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反刍兽疫和腺病毒混合感染案例分析 文l张仙保 张良斌(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马国文(包头尚科动物疾病研究所) 乔月荣 苗永泉(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小反刍兽疫( Peste des petitsruminants,PPR)又称伪牛瘟,也叫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小反刍兽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黏膜溃烂,进而引起腹泻和肺炎。与牛瘟病毒有交叉免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已把小反刍兽疫列为A类疫病,中国将小反刍兽疫定为一类传染病。绵羊腺病毒( Ovine adenoviruses,OA)的感染是由羊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引起羊的肺炎和腹泻。目前,小反刍兽疫与腺病毒混合感染绵羊还没有报道。 笔者在2014年3月,对某场疑似得小反刍兽疫的病羊进行了小反刍兽疫病毒抗原和腺病毒抗原ELISA检测,为了类症鉴别,还同时进行了魏氏梭菌抗原、伪狂犬病抗原、细小病毒抗原、戊型肝炎抗原、沙门氏杆菌抗原、冠状病毒抗原、轮状病毒抗原、腹泻黏膜病毒抗原等的ELISA检测。结果发现,被检测的2只病羊全部被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腺病毒感染,而其他疾病则为阴性,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病料采集自羊场病羊,对自然死亡的病羊采集其血液、各脏器组织。试验使用的ELISA试剂盒购自贝茵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原理为间接法测抗原)。使用主要仪器包括酶标仪、微型振荡器(型号ZW-A)、恒温水浴锅、高速离心机等。 2方法。 (1)抗原检测。应用ELISA方法,主要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原、腺病毒抗原、细小病毒抗原、伪狂犬病毒抗原、戊型肝炎病毒抗原、沙门氏杆菌抗原、腹泻黏膜病毒抗原、传染性鼻气管炎抗原、呼吸道合胞体抗原、布病抗原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抗原,在操作时,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 ( 2) ELISA检测结果判定。按试剂盒说明书所示进行结果判定。 二、结果与分析 1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检查。2014年2月,某羊场发生了一种与小反刍兽疫相似但症状比较复杂、病死率偏高的传染病,成羊、羔羊均可发生,羔羊死亡率高。病羊有急性经过的,也有慢性经过的。但发病后症状不尽相同,有的厌食或不食,有的发热400C以上,口腔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有的呼吸困难,有的天然孔有脓性分泌物,并且大多数病羊因发生小叶性肺炎而引起咳嗽和由胃肠炎引起的腹泻。在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该羊场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 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腺病毒混合感染的病羊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尽相同,早期主要为发热,多在40。C以上、鼻孔有脓性分泌物,嘴周围、眼角都有分泌物或分泌物干燥后结成的结痂,有的阴道亦有黏性分泌物流出。病羊咳嗽、喘息,肺部有呼吸哕音等症状。后期多为严重腹泻,粪便呈稀糊状或水样,多数混有脱落的肠黏膜,有的则从肛门喷射出带脱落黏膜的稀粪,粪便污染了整个尾巴和后肢,尤其肛门周围更加严重,因持续腹泻,呈现不同程度的脱水。 2剖检变化。对2只病羊进行剖检发现,病变主要集中在消化道、呼吸道和免疫系统。上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黏膜等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糜烂、溃疡,溃疡大小不一,形如火山口;在下消化道,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的黏膜糜烂,极易脱落,尤其黏膜面较多的皱胃更为严重。而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盲肠及直肠的黏膜面以出血、充血和水肿为主,同时可见黏膜脱落,肠腔内容物有恶臭气味。在呼吸系统,鼻腔内黏膜有与口腔相类似的糜烂和溃疡,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有出血点,肺脏表面及切面散布着多个暗红色、质地稍坚实的病灶;在免疫系统,脾和淋巴结受侵蚀严重,脾脏颜色变浅,质地变硬。有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结、颌下淋巴结、肩前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均肿大变硬,表面还有小出血点。 3临床病理变化特点。