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是自然的精华,更是自然的朋友,所以,人类的种种情感往往向自然宣泄。普希金眼中的大海,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史铁生生命中的地坛无不是他们情牵梦绕的圣地。同学们,当我们畅游于文学的海洋时,我们会发现,有太多太多的失意文人,当他们面对自然山水时,都会与之擦出情感的火花,留下了令人陶醉的文字。上节课我们讲到的愚溪诗序的作者柳宗元就是一个失意文人的典型。我们知道他被贬柳州,只能以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他笔下的山水都饱含了作者的酸甜苦辣。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欣赏他的文章愚溪诗序,走近那律动着诗人不平之心的愚溪山水。(出示课题)师:上节课,我们在梳理这篇文章的字词时,有的同学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字在不断的重复出现,哪一个字啊?生:“愚”。师:对了,全篇总共四百多字,而愚字却出现了27次之多。为什么柳宗元要用这么多的愚呢?这节课我们就试着从以下三问题着手探究,看看能否解答这个疑问。(出示课件:为何更名为愚?愚在哪里?是真的愚吗?)从第一段我们可以知道,愚溪最早是叫什么溪啊?生:染、冉溪师:那为什么要更名为“愚溪”呢?课文哪些句子体现了其更名的原因啊?谁找到了?生:明确:予以愚触罪;古有愚公谷;土之居者,犹龂龂然。(板书)师引导:愚溪更名的原因有三,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什么呢?愚溪本叫冉溪或染溪,尽管本地居民为这两个名字有争议,但它也不一定要叫愚溪啊,它可以叫其他的名字,可以叫光明港啊,可以叫白马溪啊,为什么作者独独命名为愚溪呢?生:第一个原因是主要原因,作者被贬,内心的郁闷无法排遣,所以借山水来发泄。师:非常好,说到点子上了,关键原因在于作者自己。由于作者遭被贬于此,不平与愤懑淤积于心,无法排遣,所以只好“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借永州秀丽的山水聊以自慰,就像屈原在离骚中借“与神人往来”抒发胸臆一样。他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借愚溪之愚,抒发一种政治失意的深沉苦闷,发泄一种志不得伸的愤激。于是,作者要仿古愚公谷,给他的溪水改名为愚溪。作者为什么提到愚公谷呢? 生:愚公谷的典故。师:那愚公为什么不去报官,打官司呢? 生:政治黑暗,到处是贪官,报官也无济于事。师:(出示课件)所以,愚公非真愚,因社会政治黑暗才装愚;愚公之愚,其实是对黑暗政治的一种嘲讽与揭露。作者引来齐桓公时的一老翁作为千古知已,流露出自己在风云变幻的时政面前的卑微、无奈和不满。柳宗元想起愚公谷,潜意识里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想以此削减心灵的寂寞,从而获得某种生活的激情。无独有偶,在柳宗元之前的唐代大诗人王维,在历遭坎坷仕途之后,也曾用愚公谷指代他的往处,并作愚公谷一诗以抒怀:“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或许,王维的孤傲情志又进一步点燃了柳宗元定名愚溪的信心。师:由于这些原因,作者更其名为愚,那么这条溪到底愚在什么地方呢?作者在文中第几段有提到呢?生:课文的第三段。具体愚在哪几个方面呢?试着用课文原句来回答。生: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不能兴云雨。总结: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出示课件)师:作者在总结愚溪自身特点的时候说这条溪“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作者说,愚溪很像我,那说明作者与愚溪在某个方面的特点是一致的是吗?一致在什么地方呢?生:无以利世。愚溪因对世人没什么有用之处,自然无人涉足,无人游览,被弃于凄清冷寂之地,而作者遭排斥,才华和抱负被埋没,被打击,同样被贬到冷寂之地。师:非常好,也就是说,由于愚溪的无以利世和我是很像的,所以即使是玷辱了他,用愚来称他也是可以的“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柳宗元说自己不能为社会作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能为世人造福。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做永州司马难道就不能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吗?可作者为什么要说自己无利于世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几个词语,(课件:大舟小船?蛟龙小鱼?云雨水气?说明了作者怀有大才,想要匡世济民有一番大作为,可惜怀才不遇,)说明了无以利世这句话中还有话:柳宗元何尝不想有利于世?只是遭排挤、被贬谪,才华和抱负不能充分施展,不能实现利世的理想罢了。所以短短一句话,其实包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与不满。作者从溪之愚看到了人之愚,那么作者认为人之愚,都愚在哪里呢?文中提到了哪几个愚人呢?