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廷式诗歌风格特色初探艺术是艺术家个体生命体验的转换状态,艺术的心灵性实则为艺术家生命体验的审美表现。六朝时的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言“情者文之经”,艺术家总是从自己的命运、遭遇以及全部的文化的情感的积累出发去体验和揭示意蕴,最终生成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情感,表现于艺术作品中。所以人的情感体验对艺术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文廷式正是在生命体验中赋予对象物于诗的意义。文廷式,我国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关心国运危艰,直言敢谏,是帝党重要人物。然究其一生,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见李鸿章全集奏稿卷M.引自曾文斌.选注.文道希遗诗选注M.岳麓书社,2006年.第1页,经历了中国内忧外患的屈辱过程,身为忠烈世家,胸怀壮志希望能为国尽忠效力,仕途却悲喜无常,志不得意。内心郁积的情感迅而凝聚笔端,或迸感为诗,或寓情为词,卓然成为晚清诗词一大家。其自负的个性与禀赋,“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及其尊师挚友等的影响,种种因素糅合一起,造就了文氏诗词独特的艺术气息。其词作被誉美为“清词末期之擎天玉柱” .沈轶刘 富寿荪.合编.清词菁华M.引自刘梦芙.论文廷式云起轩词A:赣文化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64页,其诗更是别具一格,不遵蹊径,是晚清历史的见证,是诗人心灵嬗变的写照,浸润着诗人满怀的雄才、猛气、深情与积愤。以下即从三个方面探究文诗的风格特色。1.合政客、学人、诗人之诗三而一之文廷式的诗作,是在涉猎百家、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继承和创新的。近代诗中,宋诗派和同光体在理论上和创作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创造了独特的境界,对清代和近代诗坛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文氏更是发生了直接的影响。他继承了前人的理论主张,强调诗品与人品的统一,讲求修身养气,讲究气节和人格,把性情、学问、阅历看作是做人的根本,亦是作诗的根本。在“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的基础上,文氏拓宽门径,将政治家的元素注入诗中,三位一体。其意图并非是从政治需要角度出发,为种族革命和政治斗争服务,而是基于文人敏感的情愫,有感于时势,需要借诗遣怀,以诗言志,发胸中所欲言。先看其畅志诗其一:微生多忧患,髫冠实初肇。逶迤兵刃间,得活竟分秒。集枯不羡莞,习苦已甘蓼。家风重名节,十世清德绍。岂敢爱微躬,夙夜思悄悄。上稽黄虞世,旁瞩垓埏表。逝者无停留,枨触空中鸟。(其一)这首诗中,“思”是诗眼,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氏的一生,充斥着自身的价值追求与现实的巨大矛盾,其徘徊于两者之间渴求找到一个平衡点。诗中前半部回忆自己坎坷的家世经历,两代先人“重名节”的身教,让其终生恪守着“国家有难,匹夫之责”的气节操守。这种潜意识的荣耀感和优越感,甚至使他自始至终认定自己是信国公文天祥的后裔。在登江心屿谒先信国公一诗中有言“同揆耿在昔,谅节轸重绍”,文氏认为文天祥与其祖父文晟有一脉相承的“清德”,应该深切怀念,重新继承。正是由于这种家世观,形成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担负起拯世救民的重任。这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压力。“岂敢爱微躬,夙夜思悄悄。”超负荷的诗人日夜都在思考如何实现他的这种人生价值,如何去改变国破家危的悲惨局面。畅志诗的后九首,即为诗人在这时期不断思考探索的过程的再现。文氏有政治家敏锐的眼光和学者的气质,对周围的一切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其对当前时局的剖析,“大风激海水,层云暗重闉”,“鸾凤不复鸣,千载何悠悠”;对学术的剖析,“经术与师儒 ,各以风气因。何必分汉宋?力行贵近仁”;对经验世界的剖析,“所以五千言,卑下实要诀。受生自有分,吾意终稍别”;对自身志趣、抱负的剖析,“持己力威仪,补衮仗名节”,“长啸气若云,宁知世所诃”,“抗怀在三代,万象穷幽探”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清泉出岩阿,漱之誓芳洁”,诗人驰骋才情,字里行间时刻表露着他谨记古人之“君子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的理想为生存之道,其气节和人格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对于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却苦觅无果。