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ppt_第1页
物理化学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ppt_第2页
物理化学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ppt_第3页
物理化学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ppt_第4页
物理化学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The second lawThe second law 3.0 概述 2005年第五次课 1 一个化学或物理变化在给定的条件下, 向哪个方向进行?进行到何种程度? S、G 、A 热力学第二定律 自然界中发生的一切 变化都是有方向的 气体扩散 气体混合 热量传递 2004年第五次课2 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克劳修斯说法: 热不可能自动从低温流向高温。 开尔文说法: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作功而无其他变化。 3.1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二类永动机问题 Second kind of perpetual motion machine 3 热量转化成功的最高效率是多少 ?此即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2. 两种表述是等效的。证明 卡诺循环 4 就是通过工质(如气缸中的气体)从高 温热源吸热做功,然后向低温热源放热 复原,如此循环操作,不断将热转化为 功的机器。 1.热机: 图片 3.2 卡 诺 循 环 Carnot cycle 5 2.热机效率( ): 即热机从高温热源吸的热Q1转化为功-W的分数。 Efficiency of heat engine 6 3.卡诺循环 过程 卡诺热机 7 状态23 绝热可逆膨胀 状态34 恒温可逆压缩 状态41 绝热可逆压缩 状态12 恒温可逆膨胀 8 又因循环过程 : U = 0 W = Q = Q1 + Q2 推导 整理上式, 又得: 9 结论: (可逆热机) (ii ) (iii)可逆热机倒转时(成为致冷机), 每一 步的功和热只改变正负号, 而大小不变 。 (任意热机) (i) 熵10 高温热源(T1) 低温热源(T2) Q1 0 Q2 任意不可逆过程 =任意可逆过程 任意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其热温商之和。 这就是克劳修斯不等式 18 不可逆 可逆 1 2 ir ir r r 对不可逆循环过程 任意不可逆过程 =任意可逆过程 0不可逆 =0 可逆 pvap(T) 不可逆蒸发 “-”可逆蒸发 不可逆 冷凝“+”可逆冷凝 g l 返回 36 在下列情况下, 1 mol理想气体在27恒温 膨胀, 从50 dm3至100 dm3, 求过程的Q, W, U, H及S. (1)可逆膨胀; (2)膨胀过程所作的功等于最 大功的50%; 例3 1 mol理想气体 V1 = 50dm3 T1 = 300K 1 mol理想气体 V2 = 100dm3 T2 = T1 = 300K T环 = 300K 37 (2) Q =W = 50%Wr = 86444 J S = 576 JK1, U = 0, H = 0 (1)理想气体恒温膨胀, U = 0, H = 0 1 mol理想气体 V1 = 50dm3 T1 = 300K 1 mol理想气体 V2 = 100dm3 T2 = T1 = 300K T环 = 300K 38 5 mol理想气体(Cpm = 2910 JK1mol1), 由始态400 K, 200 kPa恒压冷却到300 K, 试计算过程的Q, W, U, H及S. W = UQ = 10.40 + 14.55 = 415 kJ 或 W =pV = nR T = 58.314 (100)= 415 kJ * *例例5 5 5 mol理想气体 p1 = 200kPa T1 = 400K 5 mol理想气体 p2 = p1 = 200kPa T2 = 300K p环 = 200kPa 39 如上题, 1mol, 263.15K的过冷水于恒压101.325kPa 下凝固为同温的冰, 求大气的熵变S(环)及隔离系统的总 熵变S(隔). 例13 由下式计算在263.15K下的实际途径的凝固热: 4.4.环境熵变的计算环境熵变的计算 40 说明过冷水的凝固是可能自发进行的. 41 3mol H2 p1 = 101.3kPa T1 = 400K 3mol H2 p2 = 101.3kPa T2 = 300K T环 = 300K 气缸中有气缸中有3mol, 400K3mol, 400K的氢气的氢气, , 在在 101.3kPa101.3kPa下向下向300K300K的大气中散热的大气中散热, , 直到平衡直到平衡. . 求氢气的熵变、环境的熵变和总熵变并指出过求氢气的熵变、环境的熵变和总熵变并指出过 程的方向程的方向. . 已知已知 C Cp p m m (H (H 2 2 ) = 29) = 29 1 JK1 JK 1 1 molmol 1 1 . . 例例1414 42 3mol H2 p1 = 101.3kPa T1 = 400K 3mol H2 p2 = 101.3kPa T2 = 300K T环 = 300K 说明该过程可能自发进行。 43 一绝热容器中有一隔板, 隔板一边为3mol N2, 另一 边为2 mol O2, 两边皆为300K, 1dm3. N2 和 O2可视为理想 气体. (1) 抽隔板后求混合过程熵变 mixS, 并判断过程的可逆性 ; (2) 将混合气体恒温压缩至 1dm3, 求熵变. (3) 求上述两步骤熵变之和. 例6 3mol N2 300K 1dm3 2mol O2 300K 1dm3 3mol N2 2mol O2 300K 2dm3 44 (1) 容器绝热: Q = 0, 容器体积不变: W = 0, 故 U = 0. 理想气体U = 0 , 则 T = 0, 恒温过程. 因 Q = 0, W = 0, 为隔离系统, mixS 0, 故过程不可逆 . 45 此过程实为: 3mol N2 300K 1dm3 2mol O2 300K 1dm3 3mol N2 2mol O2 300K 1dm3 不考虑其它气体的影响时, 每种气体的状态都可认为没 有变化, 故 p, U, H, S 等状态函数均不变. 返回 46 1mol, 300K的水与2mol, 350K的水在100kPa 下绝热混合, 求混合过程的熵变. Cpm H2O(l) =75.29 J K1 mol1 . 例7 绝热混合 恒压100kPa 1mol, 300K, 水 2mol, 350K, 水 3mol , T, 水 47 绝热混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