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博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2013届高三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 杨丽 审题:邓 伟一、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shun)羊肉,剥(bo)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 B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gi)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慧;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C若再加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蓬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yn)。D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jn)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萧萧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答案:A 解析:B给(j)与,恩惠; C乌篷小船,月晕(yn);D胸襟(jn),暮雨潇潇。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角色的个性鲜明,是史诗大戏隋唐演义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B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这点雕虫小技,别无长物了。”C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D日本政府如果对于中国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答案:D 解析:A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形容个性鲜明。而且,“配角”是人,活人,怎么能说“活人像活的一样”呢? B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C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极快且毫无修改痕迹,褒义。3、报刊中有时也可能出现语病,下列句子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进,现在的春晚无论是设备、技术、场景等方面,比80年代春晚不知好了几个档次。按理说,制作出来的节目老百姓更受欢迎,可是,结果恰恰相反。(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月17日第5版)B由于网络水军在我国还是一个处在管理的灰暗地带,面对复杂多样的网络舆论,公众更应该谨慎。(南方日报2012年2月26日A7版)C生活难免有沟沟坎坎,不尽如人意,只要我们面朝阳光,永不懈怠,那成功的曙光也就越来越近,终有一天激情会带着我们成就心中的梦想。(九江日报2012年3月29日A7版)D实践表明,一个人无论知识再多,学历再高,能力再强,缺乏对自己心灵的养护,缺乏对自我的驾驭,不知在什么时候就会跌跟头。(中国青年报2012年4月2日第2版)答案:C 解析:A主动与被动杂糅。“制作出来的节目老百姓更受欢迎”应为“制作出来的节目更受老百姓欢迎”或“制作出来的节目老百姓更欢迎”。 另外,“无论是设备、技术、场景等方面”应改为“无论是设备、技术还是场景” B语序不当。“网络水军在我国还是一个处在管理的灰暗地带”应为“网络水军在我国还处在管理的灰暗地带”。D“无论知识再多,学历再高,能力再强”中关联词搭配不当。“无论”应去掉,或改成“即使”。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无论”用于有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或有表示选择关系的并列成分的句子里,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或结论都不会改变;后边有“都”或“也”呼应。4、将下面五句诗删去一句,再把余下的排序组成七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绿阴不减来时路 梅子黄时日日晴 秋水芦花一片明 添得黄鹂四五声 小溪泛尽却山行(原诗为三衢道中,曾几作)AB C D答案:C 解析:(说明:上例选自1999年海淀区高考模拟题五月份考题)观各诗句,除句外,其它四句都入韵,四句中必须舍去一句;观备选答案,A答案句入韵作了第三句,错误;BCD三个答案皆合乎押韵规律。根据诗意、时令特点,排除D;再根据平仄和相粘原则,便能得出合理顺序为C()。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五人墓碑记 张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选自古文观止)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旌:表彰。B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抶:击打。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考查、查究。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指集团的领导人。答案:D 首领:头颅。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组是 ( )A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缇骑按剑而前B乘其厉声以呵 谈笑以死 C去今之墓而葬焉 吴之民方痛心焉D不能容于远近 忠义暴于朝廷答案:B 连词,相当于“而”, 表修饰。 A前一个“而”表承接;后一个“而”表修饰。C前一个“焉”,兼词,于此,在这里;后一个“焉”,代词,他。D前一个“于”,被;后一个“于”,在。7、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描述了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与魏忠贤之流英勇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揭示了“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主题思想。B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三结合的表达方式,既记录了有关五位义士的斗争史实,又在议论中抒发了作者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C文章多处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加强艺术效果,通过对比反衬出五义士大义凛然、不畏强暴、临难不苟的高尚品格。