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doc_第1页
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doc_第2页
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doc_第3页
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doc_第4页
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灾科技学院 教案纸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授 课 教 师姜婷婷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授课专业班级07501/07502(章节)所需学时2(章节)题目第十三章 北宋诗文一、 北宋诗文的文化背景二、 北宋前期的诗文教学目的了解北宋诗文的文化背景,理解并掌握“白体”“晚唐体”“昆体”的特征和代表作品教学重点王禹偁和林逋的代表作品教学难点“白体”“晚唐体”“昆体”的特征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 具多媒体主 要 教 学 过 程1、导入2、讲解本节内容3、小结4、作业后 记第 3 页 导入:通过回顾北宋词发展状况导入新课。讲解本节内容:一、 北宋诗文的文化背景1、政治状况与文人的处境(1)宋代的文化较前代更为普及、城市经济也有更明显的发展,这对促进文学的繁盛起着积极的作用,并造成若干新的特点;(2)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对于文学的自由的精神气质,又起着相当强大的约束作用。门阀势力的完全消失,宋代科举制度的完备。实现了政治权力对平民阶层的广泛开放。也强化了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政权的依赖性。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思想也受到很大的束缚。归纳宋代文人的一般特点,大体可以说:他们比较重理智而轻感情;比较注重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政治责任与道德义务,而抑制个性的自由发展、自由表露。 2、文学主张与意识形态(1)石介,一是把在文坛上很有势力的西昆派提出来做靶子,以震动人心,二是不仅涉及古文与骈文之争,而且要在整个文学领域中建立“道”的统治。(2)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的明确口号,更彻底地说明了文对于道的工具性。(3)二程认为致力于文章是有害于道的,因而韩愈也根本不值得仿效二、北宋前期的诗文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因诗集西昆酬唱集得名,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1、王禹偁与“白体”王禹偁,宋代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赏析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诗中,写景与抒情相结合,写景是为抒情打伏笔,抒情是为写景作结的。诗人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过程,正从这“两结合”中传神地反映了出来。这是一首风物如画的秋景诗,也是一支宛转动人的思乡曲。从中,可窥见王诗简淡清新诗风之一斑。2、“晚唐体”(1)定义:“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把贾岛、姚合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2)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大里黄贤村人。 赏析山园小梅这首诗不仅把幽静环境中的梅花清影和神韵写绝了,而且还把梅品、人品融会到一起,其中“疏影”、“暗香”两句,更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3、“昆体” (1)西昆酬唱集的成书及“西昆体”西昆体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欧阳修说:“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西昆体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2)西昆体的艺术特征西昆体的作家主要是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的特点。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其缺陷是独得李诗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缺乏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小结:(一)北宋诗文发展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二)“白体”“晚唐体”“昆体”的特征与代表作品 作业背诵村行山园小梅防灾科技学院 教案纸第 3 页 防灾科技学院 教案纸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授 课 教 师姜婷婷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授课专业班级07501/07502(章节)所需学时2(章节)题目第十三章 北宋诗文三、 北宋中期的诗文四、 北宋后期的诗教学目的理解两个时期诗文发展的情况,掌握代表作家作品教学重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的诗文创作教学难点欧阳修的文学革新主张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 具多媒体主 要 教 学 过 程1、导入2、讲解本节内容3、小结4、作业后 记第 18 页 防灾科技学院 教案纸导入:宋仁宗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为代表的诗人,对诗歌进行了改革,将诗歌引入了新的方向。