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百思特教育 公输测试卷满分:263分班级:_姓名:_成绩:_一、 注音或字型。(27分)公输盘(bn) 郢(yng) 夫子何命焉为(wi) 闻子为(wi)梯 胡不见(xin)我于王 文轩(xun) 敝y(舆) 短h(褐) 糠(kng)糟 犀兕(s)麋(m)鹿 鳖(bi) 鼋(yun) 鼍(tu) 雉(zh)兔 鲋(f)鱼文梓(z)楩(pin)楠(nn)豫(y)章 宋无长(zhng)木 公输盘为(wi)我为(wi)云梯 守圉(y) 公输盘诎(q) 禽滑(g)厘 楚寇(ku)二、 文学常识填空。(78分)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儒、道、法、墨四大家。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选自墨子公输,它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原有71篇,现仅存15卷53篇。墨子(约前476-前390),姓墨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即:爱天下所有的人;“非攻”,即: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2、公输盘,姓公输,名盘,也写做“公输班”或“公输般”,能造奇巧的器械,民间称他鲁班。他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他曾发明了飞鸢、云梯等。3、文中“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墨子匆匆起程,力求止楚伐宋,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不辞劳苦的精神。墨子的行为反映了他坚持正义、反对侵略的战争思想。“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墨子首先指出“宋何罪之有”,再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角度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从“胡不见我于王”可以看出墨子的勇敢和果决。墨子首先拿楚国的土地、物产和宋国的土地、物产比较,然后把“王吏攻宋”的行为与“有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说明楚之攻宋实在像患了偷窃一类的毛病,暗寓攻宋不智,实无必要之意。对楚王,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公输盘以新式武器及巧妙战术与墨子进行较量,最后不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在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已告全面失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两战皆败,已然恼羞成怒,动了杀机。在危险关头,墨子胸有成竹,镇定、沉着。墨子止楚攻宋,除了靠锋利巧妙的言辞外,他的坚强后盾是实力。4、“起于鲁”是状语后置句式;“宋何罪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式;“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是状语后置句式;“胡不见我于王”是状语后置句式;“此为何若人”是宾语前置句式。5、再拜 古义:再次;今义:又一次。三、加点或划线字解释。(126分)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给、替 制造 代词,这种 将以攻宋 将要 用来 子墨子闻之 夫子(即先生、老师),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 起于鲁 出发、动身 从 见公输盘 会见 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 表示疑问语气 北方有侮臣者 欺侮 愿借子杀之 希望 借助 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 代词,他 公输盘不说 “说”通“悦”,高兴 请献十金 请允许我 量词,先秦以二十两为一金 吾义固不杀人 名词作动词,坚持道义 本来 再拜 拜了两拜 请说之 请允许我 解说 代词,指这件事 宋何罪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楚国的别称 在 在 不可谓智 聪明 不可谓仁 仁爱 知而不争 谏诤 不可谓忠 忠诚 不可谓强 坚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 名词作动词,讲道义 不可谓知类 明白事理 公输盘服 被说服 然,胡不已乎 但是 为什么 停止 吾既已言之王矣 已经 代词,指这件事 胡不见我于王 为什么 引见 向、对 诺 好 子墨子见王 拜见 今有人于此 现在 在 舍其文轩 抛弃 装饰华美的车 邻有敝y而欲窃之 破车 想 偷 代词,指破车 舍其锦绣 华美的衣服 邻有短h 粗布衣服 舍其粱肉 指好饭好菜 此为何若人 是 什么样的 必为有窃疾矣 一定 荆之地方五千里 的 土地 方圆 此犹文轩之与敝y也 好像同相比 犀兕麋鹿满之 雄性的犀牛 雌性的犀牛 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长江 汉水 的 鳄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所说的 野鸡 一种像鲫鱼的小鱼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 高大的 梓树 黄楩木 樟树 宋无长木 多余的木材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认为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为与此同类 种类、类型 善哉 好 虽然 虽然 这样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给、替 制造 必取宋 一定 攻打 于是见公输盘 召见 子墨子解带为城 解下 衣带 当作 以牒为械 用 木片 当作 器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 巧妙的方式 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抵挡 公输盘之攻械尽 的 用完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的 “圉”通“御”,抵挡 剩余 公输盘诎 “诎”通“屈”,理屈 而曰 可是 吾知所以距子矣 表凭借,用来的方法 “距”通“拒”,抵挡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表凭借,用来的方法 “距”通“拒”,抵挡 楚王问其故 缘故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的 意思 乃可攻也 就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然而 学生 已持臣守圉之器 已经 拿 的 器械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名词作动词,入侵 虽杀臣 即使 不能绝也 杀尽、灭绝 吾请无攻宋矣 敬词,请求 不四、问答题。(32分)1、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哪三个步骤。