小反刍兽疫病毒是麻疹病毒属的成员,故它的致病性与麻疹病毒属相似,病毒主要攻击淋巴组织和上皮细胞,病毒在上皮细胞内复制并破坏上皮细胞,导致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变性坏死,致使免疫系统和上皮组织受到严重损伤;腺病毒的靶细胞主要是上皮细胞,腺病毒作用于支气管上皮细胞、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引起变性、坏死、单核细胞浸润及肺泡内透明膜的形成,进而形成肺炎;腺病毒还作用于消化道的黏膜上皮细胞,并造成黏膜上皮细胞的变质性炎、坏死性炎,进而形成肠炎。由于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腺病毒均同时作用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因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所造成的损伤远较单病原作用时严重。 在呼吸系统,可见呼吸道上皮黏膜变性、坏死、脱落,多核巨细胞形成,上述细胞胞浆可见嗜伊红性包涵体,胞核内也可见包涵体;肺脏主要呈现小叶性肺炎的变化,病灶内细支气管壁增厚、水肿和白细胞浸润,细支气管内可见浆液性渗出物,其内还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肺泡内可见浆液性渗出物、脱落的上皮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小叶性肺炎病灶周围有组织代偿性的气肿。 在消化系统,可见消化道各个肠段上皮黏膜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脱落,多核巨细胞形成,上述细胞胞浆可见嗜伊红性包涵体,也可在胞核内见到核内包涵体。 在淋巴系统,脾脏、扁桃体和各处的淋巴结可见细胞的坏死,表现为核固缩、核破裂或核消失,淋巴小结及脾小体及脾索细胞稀疏,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早期窦壁细胞水泡变性,核内和胞浆内都可见包涵体,窦腔内可见多核巨细胞,后期窦壁细胞坏死脱落。 4.ELISA抗原检测结果。对2只病羊分别进行了小反刍兽疫病毒抗原检测、腺病毒抗原检测、魏氏梭菌抗原检测、伪狂犬病抗原检测、细小病毒抗原检测、戊型肝炎抗原检测、沙门氏杆菌抗原检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腹泻黏膜病毒抗原检测、传染性鼻气管炎抗原检测、呼吸道合胞体抗原检测、布病抗原检测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抗原检测。结果表明:2只病羊小反刍兽疫病毒抗原和腺病毒抗原全部呈阳性,而其他则全部阴性。 5防治。 (1)预防。目前国内外已有小反刍兽疫疫苗可预防该病,但保护率不一。腺病毒目前并无疫苗,只有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平时要加强饲养和管理,尽快建立并认真落实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以保证畜舍卫生和畜体健康卫生。 (2)试治。小反刍兽疫属于我国一类传染病,如若发现,必须马上上报,并在政府相关部门引导下,按照农业部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处置,一般采取以隔离、扑杀、封锁、加强消毒灭源和监测排查为主的措施,及时控制疫情。在出现大面积流行时,单靠扑杀和封锁措施难以奏效,可考虑使用疫苗接种。为防止疫情扩散,原则上不建议治疗。对于仅发生了个别病例并送来检查的病羊,以研究的态度进行了试治。 治疗原则是:抗病毒、增强抵抗力、消炎、止泻、调整水盐代谢障碍和补充能量。笔者使用干扰素、羊胎盘转移因子、黄芪多糖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糖皮质激素、肠炎宁、肠道益生菌等药物并配合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链霉素或头孢类等药物治疗来增强动物抵抗力,对腹泻严重以致脱水的病羊及时补充体液如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和补充能量如葡萄糖、ATP、细胞色素C和各种维生素,这样对于恢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有明显效果。肠黏膜损伤严重的要及时灌肠(果胶铋、思密达、奥美拉唑、迪美佳、柳氮磺吡啶、云南白药等),以保护肠黏膜不再继续受到损害,进而改善动物身体抵抗力,使临床症状减轻。结果发现,混合感染的病羊消化道比单纯感染要严重,愈后不良,并且容易成为传染源,没有治疗价值,应及时淘汰和扑杀。 三、小结与讨论 1小结。通过对病羊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理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测,发现该羊场的病羊发病具有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腺病毒混合感染的特点,表现为,具有传染性;不典型性发热、鼻流浆液性脓性鼻液、眼流浆液性分泌物、口腔黏膜溃疡、咳嗽、严重腹泻;小叶性肺炎、胃肠炎、口腔炎、脓性鼻炎、结膜炎;病羊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及腺病毒的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均为阳性,进一步分析说明小反刍兽疫病毒可以与腺病毒混合感染羊。 2讨论。