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多种新型直升机开始交付部队.doc_第1页
俄多种新型直升机开始交付部队.doc_第2页
俄多种新型直升机开始交付部队.doc_第3页
俄多种新型直升机开始交付部队.doc_第4页
俄多种新型直升机开始交付部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俄多种新型直升机开始交付部队 卡-52最受关注2008年12月26日,在“俄罗斯直升机”股份公司飞行试验综合体基地(莫斯科州契卡洛夫镇)召开了米-28、卡-52新型武装直升机与“安萨特-”教练直升机国家联合试验结果及其批量生产状况研究委员会扩大会议的最后会议。在会议过程中签署了关于米-28与“安萨特-”直升机国家联合试验圆满结束的诸文件,并提供了关于样机及其所有组成部分适于列装俄罗斯国防部并交付批量生产的建议。同时,会议承认卡-52直升机国家联合试验的第一阶段顺利结束,在此基础上签署了初步认可结论,建议进行该直升机调整批次的生产。扩大会议由俄罗斯空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泽林上将主持召开,与会的有俄罗斯国防部和军事工业综合体的代表。泽林上将在开幕词中指出,“空军陆航兵已进入历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技术换装和装备现代化航空技术装备阶段,从而到2015-2020年前可完成陆航兵全部编成的换装。”积极推进掌握新直升机综合系统的批量生产和交付装备工作是2006年根据俄罗斯总统的命令在“国防工业”公司内成立的“俄罗斯直升机”股份公司管理团队的活动结果之一,后者对祖国直升机制造业的所有主导企业进行监督,根据与客户的协商形成未来直升机的系列模型,并目的明确地着手实施新型直升机技术装备的研制、生产与交付计划。根据“俄罗斯直升机”公司为国防部实施的重点计划,确定了俄罗斯空军新的主力武装直升机为米-28(莫斯科米里直升机公司),国防部特种分队的武装直升机为卡-52(卡莫夫公司),用于军事飞行员初级训练的基本初级教练直升机为“安萨特-”(喀山直升机公司)。所有三种型号的直升机去年积极参加了国家联合试验的各个阶段,同时,米-28和“安萨特-”直升机的全部试验任务到2008年底前完成,以便从2009年起开始向部队交付量产型直升机。这一目标已经实现。12月26日举行的国家委员会会议批准了关于米-28与“安萨特-”直升机国家联合试验圆满结束的诸文件,并提供了关于样机及其所有组成部分适于列装俄罗斯国防部并交付批量生产的建议。近期预计将出现关于列装这些直升机的决定。顿河罗斯托夫直升机公司已经掌握米-28直升机的批量生产,而卡莫夫直升机公司已经掌握“安萨特”直升机的生产。国家委员会还承认,“卡-52武装直升机的国家联合试验一个阶段圆满结束。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初步结论,认为可以生产调整批次的卡-52直升机”。卡-52直升机的国家联合试验计划于2009年完成。此后该机可以开始交付部队。阿尔谢尼耶夫“进步”航空公司已经准备好了该机的批量生产。该公司去年交付了第二架试验样机和预生产的直升机。除了上述三种型号的直升机外,俄罗斯国防部近期还会继续采购批量生产的米-85运输空降直升机(喀山直升机厂生产)。俄罗斯空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泽林上将指出,计划最近四年向前线部队交付100多架新型战斗和教练直升机。他认为,通过“为在简单和复杂气象条件下、平原和山区昼夜遂行战斗行动”提供保障,“将使陆军航空兵的作战潜力提高1.5到2倍”。据俄新闻报2008年12月26日报道,到2012年前俄罗斯国防部计划采购约50架米-28、12架卡-52、12架“安萨特-”和30架米-85直升机。会议期间,还向与会者和受邀记者静态展示了直升机。展示的米-28直升机是调整批次的35和36号机,其中36号机装有量产型机所没有的桨毂雷达和翼尖自卫系统吊舱。