他们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多写古体诗,拉近诗歌与政治与社会的距离,在艺术上进行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等新的尝试。 讲解本节内容:三、北宋中期的诗文1、梅尧臣、苏舜钦的诗(1)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诗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艺术特征:第一,他的很多诗是关于政治和民生疾苦的。第二,他在扩大诗的题材上作了新的尝试,将一些过去不入诗的事物、现象写入诗中。第三,他的诗总的风格是平淡。(2)苏舜钦苏舜钦在诗歌上与梅尧臣齐名,人称苏梅。苏舜钦与梅尧臣有很多相似之处,诗歌也常写当时的政治、社会问题,如庆州败、吴越大旱等。2、欧阳修与宋诗文主流风格的确立 (1)欧阳修的生平及其文坛领袖地位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清寒,但能刻苦学习。担任过中央和地方的多种官职。因刚直敢言,屡遭贬谪。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曾积极参加“庆历新政”,主张轻赋税,除积弊,实行宽简政治,是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他也是宋代学术和文学开一代风气的宗师,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中公认的领袖,在当时被誉为“今之韩愈”。(2)欧阳修的文学革新主张及其对西昆体的矫正文道并重。 欧阳修所谓“道”和韩愈也不尽相同,不仅指儒家道统及其道德伦理观念,而且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3)欧阳修的散文和对辞赋和骈文的革新首先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使散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机融合。如早年所作与高司谏书、朋党论等。体裁的完备与功能的加强。欧阳修的作品体裁多样,各得其宜。首先他对前代的骈文、律赋进行了改造,创造了文赋,如其秋声赋即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又呈现出活引导学生回顾醉翁亭记泼流动的散体形式。其次,他对四六文也进行了革新,以散体单行的古文笔入之,为四六体注入了活力。纡徐平易的文风。欧阳修的散文,文气纡徐委婉,形成一种平易自然的文风。3、王安石(1)生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2)王安市的散文创作。王安石的散文大多是直接为其政治服务的,这些作品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王安石的短文更能体现其散文的个性风格,那就是直陈己见,不枝不蔓,简洁峻切,短小精悍。 (3)王安石的诗歌王安石的诗风在岁退居江宁以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的创作历程可以此为界分成前后两期。前期的王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像河北民描写边界地区人民在灾年的悲惨生活,兼并、发廪等批判贪官污吏,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赏析明妃曲二首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的诗,好在立意新。这诗前半部只写昭君的美,但不是从形象上写,而是从故事上写。昭君出来,泪湿鬓脚,自顾“无颜色”,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神,即“意态”。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成为千古绝唱。结尾指出王昭君的悲剧乃是古今宫嫔的共同命运,议论之精警突过前人,充分体现了宋诗长于议论的特征。 后期王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正是这些诗使王安石在当时诗坛上享有盛誉。赏析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描写细致,修辞巧妙,韵味深永。如果说王安石早期的诗风显示了直截刻露的宋诗特征,那么其晚期诗则以丰神远韵的风格体现出向唐诗的复归。所以王诗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其艺术成就也足以列于宋诗大家的行列。4、苏轼(1)苏轼的散文可分为两大类:非文学性散文,主要指政论、史论。这类文章,明晰透辞,学生回顾苏轼词的创作情况雄辩滔滔,旁征博引,翻新出奇,文笔纵横恣肆,挥洒自如。文学性散文,即记叙抒情文,包括书札、杂文、小品、小赋等。赏析前赤壁赋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a自由豪放,恣肆雄健。b舒卷自如、活泼流畅。c自然本色、平易明畅。(2)苏轼的诗歌现存二千七百多首,大致可分四类: 政治讽谕诗。景物诗。题画诗。理趣诗。(3)苏轼诗创作特点:以文为诗,富于理趣。首先表现在章法上的散文化。其次表现为喜发议论,谈哲理。赏析渑池怀子由不仅字面上飘逸,行文中有气势,而且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不求工而自工。这正是苏轼的“本色”。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风格多样,平易自然。四、北宋后期的诗1、黄庭坚在宋代,黄庭坚被认为是与苏轼并驾齐驱的诗人,所以有“苏黄”之称。黄庭坚之所以能在宋代诗坛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产生广泛的影响,一是因为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创作理论,二是因为他诗歌本身的成就,三是因为在他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江西诗派。(1)黄庭坚诗歌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阐明了具体的写诗办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2)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征:一是用典多。二是务新求奇,为人所不为。三是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