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言文字学的专著.doc_第1页
有关语言文字学的专著.doc_第2页
有关语言文字学的专著.doc_第3页
有关语言文字学的专著.doc_第4页
有关语言文字学的专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诂书w 黄侃认为:一切文词学术,皆以章句为始基;25种书可以囊括一切,是治各门学问的根柢,这25种书为:经学十五书(十三经加大戴礼记、国语;史学四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子部二书(庄子、荀子);集部二书(文选、文心雕龙;小学二书(说文、广韵)。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前面讲的训诂专书,一种是注释书,它们解释字义的大原则虽然一致,方法却不尽相同。训诂专书是脱离了某一具体的解释对象而做总括性的训解,因此它的训释趋于一般,不可能照顾到某一词语在某一句子、篇章乃至整部书里的有个性的用法;而注释书则因依附它所训释的对象而进行解释,所以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结合文章解释得比较深入细致。一、 训诂学专书训诂专书指的是纂集训诂资料而形成的训诂著作,具有工具书性质(1)字书字书是解释文字形音义的专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字典。字书的主要内容是释义,所以也属于训诂著作。著名的字书主要有说文解字、玉篇、类篇、康熙字典等。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编者是东汉许慎。此书共十四篇,加序共十五篇,收字9353个,重文(异体字)1163个。提出了“六书说”。w 说文解字的体例:说文解字的解说以篆文为主体,下面用“某也”的格式来释义。凡说“某也、某也”都是讲字义的,凡说“象某、从某”都是讲字形的,而字义与字形又都是统一的。如:“束,缚也。从口木。”前句是解释字义,后者是解释字形。w 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著名四大家和五部书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2)韵书与类书1.韵书的主要内容也是解释字义,只不过是按字音编排的,实际上是同音字典,古代重要的韵书有切韵、广韵、集韵等1、集韵2.类书:类书就是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宋初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3)一般辞书:1、经籍纂诂(清)阮元主编 内容所收资料为唐以前的古籍,是纯客观的训诂资料汇集,没有编者的自己的解释。训释材料的收录范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唐以前经史子集注疏中的训诂资料 第二、古籍正文中的训诂资料 第三、训诂专书的训诂资料2、经传释词(清)王引之撰这是一部对虚词进行精深研究的专著。专为补充或纠正前人对西汉以前典籍中虚词注释的不足或错误而作。共收西汉以前典籍中难释的虚词160个,以中古三十六字母顺序排列,分成十卷。该书的释词方法有举同文以互证、举两文以比例、因互文而知其同训、即别本以见例、因古注以互推、采后人所引以相证等六种。w 二、注释书w (一)五经正义:“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被儒家奉为经典。到了唐代由于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命孔颖达对前代繁杂的经说进行统一整理,融合各派经学的见解,编出了统一的五经正义,即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正义就是准确解释经义并对前人注释中的讹误加以绳正的意思)w 关于“传、注、笺、疏”的解释:w 传:是传述之意,用以解经。w 注:本义是灌注。在解释字义的同时,又传述经意的内容。w 笺:本来是一种小竹片,古代读书的时候随手记录心得体会,系在相应的简上,以备参考。后来成为注解的一种。w 疏:又叫“义疏”,是疏通义理的意思。它既解释经意、疏通经意,又注释前人的注释,所以又连称为注疏。w (二)孟子章句、楚辞章句w 章句:古人解经,往往在解释字词的基础上,分析章节句读,对文意进行串讲,甚或指出中心思想,这叫章句。如:汉代赵岐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w (三)前四史: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y)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w 对史记的注释历来被人们所重视,著名的史记三家注是人们公认的史记旧注的代表作,它们是:刘宋裴的史记集解(是最早的史记旧注)、唐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w 最早给三国志作注的是南朝宋的裴松之。w (四)文选注:文选是梁召明太子萧统编的一部代表汉赋和六朝的诗、骈文的总集。唐代的李善写成现在流传的文选注。w (五)清人的新注、新解:w 陈奂的诗毛氏传疏、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焦循的孟子正义、王先谦的庄子集解等。