(9分)答:以义相责攻宋行为,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以智相责攻宋行为,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以技相较,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2、 本课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5分)答: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3、 试分析墨子的劝说艺术。(6分)答: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逻辑性强。先发制人,保持主动。4、从墨子的言行分析,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2分) 答: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国造云梯要攻打宋国,不远千里,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的国都来说服公输盘,表现墨子不畏艰辛,反对不正义的战争的“非攻”思想。 墨子折服公输盘和楚王的巧妙、锋利的言辞,表现墨子是个出色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具有机灵、雄辩的口才。 墨子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深入敌国,说服公输盘和楚王。表现墨子为了阻止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 墨子九距公输盘攻城之机变,说明墨子有勇有谋。 译文: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重您的力量杀掉他。”公输盘不高兴了。墨子说:“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说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公输盘被说服了。墨子说:“那么,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公输盘说:“不能,因为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墨子说:“(您)为什么不介绍我去见楚王呢?”公输盘说:“好吧。”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抛掉自己的白米肥肉,看见邻人有糟糠便想去偷。这是什么样的人呢?”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患了偷窃病了。”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那里满是犀兕、麋鹿之类,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个连野鸡、兔子、鲫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就好像白米肥肉和糟糠相比。楚国有松树、梓树、黄楩木、楠树、樟树这些大树,宋国却没有什么大树。这就好像锦绣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正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楚王说:“对呀!虽然是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云梯了,(我)一定要打下宋国。”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木片当器械。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公输盘技穷了,但他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了,可是我不说。”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可是我也不说。”楚王问这是怎么回事。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要杀死我。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了,就可以攻下了。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来进攻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楚王说:“好啦!我不攻打宋国了。”孟子两章测试卷答案满分:260分班级:_姓名:_成绩:_一、 注音或字型。(12分)夫(f)环而攻之 米s(粟)非不多也 亲戚畔(pn)之 舜(shn)发于qun(畎)亩之中 傅说(yu) 胶鬲(g) 孙叔敖(o) 百里奚(x) 行拂(f)乱其所为 人恒(hng)过 入则无法家拂(b)士二、 文学常识填空。(114分)1、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提倡君王要“与民同乐”。孟子长于譬喻,即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与孟子有关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等。2、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一部记述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计261章。孟子与大学、论语、中庸合称“四书”。3、本文针对战国时期各国混战、不恤百姓等情况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4、舜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并成为其继承人。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殷王武丁用他为相。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管仲,字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即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国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逆境造就人才。例如,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探访名山大川多次遇险,几乎丧命,但他始终没有畏惧,最终写成徐霞客游记。6、请写出下列加点或划线字的古今异义。三里之城,古:内城;今:城市。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古:代词,这;今,判断动词,是。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古:兵器;今,士兵。革,古:甲衣;今,去了毛并且加工过的兽皮。池非不深也,古:护城河;今,水池、池塘。委而去之,委,古:放弃;今,委托;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限制、界限;今,地域。亲戚畔之,古:“亲”指族内的人,“戚”指族外的人;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故君子有不战,古:无实际意义,表假设语气,可译为“要么”;今,具有、拥有、含有。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捣土用的杵;今,建筑、修路。管夷吾举于士,古:狱官;今,士兵。所以动心忍性,古:用来(通过途径来);今,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人恒过然后能改,古:这样之后;今,连词,表示后一个动作、事情紧承上一个动作、事情。征于色,古:征验、表现;今,走远路、征求等。而后喻,古:明白、了解;今,说明、打比方。