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汉对比复习资料一综合语与分析语1.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的语言属于综合语。 (拉丁语、德语、希腊语(p.29)、古英语。2.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语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的语言属于分析语,如汉语。3. 综合-分析语:现代英语运用遗留下来的形态变化形式、相对固定的词序及丰富的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因此属综合-分析语4. 表达语法意义的三大手段:形态变化、词序、虚词5.(一)、英语有形态变化,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英语的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常常结合起来,运用其形态变化,表示动词的时态、语态和语气。汉语没有这类变化,有时虽可借助一些半独立的词语来表示但多数是隐含在句中或上下文里的,严格地讲,汉语没有形态变化(二)、英语词序比较灵活,汉语词序相对固定。形态变化与词序的关系:形态变化越多的语言,词序越灵活,反之亦然英汉句子的主要成分一般排列顺序:v 主-谓-宾(表)SV;SVO;SVP;SVoO; SVOCv 英语v 状 定主定-状谓-定宾定状(表)v 汉语定主-状谓-定宾(表)(三)、英汉都有大量的虚词,但各有特点v 英语的虚词:冠词、介词、助动词、并列连接词、从属连接词等。v 汉语的虚词:介词、助词、连词等。v 英汉虚词均与实词相对而言,在句中主要起辅助和连接等作用6. 英语的语音表意手段主要是语调(intonation)和重音汉语的语音表意还有其他手段,如语调、重读与轻读。二刚性与柔性1. 英语句型结构的刚性特征(聚集型),汉语句型结构的柔性特征(流散型)2. 英语有综合语的特点,受形态约束,其语法具有刚性,没有弹性。汉语是分析语,不受形态约束,其语法具柔性,富于弹性3.(1)英语基本句型:英语的刚性体现在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即:名词性短语(NP)+ 动词性短语(VP)。 主语 + 谓语 尽管英语句子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其主谓结构可以归结为五种基本句型: SV, SVP, SVO, SVoO, SVOC(2)基本句型的扩展手段: 增加修饰语 、扩展基本句型的成分、基本句型的组合、基本句型的省略、倒装4. 英语聚集型句式的成因:(1)聚集句子的手段众多(2)句子成分之间或词语之间必须在人称、数、性和意义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5. 汉语不受形态约束,无“主谓一致”之刚性要求,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灵活性等柔性特点,因而句式呈“流散型”。6. 汉语句型结构的大致分类: 形式多样的主语; 汉语主语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可有可无; 它可表示施事、受事,也可表示时间、地点; 可用名词、动词,也可用形容词、数量词; 句子可以没有主语,也可以省略主语, 还可以变换主语并予以隐含7. 汉语流散型句式的成因:汉语里有整句(full sentence),也有零句(minor sentence),整句有主谓结构;零句没有主谓结构,由词或词组构成。 零句是汉语的基本句型,可以作整句的主语,也可以作整句的谓语。 整句由零句组成,复杂多样,灵活多变. 整句与零句混合交错,组成了流水句。这种句式口语及书面语中均不乏其例汉语不受形态的约束,没有主谓形式协调一致的关系,也就没有这种关系可以驾驭全句。汉语主谓结构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因而句式呈“流散型”8. 英语重形合,造句注重形式接应,汉语重意合,造句注重意念连贯英语有综合语的特征,受形态的约束,因而“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汉语是分析语,不受形态的约束,因而“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三形合与意合1. 形合,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2. 意合,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3. 英语的形合法:英语造句常用各式种形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接应(overt cohesion),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英语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关系词和连接词、介词4. 