生:三个:宁武子:智而为愚 颜子:睿而为愚 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宁武子是聪明而装愚,颜回是明白而装傻,他们都是聪明人,都是大智若愚的愚。柳宗元自己“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师:除了这三个人,其实作者还说到了一个人:愚公,愚公也不是真愚,愚虽有贬义,公却是尊称且愚是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所以作者认为天下最愚的人就是自己了。那么他是真的愚吗?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返回)刚才我们说了溪之愚和人之愚,我们先来看一下,愚溪是真的愚吗?溪本来和愚字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因为作者的到来,所以被更名为愚,而愚溪周围的景色美吗?哪句话说明其美啊?生:“得其尤绝者家焉”并且有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这么美的景色因为什么被冠以愚字呢?生:“以予故,咸以愚辱焉”。点明了这里的山水本来并不愚,只是以予故,才蒙受了愚的冤屈。 师:非常好,这边作者把八愚的命名与自己的联系起来:点明了八愚是因作者的出现而愚的,是不得不愚 。那么作者真的像他说的那样“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吗?他真的是傻到了这地步吗?连自己爱的山水也跟着一起变愚?课文中写到他愚的原因是“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什么叫遭有道?上文提到邦无道则愚,无道是政治混乱,那么有道就是指遇到圣明天子的政治清明的时代。那时候的政治真的那么清明吗?(结合背景:课件)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的永贞变革,把矛头直指豪门贵族、藩镇、宦官,革除弊政,打击权奸,作了一些对人民有利的事情。结果被宦官勾结豪门贵族镇压了下去,唐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宪宗李纯。唐宪宗李纯上台后,杀了王叔文,逼死王伾,贬柳宗元于永州并终生不得量移。像唐宪宗这样的天子难道是圣明的吗?很显然,说这样的天子是圣明的,是什么手法呢?(描写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因而,所谓的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便无一不是反语了。师:既然如此,他说自己愚是真的愚吗?生:不是。师:作者用反语说自己违于理,悖于事,其实是为了说明自己名愚实不愚,文句间,淤积着作者心中不得不愚的愤懑和无奈。师:那么既然愚溪不愚,愚人也不愚,作者为何以愚名之呢?提问学生小结:(课件出示:失意文人面对自然山水)因为当仕途失意的柳宗元面对着永州山水时,溪、丘、泉、沟、池、堂、亭、岛仿佛是作者苦难的知己,而奇石异木也成了作者耿直性格的象征。由于自己的愚使这些山水也被以愚名之,把自己的愚与溪水的愚融为一体。明明是风景极佳的地方,由于予家是溪,便不能不把愚字强加在溪水的头上;明明是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因为我的缘故也不能不把愚字强加在丘、泉、沟、池、堂、亭、岛的头上。从丘、泉、沟、池、堂、亭、岛的受愚的称号的屈辱,自然可以联想到作者受到的屈辱。明确:第五段作者再次面对永州的山水将愚溪与作者个人的情况相结合,通过类比,写出愚者自有愚者的乐趣,那么作者是如何将愚溪和愚人进行类比的呢?生:这一段,写出愚溪不愚:溪虽莫利于世,但是溪水能鉴照万物,清洁光亮,秀丽澄澈,铿锵鸣响,有金石之声。实有超凡脱俗的好处。接下来,作者将自己与 愚溪类比,写出愚人不愚:予虽不合于俗,从人世中被排挤出来,却有一支能洗涤世间万物、包罗各种形态的笔伴随着自己,安慰着自己。在这无违无碍的茫茫然的大自然中,返璞归真,自得其乐,不合于俗,却超然于俗。师:作者在最后一段笔锋一转,通过类比,在代溪解嘲之后又自我解嘲,点明愚溪与愚人的共同之处是名曰愚,实则不愚。将溪之愚,己之愚写作一团,达到了“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形神俱忘得化境。最后作者以愚辞歌愚溪,寂寞的文人与寂寞的山水互相观照,同归于寂寥和无奈。内心深处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情溢于言表。综上所述,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全在一个“愚”字上作文章,托物自况,曲折地渲泄了作者“心有蓬塞而不得其路”的压抑和悲愤心情,愚景、愚己都在愚人、愚社会,细细品读,情味无限。讨论:柳宗元写愚溪诗序与苏轼写赤壁赋的异同点:相同点:柳苏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散文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写作背景相似:都是被贬 仕途失意公元805年,柳宗元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永贞革新”,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但不久王叔文改革就在宦官宦旧官僚的反攻下而失败。