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访同行演绎精彩”征文.doc_第1页
“比访同行演绎精彩”征文.doc_第2页
“比访同行演绎精彩”征文.doc_第3页
“比访同行演绎精彩”征文.doc_第4页
“比访同行演绎精彩”征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访同行 演绎精彩”征文:标题:家访,用真诚感动家长 用真爱温暖学生 麻城市中馆驿镇中心小学 喻长桥 手机QQ:861113705家访,用真诚感动家长 用真爱温暖学生麻城市中馆驿镇中心小学 喻长桥 手机QQ:861113705 家访,是我们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一年来,学校按照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在全校开展了“课外访万家”的活动。听到久违的“家访”一词,我们的心情既激动又向往。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伴随着学生成长的家访活动却好像与我们的教育越走越远了,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随之而来的却是我们的教育越来越难教,学生越来越难管,教师头疼,学生心烦。因此,重走家访路,它既是爱的教育的一种必然回归,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家访,及时倾听家长的声心。家访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够让老师、学生和家长紧密携手共同承当共同的责任,班主任深入到学生家庭里去,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家访工作一直以来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在家访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针对家长提出的一些比较具体的意见,我们虚心听取,对能够作出承诺的,坚决照办,对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提出自己的意见,作为学校今后工作的参考。一天,我们一行人来到李同学家,李同学不爱学习,多次欺骗父亲说是在同学家过夜,实际上是在彻夜上网。他迷恋网络游戏、贪玩,连父亲都奈何不得。开学至今,班主任多次找他谈话,还发动学生监督他、帮助他。只要他有进步,我就表扬他。现在他变得有礼貌了,能按时完成作业,父亲也明显感觉他上网少了。看到他有进步,他父亲也为之高兴。家访时,我们班有一位黄同学,她的爷爷曾多次向我反映,说她特别喜欢吃零食,正顿不爱吃或吃得很少。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来到黄同学家家访。黄的爷爷在家吃饭,对老师的来访感到手足无措。我们说明来意,她爷爷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将我们请进家里。黄的爷爷言语不多,只是默默地听老师反映情况。听说孙女不怎么吃零食了,课间没再疯打吵闹了,学习态度也比以前端正多了,爷爷开心的笑了,对于老师的关心和教育充满了感激。经过反思,我认为:没有哪一个学生愿做“差生”,他们都想努力,只是他们的心灵比较脆弱,经过几番努力未果后,很容易自暴自弃。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地关心他们,引导他们,让学生明白循序渐进的道理。在思想上扶一把,方法上拉一把,让其时刻保持阳光的心态,自信的信心,昂扬的斗志,就会一步步走向成功!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回家往往需要承担不少家务,只有在晚上才有时间做作业。这确实是由我们农村的现实情况所决定,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困难家庭。比如有一位王姓同学,父亲在外打工,每次回家,还要为家里做饭,洗衣服,田里的活动也少不了。当我突然到她家里的时候,她正在田里拔萝卜,看到我了,第一个反应并不是打招呼,而是连忙跑回去去洗手洗脸。还有岳杨同学、林同学,父母都离家在外,只有爷爷奶奶在家,每次回去,也都要承担大量家务,假期几乎都在给家里帮忙。当然,我并没有说这些孩子不好,这些孩子们身上所体现的都是最美丽的,都是咱们农村孩子们勤劳,爱家的体现,每个在家里做小皇帝的孩子看到这,都应该为此羞愧。但作为一个老师,我不得不从学习角度上为此担忧,学校学习和回家的复习,作业本来就是一体,而这样沉重的家务压在这些瘦弱的肩上,他们的家庭学习效率又怎么提得高呢? 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为教育增添了许多不安定和消极的因素。很多农家的家长为了家庭选择出外打工,不得不将学生留在家中。年迈的爷爷奶奶不可能给予他们少年时期完整的父爱母爱和应有的教育,这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更甚者会使这些孩子的心里放纵,学校教育难上加难。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学生,从学校回家的路途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雨雪天气更是危险。有的是几家的学生联合租用三轮车、摩的等回家,要是有个不慎,后果不堪想象。而且他们这样做多年,在以后可以预见的日子,他们有可能继续要在危险中走下去。 家访,成为学校、老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好帮手。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却占有地位。从走访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家庭学生的监护人是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等长辈,他们能够负责孩子的吃喝穿衣住行就不错了,如果家里有两个以上的孩子要照顾,这些常规的工作做起来就更吃力。孩子一放了学或放了假,只知道自由玩耍,根本不把长辈的话放在心上,更不能体会他们的难处。作业无人辅导和督促,行为上我行我素,不讲卫生、不爱做家务、不爱做作业等等,令监护人和学校老师十分头疼。针对这些问题和情况,我们及时走访学生家庭,家长也非常愿意密切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万事开头难”,开始做好了,有效果,第二次第三次,长期坚持,就会有收获。比如,我们走访的王同学家。王同学的父母都外出务工,家里的监护人只有他的奶奶。