小反刍兽疫病毒具有趋淋巴和趋上皮性,进入机体内主要侵害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口腔到直肠的消化道上皮细胞,从鼻腔到肺泡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淋巴结内的淋巴窦上皮细胞和脾窦的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病毒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入侵机体,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后,先在咽喉、下颌淋巴结以及扁桃体复制,23天形成病毒血症,随后的23天首次出现临床症状。小反刍兽疫病毒在引起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坏死的同时,还能在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中形成具有特征性的嗜伊红性包涵体,具有诊断价值。由于该病毒会侵害免疫系统,造成全身淋巴结及脾脏的损伤,所以,一旦羊感染了小反刍兽疫病毒,容易造成后天免疫抑制,易继发其他病原的感染,这也是该羊场的病羊先感染了小反刍兽疫病毒,而后又继发感染了腺病毒的原因。 腺病毒主要侵害肺脏的支气管和肺泡、小肠的上皮细胞和常在淋巴细胞。在动物健康时,腺病毒就在动物肠道中作为肠道常在条件致病微生物而存在,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特别是羊患了某些引起胃肠道炎症的病原时,腺病毒会乘虚而入,成为致病源,协同原发病原对胃肠道上皮细胞发挥损伤作用。由此推断,两头病羊应是先得小反刍兽疫后,免疫力下降,又继发腺病毒感染,由于两病都会损伤肠道上皮细胞,使胃肠道损伤尤为严重。 根据本次对发病羊的研究,发现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经典的小反刍兽疫有很大区别,一方面是由于小反刍兽疫和腺病毒混感,另一方面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小反刍兽疫病毒也在发生改变。应积极加强对小反刍兽疫病毒基因组变异特性的研究。同时加强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明晰致病机理,建立高效、快速的病原检测新方法以及加强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本次发病的主要是绵羊,成羊、羔羊均可发生,但羔羊死亡率高。病羊多数以急性为主,症状比较复杂,病羊有急性经过的,也有慢性经过的。对这个羊场的2只被检羊应用ELISA方法进行多种抗原抗原诊断时,发现这2只病羊全部被小反刍兽疫病毒和腺病毒感染,而其他病原则全部为阴性。调查中发现,如果一只羊发病后,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给同群未感染该病的健康羊,由此证实该病传染源主要为病羊或带毒羊,由于病羊或带毒羊的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上皮特别是口腔和肠道都含有大量病毒,故病毒可以通过打喷嚏、唾液和粪便污染周围环境,多数病毒通过飞沫或粪便间接传染给未免疫的健康羊。 小反刍兽疫和腺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其临床表现为发病急,多数病羊体温升高,高达41°C以上,持续35天,为稽留热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状腺癌术后护理课件
- 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 18 牛和鹅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6788-2018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蜱类》
- 用谷歌地球做课件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通知
- Unit6 Celebrating the Big Days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仁爱科普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大纲课件
- 生铁废钢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生理解剖兔子实验课件
- 野外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 工程资质挂靠合作协议书范本
- 《贝叶斯估计》课件
- 2025重庆市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中交分包商培训参考答案
- 建筑安全五大危险源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护理
- 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护理
- 铁路防寒安全培训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三级)认定理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重庆市字水中学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