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策略研究一、引言 2008年1月26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标志着该地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交通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若能实现该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对于广西及中国华南西南其他省区的经济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根据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和现存的发展经验,某一区域的发展不可能是完全平衡的,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本文运用增长极的相关理论,通过研究分析,提出北部湾经济区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北部湾经济区成为重要增长极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增长极理论概述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1950年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增长极概念。之后,布代维尔、缪尔达尔、赫希曼等经济学家分别在不同程度和角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增长极理论。 佩鲁认为存在着3种经济空间:计划经济空间、引力场经济空间及均质积聚经济空间。无论是哪一种经济空间,在佩鲁的分析中强调的都是经济联系,和地理空间无关,最初的增长极理论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区域推进型产业或企业。 布代维尔等人在佩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系统地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从抽象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布代维尔认为存在着3种空间:均质空间、极化空间及规划空间。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进一步发展了增长极理论,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他认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扩散效应),也有不利的一面(极化效应)。 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对区域增长极的研究又深入了一步。赫希曼认为,经济增长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必然形成不平等。短期内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通过计划极化效应表现出来,而从长期看增长极会产生“聚集不经济”,从而产生“涓流效应”,当涓流效应超过极化效应时,地区经济的差距将会缩小。 增长极概念在区域研究中的演变已完全脱离了佩鲁最初的分析基础。一般而言,区域科学研究者们都把增长极理解为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体。一些学者认为:“增长极是围绕主导产业而发展起来的,通过投入产出关系而紧密联系的,在地理上又是聚集在一起的产业群”。因此,主导产业选择问题是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对北部湾经济区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研究分析。 (二)北部湾经济区成为新增长极的现实依据 查阅国内期刊网数据库的文献,对增长极形成条件的已有论述中,并没有形成标准的衡量指标。本文将从区位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3个方面对北部湾经济区是否具备形成经济新增长极的条件进行研究。 1.区位因素。北部湾经济区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行政区域组成,同时包括玉林市、崇左市的交通和物流。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95公里,人口1250多万,是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东临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沿海又沿边,是中国西部唯一沿海的地区,是最便捷的西南出口大通道。在中国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代替的战略地位和作用。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涉及到19亿人口,近6万亿美元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的贸易额。据测算,将有7000多个产品实行零关税。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合作交汇点,成为中国对东盟开放的桥头堡,进一步强化了其区位优势。 .经济因素。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比较晚,经济规模无法与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相提并论,产业链条也相对较短,然而该地区增长速度很快,增长潜力巨大,具有后发优势。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 2006-200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从1434亿元增加到2450亿元,年均增长16.7。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9,比广西整体高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7.2个百分点。 .政策因素。优惠政策是培育增长极的途径,也是形成新增长极必不可少的条件。北部湾经济区特殊的区位和巨大的发展潜能为它赢得了多重的国家优惠政策,具有非常良好的政策环境。不但享有国家给予的4项传统优惠政策:即西部大开发政策、沿海开放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政策和边境地区开放政策,还享有5项新政策优惠:即综合改革配套、重大项目布局、保税物流体系、金融创新和开放合作。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享受如此多重优惠政策的地区已不多见,因此,该地区已经占有了政策高地的重要优势。 总之,北部湾经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新经济增长极已经初见端倪。但是广西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均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不完整、产业链条短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和地方特色,快速准确地选择主导产业,是目前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新增长极成长的重要战略抉择。 三、北部湾经济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培育区域增长极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增长极形成初期,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关于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罗斯托的“主导部门分析法”、赫希曼的“产业关联基准”、筱原三代平的“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针对某一区域,根据这些基准设立相关指标,通过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适合该区域特点的主导产业。