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种子不死不怕花果凋零.doc_第1页
只要种子不死不怕花果凋零.doc_第2页
只要种子不死不怕花果凋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只要种子不死 不怕花果凋零(评论员随笔)李 拯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20日 05 版)只要心底留着这份温情,我们就不会是彼此失联的沙粒,而是蕴含着所有可能性的种子前两天与一位朋友聊天,他正为办婚礼左右为难:在农村老家办吧,都是父辈的亲戚,嫌折腾;在北京办吧,小夫妻俩都是从外地高考来京,没多少亲朋好友,意思不大。婚礼的两难,折射出深层的撕扯:故土的情感脐带慢慢剪断,城市的社交网络尚未建立。朋友的纠结,也是生长于农村城镇、却扎根于“北上广”等城市的青年的普遍困惑。从跳上离乡火车的那天起,人生就像一粒沙子飘进城市的沙漠,面临着“原子化生存”。这一群体就像漂流瓶,标注着江河奔腾的大势所趋。2亿多流动人口背井离乡,“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阖家团圆只是过年仅有的奢侈;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民住进了商品房,邻里的守望相助被门对门的冷漠取而代之,整个社会正在急速地原子化、个体化。现代化喷薄而出的热量,将社会结构的有机土壤烘干成无数沙粒,然后将它们洒向未知的远方。然而,纵然形单影只,也渴望心灵陪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诗经中的这句诗传唱千载,表达着人们内心深处对“陪伴”的渴望。“社会性”是人的基本诉求,社会交往之于人,犹如空气与水之于生命,须臾不可或缺。你看,从传统的社会网络中脱离出来的个体,正在以更加现代的方式彼此相连。网络普及,构筑起人类有史以来最年轻、最广阔的聚居社区,人们在这里拍砖、转帖、点赞,俨然过上了“新集体生活”;城市社团、民间组织、志愿行动等方兴未艾,陌生人凭借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彼此合作并相濡以沫;甚至是备受争议的“广场舞大妈”,如果从社会交往的视角来看,何尝不是一种全新的公共生活?所有这些横向的、纵向的、长期的、偶然的连接,都是心理诉求的表达:社会越是“原子化”,人们越是渴望社会交往。“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越来越多的人只身闯入城市,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饱尝寂寞。近年来,“社群主义”思潮异军突起,心理基础就在于此。如果从这个视角来观察,中国的现代化将表现为两种社会流动:一种是每天都在发生的变化,传统的熟人社会将逐步瓦解,“传统人”蜕变为原子化、个体化的“现代人”;另一种是正在降临的挑战,如何建构现代性的社会交往、社会组织,来安放“现代人”的心灵孤独?社会关系的解构与建构,正是一体两面。曾被这样的场景感动良久:生于斯、长于斯的村庄虽已十室九空,但每逢大年初一,无论是公务员、企业家,还是打工仔、个体户,村子里走出去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赶到老屋前后,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握手寒暄、互相拜年,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年龄更大的老人面前自称“孩子”。这种情感纽带,来自记忆无法追溯的远古,来自血液里流淌着的某种神秘的共同体意识。虽然短暂相聚之后又是各走天涯,但只要心底留着这份温情,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