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孩子顽皮天性的保护与引导.doc_第1页
浅谈对孩子顽皮天性的保护与引导.doc_第2页
浅谈对孩子顽皮天性的保护与引导.doc_第3页
浅谈对孩子顽皮天性的保护与引导.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对孩子顽皮天性的保护与引导孩子们大都好奇、好动、好玩,这“三好”稍微过分或突出一点,人们就称之为“顽皮”。许多家长和老师喜欢温顺、文静的孩子,希望孩子“很乖、听话”,却不喜欢“调皮捣蛋”和“闲不住”的孩子。面对顽皮的孩子,大人们心烦意乱,甚至感到对他们的教育十分困难。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稍有违背大人意愿的举动,大人们或声色俱厉,或嘲讽挖苦,或拳脚交加。孩子正是在这种严厉的训斥和体罚中,泯灭了美好的天性,失去了童稚的本真,变成了规规矩矩的“小奴隶”、“应声虫”,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还称其为“好孩子”。其实,这些观点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面对顽皮的孩子,是严厉制止、让他们言听计从,还是因势利导、使孩子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宽容孩子的好动症,把握孩子的好玩度,保护和引导好他们天真、顽皮的天性。在这方面,“世界发明之父”爱迪生的母亲的聪明做法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童年爱迪生的“顽皮”,堪称“世界之最”。上学第一天,老师问全班同学“1加1等于几”,大家都回答“等于2”,唯有爱迪生说“等于1”。他从衣袋里掏出两块软糖,放在嘴边用热气哈了几下,便把软糖粘到了一起,反问道:“这不是一块吗?”老师怒不可遏,便让爱迪生辍学了。但他的母亲毫不气馁。她发现孩子好玩、好动、好奇,对周围世界最幼稚的探索与众不同,便辞去公职,成了爱迪生的专职教师。她教爱迪生读完了小学、中学和部分大学的课程。她还发现,爱迪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实验欲,他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装一装,亲自实践一下。她根据爱迪生的要求,腾出一间房子,备齐各种实验用的工具、仪器、药品,使儿子有了一片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天地实验室。在这里,爱迪生利用已知的知识,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尽管他没有读过大学,但从十几岁开始就有了发明创造。一生中,平均15天就有一项新的发明问世,成为全世界成果最为丰富的发明家。幼年时期的毛泽东在他父亲眼里,也是一个“很不听话”的孩子、“没用的东西”;牛顿、爱因斯坦等许多科学家在童年时期也都很“顽皮”,但他们正是从“顽皮”的尝试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着对世界的一切感到新颖、好奇的美好天性,想在一天内探知世上的所有奥秘。而顽皮孩子的行为和做事情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总是想把最原始最天真的想法表露出来,因而隐藏着无穷的潜能。作为家长和老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加以教育和引导,最大化地发挥顽皮孩子的潜能。一、保护顽皮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每个孩子所公有的,包括“顽皮孩子”,主要表现为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等。他们总是喜欢用自己的小手到处摸摸碰碰,探究一下奥秘。如:玩电动汽车时,不明白它为什么会跑,就使劲地摔打,甚至拆得七零八落,看个明白。这不仅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求知的表现,更是创造发展的前提。试想一下,如果当年爱迪生的母亲对爱迪生孵小鸡的行为加以斥责,结果会怎样。正是爱迪生的母亲在爱迪生爱孵小鸡的行为中发现了孕藏在好奇之中的智慧火花,才引导他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并最终使他成为了“发明大王”。我们应该向爱迪生的母亲学习,珍惜、保护孩子所表现出的好奇心,从众多的好奇与兴趣中识破和把握主导和本质,并加以鼓励和重点引导。实践证明,凡是因为好奇心受到保护、引导的顽皮孩子,更能表现出极大的探究和求知欲望。二、珍视顽皮孩子的提问问题是引起思维的起点,它孕育着极大的智慧潜力和创造萌芽。顽皮孩子常常会提出各种问题,并找寻问题的答案。如:“鱼儿为什么在水中不闭眼睛?”“人为什么没有翅膀啊?”等等。顽皮孩子懂得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心思敏锐、观察细微。面对他们的提问,我们应热情、耐心地解答,并及时称赞会动脑子、爱动脑筋,千万不要敷衍了事胡乱解释或一口拒绝。我们还应在耐心解答问题的同时,经常向他们提出各种能够接受的问题,并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解答,尽最大努力去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三、支持顽皮孩子的探索活动孩子的探索过程,是一种从未知到已知的特殊质变。孩子的探索活动越多样,变化越丰富,探究活动越灵活、新奇,探究活动的成果也越大。如:我们问:“什么东西是冰凉的?”孩子们大都会纷纷回答:冰块、雪糕、海水、玻璃。顽皮孩子却会说:“大理石。”假若这些顽皮孩子不是赤脚曾在大理石的地上走动过,他怎么会知道大理石也是冰凉的呢?因此,我们应该支持孩子多进行一些诸如小实验之类的探索活动,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独特思维去思考、去怀疑、去认识自然和社会,满足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四、重视顽皮孩子的游戏我们要发挥顽皮孩子的潜能,并不是要他们去做一些没有人做过的事,更不是要他们发明什么新东西,而是要逐步培养他们的能力去做一些以前未做过的事,并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孩子大都对游戏充满兴趣,他们在游戏中能够无拘无束地玩耍,产生许多新颖的想法和独特的行为。顽皮孩子在游戏中则更是常常变换各种方式来对待,并往往作出异想天开的设想和行为。因此,我们应该顺应顽皮孩子的这种需求,多提供可自由操作和探索的、启发性强的设备和材料,设计形式新颖、思维性强的游戏内容,引导孩子主动、活泼地进行游戏,更好地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创造性,满足其心理需要,促进其智力发展和潜能发挥。一位教育家告诉我们:“你想让你的孩子完全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吗?那他长大成人之后最好的结果就是和你一样。”著名儿童文学家冰心说:“顽皮的男孩好,顽皮的女孩巧。”当今时代,人人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好愿望,可以花费高昂的代价买钢琴,买电脑,请家教,去占据孩子们的课余时间。但从不想想,这样是否符合孩子的特性和本愿。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