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童趣测试题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项为之强( )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捉虾蟆,鞭数十( ) (4) 徐喷以烟( ) (5)果如鹤唳云端( )( ) (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7)项为之强( ) (8)兴正浓( ) (9)明察秋毫( ) (10)又留蚊于素帐中( )(11)怡然自得( ) (12)方出神( ) (13)驱之别院( ) (14)以丛草为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 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C.以丛草为林(把)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在) B、蹲其身(其中的)C、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底下) D、驱之别院(它,代虾蟆)4、翻译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5、本文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6、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7.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作者这一举动的原因是什么? 8.本文的物外之趣有哪些?它们源于生活中的什么事物? 我的概括: 9.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通过本文的阅读,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我的看法: 童年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故事,在童年发生过许多趣味横生的故事,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还知道哪些诗中写到了童年生活?写到相关的诗句即可。我的积累: 10.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2分) 论语十则8. 阅读理解。选文中讲学习方法的句子依次是_ _ _。讲学习乐趣的句子是_ 讲学习态度的句子依次是 讲思想道德修养的句子依次是_9. 写出出自选文的六个成语。_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答:_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一、基础归纳:1、本文选自 ,这部书是由 (朝代) (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主要记述了从汉末到东晋之间士族、文人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风气和上层士大夫的精神面貌、生活情况等。鲁迅说可把它“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内集 (2)讲论文义 (3)公欣然曰 (4)未若柳絮因风起 (5)差可拟 差 拟 (6)白雪纷纷何所似 3、翻译下列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译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译文: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译文: 。(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译文: 。二、理解、简答题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文章仅用一句话交代了咏雪的背景,这句话是:“ ”3、咏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召集人兼主讲人是: ,听众是: 。4、谢太傅为什么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5、两个咏雪的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试从文中找出依据。 6、“未若柳絮因风起”把冬雪比作柳絮,形象生动。你还能从古诗中找出一些咏雪的名句吗?答: 。陈太丘与友期一、基础归纳: 1、文学常识:陈太丘与友期被编入世说新语一书的“ ”一门,世说新语是六朝 小说的代表。2、翻译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语:(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期 戏 译文: 。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信 译文: 。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 引 顾 译文: 。二、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词语回答下列问题: 1、交待陈元方与来客对话背景的句子是: 说明不守信用的人是: 。 2、友人发怒的原因是: 。 3、对话的地点是: 。4、故事的结尾是: 三、问题探究: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四、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何以见得? 伤仲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卒之为众人( )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 )父异焉( ) 或以钱币丐之( )( )世隶耕 ( ) 即书诗四句 ( ) 称前时之闻 ( ) 贤于材人远矣(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真不知马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D得为众人而已耶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极狭,才通人B未尝识书具 默而识之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5)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6)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4填空:本文借事说理叙事部分按照 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 个阶段;说理部分点明了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5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 6、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余 闻 之 也 久7、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表现有哪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8、作者说:“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3分) 9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10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2分) 夸父逐日1、夸父逐日选自 本书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 知识。2、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夸父与日逐走( ) 夸父逐日( )未至( ) 饮于河、渭 ( )( ) 入日( ) 道渴而死( )3、翻译下面的句子。(1)渴,欲得饮,饮于河、渭;译:(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译:(3) 未至,道渴而死。 4、夸父敢于逐日,你如何看待他?5、夸父逐日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 7、夸父逐日的行为是否自不量力? 8、 对夸父临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9、夸父逐日塑造了夸父这位古代英雄的形象,他逐日的故事表现了当时人们有什么愿望和精神? 10、“夸父逐日”后来常用来比喻什么? 共工怒触不周山1、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 ,又名 ,是西汉淮南王 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 圆的综合运用课件
- 《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应用课件》
- 《智能管理之光:i海尔管理与创新》课件
- N2级护理人员理论考核复习题与答案(附解析)
- 2024年7月基础检验技术模拟练习题+答案(附解析)
- 6月放射医学技术士师模拟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 糖批发客户关系管理考核试卷
- 洗涤机械市场营销策略实施考核试卷
- 糖果行业包装设计大赛考核试卷
- GB/T 4340.2-2025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 【电动汽车两档AMT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计算设计9800字(论文)】
- 普惠金融大学试题及答案
- 公交场门卫管理制度
- 2025-2030纳米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全媒体运营师运营管理技能试题及答案
- 教育社会功能课件
- 区域市场拓展佣金合同(2篇)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 藏毛窦患者护理查房
- 高温后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