w 三、笔记、札记(略)影响中国的一百本书:第九十五尔雅第九十六广雅第九十七说文解字第九十八广韵第九十九方言第一百释名一、尔雅(一)总说: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引申为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即“雅言”。“尔雅”就是“近正”,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1汉书艺文志将尔雅列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唐朝时,是学馆生徒必读书之一。(二)成书尔雅成书的上限不会早于战国,因为书中所用的资料,有的来自楚辞、庄子、吕氏春秋等书,而这些书是战国时代的作品。书中谈到的一些动物,如狻麑(sun,即狮子),据研究,不是战国以前所能见到的。尔雅成书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因为在汉文帝时已经设置了尔雅博士,到汉武帝时已经出现了犍为文学的尔雅注。狻麑(sun n,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三)体例这19篇的前3篇与后16篇有显著的区别,从内容的类别来看,可以分为六类:一 专门解释字义词义的,有释诂、释言、释训 ;二 有关人事和生活用器名称,为释亲、释宫、释器、释乐(yu) ;三 有关天文的,释天 ;四 有关地理的,释地、释丘、释山、释水 ;五 有关动物的释鸟、释兽、释畜、释虫、释鱼;六 有关植物的释草、释木。尔雅作为我国最早的辞书,它内容丰富,释义准确,在编写上也颇有特色。在编写体例上,尔雅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义类聚。所谓以义类聚,就是按所收词语的意义,将相关词语归纳在一起,然后分别解释。这种以义类聚的特点,贯穿尔雅全书,体现在分类、分篇、分章、分条四个方面其中“释诂”是解释古代的词,它把古已有之的若干个词类聚在一起,作为被训释词,用一个当时通行的词去解释它们。“释言”是以字作为解释对象,被训释词大多只有一两个。“释训”专门解释描写事物情貌的叠音词或联绵词。尽管作为语文词典来说,它的注释过于笼统,许多条目仅仅是同义词表,但是远在公元前2世纪就能产生出这样的著作,就是在世界词书编纂历史上也堪称第一了。尔雅后16篇是根据事物的类别来分篇解释各种事物的名称,类似后世的百科名词词典。其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等4篇解释的是亲属称谓和宫室器物的名称。尔雅后16篇相当于百科词典。在汉代,儿童在完成识字阶段的教育后,要读论语、孝经和尔雅这3部书。尽管用如今的标准来看,尔雅的知识容量相当有限,但是在古代已经非常可观了。所以有人说,尔雅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五)注本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尔雅3卷20篇。唐朝以后将它列入“经部”,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现存尔雅为19篇,与班固所说的20篇不同。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清朝的宋翔凤则认为原来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郭璞花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4十三经注疏中的尔雅注疏采用的是郭璞的尔雅注和北宋邢昺的尔雅疏。清人研究尔雅的著作不下20种,其中最著名的是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和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今人注有徐朝华的尔雅今注,文字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并附有笔画索引,最利于翻检、学习。2、 方言总说:悬诸日月而不刊”语出汉代扬雄答刘歆书。扬雄在这封信里,引用张伯松赞美他的方言稿本的话:“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刊,这里是掉下的意思。 所谓“輶轩”就是古代使臣所乘坐的轻便的车子,在汉末应劭的风俗通义序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代方言。”这即是说:周秦时代,每年八月在五谷入仓之时,就由最高统治者派遣一些使者坐乘轻便的车子,到各地采集诗歌、童谣和异语方言等,并以这些材料考查风俗民情,供执政者作参考。到了西汉的扬雄,就把这些采集来的材料加以分类编纂,成为一集,这就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后因这个书名太繁,所以人们都简称之为方言。 方言不仅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对方言词汇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在世界语言学史上也是一部开辟语言研究的新领域,独创个人实际调查的语言研究的新方法的经典性著作。