而展示的卡-52直升机是061和062号试验样机,其中后者已经安装了制式配置的搜索-瞄准系统和机载自卫系统,这些设备在未来的量产型机上都能看得到。展品中还有“安萨特-”教练直升机和米-85运输空降直升机以及令出乎记者意料之外的新产品卡-252预警直升机(机号232),后者是在著名的卡-31舰载预警直升机(2架在俄罗斯海军进行了试验,然后向印度海军出口9架)的基础上研制的,装有能发现目标和向接收站传递信息的雷达系统,这样,该机除了海军也能为陆军服务。12月26日会议的主角之一是“安萨特-”教练直升机,它成为军事直升机飞行员训练的基本教练直升机,将取代军事学校里已经老化的现役米-2型机。“安萨特-”是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技术任务以“安萨特”多用途轻型直升机为原型研制的。后者正在喀山直升机厂进行批量生产。“安萨特-”与其原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两套控制系统和仪表设备(而原型由1名飞行员驾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相应地改进,并用轮式起落架取代了雪橇式起落架。“安萨特-”的重要特点是装备了-数字电动遥控系统,能大大扩展其作为教练直升机使用的能力。系统可以根据具体训练飞行的要求调整,并能考虑到在临界状态下的飞行条件限制。-系统的大量自动化控制和稳定功能能帮助学员迅速控制直升机,随着学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可以切断这些功能。与许多西方同类直升机相比,“安萨特-”的重要优势是有两台发动机,这大大提高了其作为教练直升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顺便提一下,与原型机一样,“安萨特-”使用了加拿大生产的PW-207K涡轴发动机。俄罗斯国防部并不否认,俄罗斯暂时没有批量生产的该发动机的同类产品,“克利莫夫”公司的-800涡轴发动机还处于研制阶段,它要与“安萨特-”相匹配还要对传动装置、升力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一系列修整。从2004年起开始批量生产的“安萨特”直升机可以运载9名乘客、1000公斤货物(舱内)或1300公斤货物(外挂)。其用于静力试验的首架样机于1996年在喀山制成。用于飞行试验的第二架样机于1999年制成,采用206型发动机(单台功率为640马力)。同年8月17日完成了第一次悬停,1999年10月6日完成了第一次闭合航线航行。两年后,即2001年12月,对结构进行了一系列修整并改用PW207型发动机(功率630马力)的第三架试验样机进行试验。2004年根据试验结果获得国内适航证明。2004-2006年,6架量产型“安萨特”直升机出口到韩国,这是该机的首个用户。2006年,俄罗斯天然气运输公司采购了2架,但后来转让给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还为国内外的其他用户组装了几架。“安萨特-”教练直升机的原型机是在第4架试验样机的基础上制成的,并于2004年开始进行试验。2006年10月交付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国家飞行试验中心进行国家联合试验,并于2008年11月25日完成全部试验。关于进行国家联合试验的文件和关于在喀山直升机公司开始批量生产的决定为“安萨特-”进入部队开辟了道路。据报道,去年5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直升机俄罗斯”展览会上,该厂接到第一批12架订货。今年至少能向俄罗斯空军交付其中6架。2003年,俄罗斯空军司令部确定双座的米-28陆军全昼夜武装直升机为陆军航空兵未来的主力突击直升机,用于取代部队从70年代前期开始使用米-24直升机。这一决定做出后不久,此前在顿河罗斯托夫直升机公司冻结的米-28生产工作重启。