文氏虽是政治家、学者,但其更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存在诗人身上的共性:天真。他素来以“活国手”(乙未元日口占)自负,可是时光匆匆,仕途不顺,“鼎鼎年华百不成,回看天地二毛生”(途中见新雁),现实的背道而驰令其陷入失意的惆怅中,伤时感物的情怀发展成为对有限人世的无尽喟叹。正是为着一切矛盾的不能解决,空虚和幻灭最终令文氏亦走向对幻境的追求。凉秋三日霖,庭潦不得干。孤灯焰转薄,落叶粲以繁。昔我同怀友,或已归桐棺;宿草虽早列,遗书终不刊。或沉百僚底,或宿云岩端。趋舍各异路,盟心共艰难。往往青霞气,夜逼星斗寒。漂摇风雨间,何处求巢安?良时会可待,微禄不愿干。庶凭弥天网,用回大海澜。(其十)这是整个组诗的最后一首,全诗情调低沉凄郁,哀怨苍凉,以“凉秋”、“孤灯”、“薄焰”、“落叶”渲染悲凉的氛围,寓于深意。相比前面九首,在这文氏更集中全力去总结昔日历程,去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面对风雨飘摇的朝廷,千疮百孔的社会,身在朝中却难有作为,自己坚持素志,却“四顾无匹俦”(畅志诗其七),落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让文氏禁不住产生了山河之异的预感和前途渺茫的“穷途哀”(相逢行,酬曾重伯孝廉),流露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怆之感。痛苦的体验刺激了诗人敏感的心灵,使其对空虚和幻灭的感觉特别敏锐,感慨现实残酷,生命苦短,唯有寄希望于幻想。“庶凭弥天网,用回大海澜”,但愿可以凭借一种外在的超人类的力量,力挽狂澜,结束动荡不安的局面。这是文氏也是众多文人政客无奈的选择和必然结局,时代没有赋予他们解决同一问题的可能性。 2.合史、学、情三而一之文氏博通经、史、子各学派学术,是晚清著名的学者,邃于学问,富于见闻,于清流首脑、学者名流中极推崇曾国藩。他曾高度评述曾国藩的事功和匡扶王室的地位,“君家丞相挥天戈,独擒猰犭俞诛虎豺。洗濯日月奉明主,远掩耿、贾追伊、莱”(相逢行,酬曾重伯孝廉),颂扬曾国藩在事功、德行和学问方面都可以媲美古代名臣将相。在学问上,文氏肯定曾国藩“文章与世变相因”的观念,强调文学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综合各家,权衡利病,较其得失,文氏开创“合政客学人诗人之诗三而一之”的诗学理念,这也就决定了其诗别具个性和时代性,呈现出浓厚的学者风貌,永远贯穿着一股诗人的气息。 文廷式以史入诗,其诗作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用诗叙写的晚清时代巨变的风云史,也是诗人自我心灵嬗变的思想史” .曾文斌.选注.文道希遗诗选注M.岳麓书社,2006年.第3-4页,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诗人生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见李鸿章全集奏稿卷M.引自曾文斌.选注.文道希遗诗选注M.岳麓书社,2006年.第1页中,一生“萍踪漂泊”(萍踪),遭逢“结网感悬蛛”“瞋目黑似漆”(和杜写怀二首其二)的朝廷,大起大落的仕途,便以“文献笔”(己丑岁暮寄怀梁大节闇)写其胸臆,将内心勃抑的悲愤之气一泻成诗。故其诗中既有史实,更充斥着感情,又不乏诗意。畅志诗十首、落花诗十二首和病中读黄漳浦七夕洗心篇慨然有作十二首正是文氏依附时势,在思想发展不同阶段的三组经典组诗。举和杜写怀二首其一:儒生亦何知,南北问方俗。路遥鸟翮倦,书重牛腰束。中原经乱后,十室尠丰足。羯羠商贾叹,斫削羸老哭。司农算琐屑,幽隐殊未烛。四郊况多垒,志夺卿士辱。倾国营骄军,刮血嗜莺粟。起徒送骊山,征兵戍函谷。譬如伐条枚,不及待荑绿。小人竟利禄,达士媚幽独。治外气转虚,求迳道逾曲。代斫非所怀,何人为司牧?这首诗是光绪十三年(1887)所作。前半部分诗人先叙述自己汲取功名,“十年南北劳车马”(望庐山),往返京粤,兼游湘赣浙沪,一路奔波时的所见所闻,体察到战乱后民生凋敝,而朝廷命官却视之不理,只“算琐屑”。祸不单行,自光绪十年来,周边列强虎视耽耽伺机侵略,中国边境一直兵连祸结,危机四伏。这是诗人面对的现实。身为爱国志士,诗人对此内忧外患触目生怀,旋而结束前面叙述,以慷慨沉酣之笔直抒胸臆。是什么导致一个泱泱大国面临如此屈辱的局面?诗人激昂陈词,列数其因:其一,军队不振。当时社会鸦片泛滥,清兵“一日战则一日失瘾,非歇息两日不能补瘾” .文廷式.知过轩随笔M. 引自曾文斌.文道希遗诗选注M.岳麓书社,2006年.第14页,无心抗战,不堪一击;其二,朝廷腐败。统治者“耽荒乐”,“以威遐陬”(畅志诗其七)。慈禧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于国于民不顾,挪用军用经费和军饷,大兴园林工程,本应“征兵戍函谷”,驻兵抵御外敌侵略,反而却“起徒送骊山”,滥用民力、财力、物力,使国库亏空,国势濒危,民不聊生。朝廷恶人当道,“交侵之危古未有,三公袖手方欢咍”(相逢行,酬曾重伯孝廉)。当时手握重权的大臣多对亡国之祸熟视无睹,更迫害清流志士,急功近利,无耻钻营。