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南常宁市资源产品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1页
论湖南常宁市资源产品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2页
论湖南常宁市资源产品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湖南常宁市资源产品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常宁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南岸,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中国油茶之乡”、“杉木楠竹之乡”、“世界铅都”,但随着铅、锡等不可在生资源过量挖掘,“世界铅都”被迫转型,从依赖有色金属资源发展战略向绿色生态型发展战略发展,在转型中如何保护绿水青山而发展?如何与全国一道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基于此,本文针对常宁的资源产品进行分析,阐述面临的问题及原因,从而选择适合常宁未来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常宁;资源产品;问题;战略 一、常宁市的资源情况 截止2016年底,常宁户籍人口总户数29.21万户,总人口97.01万人;常住人口83.14万人,其中:农村43.15万人,城镇39.99万人。城镇化率48.1%。2016年,常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6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51.98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完成114.11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完成130.58亿元,增长11.5%。 (一)常宁的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常宁市铅锌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尚保有铅锌基础储量(122b级)700余万吨,在矿山深边部及邻近周边区域,尚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预测还有铅锌金属量约530万吨(其中锌300万吨,铅230万吨)除了铅锌矿,还有金、银、铜、锡、钨、锑、汞等9个矿种。2010年,有矿点89处,其种金55.3万吨、铜6.3万吨、铀11.7吨、硫920.9万吨。 2.油茶资源。常宁市国土总面积306.4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74.8万亩,现有适宜种油茶的荒山和迹地达19万亩,可供改造的油茶低产低效林44余万亩。常宁市油茶资源丰富,茶油每年产量达5000吨左右,年产值达5亿元。常宁市油茶遍布全市各地,现有油茶林面积74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42.3%,占经济林面积的90%。 3.茶叶资源。常宁市的有机茶在衡阳乃至全湖南省享有盛名,是有机茶重点产区。茶叶核心产地塔山乡是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重点产茶村均处于海拔600-800米的云雾缭绕的高山之中,所生产的茶叶品质优,蛋白质、氨基酸以及“锌”、“硒”等有益的微量元素丰富。塔山山岚茶为宋代时期的贡品,具有减肥抗病、排毒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被誉为天然的饮料,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4.常宁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全年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形成了“天堂山之高、天堂湖之秀、财神洞之奇、古民居之幽、西江漂流之趣、中国印山之绝”的旅游特色。其中,“古塔培元、印山神韵、天堂湖光、毗峰山色、泉峰曙照、瑶乡漂趣、义山佛光、新河花洲”被称为常宁八景以及塔山独特的瑶乡风情与民族文化,能感受到苗乡的民俗民居民饰的独特和全域瑶乡民族风情园的境地。 二、常宁市资源产品发展困境 (一)铅锌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在我国铅锌冶金产业大量进口精矿的背景下,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常宁市铅锌资源虽有一定优势,随着铅锌产品产量和需求的快速增长,资源的耗竭与保护环境被重视,铅锌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气,使得湘江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常宁市铅锌冶化产业发展面临沉重的环保压力。 (二)油茶产业发展制约重重 常宁市油茶产业的资金投入过于单一,信贷融资渠道和机制保障不足。再加上常宁市技术推广机制不完善。茶农基本不采用垦抚、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而使用原有耕种,而榨油后的茶枯基本不进行二次利用和加工处理,而是直接抛弃或废置,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以及防火意识薄弱。 (三)茶叶发展不成气候 首先因茶树大部分在19世纪80年代耕种,品种老化,茶叶产量低而导致经济效益较低,其次加工工艺水平制约以及只加工春茶而导致茶叶利用效率低。再次加工作坊多乱差,质量偏低,趁机炒作导致茶叶市场混乱,最后由于茶叶采摘和加工的劳务经营成本增加而导致企业盈利效益减小。 三、常宁市资源产品发展战略 常宁未来的发展战略应是发展“百里油茶示范园”“茶文化产业园”“生态文化休闲园”“宜阳工业园”规划战略。 第一,积极培育和完善“宜阳工业园”,打造宜阳工业园作为承接沿海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园区。以农副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机械制造为主的环保型、低耗能性企业入驻发展,配套发展商贸、服务等第三产?I,重点引进一批加工技术先进、对园区入园项目实行“一站式审批、保姆式服务”,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提升园区产业集群和共生发展,增强区域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力。 第二,打造“百里油茶产业示范园”。以现有产业基础为依托,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引入相关的资本和便捷的信贷,给予相关资金奖励、政策扶持和机制保障,以油茶生物资源培育、茶油精深加工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市场营销、生态文化为手段,形成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从油茶资源培育、加工、交易平台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四个方面进行总体规划,形成完整的油茶产业链条。 第三,打造“茶文化产业园”。通过建设塔山瑶族乡山岚茶为代表茶文化园,结合其紧邻天堂山森林和天堂湖景区以及民风淳朴瑶乡民族文化,利用其夏凉冬寒,避暑休闲的优势,塑造山水文化、瑶族文化和旅游文化于一体的茶文化产业园,充分利用高山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高山茶叶生产,实现高山茶文化产业园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 衡阳常宁市旅游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在面临即将到来的世界性的工业4.0革命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经济新常态下,依靠“承接泛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宜阳工业园”“百里油茶园”“茶文化产业园”等新产业发展为主的泛农业产业链来应对新一轮的未来挑战,未来如何走出一条产业协调共生,互利共赢的生态共生园区,将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李彦西.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理论系统研究-以黔南州平塘县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