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构思合理严谨完整(教案).doc_第1页
专题三构思合理严谨完整(教案).doc_第2页
专题三构思合理严谨完整(教案).doc_第3页
专题三构思合理严谨完整(教案).doc_第4页
专题三构思合理严谨完整(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构思合理严谨完整【教学目标】了解考场作文的总体思路和构思方法,并通过训练,熟练掌握写作构思过程。 在训练中培养写作前快速“拟提纲”、并遵循提纲展开写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了解考场作文的总体思路和构思方法。【教学难点】写作前快速“拟提纲”,并遵循提纲展开写作。【教学时数】课时【教学过程】一、例文引路: 见学案。 二、技法解说: 高考作文,准确解题、明确立意与合理选材完成后,就进入写作的关键一步:构思与表达。构思的核心要求是合理、严谨与完整。上面两篇作文在构思方面给我们鲜明的启示,值得学习和借鉴。如何让写作构思合理严谨与完整呢? 遵循写作构思的基本过程。 考场作文写作构思大致经历五个环节:明题意(明确、具体)选材料(新鲜、合理、合意)定文体(适宜、熟悉)拟框架(清晰、合理、明确)写文章(表达清楚,流畅)。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环是“拟框架”,即我们平时讲的“拟提纲”,尤其在考场上,一定要先想一想,构思一下,在清楚全文“框架”后再动手写作。行文思路合情理,追求变化;篇章结构讲新巧,符合规范。把握好文章的总的思路,形成严谨完整的结构:点明题意(点染示意,诠释明意)从不同角度选择描述(概述)生活材料或阅读材料,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展开推进归纳感悟(突出主旨),照应上文与开头。 开篇点明题意。根据题意,运用描述、抒情、议论或诠释、引用的方法引出、点明或示意题意,或明确论述中心。一般是根据“是什么”、“像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来表达。点出题意或点明写作中心,阐述语言要简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主体部分选用生活材料(故事)或阅读材料展开推进。围绕题意或写作中心,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或阅读积累,选择合适的材料。选用的角度要有变化;材料(故事)顺序安排合理有变化,或按时间顺序安排,或按空间方位顺序安排,或按逻辑关系(事情内在的因果、条件、递进、对比、内外等关系,一般用于议论文)顺序安排。一般的展开推进方法有三种:故事发展推进,材料顺序推进,内容层次推进。 结尾的感悟:一要来自描述的生活故事或阅读材料,是在分析生活故事和阅读材料主旨的基础上,得到的启发或感受;二要呼应上文内容与开头。记叙文为画龙点睛之笔,议论文为强调深化论点。结尾的语言要简练,有内涵,有感染力。力求新巧的篇章结构:在把握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力求新与巧:一要讲新,即打破常规文体的一般格局,追求新开头、新结尾、新结构;二要讲巧,即讲究剪裁巧、结构巧、照应巧。内容展开遵提纲,紧扣题意;语言表达体现题意,突出文体味。全文展开遵循提纲(写作框架),按照提纲有序写作,选好写作材料,选定写作内容。 内容与语言上都要体现题意,一般来说,开篇要表明题意或暗扣题意;主体部分根据题意叙述材料,材料叙述前的领起句、过渡句,材料叙述中间或叙述后面的总结句、分析评论句,表达上都要指向文章中心或题意;文章结尾部分的感悟、抒情、议论都要明示题意。 语言表达,既要体现题意,又要突出文体特征,更要讲究感染力。体现题意,指文首文尾点出题意并且呼应,标题内容要一致,文章主体部分示意语句要明显贯穿,全文与段落中抒情、议论或感悟要突出题意。突出文体特征,首先是记叙时叙事性要强,抒情时抒情味要浓,议论时议论味要明;其次是过程描述清楚,层次描述清楚,全文线索交待清楚。表达语言根据文体特征要求灵活运用或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让语言具有文体味,具有感染力。 牢记三句话:选材,着重把眼光瞄向生活、瞄向身边,让熟悉的生活情景充盈我们心间,充实笔下内容;构思,注意把思维转向常规、转向过程,使选定的材料按常理与常情安排,读来流畅自然;表达,始终把重点指向真实、指向中心,让描述材料与评析材料的内容语言,明显体现题意。 掌握几种有特点的文章结构。 板块组合:构筑文章的形式美。板块组合是在布局结构方面的个性化构思。这种方法打破一般文章的行文性,用小标题、时间空间标志词、序号等方法,将整篇文章的内容切分成或并列或对照或层进的若干小块,每一块内容看起来独立,但实际上是全文主旨的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内容上与上下块都有关联。所有板块组合起来,便形成一个整体,突出主旨。板块结构的好处:简明、自然、易写,从烦琐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获得较大的自由,形成简约的形式美,增强了表达效果。板块组合一般有以下三种思路: 一是给每一板块拟一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既是这一板块的中心,又是全文中心的一个方面。