D文中的对比层层深入,由低层(五人与缙绅)到中层(五人与 “富贵之子”),进而到高层(五人与高官显爵),突出了五义士牺牲的价值、死后产生的巨大影响等深刻意义,彰显了“死生之大”。答案:D 应该是“由低层(五人与 一般“富贵之子”)到中层(五人与缙绅)”。 8、下列用“”给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A大阉之乱缙绅 / 而能不易其志者 / 四海之大 / 有几人欤 / 而五人生于编伍 / 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激昂大义 / 蹈死不顾 / 亦曷故哉B大阉之乱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 四海之大有 / 几人欤而 / 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 素不闻诗书之训 / 激昂大义 / 蹈死不顾 / 亦曷故哉C大阉之乱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 四海之大 / 有几人欤 /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 素不闻诗书之训 / 激昂大义 / 蹈死不顾 / 亦曷故哉D大阉之乱缙绅 / 而能不易其志者 / 四海之大有 / 几人欤而五人 / 生于编伍之间 /素不闻诗书之训 /激昂大义 / 蹈死不顾 / 亦曷故哉答案:C 9、翻译下列句子。 (10分)(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3分)译: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分)译: (3)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4分)译: 答案:(1)当时以大中丞职衔担任苏州一带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2)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3)也用来说明生死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7分)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4分)答: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分) 答: 答:(1)这首诗运用了反衬(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的艺术手法表现环境的“清”(2分):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蝴蝶飞舞,蜘蛛织网,风吹帘动,以动衬静,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白天的清静(1分);溪声嘈嘈,以有声衬无声,反衬夜晚的清静(1分)。(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1分)、清闲的心境(1分)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1分)。或:通过描绘一幅清幽静谧的田园乡村画卷,表达诗人对田园山水的由衷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3分)11.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1)绿云扰扰, ; ,弃脂水也。(杜牧阿房宫赋)(2)荒忽兮远望,。(屈原湘夫人)(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王羲之兰亭集序)答案:(1)梳晓鬟也 渭流涨腻 (2)观流水兮潺湲 (3)剑阁峥嵘而崔嵬 (4)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人生边上,还有更远 潘启雯我们仨问世四年后,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推出走到人生边上,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乍看书名,自然就会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旧作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先生说:“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他要把有关思索写下的文字,当作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字。斯人已逝,这“人生边上”的文字竟又由他的夫人杨绛先生续写着。从写在人生边上到走到人生边上,是生命暖流中两个相戚灵魂的长相守望,如此这般的“夫唱妇随”,令人感动莫名。人到关键时刻,总会想些根本性问题。杨绛先生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我已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就什么都没有了吗”“站在人生的边缘上”的先生还在回望一生,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走到了人生边上,自己想不明白,就想问问人,而我可以问的人已经走了,只有在内心深处自己问自己。”她的追问,让我们看到了不竭的生命活力。人生的智慧来源于对人生的追问,对人生不断地追问,是保持生命活力的最好方式。“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按照合理的规律,合乎逻辑的推理,依靠世纪生活经验,自己思考。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看能探索多远”的确,先生的思考显得特别有意义,只有追问与思考才能让我们认清一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注释”部分读来倍感亲切,是我们熟悉的风格、喜爱的笔墨。如果说正文是理性的,它就是感性的;正文部分是抽象的,它就是具体的。这是一组从容大气的散文,记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恰恰印证了正文里面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她的自述里,秀秀讲的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故事,不就是“人生实苦”吗?可爱的劳神父不正是锻炼自己灵魂的典型吗?最令人唏嘘的是比邻双鹊,那对喜鹊夫妇在一年的时间里演绎了什么样的悲欢离合?其内容呈现的善与恶、是与非,又无不与前半部的文本相契合照应。杨绛先生,抛开了“角色”与“形式”的束缚,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在我们仨中,先生用“古驿道”暗喻人生似旅途;在走到人生边上中,作者同样喻人生为渐行渐远的旅程。我们仨,是先生对亲情的追忆;走到人生边上,是她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等哲学命题。我们仨是至情之作,读者要用情去阅读,追随作者歌哭,体味人间至爱,达于至真。走到人生边上是至理之作,读者要用心去阅读,追随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谛,止于至善。