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doc_第1页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doc_第2页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doc_第3页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doc_第4页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例情绪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骆丽娟 摘 要:求助者李某是名大一女学生,最近一个月因为室友关系导致其出现情绪低落,烦躁,睡眠不良等症状,其心理问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干预,改变其非理性观念。经过四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好转,睡眠得到改善,取得了比较好的咨询效果。关键词: 情绪焦虑;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1 资料整理1.1 一般资料李某,女,20岁,大一学生。父母均为初中教师,家庭和睦。求助者无重大躯体疾病史。1.2 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情绪低落,烦躁,睡眠不良,过度关注与室友关系,总怀疑室友讨厌她,害怕回到宿舍。个人陈述:入学以来有件事一直令她相当烦恼,那就是她所在的宿舍气氛相当沉闷。她说高中时候,她的室友们回到宿舍里经常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很轻松。可现在宿舍的情形却经常是:室友们各忙各的事,很少有人说话,也没有笑声。每当她从教室回到宿舍,本想放松一下,可是遇到这种所有人都沉默的情形,她就感到特别难受和压抑。有时忍不住想和大家说笑一会,可室友们总是简单应付一下,又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了。于是她常忍不住猜测其他人不说话的原因,想来想去总是惟恐自己做错了什么,从而惹得她们对自己不满,因而个个都显出不高兴的样子。偶尔宿舍里的气氛也会轻松一会儿,四个人在一起聊天、说说笑笑,这时她的心情会稍稍放松一些。但是这种时候实在太少了,多数时间她都特别紧张,每天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了什么,别人不讲话,她也就闷不作声。但这样的日子令她难以忍受,特别是最近一个月,情绪低落,经常感到烦躁,不想回宿舍。她总觉得自己哪儿做的不好,担心室友在背后议论自己,讨厌自己,和室友关系也变的很差,晚上睡不好,白天也没精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很苦恼。于是前来咨询。1.3 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来访者衣着整洁,与咨询师交谈正常,说话有礼貌,但说到宿舍时表情不自然,显得有些焦躁不安,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害怕与人交往也只局限于本宿舍室友,未泛化,求助愿望迫切。2 评估与诊断2.1评估 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于室友关系这一现实原因引起的;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在与室友接触中,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一个月。2.2诊断 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a情绪低落,焦虑,睡眠差;b怀疑室友讨厌她,害怕回到宿舍;c自我怀疑,存在错误观念。2.3诊断鉴别 (1)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持续时间长久,一般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并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内容尚未泛化,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与现实处境有关,这和神经症的变形的心理冲突不同,而且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心理冲突未变形,内容未泛化,持续时间只有一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3 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上述评估与诊断,与求助者协商,共同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当前抑郁情绪,睡眠状况,能够正常与室友交往;学会辨别不合理信念,使求助者认识到是自己的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因此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而只有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和消除其目前自身存在的各种症状。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从咨询中习得的技能,减少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的倾向性;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4 咨询方案的制定4.1咨询方法与原理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咨询原理: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求助者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型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起因。因此个体通过改变自己的错误观念可以消除相应的情绪困扰。本案例中,向来访者介绍ABC理论,指出其由于宿舍气氛沉闷,很少有人说笑(A),引起了情绪低落、焦虑等负性情绪(C),但是产生这种负性情绪的真正原因是来访者的 “室友不说笑,一定是她们不高兴了”、“ 我愿意说话,室友也应该说话”、“室友不高兴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和“我不能做错事或说错话,否则一定会惹得室友对我不满”的错误认知。而她的负性情绪持续两个多月是由于她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对于这一点,她自己应当负责。因此决定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来帮助来访者者认清其信念之不合理,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最后帮助来访者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4.2 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求助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4.3咨询时间与收费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咨询收费:免费。5 咨询过程5.1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评估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领悟阶段 (3)修通阶段 (4)再教育阶段5.2具体咨询过程5.2.1第一次咨询(评估诊断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2009年10月15日目的:(1)收集资料,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确定主要问题; (4)澄清咨询目标;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摄入性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过程: (1)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和规则; (2)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3)确定咨询目标; (4)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让求助者能够认同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以下为咨询片段: 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求助者:我认为是因为我们宿舍的气氛太沉闷了,室友们都不说话,让我觉得很压抑。 咨询师:这些都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并不是直接原因。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 咨询师:我们先来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天你到公园里去放风筝,这是一只你非常喜欢的风筝,中间休息时你把这只风筝放在草地边的长椅上。这时走过来一个人,一屁股坐到长椅上,结果把你的风筝压破了。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 求助者:我肯定会非常气愤的。他怎么可以不看一下就坐在别人的东西上?还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 咨询师:是的,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很气愤。