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doc_第1页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doc_第2页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doc_第3页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doc_第4页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课时3授课形式新授授课章节名 称人人皆可为国王使用教具多媒体教学目的1、理清本文写作思路,理解“人人皆可为国王”的真正含义;2、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文的举例论证方法;3、情感目标:学会辩证地看待成败,树立信心,争取在自己的领域中发挥自我价值。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本文的举例论证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人人皆可为国王”的真正含义;2、学会辩证地看待成败,树立信心,争取在自己的领域中发挥自我价值。更新、补充、删节内 容文学常识 议论文相关知识课外作业课后练习部分指导用书试卷教学后记课 堂 教 学 安 排学 生 预 习 内 容1、 生字词注音膜拜 俨然 引吭高歌 东隅解释见课文注释2、作者简介3、课后练习2、34、 练习册课 堂 教 学 安 排主要活动内容(知识点)学 习 活 动教 师 活 动预习检查1、 生字词注音膜拜m 俨然yn 引吭高歌hng 东隅y解释见课文注释2、作者简介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3、课后练习2、34、 练习册 1、个别上黑板,笔记2、学生勾画课文注释,补充记录1、教师巡视总结2、教师更正,补充授新课活动内容:活动一:诵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为国王有哪些精神享受?3、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明确:1、人人皆可成为国王2、有成就感、有自由度、有追随者。3、结构:第一部分(1节):从权力和享受的角度,提出“国王生活的样子”是人人追求的目标。 第二部分(2节):阐述如何正确看待 “国王生活的样子”。 第三部分(3-4节):正反两方面阐述,说明只要想成为“国王”,人人皆有可能在自己的领域获得拥戴,成为自己的国王。第四部分(5节):人人皆有成为国王,不是为了拥有“国王生活的样子”,而是拥有国王的精神,并从三个维度充分肯定了“人人皆可为国王”的观点。活动二、默读课文,分析:1、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你认为作者所说的“人人皆可为国王”是什么意思?.用“人人皆可为国王”做标题有什么好处?明确:1、第二节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观点“里”与“尺”;“望远镜”与“显微镜”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可能占尽全部的风光“国王”、“皇帝”与“村夫”、“平民”权大位显,亦有他的局限 作用:论证观点3举例论证举例观点歌星、球星、作家、画家、学者、教授、幼儿园阿姨、小学教师、牧羊人每一个成功人都可以再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北宋的柳永,清朝的林则徐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仍然可以反败为王。编草的青年人玩三节棍的老人正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们不必介意这王国的大,王位的长久。第3节:结合现代社会多元化的特征,说明“成功者”都会在“不同”领域有“国王般”的拥戴。(正面肯定)第4节:辩证的看待“失败者”,“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进一步指出我们不必介意这王国的大小,王位的长久。(反面肯定)2、作者所说的“人人皆可为国王”,不是说拥有国王的生活,而是拥有国王的三种精神,从这个角度肯定了自己观点。 这一标题强调了中心论点,形象生动,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活动三、再读课文,思考:1.读完这篇议论文你有哪些收获?2.本文的写作特色有什么?明确:1、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文章阐释了不论是谁,不管在什么领域,只要付出,人人都能在精神上的得到满足,人人皆可以成为精神上的国王的道理。2、本文的特色有:、理趣之美 本文透露出的理想,体现了作者思考的深邃,国王的样子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每个人努力,都可以得到一种“王者”的回报,人人皆可为国王。、表现之美 作者从人们对国王生活的样子羡慕的表象入手,辩证地指出了国王生活的样子值得羡慕,但也有人并不羡慕,羡慕的是国王的精神。文章引据经典,巧用事例对比,以理服人。、文字之美文字清新自然,明白如话。俗语、成语的穿插和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的文字的美感。活动四、说话:说说,你想成为哪个领域里的国王?自由朗读学生回答学生回答 讨论学生回答 课堂讨论板书教师指导 分析教师指导分析教师分析教师分析随堂训练学习指导用书,阅读理解分析。教与学,阅读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