它可以是从全文中心分解出来的,如品味学习,以释词形式形成三个板块兴趣:这是学习的原动力与最好的老师;乐趣:这是学习带来的最好报偿;情趣:这是学习赋予人的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它可以运用相同事物构成小标题,事物是并列的、同类的,能够共同表达中心。也可以运用诗句或作者姓名。这种思路适合散文、议论文。 二是运用一、二、三或A、B、C、D序号构思几个板块,每个部分围绕一个中心,有一定顺序,适合于记叙文、散文。 三是运用年龄或时间构成几个板块并作为小标题,代表人生的几个阶段或一个发展过程,适用于记叙文。 板块组合的关键是切分要合理,小标题的表达要新颖、一致。 诗词架构:撑起美丽大厦,增强文章韵味。作文谋篇技巧中,借用诗词撑起全篇的构架,是一种重要和机智的方法。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文章结构显得新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这种方法大体思路有三种: 一种是借一首诗的诗句或几首诗的诗句领起文章主体内容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且有诗意地概括这部分内容的作用。例如2008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感受乡村,以活用改造陶渊明的诗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乡村。误落城市中,一晃十八载”开头。接着,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三对诗句领起文章主体的三部分内容,从三个角度写了自己感受到的乡村生活。最后,以“久在樊笼中”的我,今年夏天,“感受乡村,感受复得返自然的喜悦畅快”结束全文。 第二种是借诗句形成全文的思路,作为全文各部分的中心,然后紧扣诗句进行发挥,或者围绕中心即诗句选择与组织材料。这样,诗句就成为全文的骨架,将全文的内容要点醒目而诗意地凸显出来。如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历史红颜以诗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分别领起昭君出塞事迹、杨贵妃爱情故事、李清照传奇人生,并且展开简洁的分析评论,揭示出这样的道理:最美的人最动人的事都因时间的流逝成为过去,但青史留名,她们的事迹她们的精神不会过去。 第三种是围绕确定的写作主旨,根据所选的材料,自己创作诗歌,并以诗歌领起文章各部分内容。如2008年四川高考优秀作文挺立前行,围绕“司马迁不屈”、“朱元璋奋进”、“康熙勇敢”三个材料,创作了三首诗歌,咏史论人,概括精当,加上下面具体的论述,形象而有力地阐述了应该怎样挺立前行。诗词架构法适宜于散文、记叙文和人物评论类文章。运用诗词架构法,关键是三点:一是要有深厚的积累,确定题旨后,在迅速选择材料时能够较快选定或构思诗句;二是运用要恰当合理,诗句与题目、主旨、材料要一致;三是每一段运用的诗句,不仅能概括这部分的主旨,而且要形成一个整体。 镜头组合:突破时空感,增强视觉感。“镜头剪接组合”或“蒙太奇手法”是影视导演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是为表现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合起来,使之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影视片。学习这种方式,就是将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富有生活意味的典型镜头按一定顺序有机地连接起来。其中对每个镜头主要采取叙述与描写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灵活自由,变而不乱,视感强烈。 “镜头剪接组合”式是考场作文中运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布局方法。一般围绕作文题目和写作中心写作一个开头,点明主旨或话题。然后,选择几个能体现中心的镜头,进行叙述和描写。结尾段要归纳上面所写的镜头所表现的主旨,照应开头段的内容。主体部分可以用“镜头一”、“镜头二”等形式表达,也可以用时间(如5:50、6:30等)表达,还可以用“第一幕”、“第二幕”等语言表示。当然,这里的“镜头一”、“镜头二”或时间、第几幕等都只是一个形式,关键要有内容,且内容要准确生动体现题意与主旨。三、实验体验:例文评析:审题:对“淘”的理解:从“淘”的本意看,它是指用一定的方法去除杂质获得有用之物的行为或过程。提示语进一步提醒考生,在生活中,“淘”主要指对事物过滤、筛选、提取,获得最佳的过程。 “淘”应该具备两个特点:选择范围很广范,它是在众多的事物中,四处寻觅,获取自己所想要东西的过程;依据自我的标准进行过滤、筛选、提取,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众中选优的过程,有“不容易”、 “历经千辛万苦”的含意。