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对整个侠文化的发展.doc_第1页
《水浒传》对整个侠文化的发展.doc_第2页
《水浒传》对整个侠文化的发展.doc_第3页
《水浒传》对整个侠文化的发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要:本文将就中国古代侠文化,主要是早期侠文化与在侠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水浒传的一些内在联系即在表现侠共同的反抗性,揭示侠特有的局限性以及以水浒传为界侠由超现实性向现实性的转变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通过这些分析来证明水浒传对整个侠文化的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反抗性 局限性 现实性 在我国,从古至今“侠”一直以一种高大正义潇洒的形象出现世人的面前,侠的行为,侠的思想对整个中华民族都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我们将侠的这些行为和思想统称为侠文化。作为经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与侠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水浒传开创了我国长篇武侠巨著的先河,它主要描写了一群绿林社会的英雄好汉在当时那个黑白颠倒的社会里除强扶弱,主持正义及招安后的悲惨命运。这些英雄好汉们的生死与共,扶危济困,豪迈洒脱以及他们的偏激嗜杀都符合侠的特点。而作为侠文化历史长河中重要一笔的水浒传在受侠文化影响的同时对侠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此下文将就水浒传与侠文化的一些联系进行分析。一、反抗性 侠文化很早就在我国出现并流传,但是从古至今侠文化始终都没有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一直受统治者的压制和排斥,其原因就是侠本身具有极强的社会反抗意识,无论哪朝哪代的统治者是不会容纳这种人的存在。侠由于自身性格决定了他们追求的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任情任性的生活,他们不会接受任何人制定的任何制度的管制,准确地说这些人都处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对立面上。 在早期的侠文化中,侠都有较强的独立性格,像朱家、郭解这样名重一时的大侠,朱家隐匿了那些为统治阶级所不容的江湖亡命的豪侠之士,公然与朝廷作对;郭解少年时就杀人无数,窝藏亡命之徒,甚至自铸铜钱,无视官府的存在,他的势力日益庞大,以至于使统治者感到恐慌,终于找了个理由把他给杀掉了。“侠的勇敢无畏、冒险精神出于对社会不平的愤怒以及个人的血性和良知,其行为不具备任何追求功名利禄的企图,相反还带有反抗社会的因素。”1 同样,水浒传也是如此,梁山好汉中的多数人在上山之前多半都是地方的豪侠之士,他们过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生活,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才是他们最热衷追求的生活境界,比如景阳冈前的武松不顾店家的劝阻大醉之下打死了老虎,为了躲避官司而出家的鲁智深仍然嗜酒成性,又如整日自由游弋于江河湖海与鱼虾做伴的张顺和阮氏三兄弟,李逵整日横行霸道目无法纪。在我们看来他们这些人的生活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但是当时的社会,统治者腐败无能,当时的皇帝宋徽宗昏庸无能,受奸臣蒙蔽,百姓生活痛苦不堪,这些社会现象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了这些人的生活。普通百姓门可以逆来顺受,但是他们不可以,因为他们是侠,自由独立无拘无束,不向任何势力低头是侠最本质最可贵的精神。只有保持这样的精神才能保证他们人格的独立,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无愧于侠的称号,所以他们采取的是反抗,破坏当时的社会秩序。武松就是较为典型的例子,为了替武大郎报仇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在替兄报仇后,被刺配孟州牢狱,在那里武松受施恩情,醉打蒋门神夺快活林以谢之。后遭张都监陷害被刺配恩州,在飞云浦因公人预害武松,被武松杀之。在知道自己受诬是蒋门神与张团练勾结张都监一手策划后,武松迁回孟州城,在都监府劈倒张都监家眷、仆役十多人后到鸳鸯楼上。