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锐分布本质论的悖论.doc_第1页
郭锐分布本质论的悖论.doc_第2页
郭锐分布本质论的悖论.doc_第3页
郭锐分布本质论的悖论.doc_第4页
郭锐分布本质论的悖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布本质论的悖论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第65-73页,商务印书馆2002年) 411 分布本质的词类观 谈词类的本质,是谈词类是什么的问题。 目前有一种观念,认为词类是分布类,词类的本质是分布。这是自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以来的普遍观念。这种观念主要用两种方式说明:一是用分布观念直接说明,二是用索绪尔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加上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分布分析来说明。 美国描写语言学把分布和类联系起来。Bloomfield(1926)认为,形式所占据的位置是它的“功能(function)”,所有具有相同功能(same functions)的形式组成一个“词类(word-class)”,语言中最大的“词的类(word-class)”就是这个语言的“词类(parts of speech)”。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指出,语言是形式,不是实体。所谓形式。指语言成分的价值不是由成分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成分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有两种:组合关系(rapports syntagmatiques)和联想关系(rapports assosiatifs)。组合关系就是成分相互组合的关系,如法语: Dieu est bon(上帝是仁慈的。) Re-lire(再读) 联想关系指有共同点的成分在人的记忆中通过联想而聚集成类的关系,如:法语的enseignement(教育名词)这个词会使人联想到enseigner(教动词,有同源关系)、changement(变化名词,后缀-ment相同)、ducation(教育名词,有同义关系)等,enseignement和这些词有联想关系。 索绪尔的联想关系还不是分布意义上的关系,它主要是指同源关系、构词形式类似的关系、同义关系等。 为避免“联想关系”这一术语有心理主义之嫌,后人改用“聚合关系(rapports paradigmatiques)”。(参看程曾厚普通语言学评介,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陈望道(1941,1942,1978)进一步把聚合关系与分布分析结合起来;成分按组合关系组成组合体,组合体中处于相同语法位置的成分聚合成类(对于词的聚合而言,聚合类就是词类),而组合又是从聚合类中选择成员,即组合体是词类的序列。如:组 合 关 系我 读 书他 看 报王同志 写 文章a b c名 +动 +名聚合关系 说分布相同的词形成一个词类,这里的“分布”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1、单项分布(为论述方便,此处把成分所占据的某一个语法位置叫一个分布,与Harris的定义不同)。从聚合角度定义词类的说法属于这种情况,即具有某项相同功能的词属于同一词类。 2、总体分布。即所有分布都相同,Bloomfield的说法基本是这种情况。 3、部分分布。在部分分布特征上有共性的词可以归为一类。 无论是什么意义的分布,都不能证明词类是分布类,认为词类是分布类的观点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证明。 412 单项分布观的悖论 可以从三方面说明单项分布词类观的悖论。 一、单项分布相同的词并不一定属于同一词类,如: (1) 状中 主谓 主谓 述宾 a很 大 今天 晴 人 好 喜欢 吃 b拳头 大 今天 晴天 去 好 喜欢 酒 又如能做主语的词中,有“电话、认真、休息、许多、慢性、十”等属于不同词类的词。 二、属于同一词类的词不一定有相同的单项分布,如:“年事、现年”只能做主语,“剧毒、泡影”只能做宾语,没有相同的单项分布,但都是名词。“活像、企图”只能“宾”,而“住(抓住)、着(打着)”只能做补语,但都是动词。 三、语法位置的总数非常多,很难说清语法位置到底有多少,而每一个位置上能进入的词都不完全相同,若一个单项分布代表一个词类,那么词类的总数也会多得多,而这些类的成员有很多又是重合的。根据单项分布分类,实际上相当于“一线制”,让词类和句法成分一一对应起来,几乎每一个词都是兼类。