对“宝”的理解:此“宝”是指经“淘”而获得的“最佳”者,并非轻而易举所得之物,此其一;该“宝”是对自己而言的最佳者,有较强的个人色彩,某事物是否是宝物,是由人的兴趣追求和自身的目的决定的,并不一定与该事物的本身价值成正比,此其二;“宝”可以是实物,如一本书,一枚邮票,也可以是抽象的东西,如经验方法、思想理念或某种精神品质等,此其三。对“淘宝”的理解:这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主要是指一种行为或过程。淘宝,即用“淘”去除杂质,留下好的,或经“淘”而发现、提取最佳,二者均可。立意的重点可放在“淘”上,亦可放在“宝”上。如果选择议论文,可侧重分析:为什么乐于淘宝,“淘宝”的乐趣不仅仅在获得“宝”的喜悦,更在“众里寻他千百度”或“上下而求索”的“淘”的过程;怎样淘宝,侧重分析“淘”的过程:对事物过滤、筛选、提取的过程,也可分析筛选、提取的背后要有披沙拣金的眼力,也需要有永不灰心执著的精神等等。也可从一个角度切入立意,如“历史是最好的淘宝者”。如果选择记叙文,则可叙述自己淘宝的经历和感受等等。参考:【由“网络淘宝成为网络达人乐此不疲的事”,引申到人生“淘宝”,概述“淘宝”的不同结果,然后引出观点“人生在世,就是个淘宝的过程”。点题明显,立论鲜明。】【紧扣首段“淘宝”的不同结果与中心论点,提出分论点一。分析论述不同的人生态度及淘宝标准并以列举事实的方法论述,重点突出正确的价值观,并列举众多典型事例,以排比方法展开论述。导向明确,重点突出,论述简洁,说理有力。】【紧承上段正确价值观,从如何才能“淘”得“真宝”的角度提出分论点二。运用对比论述和概述事实的方法展开论述,并由此得出结论。简洁而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在如何淘宝的基础上推进一步,提出分论点三“生命不息,“淘宝不止”。然后以丰富的事例进行论述。事例典型,表达合理,说理清晰,使论点得到加强与升华。】【结尾引用刘禹锡诗句,并运用短句、整句,强调了“淘宝”的意义,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总评作者由大家熟悉的网络“淘宝”想到生活中的“淘宝”,从人生的角度正确理解“淘宝”的含义,明确了自己的观点。围绕中心观点,从人生中“淘”哪些“宝”,为什么各人“淘”的“宝”不同,人生应该“淘”什么样的“宝”,如何才能“淘”到“真宝”,而且不断“淘宝”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明确了全文展开论述的思路与框架。展开论述过程中,选择论据典型丰富,或正反对比,或排比列举。全文观点鲜明,层次清楚,逐层深入,说服力强,给读者带来丰富的启迪。明题意: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淘宝的过程。选材料:选取生活中对“宝”的理解不同的人物事例,坚持不懈,不断追寻真正的“宝”物的事例以及有关名言。事例比较丰富。定文体:立意论辩性强,需要表明观点与阐述,材料丰富可作论据,宜写成议论文。拟框架:(1)由“网络淘宝成为网络达人的乐此不疲的事”引出“人生在世,就是个淘宝的过程”这一论点(入题句)。(2)不同的人对“宝”的标准有所不同,不同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淘”出不同的“宝”。(3)放出眼光,用心“淘”之,方可为“宝”。(淘宝的过程需要我们放出眼光、仔细鉴别、用心筛选。)(4)生命不息,“淘宝”不止。(5)淘宝不止,精彩无限;淘宝人生,精彩纷呈(结论)。作文升格: 下面一篇学生作文在构思与表达上存在问题,请根据“升格提示”遵循构思过程与方法修改升格。升格提示题目“镜子”的题意是什么?需要虚实结合来理解,尤其要理解其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从“镜子”的实指意义看,镜子可以让自己看到自己的真面目,也可以照出自己平时看不到的地方。从“镜子”的比喻意义看,人、事、物或者历史都可以作为“镜子”,可以作为自己或其他人或某种策略某种做法的参照,可以照出人或事的本质或者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也可以照出社会的现实或现象。“镜子”是物,要么作为叙事线索,要么作为写作对象;但巧妙的构思最好是虚实兼顾,借实指的镜子,引出虚指的“镜子”;由这些“镜子”照出人的本质、精神,或者照出社会现实。总之,用一面特制的镜,照人、照世、照史,既不会目光短浅,也不会让失误遁形于昏暗,用特制的镜照人,会看透人的心灵世界,照世界,会看明白生活的真面目。这篇作文选取公交车上发生的事,反映人们的精神面貌,这是生活中极平常的事,也是最能反映人们文明言行与心灵的事,选材与立意都不错。但是,题目“镜子”在文中没有得到很好体现;也没有写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主要问题在四个方面:一是构思作文时忽略了题目“镜子”;二是叙述事件时没有倾向并突出人物应该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三是叙述过程交代不清楚,甚至有许多疑问或不合理处;四是缺少点明题意的感悟文字,字数明显不足。升格作文:镜子“嘀嘀嘀”,随着一阵清脆的喇叭声,公共汽车在站台前停了下来。我随着拥挤的人群上了车。人很多,很挤,没座位,我被挤到靠近司机座位后站着。司机座位上方有一面长方形的反光镜,从镜子中可以看到后面所有的乘客:中间走道上挤满了人,有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拉着妈妈衣服的小孩坐在位置上的人,有忙于谈论的,有闭目养神的,有瞧着窗外的车子启动了,人群也随着车子晃动起来。