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在楼上饮酒欢笑庆祝成功,忽然见武松上楼顿时战战兢兢。武松二话不说,举刀就砍。不多时,便将几个恶人变做刀下鬼。武松蘸血,并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字后出城,落发换服远避他乡。可以看出武松为了报仇而采取了自己认为可行的办法即杀人,在杀人之后还在墙上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在他看来这一切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负面影响,甚至有点引以为荣的味道,这一切都是侠的反抗意识的表现。而这样的例子在水浒传里十分常见。 无论是早期的侠文化还是水浒传所创造的侠形象都具有极强的反抗意识,而创造这些侠的作者的目的无非是想借侠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由于当时社会有诸多令人不满的地方,所以这些侠也具有极强的反抗意识,同时也迎合了大众的心理。二、局限性 侠也有自己特定的局限性。人人都说“丈夫第一关心事,受恩深处报恩时”2,“冤仇若不分明报,枉做人间大丈夫”3,仿佛报恩复仇成了一代一代豪侠们的特定的行为准则,在早期的侠文化中“朱亥是市井屠者,因为受信陵君的知遇之恩,便为他慷慨杀人,从容捐生;谢小娥弱质女流,为了替父亲、丈夫报仇,隐姓埋名,忍辱负重”4等等。好像一代代豪侠们都在忙碌着这些事情。如果说是纯粹意义上的报恩复仇也并无大碍,但是往往豪侠们在报恩复仇这行为准则上的具体标准又有所不同,像水浒传中,李逵动辄就要抡起两把大板斧,大叫着要杀向京城,砍了狗皇帝,夺了皇帝的位子给宋江等等,但并不是梁山上的好汉都是这样,像林冲在得知高俅被俘时,提着武器就要找高俅算账,后被宋江劝退直至气得吐血而死也没有复仇,如果说林冲死的深明大义,那么像李逵这样的人就有着相当明显的局限性了,由于他们追求的是自由率直的生活,他们更倾向于一切事情由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由于社会黑暗造成的一些不公平的事情的确让人气愤,加之兄弟之间难免会意气用事,其本身又有着尚武好斗的意志倾向,所以常常大开杀戒,如水浒传中的武松血溅鸳鸯楼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他本是刺配孟州牢狱,因受人恩惠,为了报恩以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来表达谢意;后发现被人利用,又将鸳鸯楼上的人杀了个精光,甚至连自己的干妹妹都不放过。仿佛只有杀光仇人和所有与仇人有关系的人才能消除自己心头的熊熊怒火。 另外,总体上看侠文化,不难发现里面有很多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地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侠文化里,大多数女性是受到排斥和歧视的,仿佛女性是自己成为一代豪侠最大的障碍,他们甚至认为女性是一种不祥的预兆,正所谓“红颜祸水”,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一篇为例,此篇中的赵匡胤是一位理想的侠客形象:武艺高强,心机缜密而目光远大,但面对京娘的真挚爱情,他却表现得不近人情。在作者看来,这正是赵匡胤难能可贵之处,因而大加褒扬。至于京娘为此含恨自缢,他是视而不见的。女性的情感与生命在侠自以为是的“英雄气概”面前显得多么卑微!4在侠文化中面对女性追求真挚的爱情不仅置之不理,而且在许多侠文化的作品中女性往往是以一种反派人物的角色出现,水浒传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而其中又以阎婆惜最为典型,阎婆惜会唱曲,原与父母流浪到郓城县,本想在这里安顿,不料父亲得病死在城里,母女没有买棺材的钱,于是把阎婆惜贱卖给宋江,成了宋江的外室,阎婆惜本想和宋江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但是作为豪侠的宋江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在宋江的眼里兄弟意气才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位,对于阎婆惜的爱情只是一再的拒绝回避,可以说阎婆惜的红杏出墙宋江负有相当大的责任。许多女性都只是追求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是在侠看来这点要求是与自己绝缘的,在水浒传中不仅是宋江,武松、杨雄、卢俊义也都是如此。 