根据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一般原则和北部湾经济区的特殊性,本文选取4个指标作为该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标准。 (一)衡量产业的市场潜力的“市场占有率”,其计算公式是: i=(Q1i/Q2i)*(AQ1i/AQ2i),i=1,2,3, n 其中,i是某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该值越大表示该产业市场潜力越大。Q1i和Q2i分别代表所研究区域及其高层次区域某产业的年销售产值,AQ1i和AQ2i表示相应的人均销售产值。 (二)衡量产业比较优势度的“比较劳动生产力”,其表达式为: i=(Y1i/Y2i)(L1i/L2i) 其中,Y1i和Y2i表示某产业的总产值和该区域全部工业总产值,L1i和L2i表示区域某产业的劳动力总数和区域全部产业的劳动力总数,i是区域某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力。i1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全部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值,该产业是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i值越大,其比较优势越大。 (三)衡量产业规模的“专门化率”,理论上包括“净产值专门化率”和“劳动力专门化率”,本文选取“净产值专门化率”作为标准,其计算式为: Zi=(g1i/g2i)(G1/G2) 其中,g1i和g2i分别表示所研究区域某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全国该产业的工业增加值,G1和G2分别表示所研究区域全部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全国全部产业的工业增加值。Zi1,则说明这个产业是所研究区域的专门化部门,Zi值越大,专门化程度越高。 (四)衡量产业关联度的“波及效果系数”,其表达式为: Bi=(Yi+Gi)/2 Yi、Gi、Bi分别是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波及效果系数。Bi值越大,说明该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越强,它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大。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可以通过里昂惕夫逆矩阵系数计算出来: Yi=h1i/h2i Gi=z1i/z2i 其中,h1i代表被研究区域某产业纵向逆矩阵系数的平均值,h2i代表该区域全部产业纵向逆矩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Yi就是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Yi值越大该产业影响力越大;z1i表示所研究区域某产业横向逆矩阵系数的平均值,z2i代表该区域全部产业横向逆矩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Gi就是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Gi值越大,说明该产业受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越大。对以上4个指标值进行加权平均,加权平均表达式是: T1=Aj.Xj(j=1,2,3,4) 其中,Xj代表某产业4个方面的指标值,Aj代表4个指标的各自权重,根据对主导产业重要性程度的贡献大小,市场占有率、专门化率和波及效果系数的权重分别取0.2、0.25、0.35和0.2,Ti代表该产业的综合指数,Ti1则表示该产业符合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现选取12个产业部门,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的各项指标值如下表所示。 为方便观察,表中大于1的数值用黑体表示。由最后一列可以看出,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等6个产业的综合指数值均大于1,可以初步选定这6个产业作为北部湾经济区主导产业。但是必须考虑到北部湾经济区正处在开发阶段,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层级不高,经济技术条件还相对落后,应集中主要力量和资源,把最重要的2-3个主导产业发展起来,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结语 北部湾经济区是目前我国进一步深化西部开放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之初“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后来的“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到目前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都是成功运用增长极理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例子。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既要借鉴中国现存增长极发展的经验,又必须考虑自身区位和资源禀赋方面的优势。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现阶段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准确发展定位。北部湾经济区应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近期与中期要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远期还应该成为相关的研发和高端服务业中心,打造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及东南亚连结地带经济增长的新的一极。 二是尽快完善产业布局,尤其是主导产业选择、培育、升级和转变的问题。适当引导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的发展,发挥主导产业的正外部效应。关联产业应该优先考虑物流、信息与区域性金融服务业。由于本文只针对该地区增长极培育初期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其他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教导处春季师生互动计划
- 医院消防培训演练课件
- 2025年度幼儿园健康饮食推广计划
- 小学2025-2025学年第一学期科技节活动计划
- 抗肿瘤药物毒性研究与应用
-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培训计划
- 犬猫常见传染病防控要点
- 小学体育课程实践计划
- 学校春节假期安全措施及活动安排
- 科技研发项目时间管理及应对措施
- 山推SD16结构原理课件
- 病假医疗期申请单(新修订)
- 钻孔桩钻孔记录表(旋挖钻)
- 660MW机组金属监督项目
- JBK-698CX淬火机数控系统
- ZJUTTOP100理工类学术期刊目录(2018年版)
- 心理学在船舶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JJF(鄂) 90-2021 电子辊道秤校准规范(高清版)
- 超星尔雅学习通《今天的日本》章节测试含答案
- 餐饮量化分级
- 三一重工SCC2000履带吊履带式起重机技术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