我们一行来到王同学家时,而他却不在家里做作业,而是和几个同学一块出去玩纸牌。奶奶还在地里干活没回来。当我们顺着村民的指点去找他奶奶时,正好看见他们几个人玩得正起劲。我们就叫住了他。再看看他身上,满是泥巴灰尘,两手脏兮兮的,衣服好像几天没洗。看见我们来了,脸上毫无表情,也不跟老师打招呼,也不去叫他的奶奶。还是我家叫他去把奶奶找回来的。这位王同学身材较胖,性格倔强,上课总喜欢低着头,注意力不太集中,思维不够灵活,缺乏朝气。但在玩的事情上,怎么那么积极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与王同学的奶奶单独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奶奶告诉我们,我的年纪大了,管不了他。在家只知道吃喝玩睡,不爱洗澡、洗头、洗脸、洗脚,衣服不爱换,老师们也看到在,他那身衣服穿了一个多星期也不肯换,吃了晚饭就去玩,玩累了回来就睡。只有他父母亲在家时,还听话一点,不敢犟嘴。父母不在家时,还不要我打电话跟他们说,但要钱时除外。电话里,他爸爸妈妈说他,管得了几天,过了这几天又“旧病复发”了。说完直摇头叹气。知道这些情况后,我们和他奶奶交谈了孩子在校的表现,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办法,希望他以后能慢慢改正。之后,我们又与王同学谈了很多。接着又当着他奶奶的面,及时肯定了他在学校里的表现,然后针对他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对他进行了耐心地说服教育,相信他能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他自己也便是愿意下决心努力改正缺点,争取进步。我们一直谈到很晚才离开他家。自这次家访后,我们又几次跟踪家访,发现王同学确实改了许多,他奶奶也很高兴。随后,我们又走访了类似于王同学家庭情况的几个同学家,效果都很好。通过家访,大家一致认识到,家访是学校和家长相互沟通、彼此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家长直接了解学生在校表现的最佳窗口。对于一名老师来说,一个学生只不过是班级的几十分之一;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个孩子则是百分之百。家访让家长成为学校、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协调者”,成为学校、老师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好帮手。 回访,用真诚感动家长 用真爱温暖学生。几次家访后,我们又驱车前往离学校比较偏远的几个村子,回访了几位困难学生的家庭。每次家访我们都要带上一些慰问品,哪怕是一支笔、几个本子也好。每次上门家访时,都受到了家长的热情欢迎,每次离开时,都会听到家长和孩子的声声感谢,令人感动,久久难忘。 在上洲村,我们走进了二(1)班贫困学生金黎同学的家。这是一间比较破旧的砖瓦房,一个不大的院子。房子里的摆设也极为简单,几张旧椅子,两张饭桌,一辆旧自行车等。金黎在门口做作业,看见我们来了,忙起身迎接。接着他的爷爷奶奶、爸爸都来了。我们进了屋,和他们交谈起来。金黎的父亲身患血液性僵硬症已经5年了,每年到处求医问药,把家里的一点积蓄全花光了。现在主要靠借债和亲戚的一点资助,到武汉协和医院购药。每年药费高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位年纪不大的小伙子,看上去却显得几分老苍,但精神上比较开朗。患病的前三年,基本是躺在床上度过,到协和医院诊了一段时间后,才勉强能行走。如今也能骑着自行车锻炼锻炼,目的是为了防止肌肉萎缩。从他说话的表情,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对生活的渴望,对生命的珍惜!金黎的爷爷年近七旬,身体长年患病,勉强能干农活,奶奶身体稍好一点,家庭生活的重担全落在爷爷奶奶身上。自他爸患病后,他妈妈就离家出走,至今音信全无。每逢过年过节,别家的孩子都会买几件漂亮的衣服穿穿,而金黎的衣服却是靠亲戚好心人送的。现在爷爷奶奶爸爸和他一家四口相依为命,生活苦不堪言。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叶校长当即代表学校表态,学校自即日起免除金黎在学校就餐的全部费用,并表示学校将发起向贫困学生献爱心捐赠活动,还与当地村干部通话,要求村里帮助解决其困难。这个时候,我们与金黎交流,并送几个本子给他。小家伙眼里热泪涌动。我问他,你爱学习吗?他说爱。我告诉他,你家里现在尽管困难些,但有政府学校和好心人的帮助,相信会度过难关。你一定要争气,为爷爷奶奶爸爸争光。他点了点头。我们离开时,全家人出门相送几十米远,他爷爷还不停地重复说着感激的话。我们却已不忍回头 在下洲村,我们来到四(1)班金来同学的家。他家正在盖房子。见我们来了,他的家人忙放下手中的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为了不耽误他们的时间,我们在门口简单地谈了一会儿。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金来家里有五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他妈妈身体有残疾,半聋半哑说不清话,走路歪歪斜斜的,似中风之状。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很少干农活,家里主要靠父亲一人支撑着。他父亲说,小孩很懂事,在家里什么活儿都做,除按时完成作业外,一有空余时间,就要主动帮忙做家务。大忙季节,一家人的衣服他全包了,有时还帮忙做饭。说到这里,我们几乎不约而同地称赞:“真是个好孩子!我们为有这样的好学生感到高兴!”说完,全家人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临走时,叶校长握着家长的手说,家访中,我们不断要救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学生,更要发现金来同学这样的好典型,感谢你为我们学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家庭教育范例,这对于家校携手育人活动大有帮助。 之后又访问了几家。这几家的孩子却没有金来同学表现那么好,很贪玩,在家调皮不听话,不服管教。我们去了之后,并没有数落家长和孩子的不是,而是用金来同学做例子,希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向金来的家长学习,教育孩子不仅仅要严格,还要善于教育,学会教育的方法,这样才对小孩的成长有利。和家长一番交谈之后,家长表示,要积极配合学校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