2004年3月25日,第一架在罗斯托夫组装的米-28直升机(机号开始是02号,后来改为024号)升空,这是该型机的第二架试验样机:第一架原型机(014号)是莫斯科米里直升机厂生产的,于1996年11月14日完成首飞。米-28直升机是米-28试验型武装直升机(1982-1991年生产了4架,其中2架改进为米-28)的进一步发展,装备了全新的一体化机载设备综合系统,能确保全昼夜使用。为此,米-28的机载设备综合系统中包括了-28光电搜索-瞄准站(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兹韦廖夫厂生产),它有光学、电视和热成像通道,并具备宽、窄陀螺稳定视场,该站与激光测距仪和反坦克导弹控制系统兼容,用于发现和跟踪地面目标,瞄准并为武器使用提供保障。为了简化驾驶过程,直升机上使用了具有电视和热成像通道的-521光电系统(乌拉尔亚拉莫夫光学机械厂生产)。两系统均安装在机头:前者安装在有较大的平面光学窗口的回转圆柱箱体中,后者装于较小的回转球体中。此处在透波整流罩内安装“攻击”反坦克导弹指令控制无线电线路。为了提高全昼夜和全天候使用效能,计划在米-28桨毂上方的球形整流罩内安装025型机载雷达(国营梁赞仪表厂研制)。但该雷达目前还处于修整和试验阶段,因此首批量产型米-28没有装备。该雷达试验样机在米-28直升机上的试验飞行已从2007年2月16日开始,目前还在预生产的米-28上试验其试验样机。借助于机载雷达,飞行员能够发现和测量地面固定和移动目标的坐标,对地表进行制图,探测空中目标、危险天气和低空航线上的障碍物柱子或电线等。米-28的一体化机载设备综合系统基于现代化机载数字计算机。机组所需要的全部瞄准、驾驶-领航和其他信息显示在4台彩色多功能液晶显示器上飞行员和领航-操纵员座舱各2台(每个座舱还有一台配有多功能彩色显示器的多功能操纵台),而飞行员座舱内还有一台平显。还为机组配备了头盔目标指示系统和夜视镜。应该指出的是,只能在后舱对直升机进行操纵。飞行员座舱有装甲防护,座椅在大过载紧急着陆时能保证飞行员的生存。一体化机载设备综合系统还包括现代化导航系统、驾驶系统和高效通信设备,后者能确保以数字电码的方式与地面和空中指挥所、飞行器、其他兵种的战斗综合系统等交换信息。为了提高米-28的战场生存能力,为其装备了自卫系统:激光照射探测站和装于翼尖可拆卸箱体内的-26假红外目标抛射装置。预计,米-28直升机下一步将安装高效机载自卫综合系统,其中将包括防空导弹和空空导弹发射定向设备、雷达照射探测设备和光电对抗设备。米-28的武器包括:1门30毫米的242型炮(也为步兵战车和卡-50、卡-52直升机采用),备弹250发,回转方位角范围110度,高低角范围+10度至-40度;4个翼下挂架导弹、轰炸和加装火炮武器。外挂架上可以挂载16具“攻击-”半主动无线电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最大射程达6公里)、80和122毫米非制导火箭发射器、100、250和500公斤航空炸弹、-2小圆径炸弹和地雷箱、燃料箱以及-23火炮或统一的装有机枪或榴弹发射器的直升机短舱。米-28的国家联合试验始于2002年,当时用的是第一架试验样机。2005年6月,第二架试验样机加入。国家联合试验的第一阶段于2006年3月4日顺利结束,当时以俄罗斯空军总司令弗拉季米尔米哈伊夫大将为首的国家委员会签署了初步鉴定,建议进行调整批次的生产,用于继续进行试验和部队开始掌握直升机。这一批次的首机(32号机)于2005年12月27日在罗斯托夫首次升空,次年5月份加入国家联合试验计划。到2007年中期以前,罗斯托夫厂又生产了6架调整批次的米-28(33至38号机)。此后,根据试验结果对必要的资料进行了确定之后,转入批量生产。2008年1月22日,首批2架量产型米-28(41和42号机)隆重交付俄罗斯空军,2月7日加入俄罗斯空军托尔若克陆军航空兵作战使用与人员改训中心。罗斯托克厂在一年的时间里又组装了2架(43和44号机),并交付托尔若克。目前,随着2008年12月26日关于国家联合试验完成的文件签署,国防部计划每年接收10-15架量产型米-28。