柳宗元刘禹锡等为首的八个主要成员都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柳宗元被贬永州,愚溪诗序就作于永州任上。作者借一“愚”贯穿全文,借愚溪风景抒发自己被埋没的受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半年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2年秋,苏轼初游赤壁,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苏轼在这篇文章里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两篇文章的目的一致:都是来排遣心中因政治遭遇而带来的苦闷不同点:两人在文中抒发的情怀有很大的不同:柳宗元在苦闷之余更多的是牢骚不平愤慨。而苏轼在文中的乐观旷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愚文中,宗元言“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柳宗元说自己参加王叔文政治改革是犯愚,并在下文中一连串的并举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说如此奇异的山水都被“他的愚”所辱没。宗元的愚,明显是对现实的不满。宗元写道,宁武子是智而为愚,颜子是睿而为愚,都不是真愚,而他自己在清明的时代作违背事理的事,才是真愚,是愚者中的“佼佼者”。宗元还写道,愚溪“莫利于世”同他“无才无德”最相像,如此的愚溪只能让他这样的愚人“喜笑眷慕”,最后宗元说自己“超鸿蒙,混希夷”达到了愚者最高的境界。其中折射的悲愤不满不言而喻。柳宗元以愚者自居故作旷达,实则表现的是对现实的不满,他的所谓旷达实际上是牢骚不平,宗元在挫折面前的如此表现反映了其性格的不成熟。二:赤壁赋中的苏轼就和柳宗元不一样,读赤壁赋给人一种别样的享受:清风、明月、饮酒、赋诗、高歌,再加上洞箫相和,使得全文充满了诗情画意,仿佛进入美妙的神话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根本感受不到苏轼因被贬而生的苦闷不平之情。苏轼为什么能在这一时期写出这样“轻松”的散文,这主要源于其在宦海沉浮中磨练出的对人生得失的一种旷达态度。苏轼的旷达不仅表现在其在赤壁赋中展现的诗情画意,更主要的是对人生得失的超然态度。在赤壁赋中,苏轼借客之口提到,人生短暂,长江无穷,英雄伟业,终赴东流,凡夫俗子不过天地之间一蜉蝣、沧海中一粟粒,功业建立不得,飞仙亦不能成,岂不可悲!这些愁绪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吗?苏轼虽借客之口说出,难道不是其一度产生的吗?苏轼宦海沉浮当比常人体会的更为深刻。但苏轼不是常人,他能从愁绪中超脱出来。苏轼说,水虽流去,终还是水,月有盈虚,终还是月。自不变而看,万物同人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这不是苏轼对人生长短的超然领悟吗?当我们凡夫俗子正为此长吁短叹时,苏子已处之泰然。凡夫俗子对待得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黑龙江佳木斯市卫生健康委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2025湖南湘潭市纪委监委所属事业单位选调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音箱的语音识别技术进展
- 2025南方石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贵州习水县官店镇卫生院招聘见习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广西姆洛甲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江苏苏州丰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广东越秀区华乐街道办事处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承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见习岗位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煤矿回收材料管理制度
- (2025)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石化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以桂为墨:高中桂花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
- 游戏俱乐部投资合同协议书
- 三级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云南事业单位a类真题及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1-4答案
- 委托品牌代工合同协议
- 珠宝购销合同书范本珠宝购销合同书5篇
- 美容皮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 2025年机关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