汉语的意合法: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n 注重隐性连贯(covert coherence),n 注重逻辑事理顺序,n 注重功能、意义,以神统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常在不言之中,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汉语的意合手段:语序、反复、排比、对偶、对照等、紧缩句、四字格四繁复与简短1.英语繁复的原因:从属结构是现代英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现代英语虽不大常用特长的句子,但包孕式复合句仍很常见,因而句子仍然具有一定的长度。2.汉语简短的原因:汉语常用散句、松句、紧缩句、省略句、流水句或并列形式的复句,以中短句居多,常用标点把句子切开。3英语句式特点:英语句子呈句首封闭、句尾开放,英语以主谓核心协调控制全句结构,有词的形态变化约束,用连接手段连接词语和从句,用代词使词语前呼后应,这些因素都可以使冗长的句子不致流散。4.汉语句式的特点:汉语没有字的形态变化,少用甚至不用关联词,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安排词序和使用助词来表达的,词的先后次序一般是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来排列。句首开放、句尾收缩。五物称与人称1.英语语言上,表现为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尤其常见于书面语,如公文、新闻、科技论著等。这种表达法往往使叙述显得客观、公正,结构趋于严密、紧凑,语气较为委婉、间接2. 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当人称可以不言自喻时,又常常隐含人称或省略人称。3.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何使用主语和动词这两方面:(1)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汉语常用人称主语(2)英语常用被动式,采用物称表达法;汉语常用主动式,采用人称、泛称或隐称表达法六被动与主动1. 英语惯用被动句的原因:(1)施事的原因(2)句法的要求(3)修辞的需要:避免句型单调(4)文体的需要2. 汉语限用被动句(多用主动式)的原因:(1)“被字式”曾被称为“不幸语态” (2)汉语的被动式除了受到意义的限制外,还受到形式的限制(3)3. 汉语主动式的表现形式:(1)使用受事主语导致大量的“当然被动句”(即形式主动,意义被动)(2)当不需要或不可能说出施事者时(如不知道,不言而喻或隐含在上下文中),汉语可以采用无主句或主语省略句来保留句子的主动形式(3)当施事者难以言明时,汉语采用通称或泛称作主语(4)当不便使用被动式时,汉语可采用某些转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七静态与动态1. 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stative);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dynamic)2.英语的静态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名词化(2)用名词表示施事者(Agentive noun),以代替动词(3)用名词代替形容词,构成标题式短语(4)名词优势造成介词优势(5)动词的弱化与虚化(6)用形容词或副词表达动词的意义。3. 汉语则倾向于多用动词,其动态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动词连用是汉语常见的现象(2)动词(词组)可以充当汉语句子的各种成分。(3)汉语动词常常重复或重叠八抽象与具体1. 英语的抽象表达法主要见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主要原因:(1)西方人擅长抽象思维,亦擅长抽象表达法(2)抽象词语意义模糊,便于掩饰作者含混(cloudy)或真实的思想,以迎合其某种表达的需要(3)抽象词语可使语言紧凑含蓄、客观冷静,适合表达理性思维和科学思维(3)英语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这就大大方便了抽象表达法的使用 (5)拉丁语、希腊语、法语等外来语大都是科技、哲学、学术、官方的,因而庄重、文雅、正式,而倾向于抽象2. 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原因:(1)汉语的哲学背景是儒道佛,讲求体悟 (2) 汉语是意象性语言,文字符号具有象形、会意、形声的特点 (3) 汉语缺乏英语那样的词缀虚化手段,没有形态变化3. 英汉翻译抽象与具体转化的常用方法:(1) 用汉语动词取代英语抽象名词 (2) 用汉语范畴词使英语抽象概念具体化 (3) 用汉语具体的词语阐释英语抽象的词义 (4) 用汉语形象性词语使英语抽象意义具体化九间接与直接1. 英语表达倾向于间接、婉约,汉语表达倾向于直接、明快。这一差异主要见于英语比汉语更多地使用委婉、含蓄和迂回的表达方式2. 英语的间接表达法:(1)委婉(2)含蓄:低调陈述、间接肯定、委婉否定、婉转暗示(3)迂回讲汉语的人也有这类表达法,但较常使用敬辞、谦辞或婉言。十替换与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