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的基本常识 一 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一文言实词的一些基本常识1实词的古今异义:有一部分文言实词的古今意义没有变化,可以用它的今义去理解文言文。一部分实词在文言中古义与今义都用,这个语境用的是古义,那个语境用的是今义,阅读时必须结合它所在的句子去分析斟酌。多数文言实词的古义和今义是不同的,不能用今义去理解它在文言文中意义。具体地说,这种古今词义的差异体现在四个方面:词义扩大或缩小了,如“江”、“好”、“臭”、“让”;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如 :“卑鄙”、“爪牙”、“锻炼”、“钩心斗角”、“师心自用”等;古今义没有任何联系,已经转移了,如:“涕”、“偷”(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而其归书也必速后五年,吾妻来归(2)使使如秦受地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矣。(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此诚社稷存亡之秋也(5)毛遂自赞于平原君 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6)父已在先,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子与我衣,我活也 蹇叔之子与师(7)如好好色,如恶恶臭。(8)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9)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10)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11)便言多令才,年始十八九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1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 此三子者,吾遗恨也(13)为学有难易乎?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贼易之(14)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独不怜公子姊乎? 独畏廉将军哉?(15)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16)王有疾在奏里,不治将恐深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17)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18)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19)可为约束,立制度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20)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1)少时,家贫,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愿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2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2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24)哭泣无涕,中心不泣(25)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26)光武悬令,往往物色之(27)去:离开;(时空)距离 /虽:虽然;即使 / 每:每次、每逢;经常 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祥:预兆锻炼:玩弄法律,使人入罪(2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29)劝君更尽一杯酒 果行,国人皆劝(30)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31)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管仲相齐,齐大治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君之面,位不过封侯;相君之背,贵不可言(3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33)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2区分单音词与双音词:文言文只有少量的双音词,不能撤分开来理解。一些连绵词、叠音词、专用名词、表示时间的词都属于这一类。如:憔悴、展转、窈窕、惆怅、参差、仿佛、踯躅、徜徉、逡巡;社稷、天子、足下、布衣、宾客、区区、郁郁唧唧;斯须、须臾、少间、有顷、有间、久之、质明、黄昏、人定、鸡鸣、隅中。另外,有些双音节词在特定的语境里也不能撤分开来理解,只能把它当作一个词。如:“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是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旦日,卒中往往语。”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同一个双音节词在文言文里有时是两个单音词,有时是一个双音词,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去仔细分辨。 胜相士,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以武贤,上以为大将吾祖死于是,吾父又死于是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冬有雷电,夏有霜雪,然而寒暑之势不易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文言文中一般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单音词居多。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双音词的,在文言里往往是两个单音词,需要撤分开来理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公车特征拜郎中 /于是相如前进缶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屈原行吟泽畔,形容枯槁,颜色憔悴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范缜数目项王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古之学者必有师 /太监泣曰:“是非赂得之。”寻用宰相候莘荐,除太学博士,再迁应奉,终于翰林修撰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璧有瑕,请指示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子,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适莽仓者,三飧而反,腹犹果然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偏义复词: 概念:两个意义相反、相对的词连在一起使用,在某个语境里只使用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只起陪衬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这种语言现象叫做偏义复词。 是偏义复词还是复合词,得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仔细分析揣摩: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江水月明寒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有于社稷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的一种特殊的实词现象,指的是音同、音近或形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直言之,就是古人约定俗成而写的错别字。通假字由于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因而使其具有固定性。也即是说某个字在几个文段里都用成了通假字,那么它肯定通假的是同一个字。换句话说,甲古人、乙古人、丙古人及所有的古人都约定把某个字写成同一个错字。如:“将军身被坚执锐”、“屈原被发行吟泽畔”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何,国变,宁南死” “距关,毋内诸侯”、“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通假字只能是单向通假,不可能双向通假,即本字与通假字之间不能互相通假。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就不能通“冯”)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如果某个文言实词的多个意义在这个语境中都讲不圆通,可以考虑是否是通假。同时,要掌握常见的通假字的通假情况,以便全盘考虑。现把中学语文教材中比较常见的通假字集录于后:今王田猎于此 亡走赵,赵不内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亡何,国变,宁南死赵王岂以一璧之故而欺秦耶? 汝识之乎?