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鉴赏诗词的形象-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学生版).doc_第1页
专题14鉴赏诗词的形象-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学生版).doc_第2页
专题14鉴赏诗词的形象-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学生版).doc_第3页
专题14鉴赏诗词的形象-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学生版).doc_第4页
专题14鉴赏诗词的形象-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学生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早知道一、我会读狡黠(xi) 鸩毒(zhn) 靡费(m) 放荡不羁(j)牟利(mu) 累赘(li) 饮马(yn) 悄然无声(qio)泊(b)船 箴言(zhn) 脖颈(gn) 严惩不贷(chng)罹(l)难 胡诌(zhu) 庇护(b) 设身处地(ch)皲裂(jn) 埋怨(mn) 遗(wi)赠 缠绵悱恻(fi)二、我会写(括号内为正确写法)老态龙肿(钟) 炉火成青(纯) 暂露头角(崭) 戳力同心(戮) 旅力过人(膂 ) 攻城掠地(略) 沦肌夹髓(浃) 无与论比(伦 ) 轮功行赏(论) 漫条斯理(慢) 慢不经心(漫) 茫无头序(绪) 毛骨耸然(悚) 名列前矛(茅 貌和神离(合) 冒然从事(贸) 无精打彩(彩) 门里出生(身) 门廷若市(庭) 朦懂无知(懵) 靡烂不堪(糜) 迷天大谎(弥) 欲盖弥彰() 望风披糜(靡) 糜日不思(靡) 三、我能背(1)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4)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5)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6)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苟子劝学)(7)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滕王阁序)(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10)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1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技能培训营一、考点综述形象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设问形式一般为:(1)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复习重点1梳理常见诗歌中形象的类型,如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2梳理常见诗歌中的意象,并能根据意象举出实例说明。 复习难点1掌握形象分析的方法与步骤,如人物形象要通过意象、动作、背景等来分析;景物形象要通过描 摹景物、感情技巧和作品背景来分析;事物形 象要通过相关语句、由表及里和知人论世来分析。 2学习辨别意象的方法。一般在一首诗中,凡出现的人物、人物所处的环境要注意分析;人物或事物动作所及的范围或状态要注意分析。 复习思路 复习本讲可先预习,完善积累讲义中意象的表格部分。开始做题时可严格 按教师引导的步骤去操作,用讲义中的题目去演练。等做题经验丰富了,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做题。诗歌的形象分类 人物形象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诗中的诗人形 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 (非作者本人)。 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事物形象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具有象征性的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中的松、竹、梅等。二、应试技巧指南1、人物形象分析技巧。借助意象、重要词语、典故抓住描写,结合背景分析。例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分析上面这首诗歌中“蓑笠翁”的形象。本题分析人物形象就要用分析“江雪”的意象,“江雪”的含义是高洁,用在人物身上则指人物的性格“清高孤傲”。分析人物形象的答题套路:这首诗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这可以从( )句中看出,这句通过( )的描写展示出来;(这个形象)是( )的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 )的社会现实,传达出诗人( )的情感。2、景物形象分析技巧。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就是把握景物中所体现出来的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雄伟、萧瑟、清幽、凄冷等特色,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分析时注意把握所描摹的景物、感情技巧、背景三方面内容。3、事物形象分析技巧。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分析时注意结合相关语句由表及里,知人论世。基础提升练1(14届湖南衡阳高三三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行香子天与秋光 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注: 行香子,词牌名。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小题1】“凄凄惶惶”四字让人自然想起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 ”句。(1分)【小题2】 说说“砧声”这个意象在词中的表达作用。(3分) 答: 【小题3】探究本词的语言特点。(4分)答: 2(14届山东潍坊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邯郸道上宋荦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小题2】简析“卢生”在诗中的作用。(4分)3、(13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注】沈:同“沉。绿蚁:一种美酒。【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4分)【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4、(14届广东十校高三联考)阅读下列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双调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注释】芰:菱角。飐:因风而颤动、飘扬。【小题1】此小令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小题2】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4分)5(13届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睛。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释】此诗是黄庭坚于元丰五年(1082)知吉州太和县时作,公事之余,诗人常到县东澄江之上的快阁览胜。“痴儿”,作者自指。朱弦:吕氏春秋记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小题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2分)【小题2】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能力闯关测1、(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答:_(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答:_2、(2013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竹轩诗兴 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3、(2013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4、(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 酬孝峙【清】 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熏风:东南风。(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