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整理.doc_第1页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整理.doc_第2页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整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考试说明规定了18个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结合近年高考题型看,虚词主要从“意义”和“用法”两个角度考查,面对每一虚词均有多种用法的现实,教师教得苦不堪言,学生记的不胜其烦,有没有一个高效、简洁的记忆方法呢?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反思心得,谈几条虚词复习的方法。一、把握词性,辩别用法。即根据某一虚词在不同词性下的用法差异来掌握虚词用法的方法。“以”与“因”两个虚词均主要有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如何在句中区别呢?我们的方法是:后跟代词或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是介词;后跟动词或句子,是连词。例如: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2、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以勇气闻于诸候。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6、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7、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上述七个例句中,1、2、5、6皆为连词,其中1、5、6后跟动词,可直接确定,而2后加句子,如把“以其”作为介宾结构看,可承前省略主语,成为“(晋候秦伯)无礼于晋”。于事理不通,故“其”作“无礼”主语,构成句子。1、4、7后皆加名词(名词短语),故都为介词。高考真题(福建卷05)第6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其中B项为:既览必发以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北京卷02年)第9题,选出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其中D项为:知不以利为利矣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两例都可根据“以”后词的词性直接排除。又如“因”: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3、我欲因之梦吴越。4、因拔刀斫前奏案。5、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上述五个例句中,1、2、3为介词,4、5为连词,皆据其后词的词性判定。另“之”、“者”“且”也可使用此法判定。“之”前如为动词,多做代词;“之”前如为名词,多做助词。高考真题(天津卷05)选出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其中B项为:死伤者少百余人,好之不厌甚矣,汝之不惠由前边词的词性直接排除此项。“者”前如为动词和形容词,“者”多要翻译,“者”前为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者”不需要翻译。“且”前后的词如词性一致,则为连词;词性不一致,为副词。二、把握位置,辩别用法即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关系辨别用法。“乎”在古汉语中,作介词和语气助词,“也”仅作语气助词,在“用法”上似无发挥空间,只能从“意义”角度挖掘,其完不然。下面我试从新的角度谈记忆方法。1、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嗟乎!燕雀安知鸣鸣之志哉!3、等死,死国可乎?4、王候将相宁有种乎?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6、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7、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上述七个例句中,3、4为句末语气词,与其余五句用法不同。1、2、5、6、7、8都为句中语气词,其中1、6为词尾(“乎”前为形容词),5、7、8为介词(“乎”前为动词)。又如: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2何可胜道也哉!3然是说也,余尤疑之。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5公子畏死邪?何泣也?6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7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上述八个例句中,8用于句中,与其余用在句末的七句自然不同,“17句”都是句末语气词,可根据句末标点判断。2、6、7”表感叹;5表疑问;1、4表判断(后为句号,特点是谓语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3表陈述(后为句号,特点是谓语为动词)三、把握关系,辨别用法“与”在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下“意义”相同,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1、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2、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3、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齐与楚从亲。5、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嬉。6、买五人之而函之,卒与尸合。上述句中1、2、3、6为介词,4、5为连词,其一般的分辩方法是:连词连接的成分前后顺序可以调换,而介词不能。我的经验是:1“与”前有状语(主要为副词),直接确定其为介词,且屡试不爽;2“与”前无状语,但承前省略主语,亦为介词。高考真题(重庆卷05)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其中C项为: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介词(前有副词)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介词(省略主语)四、把握后缀,辨别用法即后缀不同所产生的用法差异。“所”的复音虚词“所以”有两种用法:一表原因,译为“的缘故,的原因”;二表手段、方式,译为“用来的根据(方法等)”。在做选择题或翻译中,如何确定“所以”是上述两种用法的哪一种呢?我的经验是:“所以十者”,往往译为“的缘故(原因)”,反之,则多译为“用来的根据(方法)”。例如:1、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5、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以上五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