在陆军航空兵作战使用与人员改训中心的人员掌握之后,根据前线飞行员在这里的改训情况,还将开始向空军其他部队交付。首先迎来米-28直升机的是北高加索军队的部队(第4空防集团军)。据传媒报道,按照现行计划,到2015年前一共将向部队交付67架米-28直升机。俄罗斯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也不止一次公开谈到这一点。例如,2006年7月,时任国防部长的谢尔盖伊万诺夫在视察罗斯托夫直升机厂时对记者说:“去年国防部签定了一个大合同,根据未来9年国家装备计划,我们将采购67架米-28。”俄罗斯空军对米-28直升机的总需求估计为300架左右。俄罗斯空军前任总司令弗拉季米尔米哈伊洛夫大将曾不止一次地提到这一数字。随着国家联合试验的结束和即将列装俄罗斯空军,米-28的出口前景也随之呈现。根据俄罗斯国内和国外媒体的报道,第一个买家最有可能是委内瑞拉和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曾于2007年7月参观了罗斯托夫直升机厂,该国已经购买了一批改进型米-35武装直升机和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并对米-28(米-28的出口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据新闻报报道,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正在就向委内瑞拉提供米-28型机的条件进行谈判。2007年7月,1架米-28在所谓的“一个阿拉伯国家”成功地完成了系列演示飞行。专家认为,这里说的是阿尔及利亚。据米里直升机厂(今“俄罗斯直升机”股份公司总经理)负责人安德列什比托夫当时向我们的记者介绍,“申请这样的演示飞行试验必须有象样的计划。我们应飞出其战术技术性能和飞行技术性能,使用导弹和非制导火箭、射击武器射击实物靶,演示通信系统。这实际上是第二次国家试验,只不过是在沙漠中,而且恰好是在夏季,但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据安德列什比托夫称,到去年之前已经有好几个近东、北非和拉美国家预约了米-28,而且近期签定第一批合同的可能性非常大。在将量产型米-28移交列装的同时,研制者们并不打算止步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完成试验设计阶段的工作之后,他们马上转入了进一步的改进工作。2008年12月26日国家委员会会议之前官方发布的新闻稿宣称,“空军已经着手实施俄罗斯联邦总统下达的关于于2009年改进米-28直升机的任务。米-28直升机改进的试验设计工作战术技术任务方案已经在空军总司令部进行了初步协商”。在改进过程中,很可能将在直升机上安装量产型米-28还未来得及装备的一系列新型系统,首先是桨毂雷达和货真价实的机载自卫综合系统,未来可能装备新型高精度远程制导武器和更完善的光电扫描-瞄准系统。预计,量产型米-28上目前使用的-117涡轴发动机将被功率更大的-2500的发动机(起飞功率2400马力)所取代,这可以补偿直升机因加装设备结构重量增加而造成的一些飞行性能的降低。2007年12月,在莫斯科米里直升机厂60周年厂庆之际,集会者们看到了被称作米-28的出口改进型直升机,该机除了上述改进还将安装新的发动机防沙尘装置,而综合系统的组成和性能可满足具体用户的特殊要求。卡-52双座多用途武装直升机具有今天最先进和最有效的机载设备综合系统和武器以及一系列独一无二的驾驶和战术能力。它于2006年被国防部选择用于装备俄军特种分队。它是在卡-50单座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卡-50根据1995年8月28日俄总统的命令列装俄陆军,但由于经济状况糟糕,90年代的新军用技术装备采购工作实际上完全停止,因此没有进行大量装备。除了5架由卡莫夫公司于1982-1990年、阿尔谢尼耶夫“进步”飞机厂1991-1998年制造的样机外,还制造了12架调整批次的卡-50,其中部分交付了托尔若克陆军航空兵作战使用与人员改训中心,其他的则移交给研制企业用于进一步完善和研制改型。