这时,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一个瘦弱的老人;一位老年妇女把身边一位站不稳的小孩揽到自己腿上,可是那个抱着小孩的阿姨旁边的小伙子似乎毫无察觉,一直看着窗外。哎,人们的言行举止、文明素养都在这镜子中显现出来。我开始集中注意力盯着镜子。车又到了一站,人们照例上来下去,拥挤一番,一个刚离座位的小孩被挤了一下,侧到在座位上,手上正喝着的果汁洒在了座位上,一个正想挤上去的时尚女郎看到满座的果汁,又回头挤向里面。我想,这正好可以让抱着小孩的阿姨坐下。于是,我用力挤了过去,一边招呼那位阿姨过来,一边从书包里摸出两张纸巾擦那果汁。我无意中往后面一看,只见门边不知何时有个空位,咦!这么好的座位怎么没人坐呢?刚擦了一点,一个年轻姑娘走了过来,挤开我,看也不看就一屁股坐了下去。“你”,我刚开口,她就白了我一眼,随后“连珠炮”地开了腔:“公共汽车,人人能坐,难道我就不能坐吗?”说完就把头歪向窗外,洋洋自得地翘起了二郎腿。“座位上还有果汁呢!”我真不想告诉她,但不知为何我还是把这句话说出来口。“果汁?在哪里?啊”女青年弹簧似地从座位上蹦了起来。那滩果汁不偏不倚全粘上了她的裤子,她使劲地瞪了我一眼,说:“好啊,你故意害我!”说着把手举起,想要推我。站在司机旁的一位叔叔急忙回过头来大声说:“这位姑娘,你自己抢座位,怎么倒怪起这位同学?”“是啊,”司机也高声说道,“座位上本来就有果汁,这位同学正准备擦干净,让那位抱着小孩的妇女坐。你自己抢着坐下,还要怪别人,不感到难为情吗?”女青年顿了顿,又蛮横地说:“你们在前面,你们怎么知道别人做好事?”“当然知道,”那位叔叔与司机几乎同时大声说,“你看,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我这面镜子中呢!”“是啊,每个人做什么,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车上的乘客也附和起来。女青年不再吭声。我连忙擦干净座位,让那位阿姨坐了下去。车子摇晃着向前行驶。我看着司机前方的镜子,忽然明白:不仅车上有镜子,每一个人的双眼也是一面镜子,每一个人自己的言行举止,更是一面镜子,你的内心世界,你的精神面貌,你的文明素养,都在这镜子中清晰地映照出来,让世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作实践: 遵循写作构思的过程与方法,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以“眼睛告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提示明白谁的“眼睛”,“告诉我”什么内容,应当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我”的心理、感受、情感、收获是什么表达“告诉”的内容要具体、清楚、明白,体现题意,表达“我”的感受、情感等要真实、合理,突出题意主旨。】(浙江省台州市2012届高三一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衡量生活质量好坏有两个标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和自然相处的时间。西雅图的雪我始终不放过两个最重要的标准,一是看有无健康的身体,二是看有无高尚的精神追求。网友微博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以“生活的质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注意: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提示这道作文题延续了2011年浙江卷“材料命题”的形式,既有新材料作文的丰富内涵,又有标题作文的直观表述,是真正意义上的“标题+炼意”的新标题作文。它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顺应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潮流。这道作文题直接而鲜明地介入生活、指向生活,引导考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每一个人都真实地生活着,面对生活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认清什么是“生活的质量”。生活的质量是指人们对社会需要满足程度的评价,这里包括劳动与休闲生活的满足程度,劳动与日常生活的舒适程度,饮食质量与获取食品的条件,服装质量与时髦程度,住房与环境质量,交往需求的满足程度,受教育的满足程度,社会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自身的创造性、社会参与积极性的发挥程度等等。生活的质量集中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不同人之间生活质量的差距正是体现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上。拥有高质量物质生活的人,并不代表其精神生活质量也高;反之,物质生活贫乏的人也会有极其富裕的精神生活。其次,要领会所供材料的含意。