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化成果对国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ocx_第1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化成果对国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ocx_第2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化成果对国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ocx_第3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化成果对国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化成果对国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摘 要:梳理并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经济重大成就以及一步步走向市场化的历史进程,深入分析经济改革中的各项指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根据三十年消费与收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将三十年分三阶段建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三十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边际消费呈现递减趋势,体现出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各项改革措施分别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该如何进行量化,值得深入思考。 关键词:发展;消费习惯;边际消费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3-0006-02 引言 1978年,中国在小平同志的带领下正式开始改革开放。1978年经济总量GDP为2 68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五位。到1990年,也就是第一阶段,中国的经济总量有了质的飞跃达到3 638亿美元,其中国家外汇储备110.93亿美元,同期排名世界第十。第二个十年,200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六位,共10 801亿美元其中国家外汇储备:1 655.74亿美元。第三个时间也就是到2010年,中国GDP跃居全球第二,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 樊纲、王小鲁、马光荣(2011)通过对生产函数的计量,认为市场化改革推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39.2%是由市场化贡献的。提到了市场化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李晓西(2010)对中国加入WTO十年内市场化轨迹的论述中提到:中国通过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市场经济体系,提高了自身的资源配置效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得到增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各领域市场化程度稳步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董晓宇、郝灵艳(2009)对中国市场化进程进行了定量研究,测度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化指数大小。认为1998年中国开始成为了市场经济国家,到 2007年中国的市场化指数达到了 73.958%,正在逐步向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迈进。 易纲、宋旺(2008)从金融资产结构的角度,对19912007年金融市场发展进行了总结。得出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应该是双向的,不仅包括允许国外资金投资于中国金融市场,还应包括允许国内资金投资于国外金融市场的结论。 三十几年的发展中中国经济实力的突飞猛进,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明显。从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可以看出19902010年,三大产业中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实行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从图表中也可以看出随之而来的是产业结构也走向转型第二、第三产业得到发展。 一、中国三个阶段的发展概述 (一)19781990年阶段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三大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是农业大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鲜有加工产业和服务业,而且生产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国内生产总值GDP主要由第一产业拉动。而这个趋势到1990年末才逐渐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取代。 19791980年中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通过减免关税等措施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从而拉动了广东沿海一带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沿海城市走在了全国发展的前列。1984年中国开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正式向着市场经济踏出关键的一步。同年,第一只公开发行的股票诞生。到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正式使得产业转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发展,从而拉开经济走向高速发展的序幕。 (二)19902000年阶段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商品的多样性在这个阶段得到了体现,国民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其中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建立,从而使得企业具备了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渠道,也大幅度地带动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1990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大陆内从起初上交所成立只有8家的上市公司,总股本不足10亿元的规模,到现在的上交所已有900多只股票,总股本20 000多亿,是开业时不足10亿的总股本的两千多倍。深交所有1100多家,总股本近5 000亿元。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1993年现代企业制度确立,19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实施,并深化改革住房市场化,进而渐渐放开房地产市场,让房地产市场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1996年国家实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1999年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也是对这十年发展所交答卷的肯定。在19902000年的十年是中国飞速发展的十年,从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拉动GDP增加的效果明显,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国民消费水平,使得收入增加,所购商品也逐渐呈现多样化,且商品价格也趋于合理。 (三)20002010年 中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促进了贸易进一步的自由化,并且加快了小康社会的建设。2002年正式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改革,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得到极大的发展,不仅使得银行业融资规模增大,也刺激了国内对高价商品的消费。 在此十年内,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涌现了一大批的新兴产业和新兴市场,包括电子商务、物流、互联网金融、物联网等等。这批产业隶属于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高效的技术加工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高效的互联网运作,不仅仅降低了信息获得成本和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可能性,也让消费变得便捷迅速,刺激国民需求,进而提高消费水平,商品也呈现多样化、现代化、高科技化。 二、各阶段消费回归模型 19781990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逐年上升,看出居民收入水平和支出水平均有提升。通过数据的整理和数学工具的拟合,发现其满足: Y=0.869X+13.98 其中y代表消费,x代表收入,单位:元。 由此得出结论,在第一个十年阶段,全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国家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消费水平有待提高。这正是市场化改革前期“摸着石头过河”所体现出来的人民消费水准。 19912000年,随着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中国开始发展资本市场,使得投资量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了国民收入,间而拉低了居民边际消费。其满足: Y=0.778X+127.8 从改拟合公式中可以看到边际消费倾向相比前十年有明显降低,正说明市场改革的实效性。 20012010年,这个阶段,中国技术已发展到一定阶段,电商以及金融行业走向高速发展的道路,从而将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双管齐下导致中国经济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与消费环境,2006年大牛市正是印证了这一点。加入WTO后,外商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也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这些作用的综合推力下,刺激了需求、扩大了消费、增加了收入。拟合后满足: Y=0.657X+939.7 边际消费倾向降低至0.657。 三、总述 中国国民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中有了显著提高。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依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过去几十年GDP基本上依靠着房地产市场来支撑,而现在房地产市场略显疲软,甚至大部分地区出现房地产泡沫的现象。我认为,大力发展中国创新行业,让中国技术得到有效发展来获得新兴产品有定价权,而不是依靠廉价劳动力来带动经济增长。我认为经济转型的重点不仅应放在科学技术上,而且应当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让融资渠道更加快捷、简便,进一步放开市场,让市场来选择,优胜劣汰,从而让国家经济增加点逐渐摆脱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的模式,寻找到一个新的支撑点来带动国家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9):1-3. 李晓西.加入世贸组织十年:中国市场化进程演进轨迹J.改革,2011,(12):1-12. 董晓宇,郝灵艳.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定量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化指数的测度J.当代经济管理,2010,(6):1-3. 樊纲,宋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J.经济研究,2008,(8):1-2. 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EB/OL.凤凰资讯,http:/educat 中证报二十年市场跨越EB/OL.新浪财经,http:/fina人民日报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记EB/OL.人民网,http:/fina国家统计局,http:/act on National Consumption in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WU Yu-ha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Beijing 1022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combed and reviews th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 30 years of economy a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step by step towards marketization,in-depth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reform in the indicators of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a,used the regression analysis,will set up model of 30 years in three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