尽管1996年国家订购一批量产型机,但在近8年的时间里,卡-50计划实际上没有得到拨款。直到2005年局面才得以扭转,当时决定在阿尔谢尼耶夫用90年代遗留下来的半制品补充生产几架卡-50,并继续进行卡-52试验样机的国家联合试验。在2006年8月恢复拨款之后,在“进步”厂装配了最后一架即第十二架第一调整批次的直升机并进行了首飞。不久前,“进步”公司总经理尤里德尼森科对国际文传电讯社说,工厂制造了最后3架卡-50,其中1架已经交付托尔若克陆军航空兵作战使用与人员改训中心。今年1月5日,他对纽带网通讯社说:“目前企业还有2架卡-50,已经完成了试飞,并将于2009年交付国防部。卡-50没有新订货,将只生产卡-52。”据尤里德尼森科说,“这3架直升机是用工厂的卡-50半制品续造的,以前曾装配了9架直升机。在卡-52的生产过程中,卡-50的生产半制品所有在技术上可以利用的一定会利用”。卡莫夫公司于1994年开始研制双座型卡-50,它不仅可以用作全天候、全昼夜的攻击直升机,还可用作武装直升机编队的侦察-目标指示机,即陆航指挥机。同年制造了模型,并召开了模型委员会会议,根据委员会意见,直升机头部重新设计,于是卡-52具有了现在的轮廓。卡-52试验样机(机号061)于1996年秋季以一架第一批调整批次的卡-50型机为原型制成。1997年6月25日进行了第一次悬停。1997年8月13日完成了第一次闭合航线飞行。在确定飞行技术性能的的试验之后,卡-52试验样机用于演练各种搜索-瞄准设备配置方案。此外,1999年在土耳其参加了演示飞行(在为土耳其陆军研制卡-50-2直升机计划框架内)。2001年春季,改装为卡-50用于参加韩国于2000年3月宣布的陆军未来武装直升机采购招标。此后,卡-52试验样机重新用于为俄罗斯陆军演练各种机载设备综合系统的配置方案。例如,在2003年莫斯科国际航展上展示的直升机机载搜索-瞄准设备配置是:“同相加速器”公司研制的“弩”型雷达系统(机头是空对面模块,旋翼翼柱上方为空对空模块),乌拉尔光电机械厂研制的“黄杨-1”搜索-瞄准陀螺稳定光电系统(用于搜索、探测和识别目标,执行瞄准任务,截获和自动跟踪地面目标,装于座舱后、旋翼翼柱前的机身表面上的球面整流罩内),-520回转光电驾驶系统(用于全昼夜地形扫描,搜索和探测地面的地标和障碍,装于机头下方左侧雷达透波整流罩之后的球形整流罩内)。2003年在试验型卡-52上成功地完成了验证飞行技术性能的国家联合试验。但是订购者仍然没有注意到卡莫夫公司的新成果(提醒一下,正是此时,米-28被宣布为俄罗斯陆军航空兵未来的主力武装直升机)。但公司实际上主动为完善直升机首先是演练机载设备综合系统和武器进行了大量工作。最终,2006年,在国家国防订货的例行调整中成功地将全面进行改进型卡-52直升机的国家联合试验和由阿尔谢尼耶夫厂掌握其生产列入计划。2006年下半年开始准备国家联合试验。阿尔谢尼耶夫厂生产的第一架卡-52是第二架试验机,机号为062,使用了工厂一架未完工的量产型卡-50的机体。2008年6月27日首次升空,在卡莫夫公司加装机载设备综合系统后很快加入国家联合试验计划。第二架卡-52原型机实际上是未来量产型机的样板。去年第一批量产型机已经在“进步”厂全速生产。如今的卡-52的主要特点以及其相对与其他现代化武装直升机的优势何在呢?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其布局。卡-52采用卡莫夫直升机特有的共轴旋翼布局,有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这一方面能保障其具有高飞行技术性能,另一方面又能放宽使用条件。飞行员和操纵员的-37-800弹射座椅并列配置,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座舱人体工学的优势,简化两人的配合,确保良好的视野和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概率,便于直升机用于改训和飞行员练习。