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2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二次(4月)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2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二次(4月)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2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二次(4月)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2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二次(4月)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2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二次(4月)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市2012届下学期初中九年级第二次(4月)联考语文试卷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迫不急待 确凿(zu) 炮(po)制 伧(cng)俗B、顾名思意 萧瑟(s) 荫庇(yn) 咫(zh)尺C、冥思遐想 粗犷(kung) 孱(chn)弱 模(m)样D、盛气凌人 鬈(qun)发 迁徙(x) 凛(ln)冽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热爱生命是一篇炙手可热的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C、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D、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红灯绿酒。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由于大家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生产也就很快搞上去了。B、江苏省将在沿江8市20所中小学试点开办京剧课。C、南昌晚报刊登了我校张彬同学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D、必须造就千百万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技术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4、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 ( )A、原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真是一个奇迹。 改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难道不算奇迹?B、原句:邪恶势力扩张,就是正义力量的削弱。 改句:正义力量在削弱,不正表示是邪恶势力在扩张吗?C、原句:如果不去求助于政府,人民又去哪儿寻求帮助啊! 改句:不去向政府求助,人民能去哪儿寻求帮助?D、原句:漂泊在外的游子,时时刻刻牵挂着家乡。 改句:漂泊在外的游子,无时无刻牵挂着家乡。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或下宫,是宋太祖(公元960967)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明万历年间,太清宫近乎荒废。南京报恩寺的和尚憨山买下宫前的一块空地,建了一座海印寺。后海印寺被毁,又建了太清宫。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国师邱长春曾在此宫修道。A B C D6、给下列一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 )3月10日,安义县男子朱贤度路见小偷一声吼,在与小偷搏斗中腹部被连刺两刀,他捂住流出来的肠子,仍奋力将歹徒压在身下。在这危急时刻,五位中学生挺身而出,帮助朱贤度一起制服了小偷。省委书记苏荣前往探望并指出,朱贤度及五位中学生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是正在开展的学雷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南昌市第二十九中学,省委副书记尚勇等看望了五位见义勇为的中学生,指出朱贤度及五名中学生的行为不是简单的见义勇为,而是在学习雷锋的过程中,一种自发的内在的表现。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践行雷锋精神。A、苏荣就学习宣传朱贤度英雄事迹作指示。B、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C、尚勇一行来到南昌市二十九中看望见义勇为的好少年。D、省领导看望见义勇为的英雄,并高度赞扬他们是在用生命践行雷锋精神。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22分)(一)古诗文积累。(8分)7、最爱湖东行不足, 。 8、醉里挑灯看剑, 。9、我寄愁心与明月, 。10、 ,愁云惨淡万里凝。11、十则中儒家提出待人接物应遵循 , 。1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周敦颐爱的是什么呢? ,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题。(4分)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3、下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折戟:折断了的戟。