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1—2综合测试[人民版][试题1].doc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2/10/9db94492-54f6-455a-b5d4-36942ee3a5df/9db94492-54f6-455a-b5d4-36942ee3a5df1.gif)
![必修一专题1—2综合测试[人民版][试题1].doc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2/10/9db94492-54f6-455a-b5d4-36942ee3a5df/9db94492-54f6-455a-b5d4-36942ee3a5df2.gif)
![必修一专题1—2综合测试[人民版][试题1].doc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2/10/9db94492-54f6-455a-b5d4-36942ee3a5df/9db94492-54f6-455a-b5d4-36942ee3a5df3.gif)
![必修一专题1—2综合测试[人民版][试题1].doc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2/10/9db94492-54f6-455a-b5d4-36942ee3a5df/9db94492-54f6-455a-b5d4-36942ee3a5df4.gif)
![必修一专题1—2综合测试[人民版][试题1].doc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9-2/10/9db94492-54f6-455a-b5d4-36942ee3a5df/9db94492-54f6-455a-b5d4-36942ee3a5df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田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第一次统练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4、“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礼记 大传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5、观察下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长子 长子 次子 嫡子次子 A、B、周 王C、庶子D、6、中国古代出现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和某项重要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该项政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始于( )A、西周 B、秦朝 C、唐朝 D、宋朝7、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 )A、分封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宗法制的确立 D、三省制的确立8、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A、皇帝 B、太尉C、御史大夫 D、丞相9、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主要是由于( )A、郡县官吏必须由上一级任命并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10、西汉时期形成的“中朝”( )A、与外朝同属一个机构 B、与皇帝容易产生矛盾C、掌握司法与行政大权 D、行使国家的决策职能11、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12、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C、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13、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的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吏部14、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A、州刺史的设立 B、分封制的创设 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D、行省制度的创立15、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A、废除了丞相制度 B、设置了军机处 C、扩大了六部权限 D、推行了行省制16、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17、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1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9、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有(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北宋枢密院的设置元朝设立中书省清朝设立军机处A、 B、 C、 D、20、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室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室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室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不断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1、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败C、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D、专制军权受到强烈冲击2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主要表现是( )A、中国资源被掠夺 B、中国主权遭到破坏C、中国封建制度衰落 D、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 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24、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鸦片 B、传播宗教 C、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25、下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日本发动侵华甲午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B、协定关税C、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26、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27、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阿Q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仲甫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28、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29、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这是为了( )A、抗击八国联军 B、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30、“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鸦片战争31、1937年8月9日申报的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示,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团结抗战 B、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C、春秋的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D、春秋是共产党主办的报刊32、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台儿庄战役 C、南京大屠杀 D、中共七大的召开33、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出现在( )A、淞沪会战中B、太原会战中 C、徐州会战中D、枣宜会战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34题18分;第35题16分;共34分。34、根据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图一 签订南京条约 图二 签订马关条约图三 辛丑条约的签订图四 1945年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请回答:(1)上述四幅图片分别在什么战争后签订的?(4分)(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8分)(3)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3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世官制度下官员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2分)材料二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2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分)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3)科举制度兴起于何时?(1分)其选拔官员的方式是什么?(1分)(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有何积极影响?(8分)大田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第一次统练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34题18分;第35题16分;共34分。34、(1)(2)(3)35、(1)(2)(3)(4)大田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第一次统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11BBCBCBBADDB1213141516171819202122AACACDCCCCB2324252627282930313233CDCBAABCDA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34题18分;第35题16分;共34分。34、(1)中英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每点1分)(2)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每点1分)马关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每点1分)(3)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共同体的实践
- 跨学科整合视角下小学数学与美术的融合教学实践
- 2025常德助理医师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城市燃气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建筑工程方案
- 2025滨城区幼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大学生物学理论考试题
- 潜水员考试题
- 电信招聘答题题库及答案
- 蓝领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北京基金考试真题及答案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 2025广西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批项目制用工招聘8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北京门头沟区招聘社区工作者2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届高三语文9月联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含答案
- 2026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集锦
- 养殖业危险废物处理方案
- 2025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社会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100题】2025年时政试题及答案
- 高处作业考证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