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doc_第1页
2010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doc_第2页
2010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doc_第3页
2010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doc_第4页
2010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城: 第8页2010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周一诗词鉴赏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问题。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阅读训练1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答:这两句诗写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参考答案:1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1分;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2分;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1分。2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答案不求同一,紧扣诗句,符合题意,描写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有文采,2分;“大漠”、“孤烟”、“直”、“黄河”、“圆”,少两个点扣1分,不计半分。)周二文言阅读悬牛首卖马肉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选自晏子春秋)注释: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581年至前548年在位。好:(ho)喜好。丈夫:成年男子。带:衣带。相望:彼此看得见,指到处。寡人:寡德之人,君主对自己的谦称。对:回答。内:指王宫内。何以:即“以何”,为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1)国人尽服之 服:_(2)公使吏禁之 之:_(3)犹悬牛首于门犹:_(4)则外莫敢为 莫:_(5)不逾月 逾:_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例:国人尽服之A而国人莫之服B而禁之于外C公使吏禁之 D吾道一以贯之3从文中找出与下列义项相同的文言词。那么() 为什么()很好() 您()4用一四字短语概括“妇人而丈夫饰”的意思:_。5.问题探究。(1)灵公有个什么爱好?从文末的一个“善”字,可以看出灵公的一个什么优点?_(2)假如你将来也从事管理工作,你能从本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呢?_(3)本文所讲述的故事能用现代的一个什么俗语来概括?_参考答案1(1)穿戴(2)这种做法(3)像(4)没有人(5)超过 2A 3那么 何 善 君 4女扮男装。 5(1)喜欢女扮男装;知错能改,善于听从别人的劝谏。(2)正人先正己。(3)挂羊头卖狗肉。周三记叙文阅读掌心化雪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选自格言2009.1)阅读训练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2“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一句中的“雪”应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_3结合文中画线句,揣摩她此时的心理活动。_4请你说说文中的语文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_5“她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但她为什么要以游戏的形式发奖品?_6读了这篇文章后,请你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_参考答案1年轻的语文老师以作文竞赛发奖品的形式巧妙地对她施以援手帮她度过了严冬,并在她心中悄悄种下了感恩的种子,使她长大后能够帮助别人。2“雪”表面是指自然界里的雪,实际上是指她内心深处的自卑、孤独、寂寞等。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别人给予的温暖,能够将内心的自卑、寂寞、孤独、阴霾等不快一扫而光。3示例:老师啊,老师,我感谢您,是您对严寒中的我巧妙地给予了帮助,维护了我的自尊,您真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好老师。长大后我一定要像您这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4文中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充满爱心、善解人意,而又讲究方法,能够维护学生自尊的好老师。5她要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从而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6示例: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帮助别人固然是一种美德,可是如果方式不对同样会对受助人造成伤害,在心灵上留下阴影。因此,帮助别人时,一定要讲究一定的艺术,以维护对方的自尊。周四说明文阅读风能灭火吗?提起火焰山,红颜稚童、鹤发老翁,人人皆知;相信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会对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扑灭火焰山之火的场面记忆犹新。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真宝扇还是假宝扇,却是无法将大火扑灭的。像我们常用扇子扇煤炉,目的就是想把炉内火越扇越旺。如此,你是否知道,风究竟是助火,还是灭火呢?说起风,我们并不陌生。很早以前,人们就利用风来耕田、提水、磨面、行船、发电它为人类作出了许多贡献。然而,在风的大家族中,除了我们所共知的龙卷风、台风等熟悉的面孔外,还有人们比较陌生的火风。火风在气象科学上称作“焚风”。一般来说,如果不加预防,台风和龙卷风等强风会给日常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灾难和损失,而焚风也不例外。焚者,火也。冷季的焚风常引起积雪融化,甚至出现雪崩;暖季的焚风则使谷物或果实早熟,严重者可引起农作物枯萎,甚至使山林发生火灾。可见,风与火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火灾现场,风对火势的蔓延发展影响很大。