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矿井复杂应力巷道快速掘进技术探讨.docx_第1页
深部矿井复杂应力巷道快速掘进技术探讨.docx_第2页
深部矿井复杂应力巷道快速掘进技术探讨.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部矿井复杂应力巷道快速掘进技术探讨 原标题:复杂应力条件下快速掘进超前技术管理实践。 摘 要:为了对深井复杂应力巷道进行科学有效支护,实现留窄煤柱环境下沿空送巷综掘工作面的快速掘进,通过对己 16.17-23010 机、风两巷进行应力分析,得出己 16.17-23010 机巷主要受上覆己15-23030 工作面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影响,己 16.17-23010 风巷主要受下覆庚 20-21010 工作面采动影响。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超前技术管理,对机巷支护形式及时进行变更,对风巷采取停掘措施,待庚20-21010 采空区岩层移动的活动影响期过后再掘进,现场实践验证了此分析预判的准确性,保证了机风两巷的安全高效快速掘进。 关键词:复杂应力;应力分析;超前管理;快速掘进。 深部矿井复杂应力巷道快速掘进问题,是当今世界巷道支护掘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受井田面积所限,平煤股份四矿目前处于丁、戊、己、庚四组煤同时开采的局面,各组煤层之间相互影响多,巷道矿压大,应力分布状态复杂,给巷道支护和安全快速掘进带来了诸多不便,严重制约矿井的采掘接替。通过分析己 16.17-23010 机风两巷不同的应力环境,得出了两巷的应力状况,并提出对应的针对性措施,通过超前技术管理实现了己 16.17-23010 机风两巷安全高效快速掘进。 1 工作面概况 平煤股份四矿己 16.17-23010 工作面位于己三采区东翼最上部,机巷与风巷拐点以外均为沿空送巷,留 4m 窄煤柱,拐点以里煤柱逐渐增大;机巷与己16-23030 采面(已回采)毗邻,风巷与己 16.17-21290工作面(已回采)毗邻,上覆己 15-23030 工作面(已回采),层间距 1215m,下覆庚 20-21010 采面正在回采,回采垂深在 620776m 之间,层间距 5060m. 2 工作面应力环境分析 (1) 己 16.17-23010 机巷应力环境分析。己16.17-23010 机巷沿己 16.17 煤层顶板掘进,主要用于工作面通风、行人、运输,巷道顶板为粉砂质泥岩,灰色深灰色、块状、含砂量不均、含植物化石,为软弱岩层,受复杂应力作用,围岩破碎且流变性强,容易造成巷道顶板下沉、两帮移近量大。己 16.17-23010 机巷在掘进过程中,影响其应力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三点: (1)己 16-23030 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拐弯前,己 16.17-23010 机巷与己 16-23030 风巷间隔煤柱仅4m 宽,属于留窄煤柱的沿空送巷,机巷处于沿空送巷下的应力降低区,过拐点后,随着煤柱厚度增大,己16-23030 工作面的侧向支承压力逐渐向机巷增大,直到达到峰值区域,当机巷与己 16-23030 采空区之间煤柱厚度达到 40m 以上后,巷道处于原岩应力区。 (2)上覆己 15-23030 遗留煤柱:根据矿压显现规律,己 15-23030 丢煤区煤柱为应力集中区,其要向己16.17-23010 机巷传递应力。应力分布如图 1 所示。 (3)下覆庚 20-21010 工作面回采影响:根据庚20-21010 工作面情况和经验公式,按照下山移动角55°、层间距 60m 计算,动压传递至己 16.17 煤层的影响范围为 42m,但该巷道与庚 20-21010 工作面水平间距约为 100m,结合该巷道所处位置经分析并可知,庚 20-21010 工作面回采对该巷道影响较小,当回采爆破作业时影响较大,应力分布如图 2 所示。 根据各自的影响范围,将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叠加,形成己 16.17-23010 机巷应力分布图,如图 3 所示。 (2) 己 16.17-23010 风巷应力环境分析。己16.17-23010 风巷布置在庚 20-21010 工作面范围以上的顶板上,根据庚 20-21010 工作面情况和经验公式,预测其三带高度为:冒落带 h1=13m,裂隙带h2=42m,弯曲下沉带的高度向上直至地表,己16.17-23010 工 作 面 距 离 庚 20-21010 工 作 面5060m,所以,己 16.17-23010 风巷位于庚 20-21010工作面开采的冒落带和裂隙带附近以上,在弯曲下沉带内。 3 安全技术措施 (1)己 16.17-23010 机巷针对性措施。根据 010机巷应力图,确定其支护形式为:自开口至停采线以外 15m 处于原岩应力区,采用锚杆(索)+W 钢带(梯子梁)联合支护;停采线前后 30m 存在应力集中,采用锚杆(索)+W 钢带(梯子梁)+ 29U 型钢拱形棚加强支护;停采线向里处于采空区,属应力降低区,采用全锚支护,实现月进尺达到 300m;进入拐点后开始套 29U 型钢拱形棚,顶板较破碎,棚子部分变形;进入己 15-23030 丢煤区时,压力达到最大,使用φ=42 mm,L=1800 mm 的管缝锚杆打超前穿楔控制顶板,在工作面前方打卸压钻孔卸压,并架设 36U 型钢拱形棚,现场表明矿压明显,棚子压力大,部分压坏;从己 15-23030 丢煤区出来后,压力不明显,架设29U 型钢拱形棚。 (2) 己 16.17-23010 风巷针对性措施。己16.17-23010 风巷位于庚 20-21010 工作面开采的冒落带和裂隙带以上,在弯曲下沉带内,回采工作面瓦斯也会通过底板裂隙进入风巷工作面。 因此庚20-21010 工作面的回采对己 16.17-23010 风巷在其上面的掘进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避开庚 20-21010工作面开采造成的岩层移动的活动影响期,即己16.17-23010 风巷在庚 20-21010 工作面开采一段时间后岩层移动基本稳定以后掘进,方能达到安全开采,矿停止掘进己 16.17-23010 风巷,由于前期己16.17-23010 风巷外围已经形成,并掘进了 50m 正巷,为防止庚 20-21010 工作面岩层移动造成己16.17-23010 风巷瓦斯超限,在迎头处打上板闭。待庚 20-21010 工作面回采结束 4 个月,岩层移动基本稳定后,矿组织恢复己 16.17-23010 风巷掘进,拆除板闭后瓦斯浓度高达 80%,验证了预测的准确性。己16.17-23010 风巷恢复后,由于处于庚 20-21010 工作面采空区上方,压力较小,实现了 29U5350mm 型钢拱形棚月进尺 370m 的单进水平。 4 结束语 (1)通过分析可知,己 16.17-23010 机巷主要受固定支承压力、己 15-23030 残余煤柱应力集中作用和庚组煤采动影响作用,己 16.17-23010 风巷布置在庚 20-21010 工作面上方,主要受庚 20-21010 工作面岩层移动。 (2)针对应力影响范围及大小,通过超前预判、超前技术管理,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实现安全高效快速掘进。 (3)该技术在深部矿井复杂应力巷道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可供类似条件下的矿井快速掘进参考。 参考文献: 钱鸣高,石平五,许家林。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 徐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