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古:在里面,国内;今,进入。拂,古:不顺;通“弼”,辅佐;今,轻轻擦过,甩过。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在外面,国外;今,出去。7、“舜发于qun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都是状语后置、被动句式;“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状语后置句式;“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判断句式;“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是判断句式。8、用“/”划分右边这个句子的两处停顿。“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三、加点或划线字解释。(96分)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时机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地利不如人和 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 的 七里之郭 的 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名词作动词,围 夫环而攻之 句首发语词 表修饰 代词,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然而不胜者 这样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 城非不高也 不是 米s非不多也 指粮食 委而去之 代词,指那座城池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这 故曰 所以 说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 的 界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国防 凭借 的 险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名词作动词,威慑、震慑 凭借 失道者寡助 少 寡助之至 动词,到 极点 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代词,指失道之君 多助之至 动词,到 极点 天下顺之 形容词作动词,归顺、服从 代词,指得道之君 以天下之所顺 凭借 故君子有不战 所以 战必胜矣 一定 舜发于qun亩之中 起,被任用 从 田间、田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选拔 从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被举荐 从管夷吾举于士 被举荐 从 孙叔敖举于海 被举荐 从 百里奚举于市 被举荐 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 将要 降下 责任,使命 给 这 必先苦其心志一定 使痛苦 代词,指他们 劳其筋骨 使劳累 饿其体肤 使饥饿 身体 皮肤 空乏其身 使贫困 行拂乱其所为 使受阻扰 所以动心忍性 用来 使惊动 使坚韧 性格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人恒过然后能改 常常 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忧困 在 “衡”通“横”,梗塞、不顺 在 思虑 奋起,指有所作为 发于声 发出 入则无法家拂士 连词,假如 没有 守法度的大臣 辅佐君主的贤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连词,假如 没有 的国家 国恒亡 经常 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之后 生存 在 衰亡 在四、 问答题。(38分)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6分)答: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的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2、试分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艺术特色。(6分)答: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并使用类比论证,善于说理。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现代社会仍有普遍的意义,请举出三个事例证明。(6分)答:“道”即正义,“正义”就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美国的反华提案屡次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被挫败,证明搞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美国不得人心,失道寡助。4、请写出三句关于“人和”的名言警句。(6分)答:民齐者强。荀况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孙权5、请你列举出三个古今中外“逆境造就人才”的例子。(6分)答:周文王被拘禁而演绎周易;孔子受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著有国语;孙膑被挖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韩非子中的名篇);诗三百篇,大抵都是一些圣贤发愤而写作的。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爱迪生小时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但他继续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6、请写出四个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8分)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译文: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通过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之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诗经两首测试卷答案满分:177分班级:_姓名:_成绩:_一、 注音或字型。(29分)关关雎(j)鸠(ji) 窈(yo)窕(tio)sh(淑)女 君子好(ho)逑(qi)参(cn)差(c)荇(xng)菜 寤(w)mi(寐)求之 辗(zhn)转反侧琴瑟(s)友之 左右芼(mo)之 所谓伊(y)人 溯(s)洄(hu)从之 蒹(jin)葭(ji)萋(q)萋 白露未晞(x) 在水之湄(mi) 道阻且跻(j)宛(wn)在水中坻(ch) 白露未已(y) 在水之涘(s) 宛在水中沚(zh)二、 文学常识填空。(88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时间的诗歌305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它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2、“风”指十五国风(共160篇),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风”即声调的意思;“雅”分大雅(共31篇)、小雅(共74篇),大部分是宫廷乐歌,“雅”即正的意思;“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共40篇),主要用于宗庙祭祀,分周颂、鲁颂和商颂三个部分。