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本插图点亮语文课堂.doc_第1页
巧用课本插图点亮语文课堂.doc_第2页
巧用课本插图点亮语文课堂.doc_第3页
巧用课本插图点亮语文课堂.doc_第4页
巧用课本插图点亮语文课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用课本插图 点亮语文课堂教学论文撰稿人:徐秀枝职 称: 中教二级单 位: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七中学地 址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七中学语文组邮 编: 036002电 话用课本插图 点亮语文课堂当我们翻开新课标语文课本时,一幅幅精美的插图映入我们的眼帘,那绚烂的色彩、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然而不少教师只注重内容的分析指导,热衷于从网络中下载图片,而将这些插图弃之于角落,忽视这些插图的作用。其实课本插图是极好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有效地利用起来,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呢?一、巧用插图,激趣导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深入探究的热情。巧用课本插图,会让导入妙趣横生。如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这课中,有两幅插图:一幅是“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某处景观”,一幅是“圆明园被毁后的遗址”,我在教学中先通过两幅插图的对比,激发学生内心对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的惊叹,和对被毁后成为断壁残垣的痛心疾首,这样不仅点燃了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了他们的强烈感情,而且在无形中激发起学生的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呢?俗世奇人泥人张的教学中,我同样巧用插图导入:只见气定神闲的泥人张,右手端着酒杯,左手搓着泥巴,两眼射出蔑视鄙夷的目光,看着下面一排排面容丑陋狰狞、飞扬跋扈的小泥人,旁边还有张纸条写着:贱卖海张五,咦,这究竟是怎么会事?当我话音未落,学生们面露喜色,迫不及待的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二、巧用插图,亲近作家。在新课标语文课本中,有些插图是作者的画像或手迹,巧用这些插图,由此来认识作家,让学生产生与作家的亲近感,从而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巴金的短文两篇中,有一幅作者在凌乱书房中埋头创作的照片。教学伊始,我让学生观察此图并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作家,学生们侃侃而谈,在热烈的交谈中不仅了解到了这位作家的生平资料和创作成就,而且还感受到了这位作家的人格魅力,由此拉近了学生与作家的距离,产生了阅读作品的欲望。在学习冰心荷叶 母亲时,我同样抓住了这一教学契机。课本中有一幅冰心先生的肖像插图,我就此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冰心先生的外貌,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既展现了作者的外貌特征而且还谈出了作者的精神世界。在与作家的“亲密接触”中,同学们感到从未有过的亲切感,读起文章来,仿佛聆听一位友人低声絮语。原来巧用插图能收到如此大的效果,真是让我喜出望外!三、巧用插图,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图文并茂的课本插图可加深理解力。插图是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它将文字形象直接诉诸形象。一些难理解的文章配上这样一幅图,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 如中国石拱桥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说道,全桥只有一个弓形大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让同学们手工绘制的草图真是五花八门。然而配上这样一幅图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又如在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文章极尽夸张和比喻来描绘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和精神世界,因为是翻译作品,句子又较长,学生读起来烦琐,理解起来较困难,然而课本上配的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画,解决了我教学中的这一难题,也助了学生理解课文的一臂之力。四、巧用插图,检查阅读。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就尤为必要。在不断地摸索中我惊喜地发现,利用课本插图检查学生的自主阅读情况是一种既方便又快捷的方式。我巧用课文中的插图检查学生自主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让学生对照插图讲述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包括发起时间、渡江地点和经过。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以便展开以下的教学环节。阿长与课文中有一幅生动的人物插图,学习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详细复述与此图相关的情节,掌握学生自主阅读的真实情况。像这样的插图在课文中有很多,有心人一定会留意到的。五、巧用插图,质疑训练。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质疑思辨能力无疑是重中之重。课本中的插图也就成为我教学的有效资源。在学习老王时,针对“老王临死前送香油和鸡蛋”一节配了一副插图,根据课文的表述我要求学生对此图进行质疑,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们认为此图与“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一表述不符,应改进。在激烈的讨论中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并有了向权威挑战的信心与勇气。天净沙秋思的插图同样是训练学生质疑的好素材。我要求学生在读过该曲后质疑插图的不妥之处。学生们发现马儿太肥,断肠人的镜头应远一些,而且整幅图的色调太亮,应以冷色调为主。在质疑的过程中学生们进一步把握了景物的特征,同时走进了这首曲子营造的意境中,整堂课惊喜不断,高潮迭起。“学贵有疑”,通过插图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种既有效又有趣的形式,同仁们不妨一试。六、巧用插图,练习表达。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就意味着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紫藤萝瀑布有一幅藤萝花的插图,我以此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述你看到的这片美丽的藤萝花。这样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写作思维。荷花荡课文中有一幅白洋淀的风景插图,我以插图为蓝本,让学生当堂拟写导游词。同学们跃跃欲试,热情高涨,提升了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