有时,即使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起火,因温度差和空气对流等原因也会起风,而且随着火势的不断扩大,风也会越来越大。火场上一般有四种风:一是自然风,即在火灾前后,当时自然天气固有的风,它的大小和方向对火势发展蔓延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二是由于燃烧时释放热量,造成具有温度差的空气环境,温度差使周围空气对流形成风,它的方向总是由火场的中心高温区辐射指向火场周围的低温区;三是由于燃烧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从而形成氧气压力差,这种压力差总是驱使周围含氧量高的新鲜空气自发地不断向火场补充,使空气对流形成风;四是燃烧产生的大量烟气,同样会形成具有压力差的空气环境,压力差为周围空气的膨胀提供动力,也会形成风。众所周知,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一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越充足,可燃物的燃烧也就越剧烈;而当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即使氧气很充足,也不可能燃烧。例如,往煤炉内吹风,供给了燃烧所需要的足量氧气。冷空气虽能使炉内燃料降温,但却不能使炉内环境温度低到煤的着火点以下,这样炉火持续燃烧,所以会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烛火,使环境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了。因此,风是助火还是灭火,主要取决于风的大小和可燃物的温度。当风使可燃物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时,风便灭火;当风无法使可燃物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时,风便助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次空战中,有一架飞机中弹着火,机智的飞行员通过加快飞机的飞行速度,使流过飞机的气流速度大幅度提高而最终灭火。又如,油井着火时,消防人员在油井附近引爆炸药,用爆炸引起的强烈气流来扑灭油井大火等。虽然上述火灾起因和灭火方法不尽相同,但他们利用的都是风能灭火这一原理。无独有偶,早在1980年,我国黑龙江大丰林业局机修厂的郭跃尊就根据这一原理研制成功了一种风力灭火机。这种灭火机重5.7千克,可喷出强度在32级以上的飓风,使火瞬间熄灭。这种风力灭火机在扑救小兴安岭的一场大火中大显神威,将两万多亩森林大火全部扑灭;而且在大兴安岭的恶性火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人们完全认识和掌握了风的脾气和特点后,人们一定能使“风助火势”变为“风抑火势”,让风更好地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选自未来作家报)阅读训练1风是助火还是灭火,主要取决于什么?_2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1)火场上一般有四种风:一是自然风,二是温度差形成的风,三是氧气压力差形成的风,四是烟气压力差形成的风。_(2)例如,往煤炉内吹风,供给了燃烧所需要的足量氧气。_(3)这种灭火机重5.7千克,可喷出强度在32级以上的飓风,使火瞬间熄灭。_3“当风使可燃物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时,风便灭火。”文章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请简要概括。_4既然风能灭火,那么森林发生大火时,为什么不能等待自然风来灭火,而要人工处理呢?请根据本文的知识,加以说明。_参考答案1风的大小;可燃物的温度。2(1)分类别:通过分类说明火场上四种风的特点,使知识更系统,层次更清楚。(2)举例子:通过大家熟悉的例子具体说明风使火势越烧越旺的道理,使知识更浅显易懂。(3)列数据: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事物,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有更准确直观的了解。3(1)飞机提速飞行灭火。(2)油井引爆炸药灭火。(3)发明风力灭火机灭火。4按照灭火原理,只有当风使森林大火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时,风便灭火;反之风便助火。实际情况是自然风一般很难达到使大面积燃烧着的森林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风力,除非像风力灭火器那样达到强度在32级以上的飓风,而这种情形微乎其微。恰好相反,自然风会更多地供给大火燃烧所需要的氧气。所以说森林发生大火不能靠自然风扑灭,而要人工处理。周五议论文阅读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对老人回答中所透露出的含义理解不多。然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随着采访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便越印越深。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学,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着。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北大举行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我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后来,我又在医院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她: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老年病人的状况。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五四运动”中走上文学之路的老人,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80年的岁月而仍然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下了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伟大的背影。不久前,我在北大又听到一个有关季先生的清新而感人的新故事。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在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听多了这样的故事,便常常觉得自己像只气球,仿佛飞得很高,仔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