doc_第3页
看云识天气课堂练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穹窿( )( ) 2棉絮( )二、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2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3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4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进入了梦乡。( )三、分类说明看云识天气一文提到了卷云、卷积云、积雨云、高积云、积云、高层云、卷层云、雨层云等八种云。请写出晴朗天气和阴雨雪天气遇到的分别是哪几种云?各有什么特点?1晴朗的天(1)种类:(2)特点:2阴雨雪天(1)种类:(2)特点:四、阅读文段(一)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在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然后再说说这个标点符号的作用。(1)(2)(3)2解释加粗的词,并从原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1)姿态万千:(2)变化无常:3用文中的原句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然后指出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1)原句:(2)作用:4云的特征是什么?5这段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_6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A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无常。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7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五、阅读文段(二) 人工降雨 (1)人工消雨,其实就是人工降雨。这次东亚运动会的消雨指挥部已在上海以西的太湖地区30100千米范围内划3个作业区,拦截由西而来的雨云。如果雨区有可能移到上海地区,只要指挥部一声令下,3架飞机将随时可升空,向天空撒干冰,提前12小时将这些雨迫降在上海以西地区,使上海原来可能出现的大雨化小,小雨化无。(甲)(2)干冰是如何催云化雨的呢?原来干冰不是冰,而是由无色的二氧化碳结成的白色雪花凝结晶体,又叫碳酸雪。它只要一暴露在常温下,就会很快地升华,吸收周围的热量,使空气冷却。(乙)(3)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习惯上。根据它的温度可分为暖云和冷云两种。(4)暖云里只有小水珠,温度在0以上。在上升气流的顶托下,这些水珠不会掉下来,而是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层。如果在暖云中喷撒干冰,它的温度就会骤降,使水气达到饱和程度,水珠不断增大变成了雨滴下来,便形成了人工降雨。(丙)(5)冷云的气温可在0以下,里面充满着闪亮的冰晶和水珠,但由于它们又小又轻,在上升气流顶托下也不会掉下来。如果在冷云中播撒干冰,就会使它变得更冷,冰晶越积越多,越来越大。空气托不住它,就会往下掉。(丁) 1下面的一句话是从文中摘出来的,在文中已标明(甲)、(乙)、(丙)、(丁)四处应把它放在哪个位置?如果云层下部到地面气温低于或接近0,就会形成人工降雨,要是高于0,冰晶掉下来变成融化水滴,那就是人工降雨了。答:( )2从本文第(4)、(5)两段看,暖云和冷云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分别是什么?答:3在暖云中喷撒干冰,为什么会形成人工降雨?(抄文中的语句回答)答:4仔细阅读,选出对本文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A12 3 4 5B1 23 4 5C1 2 34 5D1 2 3 455第(4)段“它的温度就会骤降”中的“骤降”不能改为“下降”的理由是什么?答:6本文35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7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_【参考答案】一、1qi$ng l$ng 2x)二、1比喻 2引用 3排比 4拟人三、1(1)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2)轻 高 薄 2(1)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2)密 低 厚四、1(1)表示前面是总说,后面是具体描述。 (2);表示前后是并列的句子,分别描绘了云的种种形态。 (3)表示云的变化情况还有许许多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1)姿势与神态千变万化。“有的像羽毛,像雄狮,像奔马” (2)变化不定。“刚才还是白云朵朵,大雨倾盆。” 3(1)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2)这段是全文的总说,后面将作具体说明。 4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5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6C 7不能。因为“气候”一般是指较大地区里较长时间的气象情况。“天气”往往是指较小地区和较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从天上挂的云能识别的是一天或数天较短时间内的气象情况,所以用“天气”恰当、准确。五、1丁 2不同点:暖云里只有小水珠,温度在0以上。冷云的气温可在0以下,里面充满着闪亮的冰晶和水珠。相同点:由水蒸气组成的。 3如果在暖云中喷撒干冰,它的温度就会骤降,使水气达到饱和程度,水珠不断增大变成了雨滴落下来,便形成了人工降雨。 4A 5干冰使暖云温度突然下降,所以用“骤降”,而“下降”没有突然变化的意思。 6分类别 列数字 7人工降雨看云识天气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我力图体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培养能力”的教学理念。为了以教材调动学生,使学生乐学,并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对于说明性文章进行一些探索。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不能等同于地理生物或其他学科,其他学科侧重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规律,而语文课中说明文教学,虽是以科普短文为文本,但教学的侧重点应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即通过文本学习语言、培养细致观察的科学精神,而不是掌握科学知识这是其他学科的任务,语文课堂不必包办。毫无疑问,在这短暂一节课中,学生对云与天气的关系了解肯定是粗浅的,但这已无关紧要,学生可以在日后结合生活实际去认真观察实践。所以我紧扣教学目标,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内容,最终实现提高品味语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在教学中,把学生朗读、默读、品味合为一体,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文本的优美语句,并教会学生品味生动语言的方法,以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课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成功之处: 1、不求知识点的全面,抓住语言训练这一重难点,去除细枝末节。对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教学作了一些探索。 2、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避开以往教学中过多的强调修辞和语法知识,不作繁琐分析,不是用定论的方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的结论,而是进行了知识的生成过程,符合“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发展的过程”的新要求。同时,教师以课文为蓝本,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让学生评析、加工,虽然稚嫩和粗糙,但却是学生对文本真实的体验和对话,并在对话中经历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某些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