诗中所述句句属实,字字中肯,一针见血,掷地有声。最后一个反问,是现实的束缚和诗人心灵自由的绝对碰撞后擦出的火花,委婉地道出诗人渴望干预时政,拯世救民的情怀:舍我其谁?!这既有躁动、伤感、反嘲的心境,更有自负的豪迈感及“知白但守黑”(畅志诗其六)的处世态度之自然流露。文诗大多是结合史实,情由境生,且感情真挚,毫无雕琢掩饰。读其诗如见其人,洞明其志。这些对于研究近代史和文氏思想都是极丰富和鲜活的史学资料,谓之“晚清诗史”,甚不为过。除了史料丰富,文诗还蕴含着丰富的学问。文氏一生博览群书,海纳百川,更是深得其师陈澧的真传。文氏曾在纯常子枝语中引挚友沈曾植言:“兰圃先生有所不言,无所不知,盖汇乾嘉文儒之总也。 .文廷式.专著.纯常子枝语卷二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第七页”他的不少诗都赞颂其师节操清正的君子风度和融通汉宋醇厚的学术功底。菊坡精舍谒先师陈兰甫京卿祠有“先生有道堪千载”,“再传定有真儒出,百卷曾无一字偏”,畅志诗其二中有“吾师陈京卿,履蹈清且醇。浓哜康成胾,清挹紫阳芬。匪徒作调人,盖为君子群”。陈澧是粤地大儒、通才,其主要抱着学术传世济天下的理想,“以为政治由于人才,人才由于学术。吾之书专明学术,幸而传于世,庶几读书明理之人多,其出而从政者,必有济于天下。” .陈澧.与胡伯蓟书.钱钟书、朱维铮主编.近代中国学术名著精选M.引自曾文斌.期刊.庶凭弥天网 用回大海澜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第15页文氏“十年依函丈”(畅志诗其二),“日迈月征怀古训”(菊坡精舍谒先师陈兰甫京卿祠),孜孜不倦地学习,继承和发展了其师的高洁人格和学术追求。而且文氏“从乐奏钧天”,“书求宛委前”(望庐山),汲取同门俊彦尤其是同光体诗派的创作理念,以议论入诗,以才学入诗,再加之其自身的禀赋、气质、才情,使其诗充满深邃的内涵,就像一部中国文学大百科全书,博综载籍,折衷古今。诗作中词语多有出处,对前人经典旁征博引,运用自如。当然,广泛用典难免有冲淡诗情、词语偏于艰涩之弊,但基于文氏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及怀才自负的个性,就可知用典是完全契合作诗需要的,使其只言片语的诗歌,首首精髓,耐人咀嚼。文氏不仅是一个有独特见解的政治家,有着渊博知识的学者,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品其诗作,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澄至清,发至情。鉴于本文已偏重表述文诗中表现时局艰危,发抒政治忧郁,格调高昂激亢之作,在这就不冗繁复述,偶举此外两三首品读其真性情。如萍踪: 萍踪漂泊意萧疏,不向文君问酒垆。一种江南春雨夜,绛笺银蜡自钞书。该诗别有一番风味,格调清缓悠长。首句开门见山,直奔旨意,喟叹自己一生如浮萍漂泊,浪迹江湖“意萧疏”。如此愁闷,诗人不是去借酒消愁,寻欢作乐,而是在教人产生缱绻慵懒之意的“江南春雨夜”,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在若明若暗的烛光下夜读,以排遣孤寂,掩饰平静外衣下躁动不安的内心。反常之作,更有一种落寞与唏嘘之味:当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诗人纷纷扰扰的愁绪就如同这江南春雨一样缠缠绵绵粘粘,久久不能消散。又如燕台杂诗:燕台杨柳渐藏鸦,处处春风换物华。金榜朝晖双凤阙,琼筵夜醉五侯家。名王靺鞨骑高马,荡妇琵琶诉落花。夜拥牙签无一事,凌云赋罢日初斜。首联写春意盎然,春风得意之景。诗人以此起兴,中间两联用浓墨重彩描述金榜题名时的欢盛场面和自己志得意满的心态。尾联笔锋一转,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初时的兴奋喜悦突然消失,换之是“夜拥牙签无一事”。末句“初”字用得更是传神贴切,点睛之笔把诗人内心那种空虚懒散、百无聊赖之感展现得尽致淋漓。此刻诗人心中肯定有诸多感触,自己十多年来汲汲于功名,历尽千辛万苦,无法言喻。现已梦想成真,官居翰林,欲一展身手,没想到竟是这样一种乏味无聊的生活。巨大的反差让诗人产生不可逾越的失落感,患得患失的心情也就自然而然的了。还有奉命典试江南出都门作: 九朝文献重三吴,常譬人材海孕珠。况是明时须黼黻,要令奇士出菰芦。不才恐负文章责,经乱庶几民物苏。雨后西山添爽气,山灵知我素心无?读后顿觉神清气爽,情不自禁联想起唐孟郊登科后这首七言绝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两首诗都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其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神妙之处,情与景会,意到笔到,跃然纸上。像这类记录生命中快意的诗作在文诗中并不多见,因为文诗是以深沉浑厚的感情为主调,但同是情真意切,独具神韵,令人拍手叫绝。3.艺术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清兴文字狱,高压之下,知识分子不敢直面现实。乾嘉考据之风盛行,固然严谨,却形成文字干枯僵化。