材料虽然只有两句话,却代表了对“生活质量”的两种理解:一是家庭与自然,二是健康与精神。为此,提升生活质量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此外,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于描述曾经或想象中的生活状态,而应该表现进行时的思考和感悟。如果写议论文,写作的重点应该是“感悟和联想”,但最好也应当落脚现实,回归自我心灵;如果写记叙文,也不能单纯以旁观者的眼光来叙写旁人的生活,而必须将生动形象地演绎自己的“感悟和联想”。【考场佳作】生活的质量吴佳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作为一个有灵性的人,就会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生活。生活,对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每一个人对生活的质量也有不同的追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有妻儿相伴是小农社会最完美的生活。没有每天鱼肉锦衣,但求吃饱穿暖,那一份不受外人干扰不担心祸乱灾害的淡泊宁静就是最理想的生活。然而,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工业革命打破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喧嚣却带来了繁华,忙碌却带来了富裕,紧张却带来了充实,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提升,人类的生活水平因此提高。何为质量?是物质的满足?抑或精神的享受?灯红酒绿中,物质丰富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却也空虚了人们的内心。因为物欲在心中膨胀,它让人们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让人无日无夜地拼命工作,让人陷入赚钱与花钱的单调循环中不可自拔。房子越来越奢华,名牌将人包装得光鲜亮丽,然而这就是所谓的生活质量吗?在攀比财富,装裱外在的同时,人们付出了多少沉痛的代价。精神的空虚让人在这个繁忙世界中无所适从,张皇失措。于是,有人放下了汲汲利禄的心,隐身于山林之中,徜徉于山水之间,徘徊于花草之间,那一种宁静让他们不再惊惧,不再为寻觅不到人生的真谛而不知所措。就像弘一法师,放下物欲,回归宁静,让心在自我精神追寻中得到满足,得到安定。享受自然的真切美好,徜徉在书中的博大世界,让心安定,让自己得到安定的满足,这就是最高的生活质量。生活,在于让自己的心得到一种舒适的满足,这不是贪婪的满足,而是追寻到自己所能寄寓情感的处所的一种自得。就如漂泊在外的旅人终于回到家乡的欣慰,就如漂泊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有一名贫穷但志向高远的普通工人张五一,自小双亲去世,学历浅,生活在最低微最平凡的世界中。然而他心怀梦想,他梦想成为全国首富。梦想让他不再平凡,他执著地投入于研制潜艇,这在周围的人看来简直就是做梦。然而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一次次失败后,他成功了,卖出了自制的第一艘潜艇,他还梦想着建成中国第一家民用潜艇公司。他目前的生活并不宽裕,然而他执著地追求梦想,他的生活质量就在他高尚的人生追求中得到提升,他的心在追梦与圆梦中得到满足。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一种奋发努力的人生追求。自豪而满足,这就是生活的质量。【点评】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开头提出问题,“每一个人对生活的质量也有不同的追求”,接着概述不同时代对不同生活质量的追求。文章的中间主体部分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重点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生活质量”,为使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作者还举了普通工人张五一的事例,论证真正的“生活质量”应该是“在高尚的人生追求中得到提升”,“在追梦与圆梦中得到满足”。结尾部分照应开头,同时回扣标题,点明主旨,简洁而精炼。全文思路开阔,谈古论今,叙议结合,恰到好处,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生活的质量王昕瑜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海德格尔自东晋陶渊明作桃花源记以来,中国人便将桃花源当做一个最理想的栖居之地,那里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而在物欲横流、喧嚣而浮躁的现代,除了想象这样的世外桃源外,我们是否还应赋予生活一些更高的追求,来增加生活的质量?拿破仑曾说,他一生拥有过无上的权力、荣耀和金钱,却从未过过一天快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