尔雅、方言、说文解字构成了我国古代最著名的辞书系统。(一)作者扬雄早年极其崇拜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处于崩溃前夕的汉王朝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故后世有“扬马”之称。字子云 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三)体例何九盈先生怀疑最后2卷可能原来是分作4卷的(扬雄自己说全书是15卷),且扬雄生前并没有把方言写完,现在的后2卷原本只是写作提纲。后扬雄因病去世,没有来得及把这2卷中有关方言的对比写进各条之下,以致成了未最后完成的书稿。 13卷的方言所收的词条计有675条(据周祖谟方言校笺统计),每一条下,作者往往先提出一个或几个同义词作为条目,然后或用一个词来解释它们,或分别说明各个词的使用地域,所以实际词目远远超过了条数。例如:跌:蹷ju 也。(卷13) 同“蹶” 摔倒;比喻失败或挫折.焬、烈:暴也。(同上)焬y古同“焲”,火光。焬x干貌。怃、怜、牟:爱也。韩郑曰怃;晋卫曰;汝颍之间曰怜;宋鲁之间曰牟,或曰怜。怜,通语也。(卷一)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卷1)例、这种释词方式见于卷12、13,缺少了方言词的比较和通行区域的说明。例、大体是全书的通例。所谓“通语”、“凡语”,指的是当时没有区域限制的通行语;某地语或某某之间语指某地区或某两地区方言而言,最后两种情况也有通行区域广狭之分。在记录方言词汇时,扬雄已敏税地觉察到,某些方言同的区别,是方音不同造成的,他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转语”或“语之转”。例如:庸谓之倯,转语也。(卷3)sng释义:1.懒。2. 愚蠢。鼅鼄:或谓之蠾蝓。蠾蝓者,侏儒语之转也。(卷11)鼅鼄zh zh 1.蜘蛛。蠾蝓zh y 释义 蜘蛛的别名。例倯(sng)与庸叠韵,都是懒惰无能的意思。例两种名称实指一物,即今天的蜘蛛,它们都是由“侏儒”一词的语音衍化而来。方言与尔雅的区别:#尔雅十九篇每篇都有篇目,方言不列篇目;#尔雅着重解释“古字古言”,而方言则着重与当时的殊方异语。我们知道,尔雅的体例按意义排列,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排列在一起。可是,在语言中意思完全相同的词是很少的,有些词意义虽大体相似,但在修辞上或用法上往往有细微的差别,#尔雅的处理方法是只注意到同义词意义上的近似,而没有反映出同义词的修辞色彩和用法方面的不同。扬雄方言则非常注意同义词大同中的小异。如卷一:“延、永,长也。凡施于年者谓之延,施于众者谓之永。”#尔雅着眼总是字,而杨雄则是从实际语言出发。在方言中可以看到许多由两个字组成的双音词。如“恒慨、羞绎、纷母”,既广又大也,荆杨之间凡言广大者谓之恒慨,或谓之“羞绎、纷母”(卷二),其中“恒慨”间之谓“羞绎”、“纷母”都是存在于当时实际语言中的复音词。由于杨雄记录的事当时的实际口语而当时又没有一套记录语言的符号,于是就只好把汉字标音符号来使用。因此研究方言不能墨守文字,而忽略了语言。3、 释名(一)作者:据三国志吴志韦曜(昭)传记载韦曜于凤凰二年(274年)在狱中所上书云:“又见刘熙所作释名,信多佳者,”这是刘熙撰释名的最早记载。随书经籍志载释名8卷,下注“刘熙撰”。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在释名下题为“汉征士北海刘熙成国撰”。四库全书总目着录释名8卷,下注“汉刘熙撰”。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27跋释名据三国志吴志中的“程秉传”和“薛综传”等考订释名“为熙撰无疑”。另外,释名序本身已提供了重要的内证:“熙以为自古造化制器立象”这些史料足以证明释名的作者为刘熙。当代学者周祖馍先生等都同意刘熙撰释名较合史实。(3) 体例 释名在用一个字做声训之后,还接着说明用该字释义的理由。如“探取入他分”,说明了以“探”释“贪”的原由;“满则阙”,说明以“阙”释“月”的缘由。这样也就从音义的结合上说明了一个名称的来由。释名用声训解释名物典礼,有些讲得较贴切,有些则为穿凿杜撰之说。如“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释用器)“发,拔也,拔擢而出也。”(释形体)“雹,跑也,其所中物皆摧折,如人所蹴跑也。”(释天)这样的解释显得十分牵强。其实世上事物得名的途径很多,情况非常复杂。而通过声音线索由一物名衍生出另一物名,只是起名的一种途径而已。而且有的名称由约定俗成而来,仅仅是记录事物的一种代号,音与义之间并无联系。所以对事物之名如果全通过声训来解释,势必出现悖误。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释名“中间颇伤穿凿”。不过,远在1700多年以前,刘熙能写出这么一部具有语源学性质的书,实在可贵。4、 广雅 广雅原书分上、中、下 3卷,隋代曹宪作音释,因避隋炀帝杨广讳,改称博雅,自称所著为博雅音。曹宪所著本,隋志作 4卷,唐志则改作10卷,书名仍称广雅,沿用至今。 清代乾嘉语言音韵训诂之学盛行,王念孙始治广雅,成广雅疏证10卷,每卷又分为上、下。清儒誉为“盖藉张揖之书以纳诸说,而实多揖所未知,学者比诸郦道元之注水经,注优于经云。”疏证成书至第9卷止,第10卷是其子王引之所述。王氏疏证广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