3、诗经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赋”指“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铺陈直叙的意思;“比”指“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兴” 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即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兴”字的本义是“起”。 4、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5、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是一首爱情诗。它选自周南。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它的第一章,写的是一位姑娘在河边采摘荇菜,其美好姿态给诗中男子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第二、三章写缠绵悱恻之情,道出男子追求未果的爱慕之心与相思之苦。第四、五章则表现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深切思慕,失眠中幻化出遐想:在梦中与心上人终于相会,充满了喜悦、快乐。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6、蒹葭为秦风中一首著名的抒情诗,属秦国民歌。蒹葭的意思是芦苇。诗歌表现了一个寻求爱情(或者友谊)的过程以及最终失望的心理活动,深情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那种夹杂着痛苦、不得的惆怅。同时,诗中还写到了芦苇、霜露、水等景物,给人以萧瑟之感。这些景物清虚寂寥中略带凄凉哀婉的色彩,衬托后文的道路漫长,突出主人公对可望难及的爱情(或友情)的执著追求。“伊人”“在水一方”构成了一种意境,指世间一切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三、加点或划线字解释。(48分)关关雎鸠 拟声词 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 在河之洲 水中的陆地 窈窕sh女 文静美好的样子 美好、贤惠的女子 君子好逑 配偶 参差荇菜 长短、高低、大小等不齐 一种可食的水草 左右流之 捞取 代词,指荇菜 寤mi求之 醒时 睡时 追求 代词,指窈窕淑女 寤mi思服 思念 辗转反侧 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左右采之 代词,指荇菜 琴瑟友之 名词作动词,亲近 代词,指窈窕淑女 左右芼之 挑选 代词,指荇菜 钟鼓乐之 使动用法,使快乐 代词,指窈窕淑女 蒹葭苍苍 茂盛的样子 白露为霜 化做 所谓伊人 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从之 逆流而上 上水、逆流 跟随,这里是追寻的意思 代词,指伊人 道阻且长 道路 艰险 并且 漫长 溯游从之 顺流而下 宛在水中央 仿佛、好像 水的中央 蒹葭萋萋 茂盛的样子 白露未晞 干 在水之湄 的 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道阻且跻 高 宛在水中坻 水中的高地 蒹葭采采 茂盛,众多 白露未已 还没有完 在水之涘 水边 道阻且右 弯曲 宛在水中沚 水中的小块陆地四、问答题。(12分)1、试分析关雎中“兴”的手法的运用。(6)答:以雎鸠求偶为比,兴起追求淑女的感情。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2、蒹葭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即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请你说说这么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重章叠句使主人公上下徘徊、神魂颠倒的真诚痴态表现得异常生动,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难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鱼我所欲也测试卷答案满分:185分班级:_姓名:_成绩:_一、 注音或字型。(9分)故不为苟(gu)得也 使人之所恶(w)莫甚于死者 一dn(箪)食 一豆羹(gng) 蹴(c)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xi)也 妻妾(qi)之奉 今为(wi)宫室之美为(wi)之二、 文学常识填空。(93分)1、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有孟子 (现存七篇计261章)一书传世。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即仁;羞恶之心,即义;恭敬之心,即礼;是非之心,即智。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2、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揠苗助长”、 “五十步笑百步”、 “出尔反尔”、“出类拔萃”、“绰绰有余”、“怨天尤人”等等,都成为后世常见的成语。3、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死。课文第一段:第一层采用比喻论证,引出论点,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第二层正面论述,从生、死的角度提出为了正义决不能贪生怕死、屈辱人格,而要无所畏惧,义无反顾。正面分析舍生取义的原因。第三层采用正反对比论证,从反面论证“义”的价值和作用:有的人不为生死所限制,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因为人都有向善向义之心,只是一般人不能坚持,而贤者没有丧失罢了。课文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证,人应该保有“本心”。第一层(从“一箪食”至“乞人不屑也”)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通过不食嗟来之食这一事例证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第二层(“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至“是亦不可以已乎”)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连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第三层(最后一句)与第一部分相呼应,人应该保有本心,即人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也就是“义”、“善”的本性。4、孟子“义我所欲也”属与生俱来的一种本心“羞恶之心”;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属士为知已者死的“仗义”;岳飞、文天祥“凛然大义” 属忠君报国的“忠义”;红岩英烈“气贯长虹、义薄云天” 属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坚贞不渝的信念。5、古今异义。万钟于我何加焉 钟古:古代的一种量器;今: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古:代词,这种;今:判断动词,是。