在走到人生边上里,杨绛先生是位阅历丰富的智慧老人,把自己平生所见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是位求知若渴的学子,对于根本的问题执拗地刨根问底。没有令人头疼的概念,更没有复杂曲折的逻辑推理,先生只坦率明白地问与答、追问与思考,解自己的惑。在生命的通道里,她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听一听她的话语,我们会找到关于人生的新的答案。 (节选自2007年11月20日东莞日报)12下列对走到人生边上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认为人生是一部大书,她要把有关思索写下的文字,当作写在人生边上的文字,以与已逝的钱钟书先生灵魂长相守望,“夫唱妇随”。B走到人生边上是96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坦率解惑,显示了她不竭的生命活力和过人的人生智慧。C走到人生边上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思想领域,是因为杨绛先生是位阅历丰富的智慧老人,她把自己平生所见的、读者所少见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D走到人生边上是至情之作,读者要用心阅读,追随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谛,止于至善。13下列不是“走到人生边上的注释部分读来倍感亲切”的原因的一项是( )A“注释”部分,是我们熟悉的风格、喜爱的笔墨。B“注释”部分,是感性的、具体的从容大气的散文C“注释”部分,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是先生“人生边上,还有更远”的主要体现。D“注释”部分,记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内容呈现善与恶、是与非的人和事。14“在生命的通道里”,杨绛先生“比我们走得更深更远”,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概括回答。(4分)答: 12(3分)B(A项,混淆了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观点。C项,强加因果。D项,“是至情之作”错,应为“至理之作”)13(3分)C(“看似抽象的一些观点”不是注释部分的内容)14(4分)阅历丰富,且注意“平时不在意的地方”(或:注意人生的细微之处);思考深刻,“对于根本的问题执拗地刨根问底”;心态坦然,坦率明白地追问与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摆脱一切成见,抛开“角色”与“形式”的束缚,进入新的思想领域;热爱生命和生活,追求至爱、至真、至善。(每点1分,意思大意对即可)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迟子建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连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悖。 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 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 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 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 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 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 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2008年此文获得第三届“冰心散文奖”)15作者在开篇先写到俄罗斯街头的雕像和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这样安排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 16文章结尾处“永恒的光明”“另一种永恒的光明”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答: 17作者在第七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老妇人?这么写有什么好处?(5分)答: 18请结合全文,说说“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6分)答: 参考答案:15.俄罗斯的雕像多刻画伟大人物并且缺少内在灵魂的展现,(2分)而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过于富丽堂皇,与宗教的朴素精神相违背,(2分)作者认为这两者都缺少震撼心灵的力量,与后文所写的老妇人构成对比,为老夫人的出场作铺垫。(2分)【大意对即可得分】16.“永恒的光明”是指对宗教的虔诚信仰给人带来的内心的安然与对光明、希望的笃信;(2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是指作者从老妇人身上看到的一种精神,作为普通人在尘世中承受苦难与沧桑时的坚忍,在平凡辛勤劳作中的安然与对信仰的坚守。(2分)【大意对即可得分】17.运用了神态、肖像、动作描写,使文章生动、形象,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3分),而且可以表现老妇人的年迈、贫寒,认真沉静的工作态度,(1分)对宗教虔诚的信仰。(1分)【大意对即可得分】18.俄罗斯满街的雕像神圣而恒立,教堂里宏大艳丽的壁画需要仰视才可欣赏;在教堂里清扫烛油的老妇人渺小而卑微,一点都不引人注意,只需要你不经意间一低头就可注意;给予我们更深重的感动和震撼的,往往在不经意的一低头,仿佛使我们看到了光明。(3分)这一句升华主题,(1分)揭示了每个人人生中的光明前景都是因为灵魂有了希望和方向,在谦虚努力的工作、辛勤的付出中获得的道理。(2分)【大意对即可得分】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做1题,12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上帝创造母亲时美托马斯沃特曼仁慈的上帝一直在为创造母亲而加班工作着。在进入第6天时,天使来到主面前,提醒他说:“您在这上面已经花费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啦。”主对天使说:“你看过有关这份订货的技术要求吗?她必须能够经受任何荡涤,但不是塑料制品;有180个活动零件,可以任意更换;靠不加奶和糖的浓咖啡及残羹剩饭运行;具有站立起来就不会弯曲的膝部关节;拥有一种能够迅速医治创伤和疾病的亲吻,从骨折到失恋都能治愈;此外,她必须有6双手”天使缓缓地摇了摇头说:“6双手这怎么可能?”“令我感到困难的却不是这些手,”上帝回答说,“而是她所必须具有的那3双眼睛。”“可是,”天使说,“订货单上没提出这个标准”“是的,可她需要。”主点了点头说,“她需要一双能透过紧闭的房门洞察一切的眼睛,然后她才可以胸有成竹地问:孩子们,你们在里面干什么?另一双眼睛将长在她的后脑勺上,用来专门看她不该看到而又必须了解的事情。