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图穷而匕首见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春秋三十有三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张良出,要项伯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求,无乃尔是过与? 曰:“可得闻与?”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刎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某所,而母立于兹市中游侠而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一尊还酹江月人穷则反本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屈平既绌,其后秦伐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愿具言沛公不敢倍德也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屈平被发行吟泽畔巫妪何久之,弟子趣之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高祖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上闻遂对,甚说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五万兵难卒合 距关,毋内诸侯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5一词多义多数文言实词不仅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且一个词往往有多个含义。阅读文言必须了解或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多个义项,才能结合具体的语境,前后贯通,上下勾连,准确理解和把握它在这个语境里的意义。关于这一点是学习文言的难点,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同一个文言实词在不同的句子里其意义可能不同,不同的实词在其语境里可能是同一个含义。如:97高考/ 飞骑因番请见 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比牵裾之例/ 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这止免官 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1)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相当于“之、诣、造、如、幸”)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得府中书,明日来迎汝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2)并汾乔木,望秋先陨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3)得遗金一饼 因得观所谓时钟者此余之所得也 向为生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悉使羸兵负草填之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秦贪,负其强(5)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窥父不在,窃发盆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6)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燕王私握臣手曰以先国家之仇而后私仇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申义先帝不以辰卑鄙 (9)因击沛公于坐 其一犬坐于前王曰:“何坐?” 曰:“坐盗“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10)然世之奇伟、鬼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11)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孔子微服而过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侯生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12)群臣皆数汲黯 天有常道,地有常数也范增数目项王 刘表治水军,艨艟斗舰乃以千数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13)于众人广座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治国无法则乱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君安与相伯有故 (1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彼跪垣,以望复关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15)初,鲁肃闻刘表卒 士卒多为用者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五万兵难卒合(16)寡人无疾 虽乘奔御风,不与疾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17)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从郦山下,到止阳间行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也指时空上的空隙)(18)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文言中也有“虚假”、“假如”的意思)(19)相如因持璧却立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之不恭(20)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是以后世无传焉高祖为亭长,为县送徒郦山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欲予璧,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故予与 同社诸君子哀厮墓之徒有其石而为之记6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1) 名词直接作状语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特征:A名词在动词之前 B。名词与它后面的动词不是主谓关系,而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关系。名词作状语时的翻译:A。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翻译成:“像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常以身翼蔽沛公B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翻译成:“用” “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繁经常,翻译成:“每”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翻译成:“在”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E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翻译成;“向边”操军破,必北还 相如于是奉璧西入秦2) 名词作动词及其使动、意动用法:名词放在了短语或句子的谓语的位置上、名词带上了宾语、名词前面有副词的修饰,这时的名词就活用作动词。名词带上了宾语后,又不与宾语构成动宾关系,只表示主语使宾语完成某动作行为,则是名词的使动用法;如果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则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一般翻译成“使”、“让”;意动用法一般翻译成“把当作“、“以为”、“认为”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焉齐王欲将孙膑 吾从而师之稍稍宾客其父 粪土当年万户侯3) 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上了宾语,表示主语使得宾语产生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既来之,则安之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晋侯饮赵盾酒 可烧而走也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4) 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放在了句子或短语的主语、宾语的位置上,就活用作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后,不再表示动作或性质状态,而是表示人或事物,翻译时要引起注意。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馈遗秋毫无所受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焉。