可以说塑造这些侠形象的作者本身的意图是希望侠是以一种完美的形象出现,但是作者的一些自身的主观意图或者说是一些当时社会的主观思想在这些侠的身上都有所体现,所以完美的侠身上也仍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三、现实性 在早期的侠文化的作品中所塑造的侠都带有很浓厚的超现实性。早期的侠都似乎都具有很神奇的武功,比如 搜神记中的三王墓,赤比自刎身亡之后,双手捧头及剑奉于侠客,他的头在沸水中三天三夜也煮不烂,并且还能怒视楚王;比丘尼中的比丘尼,“裸身挥刀,破腹出脏,断截身首,支分脔切”来向桓温示警,然后又能身形如常4。死而复生似乎成了家常便饭。让人们在感叹这些侠的武功之高之神气的同时又在疑惑这些侠的真实性,也会发出“他们是否和我们同处一个世界”等等的疑问。 不仅如此,早期的侠似乎没有什么社会性,虽然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人间,参与社会这个系统中的事件,但是他们相好都是在没有什么家庭背景的情况下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不会和任何人产生任何感情,爱情是不可能的,甚至连亲情都不可能,比如崔慎思妾和贾人妻中的女主人公,虽委身于人,但大仇得报之后,即飘然远去,甚至亲手杀死孩子以绝挂念4。当他们完成自己的事情便会匆匆的离开这个社会。另外,早期的侠都具有极高的自由精神,他们敢于反抗一切,惩恶扬善,帮助弱者,敢于对抗社会的法制、宗法,像朱家、郭解就是这其中的典型,帮助被官府追捕的江湖人士,对抗统治阶级等等,他们都体现了侠身上最可贵的精神。 与此不同的是,自水浒传开始侠似乎从虚无缥缈的空间回到了人间,回到社会,这些侠不会再有着起死回生的神奇武功,不会赤条条的出现在社会,也有了七情六遇,甚至知道如何去适应社会,这些特点在水浒传中都有着很明显的体现,作为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武功过人,也会因为遇到仇人高俅却不能杀之而气到吐血身亡;梁山上的好汉出身也是五花八门,卢俊义出身高贵,而李逵就是一社会上的地痞流氓。戴宗本是一管理监狱的小吏,而石迁就是一偷盗高手;矮脚虎王英天生好色,他会因宋江杀了他才夺来的压寨夫人而懊恼不已,最后也会与自己的爱妻扈三娘死在一起;至于这群侠如何去适应社会,宋江和他极力宣扬的“招安”应该就是最好的例证了,一方面宋江本身有着侠的一些非常可贵的精神,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因为具有这些优点,宋江在江湖上一直受到了江湖人士的尊重。而另一方面宋江又深受着“忠君”思想的影响,即使已经被统治者视为心腹大患,他也要以草野忠良自居,以“权居水泊,专等招安”自励。在众好汉的努力下将水泊梁山推向发展的最高峰时,是宋江不顾众好汉的反对提出“招安”,且不说招安的结果如何,就单宋江带领众兄弟等待“招安”这点来说,与早期的侠相比水浒传中的侠都具有了很强的社会意识,他们不再是一个完完全全破坏社会的人,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过上能达到自己标准的生活,不再像早期的侠那样似乎从来不需要担忧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将来,赤条条的来到社会然后再赤条条的离开。 可以说以水浒传作为开始的标志,对侠的描写开始从超现实性向现实性转变,极具人性化。他们在拥有超强武艺的同时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他们有意气用事的时候,有失意潦倒的时候,甚至还有惊慌失措的时候。就这一点水浒传对整个侠文化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自水浒传后人们在塑造侠形象的时候更加注重增加现实性的描写,比如三侠五义中的“锦毛鼠”白玉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俊朗潇洒,武艺过人,但又心胸狭隘,手段毒辣。虽然缺点明显,但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总而言之,侠文化作为我国众多的文化支流之一,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性格以及社会风俗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而水浒传又是一部描写绿林豪侠替天行道、扶危济贫的开河之作,它既继承了早期侠文化作品中的精辟之处,如本文中提到的表现侠的反抗性及侠本身不可抗拒的局限性等等,又在早期侠文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进,又如本文中所提及的侠由超现实性向现实性转变等等。并且对以后的作品都产生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