戟,古代兵器。B、铁未销:铁还没有完全烂掉。销,销蚀。C、将:将要。D、铜雀:台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曹操所建,供歌舞宴游的场所。楼顶立有高丈五的铜雀,故名。14、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杜牧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有感于三国时英雄之成败而写下的。B、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为人们所传诵,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锁住东吴二乔了。D、诗歌运用以大见小的表现手法,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使得全诗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富有情致。(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19题。(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5.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C、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1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 B、饿其体肤(使.饥饿)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比喻)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请教)17.用“/”划分句子节奏。(只划一处)1分 行拂乱其所为18.翻译下列句子。2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9. 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请以选文为例分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3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6分)远去的歌声记忆是一个奇妙的仓库,那些美好的库藏,可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张温和的笑脸,一幅优美的画,一个刻骨铭心的美妙瞬间,也可能是一种曾经拨动你心弦的声音。 是的,我想起了一些奇妙的声音。那些声音早已离我远去,但我却无法忘记它们,有时,它们还会飘漾在我的梦中,使我恍惚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常常是在一些晴朗的下午,阳光透过窗玻璃的反照,在天花板上浮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悠扬的女声:“修牙刷坏格牙刷修喂”A这样枯燥乏味的几句话,竟然被唱出了婉转迷离的旋律,这旋律,悠扬、高亢,跌宕起伏,带着一种幽远的亲切和温润,也蕴涵着些许忧伤和凄美,在曲折的弄堂里飘旋回荡,一声声扣动着我的心。这时,我正被大人强迫躺在床上睡午觉,窗外传来的这声音,仿佛是映照在天花板上的阳光的一部分,或者说是阳光演奏出的声音和旋律,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午后的阳光,就有着这样的旋律。我的想像力很自然地被这美妙的声音煽动起来,我追随着这声音,走出弄堂,走出城市,走向田野,走到海边,走进树林,走到山上,走入云端奇怪的是,在我的联想中,就是没有和修牙刷的行当连在一起的东西,只是一阵从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传来的美妙音乐。B我唯恐这音乐很快消失,便用心捕捉它们,捕捉它们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次回旋,每一声拖腔。当这声音如游丝一般在天边消失,我也不知不觉被它带入了云光斑斓的梦境。 C这声音和浮动的阳光一起,留在了我的心里,就像一枝饱蘸着淡彩的毛笔,轻轻地抹过一张雪白的宣纸,在这白纸上,便出现了永远不会消除的彩晕。因为这些歌声,修牙刷这样乏味的活计,在我的想像中竟也有了抑扬顿挫的诗意。我常常想,能唱出如此奇妙动听的歌声的人,必定是一些很美丽的女人。我不止一次想像她们的形象:柳树一样的身姿,桃花一样的面容,清泉一样的目光,她们彩云一样播撒着仙乐飘飘而来,又彩云一样飘然而去我从来没有把这声音想成吆喝或者叫卖,它们确实是歌,或者说是如歌的呼唤。然而见到她们后,我吃了一惊,她们和我想像中的仙女完全是两回事。 我不止一次观察过她们修理牙刷的过程,那是一种细巧的工作,用锥子在牙刷柄上刺出小洞,然后再穿入牙刷毛。她们的手很粗糙,然而非常灵活 有意思的是,这些长得不好看的村姑,并没有破坏我对她们的歌声的美好印象。记忆的宣纸上,依然是那团诗意盎然的彩晕。当我在午后的阳光中听到她们的呼喊时,依然会遐想联翩,走进我憧憬的乐园。 那声音,早已远去,现在再也不会有人要修牙刷。我很奇怪,为什么我会一直清晰地记得它们。当我用文字来描绘这些声音时,它们仿佛正萦绕在我的耳畔。D有时候,躺在床上,在将醒未醒之际,这样的声音仿佛会从遥远的地方飘来,使时光倒流数十年,把我一下子拽回到遥远的童年时代。在童年的记忆中,这样的优美歌声并不单一。那时,在街头巷尾到处有动听的呼喊,除了修牙刷的,还有箍桶的,配钥匙的,所有的手艺人,都会用如歌的旋律发出他们独特的呼喊。还有那些飘漾在暮色中的叫卖声,卖芝麻糊的,卖小馄饨的,卖炒白果和五香豆的,一个个唱得委婉百啭,带着一种甜美的辛酸,轻轻叩动着人心 20、通读全文后,说说文章以“远去的歌声”为标题有何妙处?(4分) 21、美学家认为“要发现生活的美,必须透过想像力这副眼镜”。请联系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修牙刷的呼喊声”使作者产生了哪些联想想像?(写出两例)(4分) 22、本文语言隽永优美。请从划线的A、B、C、D四句中任选两句,结合上下文进行品析。