6、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也”“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辟”通“避”,躲避;“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表示反问;“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三、 加点或划线字解释。(57分)我所欲也 想要 亦我所欲也 也 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弃 选取 所欲有甚于生者 超过、胜过 比 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取得 死亦我所恶 厌恶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以 祸患,灾难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假使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比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这 连词,就 表逆接,但是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以 比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不 只是 代词,这种 本性 贤者能勿丧耳 不 丧失,丢掉 罢了 一dn食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一豆羹 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汤 得之则生 就 呼尔而与之 吆喝 助词 表修饰 给 代词 行道之人弗受 不 接受 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 乞人不屑也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指高位厚禄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于 益处 为宫室之美 为了 的 妻妾之奉 的 侍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认识 的人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现在 为了 做,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 代词,这种做法 也 停止 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 叫做 丧失 本性四、问答题。(26分)1、结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6分)答: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大量使用排偶句。善于比喻。2、 列举出你熟悉的“舍生取义” 的四个典型事例,并用简洁语言加以说明。(12分)答:为加强汉朝和匈奴的联系,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押,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令其牧羊,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东汉末年洛阳名医吉平,忠汉室,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不慎泄露了天机。曹操命人痛打他,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后撞阶而死。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解放前,由于国民党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3、 请列举出四句有关“舍生取义”的名人名言或诗句。(8分)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庄子故事两则满分:163分班级:_姓名:_成绩:_一、 注音或字型。(9分)惠子相(xing)梁 夫(f)鹓(yun)ch(鶵)发于南海 非醴(l)泉不饮于是鸱(ch)得腐鼠 仰而视之曰:吓( h)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o)梁鯈(tio)鱼出游从容二、文学常识填空。(56分)1、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2、这两则故事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他与惠子是好友。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他与老子并称“老庄”。3、庄子今存33篇,分内篇(计7篇)、外篇(计15篇)、杂篇(计11篇)。内篇为庄子所作,外篇和杂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4、惠子相梁中“鹓ch”指庄子自己,“鸱”指惠子,“腐鼠”指功名利禄,“梧桐、练实、醴泉”指高洁的志趣。庄子运用这些比喻既表明自己清高自守和视爵禄如腐鼠,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对朋友薄情寡义的丑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的巧辩、尚美、超然和惠子的力辩、求真、拘泥跃然纸上。5、“搜于国中三日三夜”是状语后置句式;“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状语后置句式;“是鱼之乐也”是判断句式;“子非鱼”是判断句式;“子非我”是判断句式;“我非子”是判断句式;“子固非鱼也”是判断句式。三、加点或划线字解释。(67分)惠子相梁 名词作动词,做宰相 庄子往见之 代词,指惠子 或谓惠子曰 有的人 告诉 说 欲代子相 想 取代 你 名词作动词,做宰相 于是惠子恐 害怕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搜捕 在 国都 其名为鹓ch 代词,它的 叫做 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子知之乎 代词,指鹓鶵 夫鹓ch发于南海 句首语气词 出发 从 而飞于北海 到 非梧桐不止 不是 栖息 非练实不食 不是 竹实 吃 非醴泉不饮 不是 甘泉,甜美的泉水 喝 于是鸱得腐鼠 在这时 猫头鹰 鹓ch过之 飞过 代词,指鸱身边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现在 你 想 用 的 吓唬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和 游玩 在 桥 的 鯈鱼出游从容 一种淡水中的白色小鱼,又名白鲦 是鱼之乐也 这 的 快乐 子非鱼 你 不是 安知鱼之乐 怎么 知道 子非我 不是 固不知子矣 固然 子固非鱼也 本来 不是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完全,确定是 请循其本 遵循,沿袭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你 哪儿 如此如此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已经 我 代词,指鱼快乐这件事 我知之濠上也 代词,指鱼快乐这件事四、问答题。