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的悲剧艺术.doc_第1页
伊利亚特的悲剧艺术.doc_第2页
伊利亚特的悲剧艺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伊里亚特的悲剧艺术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 伊里亚特(,Ilias,Iliad, 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 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 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伊利亚特共二十四卷(系后人所分),15,693()行,各卷的长度从429到999行不等。史诗伊利亚特虽然取材于特洛亚战争的传说,却从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亚九年零十个月后的一场内讧写起,并且写到赫克托耳的葬礼就结束了。引起这场战争的金苹果的神话,在它描写海伦和帕里斯时有所提及,木马计和特洛亚的陷落,则见于奥德修纪(奥德塞)中奥德修对往事的回忆。伊利亚特的头一句是“阿喀琉斯的忿怒是我的主题”。希腊联军大将阿喀琉斯性烈如火,他有两次忿怒的表现。史诗写道,战争已经打了九年零十个月,还是胜负难测,这时希腊联军因瘟疫发生内讧。瘟疫是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拒绝归还一个女俘所引起的,因为这个女俘是日神阿波罗祭司的女儿,阿波罗的祭司请求阿伽门农归还他的女儿受到拒绝,就祈求阿波罗惩罚希腊联军。这场瘟疫蔓延下去就会使希腊联军不可收拾,因此阿喀琉斯要求阿伽门农把这个女俘归还,免得瘟疫继续蔓延。阿伽门农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归还了这个女俘,却不公正地夺走了原来分配给阿喀琉斯的另一个女俘,作为他自己损失的补偿,阿喀琉斯在忿怒之下拒绝参战。在希腊联军中,只有阿喀琉斯才是赫克托耳的对手,因此他拒绝参战就必然引起希腊联军的失利。希腊联军在此情况下抵御不了特洛亚军队的反攻,只好退而固守海滨的战船,在那里构筑了防守性的壁垒。阿伽门农这时后悔自己对阿喀琉斯不公,只好派奥德修和另一位希腊将领去向他求和。可是他忿怒未消,坚决不答应回到战争。阿喀琉斯只是在特洛亚军队已经突破希腊联军的壁垒纵火焚烧他们的战船的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才把他的盔甲和战马借给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让帕特洛克罗斯前去应敌。帕特洛克罗斯虽然击退了特洛亚军队的攻击,但终为赫克托耳所杀,因此阿喀琉斯借给他的盔甲也丢掉了,这盔甲原是他的母亲忒提斯女神请匠神制造的。战友之死与盔甲被丢引起阿喀琉斯的第二次忿怒,而使他与阿伽门农和解,并且在他母亲请匠神给他制造了一副新盔甲之后,重新回到战争,最后杀死了赫克托耳,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伊利亚特叙述了特洛伊战争第十年(也是最后一年)中几个星期的活动,特别是“阿基里斯(Achilles,古希腊传说中勇士)的力量”。史诗以阿基里斯和阿伽门农(Agamemnon)的争吵开始,以赫克托耳的葬礼结束,故事的背景和最最终的结局都没有直接叙述。 伊里亚特和奥德赛都只是更宏大的叙事诗传统的一部分,此外还有许多不同长度不同作者的叙事诗作,只不过只有一些片段流传下来。 伊利亚特是荷马史诗中直接描写特洛亚战争的英雄史诗。希腊联军主将阿喀琉斯因喜爱的一个女俘被统帅阿伽门农夺走,愤而退出战斗,特洛亚人乘机大破希腊联军。在危急关头,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阿喀琉斯的盔甲上阵,被特洛亚大将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悔恨已极,重上战场,杀死赫克托耳。特洛亚老王以重金赎还儿子尸体。史诗在赫克托耳的葬礼中结束。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在同异族战斗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伊利亚特塑造了一系列古代英雄形象。在他们身上,既集中了部落集体所要求的优良品德,又突出了各人的性格特征。阿喀琉斯英勇善战,每次上阵都使敌人望风披靡。他珍爱友谊,一听到好友阵亡的噩耗,悲痛欲绝,愤而奔向战场为友复仇。