当然,在前额下面她也有一双眼睛,当孩子们有了过失或麻烦时,这双眼睛能够看着他,而不必开口,就能够明确地表达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的意思。”“这太难了,”天使劝道,“主啊,您该歇歇了,明天”“不行!”主打断了天使的话,“我感到我正在创造一件十分接近我自己的造物。你看,眼前的这件母亲模型,已经能够在患病时自我痊愈能够用一磅汉堡包满足一家6口人的胃口能把一个9岁的男孩弄到莲蓬头下淋浴”天使绕着母亲模型细细地看了一遍,不由得赞叹道:“她太柔和了!”“但很坚强!”上帝激动地说,“你根本想像不出她有多么能干,也根本想像不出她有多大的忍耐力!”“她会思考吗?”“当然!”主说,“她还会说理,商量,妥协”这时,天使用手摸了摸母亲模型的脸颊,忽然说道:“这里有一个地方渗漏了。我早就说过,您赋予她的东西太多了,您不能忽略她的承受力嘛!”主上前去仔细看了看,然后用手指轻轻地蘸起了那滴闪闪发光的水珠。“这不是渗漏,”主说,“这是一滴眼泪。”“眼泪?”天使问,“那有什么用?”“它能表示欢乐、悲哀、失望、怜爱、痛苦、孤独、自豪”主说。“您真行!”天使赞道。主的脸上露出了忧郁。“不,”他说,“我并没有赋予她这么多功能。”(1)这篇短文赞美了母亲哪些高贵品质?(6分)答: 参考答案:细心敏锐 (她需要一双能透过紧闭的房门洞察一切的眼睛,然后她才可以胸有成竹地问:孩子们,你们在里面干什么?”)关心身边的一切(“另一双眼睛将长在她的后脑勺上,用来专门看她不该看到而又必须了解的事情。”)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当然,在前额下面她也有一双眼睛,当孩子们有了过失和麻烦时,这双眼睛能够看着他,而不必开口,就能够明确地表达出我理解你并且爱你的意思。”)柔和 (从天使绕着母亲模型细细地看了一遍,不由得赞叹道:“她太柔和了!”“但很坚强!”上帝激动地说”中可以看出)能干(你看,眼前的这位母亲模型,已经能够在患病时自我愈合能够用一磅汉堡包满足一家6口人的胃口能把一个9岁的男孩弄到莲蓬头下淋浴)坚忍(“但很坚强!”上帝激动地说,“你根本想象不出她有多么能干,也根本想象不出她有多大的忍耐力!”)(2)请就本文的写法特点,选一点进行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虚构情节: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对话展开情节;人物形象丰满;通过写上帝对母亲的同情,突出了母亲责任的重大和母亲所具有的高贵品质,从更深的层面上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敬仰。(6分,写出写作特点3分,结合内容分析3分。要求言之有理,分析透彻,有欠缺酌扣)20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题目。(12分)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而勿惮改。”论语学而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注】,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注】便辟(pinb):谄媚逢迎。(1)根据以上语录,请概述儒家经典论语提出了怎样的交友之道。(6分)答: (2)“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理念、志向或兴趣不同的人不能在一起共事。你赞成孔子的说法吗?请联系实际简要评析。(6分)答: 参考答案: (1) 交友需要谨慎,需要选择。交友的目的是完善自我。要多交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益友。不要交虚伪谄媚、花言巧语的损友。(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可得满分)(2) 答案示例一:赞成。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思想指导行动,道不同即思想不同,即使勉强合作,也会同床异梦,于事无补。“道不同,不相为谋”指一种人生追求的选择,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他们的选择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经典诠释。(如果从志同道合有更多共同语言这一角度来评析也行)答案示例二:不赞成。任何一种理念和主张都带有其局限性,加强交流则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而不相为谋则容易使人固步自封,坐井观天。在今天这样一个学术主张百花齐放,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开放开明的社会,妥协、合作、交流、宽容尤为重要,道不同者应该相为谋。(言之成理即可)七、 作文(60分)。请以“接受与改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关系型命题作文。所谓关系型作文命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成而成的一种命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的必须兼顾题目构成的各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口腔黏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遵义规划勘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全国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身体健康及养生保健知识竞赛试题(附含答案)
- 2024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版)
- 兽医传染病学模拟试题与答案
-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指南试题(附答案)
- CRRT护理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院临床主治医师《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专业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生产保密文件管理制度
- 胖东来库存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市场销售格局及投资战略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 T/CIMA 0011-2019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卡
- 外墙仿石漆合同协议书
- 股票代持合同协议书
- 广东2025年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第一批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新人教版英语八上单词默写表(先鸟版)
- 起重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方案
- 基层卫生岗位(社区护理组)练兵和能竞赛试题
- 反恐安全风险评估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