但是,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你又会怎样想? 求助者:哦原来他是个盲人,那他一定是不小心才弄坏了我的东西,因为他根本看不见。 咨询师:现在你还会对他愤怒吗? 求助者:不会了。甚至开始同情他了。 咨询师:你看,面对同样一件事他压坏了你的风筝,但你前后产生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前后不同了。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的确是我的一些看法在起作用。咨询师: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有可能遇到。宿舍里比较安静或宿舍关系不合这在大学里是常见的事,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长时间陷在情绪困扰中,为什么会这样呢? 求助者:难道是我与他们想的不一样?可我还不知道我的想法里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咨询师:这正是我们下一步所要做的。 分析在这段对话中,咨询师在向求助者介绍ABC理论,但并没有通过空洞的说教和宣讲,而是通过举例来使求助者接受这一理论。而且在求助者稍有领悟之后,咨询师马上结合她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她的问题别人也会遇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她这样。这样,咨询师就把ABC理论同求助者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并引导求助者按这理论来思考自己的问题。从上面的会谈可以看出,咨询师还没有指出求助者的某个具体的不合理信念,但已经使求助者对下一步的工作寻找不合理观念并加以辩论有了心理准备。这对下面的咨询很有好处。(5)布置家庭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表示出来。 诱发事件A:宿舍气氛很沉闷,很少有人说笑 不良情绪C:每天神经处于紧张状态之中,说话、行动都特别谨慎,唯恐做错了什么。情绪低落,焦虑,睡眠不良不合理信念B:室友不说笑,不高兴,一定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5.2.2第二次咨询(领悟阶段),2009年10月22日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 (2)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3)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 求助者很认真地列出了自己的许多不合理信念; (2)进一步评估宿舍气氛及自己的想法,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3)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最后帮助求助者列出与其心理问题相关的不合理信念。a我愿意说话,室友也应该说话;b室友不爱说笑,一定是她们不高兴了;c室友不高兴,一定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d我不能做错事或说错话,否则一定会惹得室友对我不满。(4)布置咨询作业: 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让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问题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关系。5.2.3第三次咨询(修通阶段),2009年10月29日目的:(1)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2)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方法:合理情绪疗法过程:(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了认真思考,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强度降低;(2)针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求助者商讨与辩论。在此阶段,咨询师综合运用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合理情绪想象、布置家庭作业等技术,修正求助者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以下为咨询片段:咨询师:现在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你的宿舍,好吗? 求助者:好的。咨询师:那你说说吧。求助者:嗯,我们宿舍人在宿舍里都不怎么说话,她们回到宿舍都在自己的桌前做自己的事情,宿舍显得很沉闷。我为了打破这种沉闷的气氛,就经常主动跟她们说话或开玩笑,可她们却经常只是简单的应一下。咨询师:你是说你想让你室友能够经常和你说话,就像你经常主动跟她们说话一样? 求助者:对呀,她们应该这样的。 咨询师:你有什么理由要求她们必须这样做呢? 求助者:因为我们是室友呀。 咨询师:为什么因为她们是你室友,她们就必须经常和你说话? 求助者:(沉默片刻)你好像是在为她们辩护。难道她们那样对我就对吗? 咨询师:这不是为谁辩护,也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你可以希望她们能够经常说话,但是你无法要求她们必须这样做,因为这太难做到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看,问题恰恰在这里,因为你有了这种必须的要求,而它又难以实现,所以你才像现在这样。 求助者:是的,如果我没有这种要求,也许我不会像现在这样。但是,我还是很难接受。 咨询师:那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这种想法。其实,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你喜欢在宿舍里热热闹闹的,但你无法保证别人也这样呀。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 咨询师:有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就是“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你刚才对你室友的那种观念符合这个原则吗? 求助者:好像不是一回事。 咨询师:其实你把这个规则用反了,我们将这类想法称为“反黄金规则”,“我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应该如何对待我”,这是对他人的一种不合理信念,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如果总是抱有这样的期盼,你就会越想越烦恼。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确实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咨询师:看,你的不合理观念又来了,刚才那个是对别人,现在这个却是对你自己的。谁说你不该有这样的想法?类似的想法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但是我们要学会把要求自己或别人“必须”“应该”做到的事情,换成“希望”或“想要”。这样,当我们不希望或不想要的事情发生时,我们的情绪就会仅仅是一种失望,而不是过分强烈地怨恨自己或他人分析通过上面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咨询师是如何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我对别人怎样,别人也对我怎样”进行辩论的。咨询师通过各种质疑性的提问,引导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观念加以主动思考。可以看出,咨询师在使求助者放弃不合理观念的同时,也在教会她如何用新的、合理的观念来代替。也就是说,咨询者不仅是一个辩论者,也是一个正确信息的提供者。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咨询师并没有表现出对求助者过多的共情,也没有鼓励求助者宣泄自己的情绪,而是一直处于现实、客观的位置,并引导求助者也从这一角度来思考她的问题。这是合理情绪疗法中至关重要的一点。(3)布置咨询作业:指导求助者用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的方式完成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学会自我监控不合理信念并能进行自我辩论。5.2.4第四次咨询(再教育阶段亦即巩固阶段),2009年11月5日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方法:合理情绪疗法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已认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并不是宿舍气氛沉闷的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因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的困扰。求助者自我感觉良好,症状基本消失。(2)基本结束咨询,作好咨询回顾和总结。在对求助者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识扩展到生活的其它领域。6 咨询效果评估6.1求助者自我评估通过这段时间的咨询,觉得心情好了很多,回到宿舍心里也不再焦虑;与室友关系也亲密了;基本上躺上床就能睡着了。6.2他人评估据其室友反映,求助者睡眠正常,情绪恢复,能够正常与室友相处和交流。6.3咨询师的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那些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