处于社会和文化转型初期的文廷式,使用的仍是传统语言,继承历代杰出文史学家的风骨,但他不固步自封,竭力追求创新,不仅外在地追求文体的风格与体裁,如注意诗歌音情协调的歌行体,湘妃怨,依据神话传说,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二的湘妃形象,表明诗人自己虽有献身精神却未能遇明主的悲哀。全诗四次换韵,音调婉转凄切,达到了意与境的和谐统一。以杂诗为题的诗,则多师法汉魏风骨,古朴劲峭。正是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言的:“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如杂诗三首,空灵清秀,大有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说的“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音朗练,有金石声”之感。在结构上,文诗以辞能达意为主,构思严谨,注意前后呼应,多为先铺叙渲染,再抒情述志,情景交融。在表达方式上,兼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诗中多用设问,“陈藩有遗言,安能事一室”(和杜写怀二首其二),“谁能发书威占梦,为吉为凶竟何用”(望庐山)等等,皆是诗人满怀抱负却无处施展时的愤懑;当诗人面对朝政昏乱、兵备废弛时,又激荡着“代斫非所怀,何人为司牧”的豪情,但看到“中原北望在何许?莽莽白草飞黄埃”,又悲叹“阿龙不尽新亭泪,嗣宗岂免穷途哀”(相逢行,酬曾重伯孝廉)一串串诘问问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诗人与其说只是在展示自己内心思想,不如说更像是在跟万众国民对话,这种潜在的交流模糊了诗人与读者的界线,更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为了使论述的语言更加形象与充分,达到藉诗以写胸臆,传递感情的目的,文诗更是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最突出和重要的即为用典(本文第二部分有提起),几乎每首诗皆能涉及。诗人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包括古代的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古代论著史书诗词中的名句等,于故中求新,化为己用而不露痕迹。总的而言,文诗用典主要出于两个用意:一、比况和寄寓。如杂诗三首之一:天上星辰自有灵,森森万颗嵌空青。此身那及东方朔,骑取飞龙入杳冥。诗人看到天上“森森万颗”星星,触景生情,联想到“天上星辰自有灵”的传说,继而引入东方朔的典故,言语之中既有对东方朔生为汉武帝宠臣,死后又化为天上星辰的羡慕,更有怜惜自身虽同为人杰却仕途坎坷的惆怅与自负。偶书一绝中“相如自有凌云气,不受长门买赋金”,用相如不受金为陈皇后写赋的典故来自况自己的铮铮傲骨。己丑岁暮寄怀梁大节闇有“金璞南荒文献笔,江湖魏阙子牟心”,梁鼎芬是诗人的挚友,因弹劾北洋大臣李鸿章,被革去翰林,降五级调用。梁愤怒弃家南游,后归隐镇江焦山。文氏爱惜人才,希望劝其出山再为国效力,诗中不直接述说,而是借典故之暗示。“江湖魏阙”,见庄子让王:“魏国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湖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曾文斌.选注.文道希遗诗选注M.岳麓书社,2006年.第42页,借喻梁心在朝廷身在野,故躲避不是正道,婉转道出了诗人之心声,耐人寻味。赠徐仲虎观察(建寅)末尾两句:“狂言醉矣醒自失,幸赖公瑾酌醇醪。”三国志周瑜传:瑜与程普不睦,“注”引江表传:“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之,终不与较。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公瑜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曾文斌.选注.文道希遗诗选注M.岳麓书社,2006年.第82页 典中情景,与诗人当时之情景,融成一体,诗人巧妙地借助此历史故事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为徐的才识深深折服的思想感情。再如和杜写怀二首其一“起徒送骊山,征兵戍函谷”二句,文氏在政治极度敏感的时代,借古讽今,厚积薄发,借用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贪图享乐,征派天下所谓“罪人”七十余万人到骊山为自己修建皇陵墓,又使蒙恬带三十万人防守匈奴,使得民穷财尽,百姓苦不堪言的史实,间接讽喻慈禧在国家多事之秋却移用军款,为一己之利而大兴园苑工程,致使国家民族陷入更加悲惨境地的严重后果。诗人诗思表达得隐晦、巧妙,用典而不觉其为典,臻于圆熟境界,可见诗人学殖之厚,功力之深。二、减少语辞繁累。近体诗有一定的数字限制,为力求经济,文诗特别讲究用典。利用有限之文字,将所欲表达之意念,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如畅志诗其一“集枯不羡莞,习苦已甘蓼”二句,前句语出国语晋,晋献公宠姬欲立己子,使优施劝里克勿助太子申生。