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复习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张启一、学生答题中反应出的问题1、积累不扎实,不丰富。主要体现在成语、文言实词、名句、作文材料等方面。成语近几年考查多义成语和望文生义的较多。如高考已考的灯红酒绿、想入非非、颐指气使等,平时常用其比喻义、引申义,可高考却考查其本义的理解和运用。如2001年全国卷成语题,其中一句为:“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该句中成语“颐指气使”使用恰当,但多数考生认为使用不当,因为他们只知道该成语的比喻义,不知这里用的是它的本义,积累不全面。由于学生对其本义很陌生,所以判断必然是错误的。因此积累一定要扎实全面,既要理解本义,又要掌握比喻义引申义,更要准确理解其用法,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不论考查哪一方面的知识都能应对。成语望文生义历来是考查的重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积累少,对陌生成语的理解只能望文生义,因而常常出错。如2009年全国卷成语题“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此句中成语“春秋鼎盛”使用不当,多数学生没有见过,望文生义,理解为国家昌盛,因而选错了。文言实词虽然数量较多,用法灵活,但在具体语境中意义和用法却是唯一的。由于大多数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差,对语境理解不准确,落实到具体的词积累不扎实,也就判断不准了。如2001年全国卷文言文实词考查,要求对加点的实词解释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一项为:“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多数考生认为正确,其实正确的解释应是“登上”。这个义项在诗经氓里出现过。原句为:“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此句中“乘”即“登上”之意。考生不熟悉语境,又不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也就很难判断准确了。从名句默写和作文材料选用中可以看出,学生平时识记用功少。名句默写或空白或混淆或有错别字或书写不规范,作文材料不是司马迁就是陶渊明,不是李白就是苏轼,要么是小时候,记得又一次,材料贫乏,联想力差,无新鲜素材,无有力的论据。2、分析理解能力差。主要表现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作文审题等方面。在现代文阅读中,选择题,学生进行题文对照时,区别不清选项与原文的字面变化是否引起内容的实质性变化,变化在哪里。原因在于对字词句没有准确的理解,抓不住实质性的不同。筛选、概括、分析题,学生把握不准主旨,理不清思路,抓不住要点,分析不到位、不全面,这些都说明学生平时不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导致答题时找不到方法,抓不住要点。文言文翻译可说是学生高考中失分较多的题,突出地反映了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积累不足的问题。翻译不能做到字字落实,固定句式翻译不准,更有甚者句子大意都与原意相反了。种种情况说明,学生没有理解文段主要意思,没有理解上下文内容,不会根据相关内容作分析。如2008年全国卷文言文翻译,其中一句为:“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虽然词类活用经常说,指出来学生也能理解,但出现在陌生句中,加上考试时心理紧张,学生一时看不出来,翻译出错。句中“君之”和“兄之”中的“君”“兄”都活用作动词,特征其实很明显,不难看出句中的两个“之”均为代词,而“君”和“兄”都是名词,名词带宾语就变为动词。全句可翻译为:“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古诗鉴赏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内容理解欠准确,二是答案要点不全面,三是审题有错误。其根源还在于平时训练少,没有掌握解题方法。如赏析诗词中情和景的关系,不明确要回答三个要点:什么情,什么景,情和景的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文审题失误是高考作文失分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高考都是材料型作文,许多学生对材料的寓意理解不准确,抓不住核心内容,选不出最佳立意角度,整体感知文段的能力较差,不懂得逐字逐句分析理解。3、审题不准确,不理解题干的要求,不知命题人的意图,不明确答题的方法。考生要答对题,必须明确题目问什么,这样问是考查哪一个知识点,知道命题人的意图,更要知道该怎么答,采分点在哪里,分几步几点回答。如题中明确要求“从全诗看”“结合全诗分析”,但平时不强调,学生不注意,只就诗中一点作答,回答不全面,因而失分。不扣题作答的再如,2007年全国卷古诗词鉴赏选料为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第一小题为:“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多数考生回答这一问题只笼统分析,概括心情也从全词出发,没有紧扣“咨嗟”、“休对”、“且将”作答,自然也就得不到满分。4、书写潦草,字迹难以辨认。二、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不足1、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从试卷中可以看出,一些常见的知识没有掌握,说明平时不看、不听、不记,对语文的认识不够,没有把语文放在150分的位置上,总以为语文不学也能考好,事实证明这是完全错误的。只要学生对语文足够重视,正确对待,那些常识性的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书写潦草,出现错别字,常见名句识记错误等等。2、只注重布置任务,不注重落实检查。由于学生学习任务重,对语文重视程度不够,时间安排不合理等诸多原因,许多任务不能落实。3、只注重试题结果,不注重原因分析。许多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遇到新问题又不会分析了。4、只注重课堂讲析,不注重课后复习。课堂上理解了记住了的知识,有些同学课后不及时复习,不少知识时间长了就忘了。