(16分)1、 试评析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8分)答: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8分)答: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本崇尚自然,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为浮云,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五、翻译下列句子。(15分)1、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2、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3、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4、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5、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译文:1惠子相梁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鶵,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唬我吗?”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鯈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愚公移山测试卷答案满分:217分班级:_姓名:_成绩:_一、 注音或字型。(21分)高万仞(rn) 冀(j)州 惩(chng)山北之塞(s) 出入之迂(y)也 曾(cng)不能损魁(ku)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h)担者三夫 扣石kn(垦)壤 箕(j)畚(bn)运于渤(b)海之尾 始龀(chn) 曾(cng)不能毁山之一毛 曾(cng)不若孀(shung)妻弱子 无穷匮(ku)也 河曲智叟(su)亡(w)以应 一厝(cu)朔(shu)东二、 文学常识填空。(49分)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3、愚公之所以要移去这两座山,是因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要把山移成“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这一程度。愚公精神是一种大智大勇的精神,具体表现在:不惧怕困难、有雄心壮志、有实干精神、能持之以恒。4、愚公形象:目光长远、信心坚定、不怕困难;智叟:知难而止、目光短浅。 5、通假字。始一反焉 “反”通“返”,返回;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一厝朔东 “厝”通“措”,放置。6、特殊句式。“甚矣,汝之不惠”是主谓倒装句式;“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是定语后置句式;“何苦而不平”是宾语前置句式;“帝感其诚” 是被动句式;“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是省略句式;“告之于帝”是状语后置句式。7、愚公移山讲述的故事是:“年且九十”的愚公带领他能挑担子的三个子孙和“邻人京城氏之孀妻”的孤儿,坦然面对河曲智叟的嘲笑和责难,在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的帮助下,把原来位于“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太行王屋二山,搬到了朔东和雍南,从而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愿望。三、加点或划线字解释。(109分)方七百里 方圆,指面积 高万仞 形容极高 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之北 黄河 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这里指黄河的北面 的 年且九十 年龄,年纪 将近 面山而居 面对 居住 惩山北之塞 戒,苦于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阻塞 出入之迂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曲折,绕远 聚室而谋曰 连词,表承接 商量 吾与汝毕力平险 你们 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高山 指通豫南 直 通向 豫州 南部 达于汉阴 汉水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这里指汉水的南面 杂然相许 纷纷 赞同 其妻献疑曰 提出疑问 以君之力 凭借 的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削减 代词,这(座) 土堆 如太行王屋何 把怎么样 且焉置土石 况且 疑问代词,哪里 安放 杂曰 众人 投诸渤海之尾 扔 之于 的 指渤海边 隐土之北 古代传说中的地名 的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就 率领,带领 扛 三个人 扣石kn壤 凿 挖土,翻耕土地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作动词,用土筐装 到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姓 的 寡妇 遗孤,孤儿 始龀 换牙 寒暑易节 交换 季节 始一反焉 才 “反”通“返”,返回 语气词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老头 讥笑 连词,表修饰 阻止 代词,指愚公 甚矣 太,非常 汝之不惠 你 “惠”通“慧”,聪明 以残年余力 凭借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损毁 指山上的草木 其如土石何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把怎么样 北山愚公长息曰 长叹 汝心之固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顽固 固不可彻 通 曾不若孀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课堂培训课件
- 口才户外采访课件
- 燃放技术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辅警知识培训会议课件
- 邮储银行2025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福建地区
- 邮储银行2025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定制化医疗设备应用
- 2025年3D打印的金属材料与航空航天应用
- 交通银行2025宁波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量子密码学的安全漏洞分析
- 2025年中级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全流程护理专家共识解读
- 星途汽车全新星纪元ET增程四驱上市营销整合方案
-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 《天然植物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机制》课件
- 购买铁艺围栏合同协议
- 有机食品超市可行报告
- 2024心理咨询师考试心理危机干预知识与试题及答案
-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雪亮工程)运维服务方案纯方案
- 超声规范化培训
- 3.2《做自尊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