(角度自选,或从修辞效果,或从词语运用,或从描写手法,或从感情色彩)(4分) 23、发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美,需要有一颗善感的心。在你的记忆库里,有哪一种声音也曾让你产生过美好的联想想像,称得上是“优美歌声”的?请将你倾听该种声音的感受用优美的语言写下来。(不能抄袭文章原句)(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4-28题。(14分)微波武器 冯永平 微波是一种高功率电磁波,可以用特殊的天线汇聚成方向性极强、能量极高的波束,在空中以光速沿直线传播。 所谓微波武器,指的是利用微波束的能量直接杀伤目标或使目标丧失作战效能的武器。微波武器主要由高功率发射机、大型高增益天线和瞄准、跟踪、控制等系统构成。 微波武器可用于杀伤人员。其杀伤机理可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种。“非热效应”是由弱微波辐射引起的,它会使人烦躁、头痛、神经紊乱、记忆力减退。而“热效应”则是利用强微波辐射照射人体,通过短时间内产生的高温高热,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微波武器还有一大绝招,即它能穿过大于其波长的所有缝隙以及玻璃等绝缘体,进入目标内部,杀伤里面的人员,甚至连封闭工事及装甲车辆内的战斗人员也难逃脱它的“魔爪”。微波武器还可以干扰和烧毁武器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及元器件。当其发射的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达到0.01微瓦/厘米21微瓦/厘米2时,可使相应波段的雷达和电子系统无法工作;当微波束在目标区的能量密度增加到10瓦/厘米2100瓦/厘米2时,则可烧毁任何工作波段的电子元器件。微波武器可以攻击的目标非常多,从洲际导弹、巡航导弹、飞机、坦克、军舰,到雷达、计算机、通讯器材,只要是处于强微波的覆盖区内,就可能受到攻击而丧失作战效能。 微波武器还是隐形武器的克星。隐形武器能够隐形的关键是广泛采用了能吸收雷达波的材料和涂料。微波武器发射出的高能量微波束能使隐形武器因升温而受到破坏,轻则瞬间被加热,导致机毁人亡;重则即刻融化,变成轻烟一缕。24、这篇文章说明的中心是什么?(2分)25、简述微波武器的构成及杀伤对象。(3分)26、在文中找出两种说明方法。并举例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27、第四段划线句子中“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28、你如何看待现今社会科技进步,武器的杀伤力不断攀升这一现状?(2分)四、综合性学习(6分)“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在行将结束三年初中学习和生活之际,学校计划以班级为单位,拍摄一部宣传片来展示同学们青春的风采。29、请你为这部宣传片拟一个片名 (2分)30、请你为这部宣传片设计2个拍摄内容,能更好地反映同学们三年的初中生活,并注明设计的理由。(4分)例:拍摄:迎战中考 设计理由:通过拍摄同学们迎战中考的场景,展现同学们努力学习、勇于挑战的精神面貌。拍摄一、 设计理念: 拍摄二、 设计理念: 五、写作(50分)岁月如歌,三年的初中生活,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例如,有许多东西(自信、掌声、一次机会等)不能依靠别人给予,必须自己获取。现在就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将“给自己 ” 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2年初三年级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18分)1.D 2.B 3.B 4.D 5.A 6.D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题。13. C 14. D(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19题。15. D 16. 6 17. 行拂乱/其所为18.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三、现代文阅读远去的歌声20.(4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远去的歌声”的内涵以及给人的美感,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2分。 例一:标题用比喻的手法,突出吆喝给人的美感。写出了童年生活在“我”心中的印迹。它虽然已渐渐远去,但它蕴藏着无数动人、温馨、优美的过往,就像一首拨动人心弦的歌。 例二:那声音已远逝,“远去”表明留在记忆的深处,“远去”又指远离我们的生活。以此为题内涵丰富,不仅包含这两个内容,也表达出作者对这声音、这段生活的深深怀念。 21(4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联想想像”,语言表达清楚流畅。每一例2分,内容1分,语言1分。 文中“联想想像”举例: 3)将窗外传来的吆喝声音,想像成一阵从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传来的美妙音乐。当这声音如游丝一般在天边消失时,我也会不知不觉被它带入了云光斑斓的梦境。 4)窗外传来的吆喝声留在心中的感觉,让“我”联想到一枝饱蘸着淡彩的毛笔,轻轻地抹过一张雪白的宣纸,在这白纸上留下永远不会消除的彩晕。 5)听着奇妙动听的“歌声”,“我”想像吆喝的女人一定是很美丽的仙女,彩云一样播撒着仙乐飘飘而来,又彩云一样飘然而去 22(4分)答题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品析,语言表达清楚流畅。每句3分,品析2分,语言表达1分。只选定句子未能品析的,不得分。 品析A句:枯燥乏味的声音,在“我”听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