5、典型例题训练少,没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语文试题的解答也是有规律的,学生典型题训练少,答题思路和模式没有掌握,光靠死记方法是不能答好题的。三、复习中应采取的相应措施1、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学生对语文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着语文学习、语文成绩。学生不把语文放在和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很难学好语文的。因此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识程度、端正学习语文的态度,非常重要。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重视这一点,让学生真正知道如果不认真对待语文,虽然学了十多年,虽然满分150分,也很难得到90分,要及格不是那么容易的。可以给学生举正反实例,用身边学生熟知的事例说服学生,让他们知道语文不认真去学习同样是得不到好成绩的。2、具体布置,具体落实。教师每节课、每天都要布置具体的任务,并有相应的检查落实措施,使学生养成认真学习语文的习惯,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些学生懒于学习语文,教师必须勤督促勤检查,不能太相信学生,更不能偷懒。比如,背诵名句,可在早读时间,每天安排一定量的内容,要求当天完成,不定时检查。3、精讲精练,注重实效。进入复习阶段,既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要注意规律方法的总结。语文复习知识面广,容量大,教师必须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精讲精练,不摆花样,注重实效。如现代文阅读选择题,要给学生总结出干扰项的常见设置错误方法,如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时间、模糊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4、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做任何题都必须认真审题,其重要性自不必说,但不少学生却不重视审题,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常常理解错题意,或扣题不紧,或答非所问。这是非常致命的错误,必须引起师生的高度注意。审题准确,要知道问什么,靠什么知识点,明确命题人的意图,还要知道怎么答,采分点是什么,了解阅卷人的心理。这样,扣点作答,才有可能得满分。例如(2007年全国卷1)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对于第一问多数考生认为,只要答出心情就可以了,并不注重心情的由来怎样分析;对于第二问则不懂得分点作答,要点不明。多数答法如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这样答法最多得4分,原因何在?第一问没有明确答出心情,分析心情由来没有紧扣题干中所提到得原诗中的三个词;第二问没有准确而鲜明地指出情感,且没有分点作答。参考答案为:1)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 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 (2)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5、及时复习,加强巩固。有些学生当时理解了记住了的知识,不久又忘记了,这也属正常,要长久地记住,必须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要反复训练,不断巩固,直至烂熟于心。6、重视写作,强化指导。高考语文作文60分占语文总分150分的五分之二,是各科中所占分值最大的题目,但学生平时在作文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远不能和它的分值相称。高考作文得分50分以上的已经很少。教师和学生如果能在作文上适当的下功夫,其效果一定很明显。我认为在大多数学生作文水平一般的情况下,在作文上努力,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有效途径。高考作文强化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了解高考作文的特征,把握阅卷老师的心理;第二,准确审题,选择最佳立意角度;第三,积累材料,学会使用材料;第四,掌握结构,精心构思;第五,拟好标题,写好开头和结尾。以上这五条看起来很空洞可以用以下方法落实:第一、集中进行审题、立意训练,必须做到审题准确,立意新颖、深刻。第二、熟记二十多则材料,做到材料的内容、性质多样化以供不同主题的作文选用。材料最好是半成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仿老师批数学试卷
- #1SVG变压器安装分部
- 辽宁中考新素养数学试卷
- 马知贤中考数学试卷
- 李庄镇第一小学数学试卷
- 运动场地材料成本控制策略分析报告
- 染整行业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临川一中初三数学试卷
- 宁波市历年数学试卷
- 青岛54版数学试卷
- 国家开放大学成人学历报名登记表
- 外研版八年级下册选词短文填空期中复习专项练习10篇(含答案)
- cloudpss能源互联网大会发布
- 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 斑马湖万达广场专项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 GB/T 4857.23-2021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23部分:垂直随机振动试验方法
- FZ/T 64012-2013卫生用水刺法非织造布
- 2022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63-T 1996-2021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
- 2023年铁路相关职业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 Roller20血沉仪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