其次,“论据-2000”机载设备综合系统。实际上凭借该系统至今都难有其他机型与卡-52相匹敌。该系统是在现代化数字计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具有开放式结构。机组人员使用4台彩色多功能液晶显示器,2台配有液晶显示器的多功能操纵台、1台平视显示器(左侧飞行员用)、头盔目标指示和显示系统。直升机主要的搜索-瞄准系统是装于机头下方雷达整流罩后球状活动舱内的-451多通道陀螺稳定光电系统,其中在陀螺稳定平台上设置了宽、窄视场电视通道、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目标指示仪,目标激光照射亮点探测器和反坦克导弹激光制导系统。陀螺稳定光电系统左侧,在同样的球形舱(直径略小)中装有-520回转驾驶光电系统,它具有电视和热成像通道。两套光电系统都由乌拉尔光电机械厂研制,能确保全昼夜使用。为了扩展作战能力,包括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直升机在头部装备了“同相加速器”公司研制的“弩-52”型雷达系统,它可用于全天候搜索和攻击距离15-20公里的目标以及安全执行低空飞行任务。全部3套搜索-瞄准系统互联,头盔系统可向其提供预先提供目标指示。机载设备还包括现代化驾驶-导航综合系统,高效通信与信息交换系统以及机载自卫系统。应特别提一下后者。机载自卫系统包括导弹发射定位装置、无线电技术侦察站、激光照射探测装置、假红外目标抛射装置、光电对抗装置和主动雷达干扰站。陆军武装直升机上还未使用过设备如此众多的综合自卫系统。第三,武器系统在现役现代化武装直升机中是最强大的。它包括:高精度微动火炮(242型30毫米炮),位于直升机右侧,靠近重心,这减轻了火炮反冲对结构的影响,保证了高精度射击,火炮方位角范围为-2.5至+9度,高低角活动范围为+3.5到-37度;装于4个翼下挂梁上的各种导弹和火箭,轰炸军械与加装的火炮武器。卡-52出色的机动性能确保了它用固定火炮射击也有较高的精度此时通过偏转机身瞄准。火炮备弹460发穿甲-曳光弹和杀伤-爆破-燃烧弹(2个弹匣)。加装的火炮武器是-23-250火炮吊舱,每个吊舱中配置23毫米的-23固定火炮,备弹250发。导弹的基本型号是图拉仪表制造设计局研制的采用自动激光束制导系统的“旋风”反坦克导弹,其最大射程8公里,已经装备卡-50武装直升机,弹药基数为12枚。此外,卡-52型机上可使用科洛姆纳机器制造设计局研制的“攻击-”多用途反坦克导弹,它采用半自动无线电指令制导系统,射程达6公里(与米-28直升机使用的导弹相同)。“攻击”导弹已经在卡-52上通过了试验。下一步计划把未来的“赫尔墨斯-”和“菊花”反坦克导弹列入机载武器清单。去年为庆祝卡莫夫公司成立60周年而出版的垂直起飞一书中曾经提到这一点。“赫尔墨斯-”反坦克导弹由图拉仪表制造设计局研制,采用复合制导系统(初段惯性制导,末段激光自导),射程达15公里。直升机上可同时挂载达8枚“赫尔墨斯-”导弹。2007年莫斯科国际航展上曾展示了配备了“赫尔墨斯-”导弹发射装置的卡-52直升机。“菊花”反坦克导弹的直升机机载型由科洛姆纳机器制造设计局以已经装备陆军和出口的“菊花-”自行反坦克导弹系统为原型研制。导弹具有双通道制导系统自动雷达+无线电波束制导和半自动激光束制导,射程达6公里。为了摧毁空中目标,卡-52可装备4枚射程达5公里的“针-”红外制导空空导弹。非制导火箭是80和122毫米的的火箭弹,每个发射器装20枚,轰炸武器是250和500公斤航弹、燃烧箱和小圆径航弹和地雷箱。第一批卡-52装备批量生产的-117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为2200马力。但在研制者最近的计划中是为直升机安装克利莫夫公司和扎波罗日“发动机-西奇”公司联合生产的-2500改进型涡轴发动机,其起飞功率达到2400马力,在紧急状态下可维持30分钟的2700马力功率。虽然安装了大量新型补充机载设备与武器系统,但卡-52装备-2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