因而这样的分类没有意义。 可见,认为单项分布相同的词形成一个词类的说法不成立。 413 总体分布观的悖论 一、语法位置的总数到底有多少,很难有确切的答案。用来分类的语法位置越多,类的总数就越多。用来分类的语法位置哪怕有一点差异,分出的类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根据总体分布划分词类将很难有确定的类。 二、即使我们可以找到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语法位置,以此采划分词类,那么可以发现几乎不存在分布完全相同的词,若要严格采取分布相同是一个词类的说法,那么,几乎每一个词就是一个词类,等于没有词类。 为了说明这一观点,我们选取了60个词,考察在36个语法位置上的分布情况,表411(见附录)是考察结果。可以看到,这60个词中,分布完全相同的只有4对(人-桶,岁数-举动,慢性-私人,究竟-亲自)。若要以总体分布划分词类,那么这60个词应分为56类。 陈小荷(从自动句法分析角度看汉语词类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尝试用做句法成分的能力的总体分布划类,结果得到一千多类,这样的分类是按较严格的分布观念进行的词类划分,划出的类的确是“词的分布类”,但却不是“词类(parts of speech)”。显然,“词类(parts of speech)”是特定意义上的类,并非任何(词的分类”都是“词类”,“词类”是以范畴化为基础所作的分类,即划出的类之间都有范畴上的差异,都有模式上的差异。纯粹根据分布异同所作的词的分类跟把词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单纯词合成词一样,都不是词类。事实上,大多数学者的实际做法是选择部分分布特征来划类而忽略另一些分布特征。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其所持的分布本质的词类观是冲突的,如果我们承认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就应否定分布本质的词类观。而且,选择哪些分布为划类标准,不是分布本身能回答的,需要依赖其他因素。 414 部分分布观的悖论 前两种分布词类观有人说,但实际操作的人少,多数学者采取的是选取部分分布特征划分词类而忽略其他分布特征的办法。若认为词类是分布类,这种办法在理论上有什么问题呢? 一、若认为分布是词类的本质,可以从词的分布中选取部分分布特征作为划类标准,那么,对某一类而言应有对内有普遍性并且对外有排他性的分布,但根据我们的考察,实际上找不到这样的分布。 下面我们就几个主要词类的主要语法功能举例说明这种现象。 先看对内无普遍性的情况(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具体数据见91的统计): (一)名词 1、*主语:作为、地步、新生、着落、剧毒、来由、国际、泡影、乐子、一体、鬼胎。 2、*宾语:年事、浑身、谈锋、爱憎、现年、常言。 3、*数量:私人、人类、总和、内心、手工、哥、航运、列强、军事、利弊、总和。 4、*定语:私人、外界、敌我、中外、出手、现年、国际。 5、*定语:把戏、称号、大局、法子、方针、害处、举动、巨响、计策、理由、勾当、胆子、跟头、差错、措施。 (二)动词 1、*不没:活像、有关、总计、连绵、致使、出落、看待、注定、有待、查收、胆敢、捉摸、地处、肄业。 2、*谓语:住(抓不)、着(打不)、透顶、绝顶。 3、*状语:备用、不息、参半、不等、同上、扑鼻、留念。 4、*真宾语:工作、休息、飞跃、搏斗、倒退、着想、劳动、成长、浮动、到来、交际、考试、崩溃、发育、相反、颤、倒(do,颠倒)。 (三)形容词 1、*不;荣幸、异常、难免、微小、无情、有趣、不安、不错、不利。 2、*很(代表绝对程度副词):平衡、相同、像话、一样、耐烦、景气、道德、起眼、要脸、寻常。 3、*谓语:个别、停当、停妥、巧合。 4、*补语:荣幸、异常、辛勤、间接、抱歉、静、个别、固执。 5、*定语:不错、干脆、高兴、像话、荣幸、齐全、停当、妥当、糟糕、一样、对、多、挤、久、痒、痛。 (四)状态词 1、*谓语:飞快、崭新、火热。 2、*补语:好端端、雄赳赳、羞答答、指指点点、磨磨蹭蹭、闪闪、重重、旖旎、皑皑。 3、*的2:皑皑、闪闪、旖旎、优良、崭新、金黄、碧绿。 (五)区别词 1、*定语:亲爱、心爱。 2、*的:公共、机要、日用、聋哑、接力、集约。 真正对内有普遍性的分布大概只有数词的“量”、量词的“数”和副词的“做状语”,但都没有对外的排他性。 下面我们看对外无排他性的情况(由于语法功能的总数很多,我们这里只谈有较大普遍性的语法功能前面谈到几乎所有语法功能都没有对内的普遍性,为了叙述的方便,下面谈语法功能的对外排他性时所说的某类词具有某种语法功能都是说这类词中至少有一部分词具有这种语法功能。): (一)主语、宾语:除副词外几乎所有实词类都具备这两个功能,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方位词、时间词、处所词、数词等都能做主语、宾语。 (二)定语:除副词、量词外,几乎所有实词都能做定语,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 (三)定语:除区别词、副词、数词外的几乎所有实词都能受定语修饰,如名词、时间词、量词、动词、形容词。 (四)谓语:除区别词、副词、数词外的几乎所有实词都能做谓语。动词、形容词、状态词一般情况下都能做谓语,名词、时间词、数词和副词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做谓语。 (五)状语:副词、形容词、状态词、数量词、时间词、方位词、处所词能做状语。 (六)不没:动词、形容词具备此功能。 (七)很很不:形容词、动词具备此功能。 (八)补语:动词、形容词、状态词具备此功能。 (九)补语:动词、形容词能带补语。 (十)宾语:动词、形容词具备此功能。 (十一)状语:动词、形容词、状态词、名词、时间词、数词能受状语修饰。 (十二)连谓:动词、形容词、状态词能做连谓结构的直接成分。 (十三)了:动词、形容词、名词、时间词能带“了”。 (十四)着:动词、形容词能带“着”。 (十五)过:动词、形容词能带“过”。 (十六)数量:名词、动词、形容词、时间词能受数量词组修饰。 (十七)数词:量词、名词能受数词修饰。 (十八)在到往:方位词、处所词、时间词能做“在、到、往”的宾语。 (十九)量:数词、形容词、指示词具有此功能。 真正能被认为对外有排他性的较概括的语法功能(语法功能也有概括和具体的区别,比如“与别的成分组合”比“做句法成分”概括性高,“做句法成分”比“做中心语”概括性高,“做中心语”比“受状语修饰”概括性高,“受状语修饰”比“受很修饰”概括性高)也许只有动词的“所”、状态词的“的2”、指示词的“领属性定语数量+名词”(例如“小张的那本书”),但又都没有对内的普遍性。 二、有些词具有完全不同的分布,但却属于同一词类。如上面所举“年事、现年”只能做主语,和“剧毒、泡影”只能做宾语,分布完全不同却都是名词。“活像、企图”只能在谓语中心位置出现,也不能受“不没”修饰,而“住、着”只能在补语位置出现,但都是动词。 三、即使我们可以选取部分分布特征来划分词类,那么,我们发现实际上不能根据分布特征本身回答为什么选取这些分布特征而不选取另一些分布特征作为划类标准,而选取不同标准划类,得到的类也就不同。比如说我们把只能做状语的词划为副词,那么为什么不把只能做补语的词划为唯补词,只能做宾语的词划为唯宾词呢?为什么我们以能受“很”修饰并且不能进入“很”为标准划出形容词,而不只以能受“很”修饰划出形容词呢?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心目中事先没有词类区分,不考虑分布以外的其他因素,要纯粹根据分布特征划类,实际上无从下手。 415 相似论的悖论 由于很难为词类找到对内有普遍性、对外有排他性的分布特征,把分布特征看作词类本质的观念受到质疑。有学者尝试从相似论角度解释词类的分布本质,认为词类是根据分布上的相似性聚集成类的。根据是否利用原型来聚类又分为原型论词类观和总体相似聚类观。 4.1.5.1 原型论的悖论 史有为(1994)提出汉语词类的柔性处理方法,袁毓林(1995,1998)从原型论或家族相似性观点来处理分布和词类的关系。袁毓林(1995,1998,2001)认为,词类是原型类,一个类的典型成员共有一些其他词类所没有的分布特征,而非典型成员分布特征不完整,但可以根据与典型成员的相似性把非典型成员吸收进来,归为一类。比如“耐烦、景气”不能受“很”修饰,但典型的形容词除可以受“很”修饰外,还可以进入“很不”位置,而“耐烦、景气”也可以进入“很不”位置,所以根据分布的家族相似性原则,可以断定“耐烦、景气”是形容词。又如“极”一类词可以做状语和补语,可以比照只能做状语的典型副词“太”,把“极”归入副词,再比照既能做状语又能做补语的非典型副词“极”,把只能做补语的“透顶”归为副词。 这种做法有以下问题: 一、按照这种“分布的家族相似性”原则,几乎可以把所有实词归为一类。比如,典型的形容词可以做定语,因此,可以认为“相同、彩色、大型、木头、社会”这些可做定语的词是形容词的非典型成员而归入形容词;典型的形容词可以做状语,因此,可以把“亲自、全力”这样一些可做状语的词归人形容词;典型的形容词可以做补语,因此可以把能做补语的“雪白、来、着(zho)”也归入形容词;典型的形容词可以做谓语,因此可以把“吃、洗、休息”归入形容词。你也许会说,“彩色、木头、亲自、雪白”不能受“很”修饰,因而不是形容词,但问题是,如何知道“很”就是形容词的必要功能,而“做定语”就只是充分功能呢?“家族相似性”本身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操作中实际上无法控制,比如由于典型形容词可以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