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斫其正,养其旁条;锄其直,遏其生气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谄谗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5) 形容词的使动、意动及其活用作动词:形容词的这三种活用都是形容词带上了宾语。其使动、意动所表示的意义与名词的使动意动相同,翻译也与 其基本相同。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且夫我常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故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不足多也成以其小,劣之 乃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二分析理解语境中实词含义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1看异读字的音是否读得准确。一些文言实词不止一个读音,在某个具体的语境里,如果这个读音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不妨换一个读音来试试。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内立法度,务耕织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夫山居而谷汲者,蒌腊而相遗以水 此三子者,吾遗恨也2以形析义:主要是针对一些不常见的生僻字。因为汉字多为形声字,根据形声字的形旁(义符)来推断实词的含义不取钱者,则 连水还之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启听淮北取籴3分析语法结构,确定词性与用法:同郡卢芹见而器之 (张华)器识弘广,时人罕能测之群臣或数黯 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或未易量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4变换朗读节奏,确定词语或句子的含义(例略)5根据具体语境“瞻前顾后”、上下勾连,进行合理的推断: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时校书郎吕壹操弄权柄,大臣畏之,莫敢有言者,衡乃口陈吕壹奸短数千言,太祖有愧色。上官大夫乃使人短屈原于顷襄王时武侯将军田仁会与侍御史张仁韦不协而污奏之,高宗临轩问仁韦,仁韦惶惧,应对失次,仁约历阶进曰:“臣与仁韦连曹,颇知事由,仁韦懦而不能自理。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韦非常之罪,则臣事陛下不尽,臣只恨深矣!”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余病痞且悸,谒医视之,曰:“唯复神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文言虚词的用法一 考纲要求的18个单音虚词二 复音虚词三 兼词:兼词是文言中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形式上是一个词,实质上 是两个词,翻译的时候要译成两个词的意义。文言中常见的兼词有五个,它们是:诸、焉、盍、叵、旃1诸: 它如果出现在一个句子的中间作兼词,就相当于“之于”,即“代词+介词”,如果出现在一个句子的末尾作兼词,就相当于“之乎”,即“代词+助词”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王尝语暴以好乐,有诸? 子之谋鄙,盍更诸?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2焉:“焉”如果作兼词相当于“于之”,即“介词+代词”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等于己者,问焉以相咨访。3盍:相当于“何不”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之谋鄙,盍更诸?4叵: 居心叵测 “大耳儿最叵测,不可信也“5旃: 盍自勉旃? 济阴之贾人,渡何而亡其舟,栖于浮茬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四 常见文言句式五 文言文固定句式的理解和翻译 1“何为?” 一般翻译成“还干什么呢?” 项王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何以为?” 翻译成“凭什么呢?”或“为什么呢?”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苏)武骂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 (汉书苏武传)3“无乃乎?” 翻译成“恐怕吧” ,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语气。求,无奈尔是过与?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奈不可乎?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4“得无乎?”如果表示反问,翻译成“能够不吗?”;如果表示猜测,翻译成“莫非(恐怕)吧?”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触龙曰:“日饮食得无衰乎?”得无教我猎虫所也?5“孰与”翻译成“与比,谁更?”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沛公曰:“孰与君少长?”曰:“长于臣。”6“之谓也”翻译成“说的就是”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7“如(若、奈)何”一般翻译成“对怎么办?”力拔山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三老不来,奈之何?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8“无以”翻译成“没有用来的办法”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臣独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9“与其孰若”翻译成“与其不如” ,表示选择(已定选择)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饿专焉。附录:1 文言文中天文、地理等词的译文表名称译 文名称译 文天下全国,世界上桑梓又称梓里,故乡乾坤乾,天;坤,地畿京畿,京城周围地区都邑都,都城。邑,县城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白下,都是南京驿站古代邮站山东山以东,广大地区神州同九州,中国三笑长江河北辽宁一带中国中原地区江淮河汉长江,淮河,黄河,汉水赤县中国关中函谷关以西,广大地区京师首都2古今人物名称对照表古今古今叟老人家。老头子巫占卜问卦的人须眉男子布衣平民。老百性巾帼女子缙绅官僚孺子小孩子烈士有志于功业的人。老年人舅姑家父,家母从者王侯,贵族的侍从人员女霜寡妇妪老年妇女豪右权贵人物良人丈夫黔今平民。老百姓丈夫对男子的美称。妇女的爱人3古代常见官名、官府名名称说 明名称说 明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三司太尉,司待 司空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太尉军事首脑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员外部尚书下属宦官主簿秘书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朗中尚书属下部员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左右拾遗唐代谏官校尉汉代军事长官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侍郎侍中侍卫丞相相当于宰相注意官名、官府名不必翻译4文言文中时间词的译文表词译 文词词 文旦日明天遽j马上昱日第二天曩nng从前,以往,过去初在这以前方刚刚页之一会儿尝曾红夙早,早晨须臾一会儿旬十天寻不久少间过了一会儿倏尔一下子,很快未几没多久且将近居无间没多久旋马上居无何没多久即马上朔农历初一俶尔忽然望农历十五向刚才既望农历十六猝突然晦农历二十九或三十雅向来5文言文中常用动词译文表词译 文词译 文词译 文度估计冀希望啖吃睨斜视辟征召语告诉除任命官吏诏皇帝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型节水设备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达美航空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护理学说课课件
- 光的世界复习课件
- 2025-2030中国毛巾产业消费模式与供求趋势预测分析报告
- 护理基本知识培训课件简报
- 2.2休闲食品包装画面设计的三要素字体设计图形图像排版50
- 光电医美入门知识培训课件
- 护理入院宣教课件
- 《密码学基础》课件第3章
- 5.Braden评估表及其评分指引
- GB/T 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GB/T 3389.3-2001压电陶瓷材料性能试验方法居里温度Tc的测试
- GB/T 31439.2-2015波形梁钢护栏第2部分:三波形梁钢护栏
- GB/T 17737.102-2018同轴通信电缆第1-102部分:电气试验方法电缆介质绝缘电阻试验
- 世界各国及其首都主要城市名称
- 把课堂还给学生构建高效课堂真谛课件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共27张PPT)
- 建设工地每日消杀记录表
- 硫酸氢钠(酸式硫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工程项目管理实施方案(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