他对老人也有同情之心,允诺白发苍苍的特洛亚老王归还赫克托耳尸体的请求。可是他又傲慢任性,为了一个女俘而和统帅闹翻,退出战斗,造成联军的惨败。他暴躁凶狠,为了泄愤,竟将赫克托耳的尸体拴上战车绕城三圈。与之相比,特洛亚统帅赫克托耳则是一个更加完美的古代英雄形象。他身先士卒,成熟持重,自觉担负起保卫家园和部落集体的重任。他追求荣誉,不畏强敌,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危急关头,仍然毫无惧色,出城迎敌,奋勇厮杀。他敬重父母,挚爱妻儿,决战前告别亲人的动人场面,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感人的悲壮色彩。 伊利亚特结构严谨,布局精巧。它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作为全书的主线,其他人物、事件都环绕这条主线展开,形成严谨的整体。史诗善于用动物的动作,或用自然景观、生活现象作比喻,构成富有情趣的“荷马式比喻”。例如书中写到阿喀琉斯退出战斗,赫克托耳打得希腊军队四处奔逃,史诗用了这样的比喻:“好像一只野蛮的狮子攻进牛群,吃了一头而吓得其余的纷纷逃窜。”其中有名句“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 我宁可战斗而死去, 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 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 ”史诗节奏强烈,语调昂扬,既适于表现重大事件,又便于口头吟诵。伊利亚特高超的艺术手法常为后人所称道。在看伊里亚特的时候,第一喜爱的是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他和阿喀琉斯的生死角斗,我是提心吊胆地看完,看到结局后,非常的伤心,对阿喀琉斯拖尸绕城分外痛恨。但是最感动的还是特洛伊国王到阿喀琉斯的帐篷里,跪求归还赫克托尸体的景象。 荷马史诗伊里亚特比奥德赛要血腥很多。虽然希腊神话故事传说中很多血腥的故事,但是超越伊里亚特的不多。伊里亚特开篇已经是特洛伊战争第十年,结尾是赫克托尸体在木架上熊熊燃烧的场景。看其人的史诗故事男性情感,我眼前出现的是两幅景象,一个是这个悲壮的结局,一个是布莱德彼特的金发飘飘盔甲闪亮地一剑劈向敌方的好莱坞镜头。非常不协调。 我能理解特洛伊的选择非神话的故事背景,因为不如此特技会超越一切,介绍希腊和特洛伊双方的人物已经是很复杂的一件大事,再把宙斯、赫拉、雅典娜、阿芙忒底德、阿波罗翔各位神仙翔云驾雾地开到,两个钟头是不可能让人明白究竟出了啥事的。为什么不拍成魔戒三部曲,这个问题我还没有答案,只能有一点自己的猜测。魔戒的故事有很强的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史诗般的情怀,却又不落俗套地从小人物的角度来解决最后的决战。 伊里亚特不是。看书的时候就很矛盾,因为书中的胜利者是征服者,为了一个美女,耗尽人力财力,攻城陷地,最后把特洛伊洗劫一空夺回美女而归。除了对书中特洛伊小王子帕里斯无法同情外,我的同情心一直在特洛伊这一边,他们是弱者,在希腊联军围城多年之后仍然士气昂扬地对抗。赫克托是特洛伊保卫者中最英勇的一个,他和他妻儿告别后去面对阿喀琉斯,明知很可能是一去不返,仍然大义凛然地整束盔甲,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结局,为家人为特洛伊献身。他的父亲,特洛伊王在城上和城里民众看见自己心爱的儿子战死,尸体被阿喀琉斯拖在战车后绕城而行,心里是何等的悲哀和凄烈,我无从想象。赫克托年轻的妻子是如何的痛心,我无法感受。泪下之余,不得不感受到语言在死亡面前是何等的单薄。 电影里,金发碧眼浑身青铜色的彼特是一个很好的好莱坞模型,外表金碧辉煌,可是内里没有深度。倒是很符合阿喀琉斯这个人物。阿喀琉斯在神话传说中是天神之子,他母亲在他婴儿时倒提着在刀枪不入的水中浸润过,唯一的弱点是在他的脚后跟,只有在脚后跟进攻上才能杀死他,故西方有阿喀琉斯之踵的说法。其实彼特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出色的影片和他出色的表演,但是特洛伊无论是人物还是故事和铺排都不算出色,他自己从未对这部作品满意过。艾瑞克巴纳是又一个很出色的澳大利亚演员,也许我偏见,他是这部电影里我最欣赏的演员。其他如阿加门农、奥德赛以及帕里斯都不能特别吸引人。男人的情感只有最最深厚的父子之情打动我心。 不知道其人是不是要在阿喀琉斯的朋友情上来说男人的情感,讲他为朋友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