优施为歌隐喻里克曰:“人皆集于莞,己独集于枯。”后句出自诗周颂小毖:“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曾文斌.选注.文道希遗诗选注M.岳麓书社,2006年.第57页单单一个“枯”、“莞”、“蓼”就概述了诗人享受苦难,不贪图富贵的高尚气节。又有雁诗中“穷海累臣赋式微”,“式微”引自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寥寥二字就把那种亡国的悲哀凄凉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又如畅志诗其六中用古代神话“羲娥”表日月,其九用“骖谭”表驱走貌;病中答友人中“萝薜”出自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晋书谢安传论谢安出仕是“褫薜萝而袭朱紫” .曾文斌.选注.文道希遗诗选注M.岳麓书社,2006年.第87页。诗人为了协调音节,故用“萝薜”喻服装。文氏受其师陈澧先生研究音韵的影响,非常注重诗歌音情的协调,且常以古代名流的诗韵作诗,如和杜写怀二首、怀梁节庵焦山,用东坡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韵等。这些用典在文诗中触手可得,随处可见,不仅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获得了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文诗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表现手法,如虚实,畅志诗其七,极强烈的现实性却采用游仙手法,明为虚暗为实,虚实结合不仅增加了诗歌容量,增强了讽刺意味,于神游天国中见诗人的风神气骨,悲愤昂扬之气。且这种神奇境界,清晰而又朦胧,令读者耳目一新,留下更多想象和思考品味的空间。再如象征,文氏的很多诗作都有极强的象征性,举鹰一首,诗人化己为雄鹰,展翅翱翔,搏击长空。在诗里鹰已经不再是纯粹的飞禽,而是“物我同一”。它大大超越了鹰这个对象,它是一种强者傲视群雄的象征,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人生、一种生命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文氏的身世遭际与精神气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西省财通供应链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劳务派遣制人员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校园招聘正式启动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郑州城建职业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工业大学《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医科大学《运作管理综合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华商学院《海洋地质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国际结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运筹学(全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农业大学《系统工程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深度学习项目案例开发》课件-任务二: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完成猫狗识别
- 2025年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天车)职业技能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重大交通事故案例分析》课件
- 综合实践 50有多大 抓抓数数(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2025年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伤逝》课件.教学课件
-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实例机械设计基础课件讲解
- 【 课件】上海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
- 弱电项目安全施工应急预案(3篇)
- 【MOOC】信号与系统-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